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王彦峰 主编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1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11-01
    • 字数:538.00千字
    • 页数:31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2115093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电子工业出版社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作  者: 王彦峰 主编
    定  价:38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1日
    页  数:312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150937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编写而成。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绘图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轴测图,机件的基本表示法,零件图,常用机件的特殊表示法,装配图,其他工程图样简介。本教材配有教学课件,与之配套的高丽华主编的《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习题集也配有习题答案及6套考试样卷,以上教学辅助资源均可免费提供给采用本教材授课的教师使用。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目 录
    绪论 1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一般规定 4
    1.1.1 图纸幅面、格式和标题栏格式(GB/T 14689—2008) 4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6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7
    1.1.4 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8
    1.1.5 尺寸标注(GB/T 4458.4—2003) 10
    1.2 制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6
    1.2.1 绘图铅笔 16
    1.2.2 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6
    1.2.3 圆规和分规 18
    1.2.4 模板 19
    1.3 基本几何作图 20
    1.3.1 等分线段 20
    1.3.2 等分圆周及正多边形 21
    1.3.3 斜度和锥度(GB/T 4458.4—2003、GB/T 17454—1995) 22
    1.3.4 圆弧连接 23
    1.3.5 椭圆的近似画法 27
    1.4 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绘制 27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27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28
    1.4.3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8
    1.4.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29
    1.5 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30
    1.5.1 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30
    1.5.2 绘图的基本步骤 30
    1.6 徒手绘图 31
    1.6.1 徒手绘图的基本知识 31
    1.6.2 徒手绘图的基本要领 31
    第2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33
    2.1 计算机绘图技术 33
    2.1.1 硬件系统 33
    2.1.2 绘图软件 34
    2.2 AutoCAD绘图基础 34
    2.2.1 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 34
    2.2.2 用户界面 34
    2.2.3 命令的下达方法和执行 38
    2.2.4 数据输入方法 39
    2.2.5 文件操作 41
    2.3 AutoCAD的绘图功能 43
    2.3.1 绘图环境的设置 43
    2.3.2 基本绘图命令 45
    2.4 AutoCAD的图形编辑功能 48
    2.4.1 选择对象操作 48
    2.4.2 图形编辑命令 49
    2.5 图形的显示控制和辅助绘图命令 51
    2.5.1 图形的显示控制命令 51
    2.5.2 辅助绘图命令 52
    2.6 图形实体属性 53
    2.6.1 图层的使用 53
    2.6.2 对象属性的修改 55
    2.7 平面图形绘制实例 57
    2.7.1 设置图层 58
    2.7.2 绘制图形 59
    第3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60
    3.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61
    3.1.1 投影法 61
    3.1.2 投影法的分类 61
    3.1.3 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62
    3.2 点的投影 62
    3.2.1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63
    3.2.2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64
    3.2.3 两点的相对位置 66
    3.2.4 重影点 66
    3.3 直线的投影 67
    3.3.1 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67
    3.3.2 直线上的点 69
    3.3.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70
    3.4 平面的投影 74
    3.4.1 平面的表示法 74
    3.4.2 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75
    3.4.3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78
    第4章 立体的投影 81
    4.1 平面立体 82
    4.1.1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 82
    4.1.2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85
    4.2 曲面立体 88
    4.2.1 常见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 88
    4.2.2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93
    4.3 两回转体相交 100
    4.3.1 表面取点法 101
    4.3.2 辅助平面法 103
    4.3.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04
    4.3.4 组合相贯线 105
    4.3.5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107
    4.4 用AutoCAD绘制相贯线 107
    4.4.1 多段线编辑命令 107
    4.4.2 用AutoCAD绘制相贯线 108
    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110
    5.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11
    5.1.1 三视图的形成 111
    5.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12
    5.2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形体分析 112
    5.2.1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112
    5.2.2 组合体相邻表面的邻接关系及其画法 113
    5.2.3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114
    5.3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16
    5.3.1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116
    5.3.2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 116
    5.4 读组合体的视图 119
    5.4.1 读图的基本要领 119
    5.4.2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120
    5.4.3 读组合体视图的综合训练 121
    5.5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24
    5.5.1 常见基本形体的尺寸注法 124
    5.5.2 截切体与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124
    5.5.3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要求 125
    5.5.4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127
    5.6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 129
    5.6.1 构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129
    5.6.2 构型设计的方法 129
    5.7 用AutoCAD画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131
    5.7.1 用AutoCAD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131
    5.7.2 用AutoCAD标注尺寸 132
    第6章 轴测图 138
    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39
    6.1.1 轴测图的形成 139
    6.1.2 轴测图的两个重要参数 139
    6.1.3 轴测图的投影规律 139
    6.1.4 轴测图的分类 140
    6.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40
    6.2.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40
    6.2.2 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140
    6.2.3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画法 143
    6.2.4 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145
    6.2.5 组合体正等测的画法 146
    6.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147
    6.3.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47
    6.3.2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画法 147
    6.3.3 组合体斜二测的画法 148
    第7章 机件的基本表示法 150
    7.1 视图 150
    7.1.1 基本视图 150
    7.1.2 向视图 152
    7.1.3 局部视图 152
    7.1.4 斜视图 153
    7.2 剖视图 154
    7.2.1 剖视图的概念 154
    7.2.2 剖视图的画法 155
    7.2.3 剖视图的种类 157
    7.2.4 剖视图的剖切方法 160
    7.3 断面图 164
    7.3.1 断面图的概念 164
    7.3.2 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165
    7.3.3 断面图的标注 167
    7.4 其他表达方法 168
    7.4.1 局部放大画法 168
    7.4.2 规定及简化画法 170
    7.5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174
    7.5.1 确定表达方案的原则 174
    7.5.2 确定表达方案的步骤 174
    7.6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176
    7.6.1 轴测剖视图的剖切方法 176
    7.6.2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176
    7.7 第三角投影简介 178
    7.7.1 第三角投影的概念 178
    7.7.2 第三角投影图的形成 178
    7.7.3 第三角投影画法与第一角投影画法的区别 179
    7.8 用AutoCAD绘制剖视图 180
    7.8.1 图案填充命令 180
    7.8.2 波浪线的绘制 183
    第8章 零件图 184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84
    8.1.1 零件图的作用 184
    8.1.2 零件图的内容 185
    8.2 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 187
    8.2.1 铸件的工艺结构 187
    8.2.2 零件上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88
    8.3 零件上的螺纹结构 190
    8.3.1 螺纹的形成及要素 190
    8.3.2 螺纹的规定画法 191
    8.3.3 螺纹的标注方法 192
    8.4 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193
    8.4.1 零件视图选择 193
    8.4.2 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 194
    8.4.3 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196
    8.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99
    8.5.1 表面结构要求 199
    8.5.2 极限与配合 202
    8.5.3 几何公差简介 207
    8.6 读零件图 208
    8.6.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08
    8.6.2 读零件图举例 208
    8.7 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 210
    8.7.1 图形块命令 210
    8.7.2 用图形块功能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214
    8.7.3 尺寸公差的标注 214
    8.7.4 几何公差的标注 215
    第9章 常用机件的特殊表示法 217
    9.1 螺纹紧固件 218
    9.1.1 螺纹紧固件及其规定标记 218
    9.1.2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 219
    9.2 齿轮 224
    9.2.1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代号 225
    9.2.2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尺寸计算 226
    9.2.3 齿轮的规定画法 226
    9.3 键和销 228
    9.3.1 键及键连接 228
    9.3.2 销及销连接 230
    9.4 滚动轴承 231
    9.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231
    9.4.2 滚动轴承的代号和标记 233
    9.4.3 滚动轴承的表示法 233
    9.5 弹簧 233
    9.5.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及尺寸计算 234
    9.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234
    9.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 235
    9.5.4 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方法 235
    9.5.5 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 235
    9.5.6 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236
    第10章 装配图 237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39
    10.1.1 装配图的作用 239
    10.1.2 装配图的内容 239
    10.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39
    10.2.1 规定画法 239
    10.2.2 特殊画法 240
    10.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241
    10.3.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41
    10.3.2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242
    10.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242
    10.4.1 零部件序号的编写 242
    10.4.2 明细栏和标题栏 243
    10.5 绘制装配图 243
    10.5.1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244
    10.5.2 常见装配结构 252
    10.6 读装配图 253
    10.6.1 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253
    10.6.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53
    10.7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55
    10.7.1 分离零件 256
    10.7.2 选择零件表达方案 256
    10.7.3 还原零件工艺结构 256
    10.7.4 标注完整尺寸 256
    10.7.5 编写技术要求 256
    10.8 用AutoCAD画装配图 258
    10.8.1 图形样板的制作和使用 259
    10.8.2 用已有的零件图拼绘装配图 262
    第11章 其他工程图样简介 271
    11.1 焊接图 271
    11.1.1 焊接的基本知识 271
    11.1.2 焊缝的标注 275
    11.2 展开图 277
    11.2.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277
    11.2.2 可展曲面展开 279
    11.3 电气线路图 284
    11.3.1 电气线路图的分类 284
    11.3.2 电路图的主要内容 285
    11.3.3 电路图常见符号 285
    11.3.4 电路图绘图规则 285
    11.3.5 电路图常见表达方法 286
    附录 289
    附录A 极限与配合 289
    附录B 螺纹 294
    附录C 螺纹紧固件 297
    附录D 键和销 304
    附录E 滚动轴承 307
    参考文献 31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