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 E.B.帕杜切娃 著作 著 文教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E.B.帕杜切娃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E.B.帕杜切娃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4-01 00:00:00
    • 印刷时间:2011-04-13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187937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

    作  者:E.B.帕杜切娃 著作 著
    定  价:72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01日
    页  数:
    装  帧:
    ISBN:9787301187937
    主编推荐

    《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是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之一。也是俄罗斯叶利钦基金会资助项目之一。

    内容简介

    《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是俄罗斯有名语言学家Е.В.帕杜切娃担纲的俄罗斯科学院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重量研究项目“俄罗斯词汇语义数据库”的子课题。帕杜切娃发现动词的语义要素及题元结构的变化与词义的变化之间存在某种具有参数性质的对应关系。通过对这些参数(动词的分类范畴和主题类别,题元的角色配位和分类类别)的变化的分析,词义能够得到有规律的区分。而这些参数本身也是动词语义的重要构成要素。这种参数化的分析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从而有效解决了多义词研究面临的两项基本任务:词义间的联系问题和词义的衍生方向问题。这种动态的研究方法建立在对乔姆斯基语言生成观反思的基础上,从语言阐释的角度来探索人的语言能力。这种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莫斯科语言学派的思想,又与多义词的传统研究和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研究迥然不同,反映了当今词义研究的词典化倾向。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E.B.帕杜切娃译者:蔡晖编者:杜桂枝丛书主编:刘利民

    E.B.帕杜切娃(1935-),语言学博士,教授,俄罗斯有名语言学家,美国科学和艺术科学院海外委员,欧洲语言学会会员,国际斯拉夫学家协会语法委员会委员。作为俄罗斯科学院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她多年来一直担纲并主持该所的俄罗斯词汇语义数据库项目的工作,分别用俄、英、法、波兰语发表论文数百篇。
    帕杜切娃学术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她将西方与俄罗斯语言学思想融会贯通来解决俄语语言学的诸多问题。她的研究视野遍及句法和句法类型学问题、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动词的分类类别和词汇语义问题、俄语和斯拉夫语体学问题及超音质特征、叙述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对文学创作手段进行分析的方法、语言学和思维研究中的数学方法等等。
    概括而言,帕杜切娃的理论研究原则接近莫斯科语义学派.但她在句法和语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词义参数
    引言词汇语义的系统观
    第一章动词的分类范畴
    第一节从Vendler的动词分类到动词的分类范畴
    第二节作为词义参数的分类范畴
    第三节词义的形式化表征,分类范畴的语义分解
    3.1表示特征意义的释义要素
    3.2行为的类别:特征及其释义格式
    3.3完成体行为动词的范畴
    第四节行为方式
    第二章语义场的形式类似物——主题类别
    第一节主题类别和主题要素
    第二节建构要素
    第三节“接触”要素
    第三章角色配位
    第一节角色配位概念的源起
    第二节情景及其参项
    2.1参项与角色,参项与句法题元
    2.2角色的语义依据
    2.3内包参项
    2.4参项的交际等级
    第三节推荐参项和非推荐参项
    第四节题元消失问题
    第五节角色配位迁移
    第六节角色配位使用范围的扩展
    6.1直接角色配位和间接角色配位
    6.2带有观察者的角色配位
    6.3带生格词组合的分解;带有外在领属者的角色配位
    6.4双重角色
    附录题元和副题元
    第四章参项的分类类别及其他特征
    第一节分类类别
    第二节本体隐喻及其在词典语义中的作用
    第三节分类类别和语义角色:相互关系的例证
    第五章词汇意义的因素之一——语义要素的焦点位阶
    第一节述位突显
    第二节主位突显:参项和语义要素的交际等级
    第三节语义要素化为现实:关注焦点从一个要素迁移到另一个要素
    第四节含义和推论
    4.1含义产生的机制
    4.2含义的类别
    第五节语义要素的聚焦位阶对搭配的影响
    第六章部分意义联结成整体意义的规则和构建原则
    第一节意思的构建规则
    第二节示例
    第三节释义要素所处的修饰限定地位和句法中修饰述位的限定语地位
    第四节焦点迁移和释义重构
    插述1ВИНА的语义和词位释义中的焦点迁移
    第一节释义的基本要素和相关要素
    第二节вина情景的参项构成
    第三节表示过失的вина
    第四节表示内心状态的вина
    第五节вина和виноват的音律特征

    第二部分多义性和语义衍生
    第一章语义衍生
    第一节有规律的多义性:保持词义内在统一问题
    第二节参数和语义要素
    第三节不同语言中衍生模式的一致性
    第二章语义衍生的基本机制——换喻和隐喻
    第一节现实的语言观念化,观念——语义结构
    第二节语义衍生的基本机制——换喻和隐喻
    第三节换喻迁移的类型
    第四节换喻迁移实例
    第五节换喻在Пастернак诗学中的作用
    第六节隐喻:对现实的语言范畴化问题
    第七节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第三部分动词的主题类别:初始意义及其语义衍生
    第一章阶段动词和始发语义
    第一节阶段动词的概念
    第二节纯阶段动词和一般阶段动词
    第三节完成体和行为的始发方式
    第二章感知动词揭示主题类别结构的尝试
    第一节作为一个主题类别的感知动词
    第二节感知动词的分类范畴
    2.1范畴-角色配位聚合体
    2.2分类范畴
    第三节角色配位
    3.1带有体验者的角色配位
    3.2带有观察者的角色配位
    3.3带有"先天"观察者的动词
    第四节感知动词的亚主题类别
    第五节若干广谱感知动词
    5.1увидеть和заметить
    5.2видеть和смотреть:"虚拟运动"语义要素
    5.3выглядеть和казаться
    5.4появиться和показаться
    5.5动词обнаружить
    第六节动词видеть的副题元
    第三章知晓动词的语义研究事实性
    第一节逻辑学和语言学中的预设概念
    第二节事实性谓词与非事实性谓词
    第三节支配间接问题的动词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五节事实性与知晓
    第六节影响心智状态的动词
    第四章情感动词的语义聚合体
    第一节作为一个主题类别的情感动词
    第二节情感动词的分类范畴
    第三节角色和角色配位
    第四节派生的主题类别
    第五节情感动词的语义聚合体
    第六节本章小节
    第五章决断动词
    第一节决断动词语义中的意愿要素
    第二节动词решить意义聚合体中的直接和间接角色配位
    第三节选择的语义问题:выбрать和предпочесть
    3.1выбрать的心智-意愿意义
    3.2выбрать的其他意义;常体问题
    3.3消除肯定语境及其他一般因素
    第四节назначить意义聚合体中换喻和隐喻迁移
    4.1直接角色配位
    4.2间接角色配位
    4.3小结
    第五节рисковать与词汇系统性问题
    5.1рисковать——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动词
    5.2关于动词рисковать-рискнуть的主题类别
    5.3动词рисковать-рискнуть的词汇意义
    5.4案例分析
    第六章言语行为
    第一节言语行为的定义
    第二节施为动词与准施为动词
    第三节言语行为动词与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关于言语行为动词的释义结构
    第五节有规律的多义性
    第七章运动
    第一节运动动词语义中的指示性要素
    1.1英语词come与俄语词идти和прийти的比较
    1.2非派生的和带前缀的运动动词,观察者
    1.3非派生运动动词
    1.4带前缀的运动动词
    第二节运动动词的静态语义衍生
    第三节时间的运动
    3.1时间模式
    3.2静态时间和动词спедовать的语义
    3.3古俄语例子
    第八章声响动词的规律性多义聚合体
    第一节聚合体的结构
    第二节不完整聚合体
    第三节语义衍生
    3.1动词主题类别的变化
    3.2动词分类范畴的变化
    3.3角色配位的迁移
    3.4参项分类类别的变化
    第四节隐喻和换喻派生:在情景中纳入非固有参项
    第五节动词ювучать的研究
    第九章存在动词与生格主体
    第一节存在与方位
    第二节动词быть及其同义词:находиться,присутствовать,иметься,сушествовать
    2.1находиться;быть用于находиться意义
    2.2иметься;быть用于иметься意义
    2.3иметься;быть用于иметься意义
    2.4сушествовать;быть用于сушествовать意义
    第三节存在动词的语义:否定句中的生格主体
    3.1生格结构:句法还是语义?
    3.2生格结构的语义
    3.3两组生格动词:存在动词与感知动词
    3.4貌似的反例
    3.5生格动词中阻碍生格结构用法的语境
    3.6生格结构的强制性用法
    第四节动词быть的生格主体
    附言
    附录生格动词

    第四部分词汇意义和语法
    第一章俄语动词瞬间性的语义来源
    第一节瞬间动词的界定
    第二节瞬间动词的分类范畴
    第三节瞬间动词的主题类别
    第四节与瞬间动词对应的未完成体动词的本体范畴
    第二章带结果参项的动词及其体的性能
    第一节结果参项及其交际地位
    第二节结果参项及未完成体动词正在实现的意义
    2.1选择动词
    2.2阶段动词
    2.3心智影响动词
    2.4创造精神产品的动词
    第三节创造物质客体的动词
    第四节结论
    第三章带H/T的形动词的时和体
    第一节体
    1.1带系词的形式
    1.2无系词形式
    第二节时间
    第三节对结论的探讨
    第四章完成体语义及其始发性
    插述2且ДАВНО和且ДОПГО:完成体语义中的静态要素问题
    第一节ДАВНО的指示性
    第二节两个意义还是一个意义?
    第三节交际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