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 倪梁康,张任之 编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0-05-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暂无著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0-05-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5-01
    • 页数:516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100182645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

    作  者:倪梁康,张任之 编
    定  价:12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01日
    页  数:51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182645
    主编推荐

    瑞士哲学家耿宁既是现象学家,又是佛教唯识宗、儒家心学的研究学者,他的西方哲学背景(尤其是现象学的背景)极有助于他对中国哲学文献的解读,使他的相关研究具有跨文化的视野,并且兼顾义理探讨与文本解读两方面的要求。本书围绕耿宁提出的良知的三个概念,以阳明心学为主,进行了跨文化的讨论,有助于开拓传统中国哲学研究视野。

    内容简介

    为纪念中山大学哲学系已故有名哲学家朱谦之先生,弘扬其学贯中西的学术精神,中大哲学系创办《中大谦之论丛》,论丛主要收录国内外学者对于有名哲学家以及重要哲学论题的研究性论文。《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收集论文,这些论文从多个角度对耿宁的心性现象学进行了研究,并涉及王阳明、熊十力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唯识论、胡塞尔现象学等问题。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会议外论文
    吴震:略议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自知”说的诠释——就《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而谈
    张祥龙:唯识宗的记忆观与时间观——耿宁先生文章引出的进一步现象学探讨
    阎韬:致博大,务精深——耿宁先生两书读后
    应奇:人生第一等事
    罗高强:再论如何理解“恻隐之心”的问题——兼论耿宁的解释困境
    倪梁康:“唯我论难题”“道德自证分”与“八识四分”——比较哲学研究三例
    江门会议(2013)论文
    倪梁康:耿宁与《心的现象》
    李明辉: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说的诠释
    林月惠: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
    李兰芬:去玄的玄学解读——简评耿宁先生的王弼研究
    方向红:自我有广延吗?——兼论耿宁的“寂静意识”疑难
    陈少明:来自域外的中国哲学——耿宁《心的现象》的方法论启示
    赵精兵、王恒:三分说能够取代四分说吗?——耿宁唯识学研究的献疑
    陈立胜:在现象学意义上如何理解“良知”?——对耿宁之王阳明良知三义说的方法论反思
    罗志达:恻隐之心、同感与同感意向性——以耿宁为出发点
    贵州会议(2014)论文
    董平:良知学研究的新视域——读耿宁教授《人生第一等事》
    林月惠:耿宁对阳明后学的诠释与评价
    郑朝晖:让“良知”走向“良言”的现象学之路——耿宁《人生第一等事》述评
    张庆熊:熊十力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解读和批评
    王庆节:现象学的现象,海德格尔与王阳明的致良知——兼论现象学家耿宁先生的阳明学
    耿宁/著肖德生/译: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贵阳会议之结语
    高雄会议(2015)论文
    朱刚:“自知”与“良知”: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相互发明——从耿宁对王阳明“良知”的现象学研究谈起
    李云飞:阳明“良知”概念的现象学分析
    张任之:再思“寂静意识”——以耿宁对“视于无形、听于无声”的分析为中心
    西樵山会议(2017)论文
    钱明:记与耿宁教授交往的两件事
    苏仁义(Rafael suter)/著杨小刚王穗实/译:良知(本原知识)和智的直觉:从现象学角度探讨仁体伦理学的可能性
    编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