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王阳明 杨国荣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杨国荣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国荣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2-01
    • 字数:140000
    • 页数:227
    • 开本:A5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31113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阳明

    作  者:杨国荣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01日
    页  数:227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1311134
    主编推荐

        一本关于王阳明学说的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一部介绍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普及读物。全书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辨析、阐述了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思想发展、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包括心学形成的历史前提、心体的重建、心与物、德性语境中的良知、群己之辨、致良知、知行之辨、心学中的名言问题、心学与晚明思想、明清之际的心学、心学的近代回响等。全书既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又具有较好的可读性,适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群体阅读。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韩文,由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机构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等。

    精彩内容

         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展开,逐渐诞生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哲学系统,王阳明的心学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种。当我们回顾近四百余年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时,总是不能不追溯到王阳明的心学。作为理学的分支,王阳明心学的形成以理学的演变过程为其历史前提,要把握心学的理论内涵,便应当对理学衍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考察。 一、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体的强化 心性关系是理学所辨析的重要问题,正是对心性的关注,使理学常常被称为心性之学。首先对心性关系作系统考察的,是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和朱熹(1130—1200)。 在程朱那里,心泛指一般的精神活动及精神现象,并与人的感性存在相联系。二程说:“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二程遗书》卷--ilk)与身相对的人侧重于类的本质null

    目录
    引言
    第一讲心学形成的历史前提
    一、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体的强化
    二、心与理的紧张
    三、徘徊于朱陆之间
    第二讲心体的重建
    一、心体与性体
    二、心即理
    三、成圣的内在根据
    第三讲心与物
    一、心物之辨的内在含义
    二、存在与境界
    第四讲德性语境中的良知
    一、德性的涵养
    二、德性与道德行为
    三、德性与规范
    第五讲群己之辨
    一、成就自我
    二、人我之间
    三、无我说
    第六讲致良知
    一、良知与致良知
    二、本体与工夫
    第七讲知行之辨
    一、知行之序
    二、知行关系的展开
    三、知行合一与销行入知
    第八讲心学中的名言问题
    一、心体与言说
    二、名言与道
    三、“说”与“在”
    第九讲心学与晚明思想
    一、泰州学派
    二、童心说与个体原则
    三、性体的回归
    四、致良知说的展开
    五、东林学派与心学
    第十讲明清之际的心学
    一、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二、个体与整体之辨
    第十一讲心学的近代回响
    一、良知与个性
    二、良知与直觉
    三、心力与意欲
    四、知行合一与性修不二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