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探究结构 (英)瓦西里·珀力提(Vasilis Politis) 著 苏峻,葛天勤 译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英)瓦西里·珀力提著 | | 苏峻 葛天勤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英)瓦西里·珀力提著| 苏峻 葛天勤译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3-01
    • 字数:300000
    • 页数:392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130303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探究结构

    作  者:(英)瓦西里·珀力提(Vasilis Politis) 著 苏峻,葛天勤 译
    定  价:6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01日
    页  数:374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130303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关于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论证与探究方法的新见解。传统对于早期对话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柏拉M的定义法,并且认为柏拉图论证法的背后是一种特殊的理论知识。而瓦西里•珀力提(Vasilis Politis)教授批驳了上述观点,指出这些对话本质上是借助于困境(dilemmas)与难题(aporiai)的探究方法,包含了怀疑论与反怀疑论的维度。他承认柏拉图之所以使用定义法并寻求本质,是为了避免导致怀疑论的结论以及肯定知识是可以得到的。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1
    1.本研究的目的及核心论题1
    2.“的aporia”概念及其意义6
    3.本研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主要论点8
    4.预设——什么预设13
    5.关于柏拉图的怀疑主义的重新思考16
    6.Aporia,阿波罗和《申辩》:事后的想法17
    第一章“是什么”问题的提出19
    1.1“是什么”问题的基本含义19
    1.2为何“是什么”的问题需要得到证成38
    1.3可以从柏拉图的知识论当中找到证成吗43
    第二章如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52
    2.1苏格拉底如何反驳一个给出的定义52
    2.2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的柏拉图的要求62
    2.3为什么这些要求需要证成89
    2.4在一种柏拉图的知识论中可以找到证成吗96
    第三章定义优先性的论题106
    3.1多种定义优先性的论题109
    3.2为什么这些论题需要证成113
    3.3三个关于定义优先性论题的问题:范围、优先性、论辩的状态122
    第四章柏拉图早期对话是关于什么的136
    4.1“是什么”问题和“是否”问题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位置:一个全面的综述142
    第五章“是否”问题与争论性的论证165
    5.1这些对话中的各种争议171
    5.2这些争议的特点是什么180
    5.3与争论性论证概念相关的理由概念186
    第六章“是否”问题和对aporiai的阐明189
    6.1针对现有研究的回应190
    6.2第一个案例研究:《游叙弗伦》开头的aporia197
    6.3第二个案例研究:《卡尔米德》中途开始的aporia212
    6.4第三个案例研究:《普罗泰戈拉》结尾处的aporia221
    6.5第四个案例研究:《美诺》结束时的aporia234
    6.6苏格拉底所做的是反对自己240
    第七章旨在获得知识的基于aporia的探究242
    7.1Logoi和两难推理248
    7.2不确定的理由与确凿的理由254
    7.3表面的好理由与真正的好理由;主观理由与客观理由260
    7.4调和苏格拉底的两种明显相反的立场:教条式和怀疑式的立场——对《高尔吉亚》508e6-509b1的解读268
    7.5后记:怀疑论者柏拉图——回应安纳斯287
    第八章“是什么”问题背后是什么291
    8.1对定义需求的证成依然有待完成291
    8.2需要在aporia和“是什么”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系295
    8.3的aporia的概念306
    8.4两个的aporia的案例研究:《普罗泰戈拉》和《欧绪德谟》309
    8.5Aporia和“是什么”问题之间的联系之证明318
    8.6证明“普遍性要求”320
    8.7证明“解释性要求”和“统一性要求”327
    8.8可能用定义来解决一个的aporia是必要的,但为什么认为它是充分的呢334
    参考文献340
    一般索引353
    引文索引369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