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改革开放40年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之变迁 陈强 等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陈强 等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强 等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0-01 00:00:00
    • 版次:1
    • 字数:296千字
    • 页数:0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20815465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上海人民出版社

    改革开放40年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之变迁

    作  者:陈强 等 著
    定  价:85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页  数:0
    装  帧:平装
    ISBN:9787208154650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上海市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的变迁。研究涉及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的多个侧面,涉及科技金融、财政科技投入、税收、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权及知识产权、教育和科普、法律制度和科技信用体系、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奖励制度等领域。本书共分为8章。章主要是靠前外与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变迁相关的背景分析。第2章对科技金融、财政科技投入、税收制度变迁的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3章则着重针对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第4章聚焦于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研究。第5章对科技创新教育制度和科普工作变迁的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第6章主要围绕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以及科技信用体系变迁的历程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第7章重点研究了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奖励制度变迁的历程和影响因素。第8章对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的整体变迁null

    作者简介

       陈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靠前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兼任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区域治理、产城一体化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

    精彩内容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环境变迁背景1

    第一节国际环境变迁回顾1

    一、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世界(1945-1955年)2

    二、从美苏争霸到多极化趋势出现(1955-1991年)8

    三、新旧格局交替下的世界(1991年至今)17

    四、上海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变迁的国际环境分析28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环境变迁回顾31

    一、政治体制改革32

    二、经济体制改革36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40

    四、科技体制改革43

    第二章科技金融、财政科技投入、税收制度变迁分析51

    第一节我国科技金融制度、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变迁回顾51

    一、我国科技金融制度变迁回顾51

    二、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变迁回顾62

    第二节上海科技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68

    一、创业投资72

    二、科技保险74

    三、科技信贷75

    四、资本市场77

    五、其他科技金融业态77

    六、完善顶层设计78

    第三节上海科技创新税收财政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80

    一、第一阶段(1978-1993年)81

    二、第二阶段(1994-2005年)84

    三、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88

    第四节上海财政科技投入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96

    一、第一阶段(1986-2005年)96

    二、第二阶段(2006-2014年)98

    三、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104

    第三章产学研合作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108

    第一节我国产学研合作制度变迁回顾108

    一、产学研合作的萌芽时期(1978-1991年)110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学研合作的探索时期(1992-1998年)114

    三、促进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时期(1999-2005年)118

    四、产学研合作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政策繁荣时期(2006年至今)123

    第二节上海产学研合作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128

    一、以高校为企业提供“四技”服务为主要科技服务

    形式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129

    二、以上海市政府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

    联合科技攻关为主要标志的阶段(20世纪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129

    三、产学研合作向深层次发展,依托园区,产业

    趋向集聚,产学研联盟初具雏形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4年)131

    四、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体系架构基本形成阶段(2015年至今)134

    第三节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变迁回顾138

    一、解放思想,遵循“依靠、面向”战略的阶段(1978-1984年)138

    二、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阶段(1985-1994年)141

    三、科教兴国战略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阶段(1995-2005年)143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阶段(2006年至今)146

    第四节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153

    一、起步阶段(1980-1999年)153

    二、建立阶段(2001-2005年)160

    三、深化改革阶段(2006年至今)161

    第四章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165

    第一节我国及上海产权制度变迁回顾165

    一、产权理论基础165

    二、我国产权制度的变迁167

    三、上海产权制度的变迁186

    四、上海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逻辑190

    第二节我国及上海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回顾193

    一、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制度193

    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195

    三、上海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204

    四、上海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210

    第五章科技创新教育制度变迁分析215

    第一节我国科技创新教育制度变迁回顾215

    一、高等教育217

    二、职业教育234

    三、教育国际化240

    第二节上海科技创新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247

    一、恢复与酝酿阶段(1978-1984年)247

    二、改革与发展阶段(1985-1998年)248

    三、调整与深化阶段(1999-2005年)251

    四、持续发展与全面提升阶段(2006-2018年)253

    第三节上海科技创新科普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260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8年)261

    二、反思探索时期(1989-1998年)262

    三、全面深化时期(1999-2018年)265

    第六章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变迁分析269

    第一节我国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变迁回顾269

    一、起步探索阶段(1978-1985年)270

    二、市场竞争阶段(1986-1995年)275

    三、调整创新阶段(1996-2006年)283

    四、稳步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288

    第二节上海科技创新立法保障制度变迁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290

    一、初始发展期(1978-1989年)291

    二、科技结构调整时期(1990-1999年)296

    三、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时期(2000年至今)300

    第三节科技创新社会信用制度变迁分析310

    一、信用及科技信用310

    二、我国科技信用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316

    三、上海科技信用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321

    第七章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奖励的相关制度变迁分析329

    第一节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变迁分析329

    一、基本发展历程330

    二、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态势和挑战335

    三、“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340

    四、科技创新法律制度348

    五、科技创新资金制度350

    第二节上海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352

    一、制度变迁的路径352

    二、上海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制度变迁的路径354

    三、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363

    第三节上海科技奖励制度变迁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366

    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366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375

    三、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376

    四、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现状377

    五、上海市科技奖励制度378

    第八章反思与展望384

    第一节对策建议384

    一、加强城市科技创新协同治理385

    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科技决策385

    三、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386

    四、加强集聚、整合创新资源386

    第二节展望未来387

    参考文献389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