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刘晓博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刘晓博著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晓博著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10-01
    • 字数:250.00千字
    • 页数:203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作  者:刘晓博 著
    定  价:45
    出 版 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01日
    页  数:20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50410718
    主编推荐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在文献回顾与评述基础上,从影响因素、发展动力等维度阐述了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内生机制。构建了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了都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行业选择基准问题并进行实证应用。在个案研究上以成都市为例。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内容简介

    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生产或其他服务的中间投入,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专业化、改进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后,大量的服务业跨国投资和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更是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机遇。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明确提出要将“提高服务业比重”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null

    作者简介

    刘晓博,男,2006级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师从李一鸣教授。
    1995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青羊区政府办公室、锦江区政府工作。现任锦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01-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职学习,获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开始攻读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和关注的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楼宇经济,商圈及特色街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业创新平台与园区建设。先后参加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四川‘四个跨越’系列研究”、“十二五时期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研究”和“我国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研究”等省、市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成都日报》、《成都政府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精彩内容

    目录
    1 导论/1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1
    1.1.1 理论背景/1
    1.1.2 现实背景/2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3
    1.2.1 研究思路/3
    1.2.2 研究方法/5
    1.3 创新点/6
    2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文献回顾/8
    2.1 概念界定/8
    2.1.1 都市经济/8
    2.1.2 服务业/11
    2.1.3 现代服务业/12
    2.1.4 生产性服务业/13
    2.2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研究/16
    2.2.1 分工理论角度的研究/16
    2.2.2 企业竞争角度的研究/17
    2.2.3 外向发展研究/18
    2.3 生产性服务业向都市集聚研究/21
    2.3.1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布局的影响因素/21
    2.3.2 生产性服务业向都市集聚的态势/22
    2.3.3 生产性服务业向都市集聚的成因/23
    2.3.4 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在都市内的空间布局研究/25
    2.3.5 生产性服务业在都市内的分散化研究/26
    2.4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研究/29
    2.4.1 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的总体研究/29
    2.4.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32
    2.4.3 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作用/34
    2.4.4 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作用/36
    2.4.5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郊一体化发展的带动作用/37
    2.4.6 生产性服务业对分工和创新的影响/37
    2.5 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理论研究的简单评述/39
    3 国内外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40
    3.1 国外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40
    3.1.1 国外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历史考察/40
    3.1.2 发达国家或地区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41
    3.2 国外典型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空间布局/44
    3.2.1 美国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特点/44
    3.2.2 英国伦敦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点/46
    3.2.3 日本东京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点/48
    3.2.4 韩国首尔金融业和研发产业空间布局特点/49
    3.3 国外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演进/50
    3.3.1 发达国家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国外转移/50
    3.3.2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态势明显/52
    3.3.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化趋势/54
    3.4 我国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54
    3.4.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分类/54
    3.4.2 我国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演变/57
    3.4.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62
    3.4.4 我国副省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71
    3.4.5 我国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79
    3.4.6 我国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9
    4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机制/96
    4.1 影响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96
    4.1.1 经济因素/96
    4.1.2 空间因素/97
    4.1.3 科技因素/98
    4.1.4 人文制度因素/98
    4.1.5 高附加值特性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98
    4.2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99
    4.2.1 市场需求的增加是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源动力/100
    4.2.2 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00
    4.2.3 政府部门的支持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101
    4.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102
    4.3.1 三大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102
    4.3.2 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03
    4.4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选择/103
    4.4.1 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103
    4.4.2 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104
    5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领域、发展模式及区位选择/125
    5.1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领域/125
    5.1.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25
    5.1.2 金融业/126
    5.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6
    5.1.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7
    5.1.5 商务服务业/128
    5.2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129
    5.2.1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角度分析/129
    5.2.2 基于生产性服务需求来源的角度分析/130
    5.2.3 基于空间组织状况的角度分析/132
    5.2.4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主体的角度分析/133
    5.3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134
    5.3.1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134
    5.3.2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布局/141
    5.3.3 生产性服务业的郊区化发展/144
    5.3.4 不同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的区位布局差异/147
    6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模型构建与实证/149
    6.1 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149
    6.1.1 市场需求/149
    6.1.2 投资额度/150
    6.1.3 城市化水平/151
    6.1.4 专业化/151
    6.1.5 经济发展水平/151
    6.1.6 制度因素/152
    6.2 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模型构建与实证/153
    6.2.1 模型设计/153
    6.2.2 数据选取/155
    6.2.3 模型修正与数据回归/155
    6.2.4 结果分析/157
    6.3 政策建议/159
    6.3.1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外部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度/159
    6.3.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161
    6.3.3 促进第二次产业的服务外包及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性服务流向其他服务部门的比例/162
    6.3.4 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投资,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164
    6.3.5 深化专业化与分工水平,提高竞争力/164
    7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个案分析/167
    7.1 成都市服务业的总体状况/168
    7.2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170
    7.2.1 产值结构/170
    7.2.2 产值增长率/171
    7.2.3 就业结构/173
    7.2.4 行业生产能力分析/174
    7.3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175
    7.3.1 总量较小/175
    7.3.2 结构水平不高/176
    7.3.3 龙头企业少/177
    7.3.4 本地供给有限/178
    7.3.5 集群效应尚未形成/178
    7.3.6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179
    7.4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遇/180
    7.4.1 需求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180
    7.4.2 资源不断集聚,比较优势逐渐形成/181
    7.4.3 国家和省内的区域功能定位/182
    7.5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制约因素/182
    7.5.1 区位上的劣势/182
    7.5.2 城市间竞争的加剧/183
    7.5.3 政策上的制约/183
    7.5.4 融资上的制约/184
    7.5.5 市场准入的制约/185
    7.5.6 体制的制约/186
    7.6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措施/187
    7.6.1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187
    7.6.2 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88
    7.6.3 构建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189
    7.6.4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190
    7.6.5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支持/191
    7.6.6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92
    参考文献/194
    后记/20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