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方长安 著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方长安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方长安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字数:518千字
    • 页数:525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作  者:方长安 著
    定  价:119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3月01日
    页  数:525
    装  帧:精装
    ISBN:9787516199695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由方长安著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精)》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BZW052,2013年结项,结果为良。主要内容是考察研究近百年来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诗接受史的外在形态,又揭示出其内在嬗变逻辑、特征与根源;既研究了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创作、诗学建构的关系,从传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对新诗情感空间、审美形式生成发展的认识,又论析传播接受对新诗“经典”生成所起的作用,敞开了“经典”塑造的历史,对新诗经典化现象与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与反思。该研究对重新认识百年新诗“经典”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方长安(1963-),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学术》主编;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计划入选者。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7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0余篇;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很好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湖北省很好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百篇很好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传播、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生成
    第二节传播与中国新诗现代性发生
    第三节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经典化
    第一章选本和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及形象塑造
    第一节选本视野中的《尝试集》
    第二节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与形象
    第二章郭沫若接受史与白话自由体新诗合法性
    第一节接受史与形象生成
    第二节《》出场及其经典化
    第三节选本与《凤凰涅槃》沉浮
    第三章闻一多新诗接受史与形象塑造
    第一节《红烛》《死水》接受史及其逻辑
    第二节文学史著对闻一多形象的塑造
    第四章政治和诗学话语中的徐志摩与经典塑造
    第一节话语冲突中徐志摩诗人形象嬗变史
    第二节选本与《再别康桥》的经典化
    第五章李金发接受史与现代主义审美意识生成
    第一节萌动、营造与初叙
    第二节培育、渲染与言说
    第三节质疑中展示与阐发
    第四节压制与苏醒
    第五节彰显与内化
    第六章戴望舒诗歌接受史和《雨巷》的经典化
    第一节戴望舒诗歌接受史
    第二节选本与《雨巷》的经典化
    第七章卞之琳诗歌接受史和《断章》的经典化
    第一节卞之琳诗歌接受史
    第二节选本与《断章》的经典化
    第八章政治、诗学与何其芳诗歌接受史
    第一节语境更替与接受流变
    第二节选本与“何其芳现象”
    第九章政治与诗学对话中七月派诗歌接受史
    第一节七月派诗歌接受史综论
    第二节读者视野中的艾青形象
    第二节《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经典化
    第十章语境、读者与冯至诗歌命运
    第一节冯至诗歌的传播接受历程
    第二节读者批评与冯至诗歌创作关系
    第三节《十四行集》走向“经典”之路
    第四节冯至及其诗歌命运沉浮因由
    第十一章诗学和政治空间中的“中国新诗派”
    第一节“九叶派”到“中国新诗派”命名更替
    第二节选本与穆旦诗歌经典化
    第三节语境更替与穆旦的沉浮
    第十二章选、评与新诗发展建构——以《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为个案的考察
    第一节选评原则
    第二节编选体例
    第三节编评取向
    第四节新诗发展观
    第十三章百年新诗接受与经典化反思
    第一节批评与文本意义揭示
    第二节选本与诗人诗作遴选
    第三节文学史著与诗人诗作定位
    第四节三重向度之关系
    第五节新诗经典化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