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为何总是如此疯狂/股市泡沫的形成,崩溃与应对 韩和元 著作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韩和元著
    • 出版社: 其他
    • 出版时间:2016-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和元著
    • 出版社:其他
    • 出版时间:2016-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4-01
    • 字数:296千字
    • 页数:265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其他

    为何总是如此疯狂/股市泡沫的形成,崩溃与应对

    作  者:韩和元 著作
    定  价:45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1日
    页  数:265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1267967
    主编推荐

    1.作者具有丰富的学识及经验,曾成功预警2008年经济危机以及2015年股市大跌。
    2.了解股市泡沫,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股市大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3.帮助投资者、政府等各方面有效应对泡沫,保持理性,维持经济稳健成长。

    内容简介

    在每一次股市狂升暴跌的背后,都有一个泡沫在形成、发酵并走向崩溃。泡沫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国家,而且就像火灾,具有摧毁一切的破坏力。它曾使荷兰十室九空,曾使法国几近暴乱,曾使美国经济萧条,曾使日本深陷“失落的十年”。因此,无论对投资者、对企业抑或是对公共部门来说,认识泡沫、预防泡沫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有效应对泡沫,有利于投资者,乃至全社会。 财经专家韩和元,通过对历史上典型泡沫事件的精准分析,成功挖掘泡沫形成与崩溃的原因,建构泡沫形成与崩溃模型,并提出相对的应对之策。 作者认为,无论是泡沫形成还是崩溃,都少不了人性的疯狂,有时也活跃着政府的身影。在我们无法干预政府行为、金融政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理性方能独善其身。若想与泡沫共舞,也要抓住泡沫所处的阶段,选择进退的时机,才能保卫我们的财富。

    作者简介

    韩和元,广东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民革广州市委会智库专家,某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曾利用米塞斯-哈耶货币与经济周期模型对2008年经济危机予以成功预警。
    已出版著作:《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优选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通胀的真相》 《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

    精彩内容

        从狂升到暴跌——2015年的中国股市
        自2014年11月以来,一次靠前的疯狂飙升,使中国股市在2015年6月时达到惊人高度: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于1849点处探底后,开始进入一个平缓的盘整缓升期。而自2014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降息后,这种走势立马被打破,上证指数开始进入高歌猛进模式——从2014年11月21日收盘的2488点,飞涨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除去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靠前劳动节和周末的休市,也就是说,上证指数在短短半年的交易时间里,总涨幅达到了110%。
        同期以科技股为主的创业板表现颇为抢眼。自2014年8月18日指数迈入1400点,一直到降息后的少有交易日2014年11月24日,创业板指null

    目录
    目录 本书概要 // 推荐序 // 前言 // 楔子:从狂升到暴跌——2015 年的中国股市 // 第一章 谁是泡沫的罪魁祸首 政府导致危机是个伪命题 // 不稳定的市场:明斯基的解释 // 德拉维嘉的困惑 // 第二章 人性让市场变得总是不稳定 如何定义泡沫 // 理性并不总是靠谱 // 公地悲剧 // 囚徒困境 // 回到亚当 • 斯密那里 // 被忽略的人的动物精神 // 被忽视的“人”// 被忽视的人的动物属性 // 群体压力、从众行为与乌合之众 // 牛顿:一个被泡沫击败的天才 // 阿希实验 // 乌合之众 // 群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 易被暗示和易轻信的 // 信息不完备才是从众效应产生的关键 // 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 // 第三章 外部冲击力: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诱发因素 没有外界刺激就不会有情绪 // 汇率的波动 // 重大技术发明与创新 // 政治与军事的胜败 // 金融改革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冲击力 // 新市场也足以诱发一场泡沫 // 第四章 信用扩张:泡沫的助燃剂 大泡沫为什么爆发于日本而不是德国? 信用即货币,货币即信用 // 金融创新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信用扩张的途径 // 第五章 不容忽视的时代背景 被 20亿债务压垮的法国// 又是战争,又是债务 // “广场协议”造成的升值萧条 // 第六章 泡沫为什么会崩溃 盛极而衰:崩溃只在一瞬间 // 走向崩溃的十个阶段 // 第七章 泡沫中政府的身影 有意人造型泡沫和无意人造型泡沫 // 从明斯基到卡莱斯基 // 泡沫的政治性周期 // 美国的政策行为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 通缩—流动性陷阱—资产泡沫循环:一种新常态 // 第八章 2015 年的中国股市为什么会失控 背景的考察 // 不断上升的国势,不断膨胀的社会储蓄 // 不断膨胀的债务 // 不断增大的产业转型压力 // 谁诱发了这场泡沫 // 改革预期:泡沫诱因 // 去债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政府的意图 // 宽松的金融政策与泡沫的形成 // 为何上涨得如此疯狂 // 媒体背书 // 金融创新,为非理性提供了杠杆 // 其他因素 // 泡沫的破灭 // 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 证监会收杠杆:引发 6 月股灾的主要诱因 // IPO 与“中概股”回国 // 投资者主动去杠杆:加速下跌 // 第九章 投机泡沫的危害 泡沫破灭可引发经济危机 // 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 破坏国家竞争力 // 打击中产阶级,不利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亦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 第十章 治未病:如何有效地防止泡沫再发生 政府应采取的行动 // 一种认识:大国崛起、经济结构调整,股市真的没那么重要 // 国家意志必须中立 // 稳定货币 // 放开准入,扩大投资渠道 // 扩大交易范围 // 投资者该做些什么 // 控制债务比例 // 记住:这次还一样 // 可观察的指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