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大国人口+人口战略+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大逆转(套装4册)
定价: 316.00
作者: 任泽平,白学松,梁建章 等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大国人口》
人口少子老龄化正加速到来,成为大的“灰犀牛”之一。这本书深度分析了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国内外人口形势,总结了人口问题的解决之道。
《人口大逆转》
1. 随着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出生率、老龄化等成了热门的话题,各国都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本书从全球层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这超越了现有的研究,更有助于全面认识问题,从而提出更有效的应对之策。2. 目前,关于全球通胀会不会卷土重来,各界也是分歧迭起。该书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对通胀、债务融资、全球化、民粹主义等的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3. 该书作者古德哈特是“古德哈特”定律的提出者,他被称为“中央银行家的中央银行家”,虽然他从未担任过中央银行家,但是他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中央银行家。另一位作者普拉丹曾长期供职于摩根士丹利。该书是学界和业界结合的典范。4. 央行界如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金,跨国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玄松,金融界如沈联涛、黄海洲等荐此书。
《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中国出版政府奖” “中国好书”获奖作者、经济学家蔡昉解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话题
人口负增长时代下的政府政策、企业抉择和个人机会
解读如何转危为机,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恰恰带来改革红利应运而生的机遇
深刻认识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比于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变量,人口是一个更为综合、全方位且纲举目张的变化因素。抓住人口变化就可以获得主动权,在微观上把握先机,在宏观上下好先手棋。
解读发展阶段变化中的中国经济,前瞻经济发展的机遇 :
认识到新的挑战所在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看到这些新挑战各自蕴含的新机遇,找准应对挑战的适当政策工具及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抓手,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掌握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把握正在发生的大趋势:
政府的职能在于营造要环境、基础信号和适当激励,使经济发展方向与大趋势保持一致;企业则需要把变化的趋势转化为投资方向、赢利机会和发展方式;至于家庭和个人,则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借助这个发展大势,提高劳动收入、扩大财富积累、增强社会流动和实现个人发展。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
1. 人口经济学+互联网创业双栖专家,视角独到,观点新颖
作者兼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和携程旅行网创始人双重身份,他将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与行业前沿的创新视角相结合,另辟蹊径地探索和证明人口与创新和经济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能借此书刷新对宏观经济与行业市场的认知。
2. 实事求是建言献策,为生育意愿注入“强心剂”
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负增长、超低生育率的现状,他从宏观经济与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了育产假、日托服务、教育补贴、房贷补贴等多角度的组合建议,强调教育终应切实提升人口的创新力。这些建议旨在从国家层面促进社会对生育的态度从消极向乐观转变,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与活力的未来栋梁,有望对国家的鼓励生育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大国人口》
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当今世界,人口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局,少子化、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兴衰、民众福祉,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已逐渐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我们正处于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应该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构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社会。相信经过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措施,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一定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立足中国,剖析少子老龄化时代来临,人口变迁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二是放眼全球,分析人口演变的规律,以及大国人口问题的应对与经验;三是探讨人口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
本书是作者在人口领域长期研究的总结,试图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客观地对人口方面的问题进行长期跟踪、分析,旨在厘清相关逻辑、明晰事实真相、推动社会进步。
《人口大逆转》
这是一部全景式解读人口结构变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作品。与现在大部分关于人口的著作不同,它超越了只关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局部视角,从全球角度审视人口结构变化的后果及其影响,由此更能看清问题的全貌,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书中论证了过去三十年全球通胀和利率下行、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缩小主要源于世界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而世界人口红利主要源于中国和东欧国家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可用劳动力。但是,这一趋势正在发生逆转,人口老龄化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叠加,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包括通胀和利率的低位回升,高负债经济体陷入困境,民粹主义,融资方式从债权向股权的转变等。正如两位作者所说,无论如何,“未来将与过去完全不同”。
对关心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投资机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关注的书。
《 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发展事关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舆论的焦点,大众对人口的认知也因人口发展数据的新披露而更新。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于2022年进入负增长轨道。这一变化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经济学家蔡昉从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特殊挑战出发,阐释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从供需两侧的挑战出发,结合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的任务,分析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首先,着眼于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的深化,揭示这个人口转变结果作为新国情的性质、对于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意义,以及对未来经济增长提出的挑战。其次,在继续关注经济增长供给侧挑战的同时,特别突出人口转变因素带来的全新挑战——迄今我们仍然准备不足的需求侧冲击,尤其是居民消费弱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制约。对此,这本书有针对性地讨论了三个分配领域的改革红利。后,重点论述中国式福利国家建设这一主题,揭示这项制度建设任务的不可回避性和紧迫性。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
顺应当今社会热点:人口问题,人口创新、人口与经济、国家创新能力、教育等问题的关系。本书将详细分析人口如何影响创新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又将决定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能力。本书的基本的框架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描述:
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创新力==>国家竞争力
本书详细分析人口规模效应,分析老龄化如何影响整个社会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讨论城市化对于创新的影响。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会如何影响创新力?对吸引创新型人才会有多大优势? 通过这个框架模型,解答中国经济现状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提出未来针对中国的人口政策预测和建议,其中包括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大国人口》
导 论 / 1
一篇 中国人口
一章 人口周期:把握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 / 003
第二章 中国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不婚化加速到来 / 025
第三章 婚姻:年轻人不结婚了,是自我选择还是无奈 / 049
第四章 生育: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了 / 063
第五章 迁移: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入,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出 / 087
第六章 机遇:人口结构变动带来哪些新机遇 / 105
第二篇 世界人口
第七章 世界人口:大变局 / 131
第八章 美国人口:成功的移民政策,拉大的贫富差距 / 165
第九章 日本人口:低欲望社会、“平成废物”与“失去的三十年” / 191
第十章 韩国人口:超低生育率,汉江奇迹不再,N 抛世代涌现 / 213
第十一章 德国人口:高福利国家如何应对人口困境 / 233
第十二章 印度人口:能否复制中国人口红利 / 257
第三篇 人口制度
第十三章 生育支持政策:是否真管用 / 277
第十四章 生育补贴:方式有哪些,效果如何,钱从哪里来 / 297
第十五章 辅助生殖:需求释放的人口净增红利有多少 / 321
第十六章 养老体系建设: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现状与启示 / 351
《人口大逆转》
中文版序言
导读 作者和译者的对话
1章 导 论
第2章 中国:一场历史性动员的终结
第3章 人口大逆转及其对未来增长的影响
第4章 依赖性、痴呆和护理危机
第5章 通胀卷土重来
第6通 大逆转之下的(实际)利率
第6章 不平等和民粹主义的兴起
第7章 菲利普斯曲线
第8章 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日本?
第9章 什么可以抵消全球老龄化的影响?
10章 我们可以逃离债务陷阱吗?
11章 从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
12章 未来的政策问题
13章 逆(主)流而行
后记:新冠疫情后不美的未来
《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
任泽平,著,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等职务,中国证券分析师大满贯冠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兼任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外企业家联合会顾问,首都金融智库专家,枣庄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京融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茅台战略研究院顾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兼职导师。
曾参与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著作《新基建》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五届全国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宏观经济结构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大势研判: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周期》《新周期》《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全球房地产》《金融模式》《实战经济学》《新能源》《房地产大趋势》《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等。提出的“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成为业内标准分析框架。
“泽平宏观”为国内财经金融头部自媒体,网超3 500万订阅,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白学松,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就职于房企、券商等。研究方向为房地产、人口和区域经济。出版专著《房地产大趋势》。多次牵头承接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以及大型企业的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印度能否复制中国人口红利》《上海房价涨幅大的背后逻辑》等多篇报告在网传播达数万次。在《经济日报》《中国房地产金融》等报刊发文数篇。《中国房地产金融》专栏作家。
梁建章,著,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在人口和经济、创业创新研究领域,曾出版数本著作,包括:《中国人太多了吗?》、《人口创新力》等研究书籍以及人口寓言小说《永生之后》,并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人力资源和创新的文章。2022年,组建“育娲人口研究智库”。
他也改变了中国旅游发展格局,并推动了行业创新。目前,由他参与创建的携程集团是全球先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
《大国人口》
人口问题既十分重要,又充满争议;既事关国家兴衰,又关系每个人的幸福。少子化、老龄化、不婚化、阶层固化等现象带来的挑战及应对,在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层面长期存在不同观点。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是典型的“灰犀牛”,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议题。
在经济学中,人口与资本、技术一起在供给侧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引发经济增速变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长周期变量,同时,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在需求侧影响着消费、投资等领域。因此,人口研究至关重要。
我们长期以来专注于人口研究,本书试图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系统客观地对人口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厘清逻辑、明晰真相、看清未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长期以来建言放开生育、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与梁建章、黄文政等老师一起发起成立育娲人口研究这一公益研究机构。
一、中国视角:少子老龄化时代来临,人口变迁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人口周期是指人口经历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变化。个体生命周期的加总成为人口周期,主要表现为生育率下滑、老龄化加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人口迁移从城市化到都市圈城市群化等特征。
少子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比如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储蓄投资率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创业活力下降、资产估值中枢下行、社会负担加重等。过去,中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红利和高储蓄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投入,支撑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民工荒”、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标志着中国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速换挡。
当前中国人口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十大特征:(1)总人口14.1亿,开始持续负增长;(2)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3)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4)少子化加剧,出生人口连续7年下降;(5)生育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倒数第二,“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问题严峻;(6)不婚化、家庭小型化成趋势;(7)性别比持续改善,男性比女性多3 097万,但农村“剩男”和城市“剩女”问题突出;(8)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但人户分离人口规模扩大;(9)人口、人才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东北、西北人口持续流出;(10)受教育程度提高,但需重视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先来看老龄化。中国已从2021年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老龄化呈现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未富先老等特点。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占全球老年人口的约1/4,相当于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老龄化是经济社会进步和人口转变的结果,由低生育和寿命延长共同作用,是全球普遍现象,中国也不可避免。其中,长寿带来的老龄化并不可怕,这体现了社会进步和医疗水平提升。但是,少子化带来的老龄化明显加速、持续深化,以及未富先老等问题不容小觑。随着1962—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出生人口逐渐衰老并进入生命终点,未来30多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快速深化,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56年的约36%。相比之下,劳动年龄人口持续萎缩,预计2023—205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68%降至59%。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加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等。
再来看不婚化。从成年开始,人的生命历程可分为单身、形成家庭、生育和养育孩子、孩子离家、生命晚期等阶段,婚育是连接少年和老年阶段的重要桥梁,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结婚晚了、结婚少了。2013—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 347万对下降到683万对,连续9年下降,结婚率从9.9‰连续降至4.8‰。在传统观念上,婚姻是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婚姻是情感的升华,家庭是切实的归属感,对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婚姻到底是“情感的升华”还是“爱情的坟墓”?一方面,随着新一代年轻人学历水平提升、独立意识加强,婚姻不再是然选择,而是自由生活的“束缚”,离婚也不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观念下,婚前彩礼、购置婚房、婚后生育养育子女等环节推高了结婚及婚后的生活成本,明显挤压了结婚意愿。
后看少子化。2023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不足1.1,全球倒数,甚至低于美欧日,年轻人生育意愿低,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出生人口已经连续7年下降。为什么年轻人不生了?根据生育理论,现阶段低生育率的原因已经从死亡率驱动转向功利性生育消退和成本约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观念改变、生育成本高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单身主义等削弱生育基础,婚姻匹配困难;另一方面,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就业与家庭矛盾提高机会成本,抑制生育意愿。根据育娲人口团队在《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中的测算,2022年中国内地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相对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倍数几乎是全球高。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儿防老”观念淡化,年青一代的生育观念已然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萎缩、劳动力见顶、老龄化加速、“剩男”问题严峻等问题。
虽然人口总量开始减少,但是区域间的人口流动较为活跃,人口流入地区发展潜力大,但存在人地错配等问题,人口流出地区老龄化加重,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明显。近年来,中国人口迁移有何新动向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黔川渝鄂并存三个阶段。人口持续向深圳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和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集聚。中国人口流动已从“四六分化”走向“二八分化”,人口越来越集聚。人往高处走,人才更是倾向于前往大城市就业。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18—2022年东部地区人才净流入率从5.7%增至14.0%,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才持续净流出,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净流入率分别从4.6%、2.2%增至7.9%、3.9%。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才价值日益凸显,各地“抢人大战”持续升级。
面对复杂的人口形势,我们要积极应对人口问题,同时挖掘人口结构变动中的“新红利”,未来主要有六大机遇:(1)消费迎来新趋势,逐渐向健康化、品质化、情感化转型;(2)部分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出海,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3)产品和服务向适老化转型,医养结合更加紧密,养老金融前景广阔;(4)教育系统面临结构性调整,短期托儿所供应不足,幼儿园及义务教育供应相对饱和;(5)住房价值分化,人口、人才净流入的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更高;(6)住房改善时代来临,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产品力成重点。
《人口大逆转》
《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