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如何独立思考 史蒂文诺韦拉 著 汪冰 叶盛 河森堡 孙思远 联袂 心理学 决策力 批判性思维工具 中信正版
¥ ×1
掌握4类批判性思维工具,破解30种逻辑谬误,
对抗认知盲点和弱点,拥有明智决策的能力。
汪冰、叶盛、河森堡、孙思远联袂推荐
书名: 如何独立思考
定价: 88元
作者: 史蒂文·诺韦拉(Steven Novella)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 2020-12
页码: 490
装帧: 假精装
开本: 16
ISBN: 9787521715965
《如何独立思考》解决的痛点
1.信息过载时如何辨别真相、明智决策。(4类批判性思维工具)
2.如何抵御商家层出不穷的心理营销攻势。(大脑的设计缺陷与心理操纵)
3.如何避免落入认知陷阱。(30种逻辑谬误)
4.一本书彻底读懂伪科学与科学的区别,不再受愚弄和蒙蔽,成为复杂时代里清醒的人。
5.教育孩子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5个步骤。
6.如何说服父母、亲朋好友不再听信朋友圈的假消息和谣言。
《如何独立思考》的亮点
1.知名作者。作者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精通脑科学、心理学。他也致力于普及科学思维,他的播客《怀疑论者的宇宙指南》(TheSkeptics’GuidetotheUniverse)在全球获得百万人关注、上亿次下载。
2.理论扎实。提供了4类批判性思维工具,从脑科学、认知科学的通俗化讲解入手,让读者了解为何大脑会出错,为何我们会被商家套路,为何某些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却蜜汁自信。
3.复杂时代的避阬指南。一次性总结出30种逻辑谬误,带领我们认清,为何我们会产生偏见,以及如何避免落入认知陷阱。
4.一本书带你养成科学思维。本书详细绝无仅有地给“真科学”下了定义,界定了“真科学”“伪科学”的界限,并详细剖析了伪科学的15个特征。
5.丰富且震撼的案例。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大量真实、震撼,甚至是骇人听闻的案例,来让读者引以为戒,并开始踏上独立思考之旅。
6.中青必需、老少咸宜。无论是最需要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青年人,还是亟须提升自我认知水平的中年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科学思维工具箱的补给。同时,本书也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提供了5个步骤,为如何说服老人不去听信伪科学、阴谋论和假新闻提供了建议。
“后真相”时代,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错误信息、偏见、神话、伪科学、骗局,以及有缺陷的“知识”。我们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该如何思考、如何决策?
耶鲁大学博士、国际知名播客主持人史蒂文·诺韦拉的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4类工具入手,详细剖析了30类逻辑谬误,结合妙趣横生的丰富案例,例如从捉鬼专家到反疫苗运动,以及热门的转基因迷思等,帮助我们了解如何与疯狂的朋友讨论阴谋论,如何说服父母拒绝伪科学和假新闻,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如何与草率的推理、糟糕的论证和迷信思维做斗争。
《如何独立思考》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存在“设计缺陷”,最应该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书中提供的科学思维工具箱,将帮助我们看清认知陷阱,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轻松辨别科学与伪科学,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提高决策水平。
第一部分 核心理念
第1章 科学怀疑论 012
工具一:神经心理局限性及认知欺骗
第2章 记忆偏差与虚妄记忆综合征 018
第3章 不靠谱的知觉 027
第4章 空想性错视 036
第5章 不可名状的外力 041
第6章 临睡幻觉 044
第7章 意动效应 048
工具二:元认知
第8章 邓宁—克鲁格效应 053
第9章 动机性推理 058
第10章 论证及逻辑谬误 065
第11章 认知偏差与启发式思维 090
第12章 确认性偏差 098
第13章 诉诸传统 108
第14章 诉诸自然 111
第15章 基本归因错误 115
第16章 异常现象的狩猎者 119
第17章 数据挖掘 130
第18章 无巧不成书 134
工具三:科学与伪科学
第19章 方法论自然主义 144
第20章 后现代主义 152
第21章 奥卡姆剃刀原理 157
第22章 如何界定伪科学 161
第23章 否定主义 179
第24章 P值操纵等研究缺陷 190
第25章 阴谋论 201
第26章 她们真的会巫术吗 216
第27章 安慰剂效应 222
第28章 所谓经验之谈 228
工具四:警世故事
第29章 聪明的汉斯 235
第30章 霍桑效应 239
第31章 说出你的秘密 245
第32章 取之不竭的能源 254
第33章 奇妙的量子理论 259
第34章 诡秘的小人 266
第35章 充满智慧的“设计” 271
第36章 活力论及二元论 280
第37章 N射线的故事 294
第38章 正向思维 301
第39章 传销的骗局 304
第二部分冒险之旅
第40章 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动机性推理 314
第41章 丹尼斯·李与自由能 332
第42章 好莱“巫”的故事 337
第43章 所谓“奇点” 344
第44章 沃伦夫妇捉鬼记 353
第45章 《大骗局》的骗局 362
第三部分科学怀疑论与大众传媒
第46章 远离真相的信息 372
第47章 岂能如此平衡 380
第48章 科学无戏言 383
第49章 矩阵背后的真相 389
第50章 包治百病的细菌 394
第51章 表观遗传 398
第四部分血淋淋的伪科学
第52章 自然疗法的深刻教训 409
第53章 驱魔术:中世纪的阴魂 414
第54章 拒绝科学的下场 418
第55章 孩子做错了什么 423
第五部分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第56章 怀疑一切 430
后 记 443
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家,博士,知名播客节目《怀疑论者的宇宙指南》(The Skeptics’ Guide to the Universe)的主持人和制作人,国际公认的科学教育家,充满活力的演讲者。撰写了颇受欢迎的获奖博客“神经病学博客”(NeuroLogica blog),担任《科学医学》(Science-based Medicine)杂志的高级编辑,经常在广播、播客和电视上宣传科学。
他与其他几位合著者一起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有吸引力的团队,热衷于讨论前沿科学、哲学和有争议的话题。
汪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心理工作者,书评人
“后真相”时代,从如何处理孩子发热到投资、买房、规划人生,搜索引擎只能提供信息,却无法帮你抉择。如果你希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拒绝受人愚弄,一心想弄清真相,那么《如何独立思考》能帮上忙。这本书并不会告诉你该相信些什么,该怀疑些什么,它会告诉你一个更根本的命题:你要如何判断该相信什么,该怀疑什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作者精心准备了一个科学方法论的工具箱,里面摆放了一套解剖迷思的手术工具。作者像一位充满幽默感又循循善诱的上级大夫,手把手地带领读者用工具箱里的各种手术工具层层剥开表象,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医术见长。
叶盛,结构生物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这是一个滥用“质疑”的时代。真正的科学被质疑,而伪科学却往往被人们拥抱。作为科研圈之外的普通人,该如何辨别打着“科学”旗号的消息的真假?又该如何去科学合理地提出质疑?你或许可以在《如何独立思考》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学会批判的艺术与批判的科学。
河森堡,科普作家,2020年微博十大科普博主
“如何独立思考”,听起来是个引人深思的名字,其实这本书真正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如何在充斥着欺骗、虚假和隐瞒的互联网时代得到一双慧眼,绕开一个个大坑,已经是今天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了。做一个洞察而审慎的人,不妨从阅读这本书开始。
孙思远,远读重洋创始人
教育的不平等、网络普及带来的群氓效应、少数媒体的放大扭曲,让反智主义大行其道,谎言、阴谋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快、传播更广。当我们感慨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魔幻的时候,《如何独立思考》这本书就来得恰逢其时。它带给你的是一种基于科学的判断力,让你在这个眼花缭乱的时代,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理性的头脑。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天体物理学家,《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作者
《如何独立思考》透彻、翔实、发人深省,能够帮助你对抗人类的认知弱点和缺陷。如果这本书没有成为所有人需要看的书,那么我们很可能看到现代文明在眼前土崩瓦解。
理查德·怀斯曼,大众心理学教授,《怪诞心理学》作者
《如何独立思考》是一本关于怀疑论思维的包罗万象的书。对那些想区分事实和虚构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合适的入门书。
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作者
在这个充斥着真实和虚假信息的时代,你的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怀疑的思维方式,是你最重要的技能。阅读《如何独立思考》会使你更擅长推理。
詹妮弗·奥雷特,《我,我自己,为什么》作者
《如何独立思考》是一本生动、引人入胜、非常及时的指南,指引我们在一个充斥着错误信息和伪科学的世界里前行。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些工具,帮助你分辨出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让你直面自己的偏见,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西蒙·辛格,《费马大定理》作者
对任何想要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的人来说,《如何独立思考》是一本很棒的书,也是驾驭现代生活的重要指南。这本书将帮助读者认识推理中的陷阱,与糟糕的论点做斗争,避免迷信思想。
推荐序
后真相时代的真相探究指南
汪?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心理工作者,书评人
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该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比起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仰更能左右社会舆论”。如果说以前是“事实胜于雄辩”,那么现在是“雄辩胜于事实”。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雄辩”乔装改扮成了“事实”,假消息防不胜防。再加上,新兴媒介冲击之下,严肃媒体失势失声,随着新闻看门人一同消失的,还有对基本事实的深入调查和检核。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失实”与“片面”已成了常态,偏激驱走了客观,情绪代替了逻辑。同时,一只看不见的大手也更青睐故事而非真相,因为前者不仅情绪化,而且容易编造和售卖,这只大手名叫资本,不停地增殖是它的本性。
曾经,人类因无知而无助;如今,我们因深陷信息洪流而无所适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能相信什么?我又该如何判断?”正是应了那句话,自由与焦虑、选择与责任从来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不用再听命于他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加不知所措;拥有了对信息的选择权,甄别真伪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个人责任。从如何处理孩子发热,到投资、买房、规划人生,搜索引擎只能提供信息,却无法帮你抉择。如果你希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拒绝受人愚弄,一心想弄清真相,那么你手里的这本书应该能帮上忙。当然,作者并不会告诉你该相信些什么,该怀疑些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一个更根本的命题:你要如何判断该相信什么,该怀疑什么?如果我能给这本书起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名字,那会是“万物评判指南”。
在这个新产品和新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这种判断力堪称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某广告中写道:“国外专业机构研究证明,本品中含有的……可以显著延缓衰老!”这句话其实埋藏了很多疑点。首先,所谓国外研究机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是有公信力的研究所,还是厂商自建的实验室?(有无利益瓜葛?)其次,这个结论是基于动物实验还是人体实验?(对小鼠有效不等于对人有效。)研究中的样本量有多大?(十几个人吃了有效不等于对所有人有效。)这个结果是否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期刊上,或者是否被其他独立实验重复过?(其他专业人士认可吗?被其他人验证过吗?)衰老延缓的测量指标是什么?(比如,是实验样本自觉变年轻了还是关键生理指标出现了逆转?是脸部皱纹减少了还是认知功能改善了?对了,比起认知功能,有人可能更关心前者。)还有,所谓“显著延缓衰老”有多明显?(比如,有的产品售价几万元,效果仅相当于每天多睡十分钟。)该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多大剂量才能产生显著效果?(需要每次吃一公斤,一天吃三次吗?)除了延缓衰老,还有潜在副作用吗?(比如,过量会导致猝死,若果真如此,那确实是成功地阻止了衰老。)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适用人群是谁?(所有人都能吃吗?)
上面这些疑问只是书中“评判问题清单”中的一部分。你可以边读这本书,边打开你的购物车,估计里面经得起这样“拷问”的产品屈指可数。这本书的疗效之一就是瓦解非理性消费冲动,同时减少后悔次数。不过,作者最大的心愿并非教人鉴别虚假宣传,他们更希望帮助读者培养“科学怀疑论者”的思维习惯。科学怀疑论者不是事事质疑的愤世嫉俗者,他们只是用遵循科学、符合逻辑的方式来检验那些靠经验得出来的结论。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作者精心准备了一个科学方法论的工具箱,里面摆放了一套解剖迷思的手术工具,而第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人你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你本人。
在人人忙于“认知升级”的时代,我们努力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却甚少有机会停下来想想这些工具的使用者——我们——的大脑究竟可能会有什么偏差。此书的第一次手术就是从暴露我们大脑的局限性开始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我们喜欢说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或者我们能够测量的东西是真实的;如果你思考得再久一点就会发现,所谓唯一真实的不过是你所感觉到的、测量出的和你感知一切的方式;外部世界很容易沦为大脑的幻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永远弄不清楚大脑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们一直要通过大脑这个“滤镜”来感受、观察和理解外部环境。如果不知道这个滤镜的局限,我们就会做出明明是眼镜上有土却去擦窗户的蠢事。
有个笑话说,如果酒吧里坐在你对面的人不够美,那可能是因为酒吧还没有打烊或者你喝得还不够多。人类的大脑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我们一生都活在由大脑加工的“后真相”中,或者也可以称其为“脑真相”。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脑真相”的差异,而在于否质疑过自己的“脑真相”,或是笃信其为唯一真理,将其奉为行动圭臬。“脑真相”的特点是不关心“精确”,只关注“生存”;不注重“客观”,只看重“验证”。比如,你可以试着调查一下周围家庭中夫妻二人各自承担了多少份额(百分之几)的家务,记住一定要对夫妻二人分别问询,一个很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人的份额相加后会超过100%。这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做了更多家务。
我们的大脑一直在为证明某些论点而努力搜集证据,这些论点包括但不限于:“你怎么那么可爱!”(恋爱时。)“你怎么那么可恶!”(结婚后。)“我是对的!”(或你是错的!)“你不像我爱你那么爱我!”稍稍留心就会发现,书中所说的这种“确认性偏差”几乎无处不在,用观点的筛子筛选证据,最终无论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都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并不想看到世界的全貌,我们只想通过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聪明睿智。至于那些对自己观点不利的证据呢?我们还有一个终极大招——“总有刁民想害朕”的阴谋论,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旦我们通过阴谋论的有色眼镜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正常的举证原则和逻辑推理都不再适用:“你不是在质疑举证,你是在迫害!”从此,我们无须在事实和逻辑上打败对方,只需要麻利地将整个棋盘掀翻在地,同时顺势高喊一声:“小人无节,此事有诈!”
上述种种只是书中一隅,作者一遍遍地提醒我们,作为一名科学怀疑论者,最应该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我们的认知偏差(软件)和神经系统(硬件)都会漏洞百出。不过,此书并不只是让我们反躬自省,作者还提供了众多有趣的“病案”供我们诊断和解剖,从捉鬼专家到反疫苗运动,还有热门的转基因迷思等等。作者像一位充满幽默感又循循善诱的上级大夫,手把手地带领读者用工具箱里的各种手术工具层层剥开表象,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医术见长。当然,如果一位实习医生对上级大夫只有服从而没有质疑,那么高明的老师也不会满意。当你能用科学怀疑论的方法来质疑此书中你不赞同的内容时,相信作者脸上会露出更加欣慰的笑容。不过,科学怀疑论并不是攻击他人的工具,现在的网络上“杠精”并不少见,那是为了攻击而质疑,为了反对而反对,而科学怀疑论者是为了真相而质疑,为了探究而提问。如果说“杠精”是自鸣得意,那么科学怀疑论者则满怀谦卑:“我并不比你知道更多,我只想和你一起探究真相。”
面对茫茫宇宙,我们都渺小而无知,唯一的区别只有是否自知,可惜的是,最需要这本书的人也许最不可能拿起它。感谢打开这本书的你,因为你也是科学怀疑精神涟漪的又一个波源。它不只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承认无知,万事存疑,尊重异见,永远好奇。有的真相也许永远不可知晓,但是对它的探究能给我们短暂的人生以意义;也许宇宙并不关心人类的答案,但是我们乐在其中。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