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正版新书] 设计形态学 邱松 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造型设计-美术理论
¥ ×1
书名: | 设计形态学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 |
ISBN号: | 9787302661405 |
“设计形态学”是通过研究形态生成的规律、原理和本源,以及形态与人的关系,借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设计的新兴学科。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设计形态学研究”(17ZDA019)的研究成果,以“形态研究”为核心,分别从设计形态学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系统阐述了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思维范式、方法论、知识体系,以及协同创新模式,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通,完整地建构了设计形态学理论体系。 《设计形态学》面向设计学、工程学和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的高校师生,对于高校研究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本书也适于从事设计、工程专业工作的设计师、工程师等科研、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系统科学的设计形态学思维与方法的同时,于形态研究与协同创新设计过程中不断拓展新视野、融通新知识。 《设计形态学研究与应用》(第2版)是本书的姊妹篇,也供相关从业者参考借鉴。 |
邱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北京设计学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国际设计管理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研究方向:设计形态学研究与应用;设计创新与品牌战略。教学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北京市和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以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教学团队等奖项。主持或参与纵向、海外、横向科研项目六十多项。设计作品入选国际、国内设计大展,并荣获设计大奖数十项。 |
|
《设计形态学》系统、全面地阐述设计形态学原理、方法论及设计应用,适宜作为本科设计学、艺术与科技专业教材及研究生教材。 |
|
目 录 第1篇 设计形态学思维方法与知识体系 001 第1章 绪论 003 1.1 设计形态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003 1.1.1 设计研究与未来的挑战 003 1.1.2 着眼学科交叉与知识融通 003 1.1.3 聚焦基础研究与前沿创新 004 1.2 设计形态学研究的目标与范围 005 1.2.1 确定设计形态学研究的目标 006 1.2.2 规划设计形态学研究的范围 006 1.3 设计形态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008 1.3.1 为设计学探索研究拓宽道路 008 1.3.2 为多学科知识融通建构平台 008 1.3.3 为协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009 1.3.4 为设计实践提供新的方法论 010 第2章 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012 2.1 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 012 2.1.1 形态与造型 012 2.1.2 形态学与设计形态学 013 2.1.3 智慧形态与第三自然 016 2.1.4 原创设计与协同创新 018 2.2 设计形态学的理论基础 020 2.2.1 形态分类法 020 2.2.2 形态建构的逻辑 024 2.2.3 设计形态学的基本属性 027 2.2.4 形态的元形化与数字化 033 2.2.5 基于协同创新的原创设计 034 第3章 设计形态学的思维范式 036 3.1 设计形态学与交叉学科思维范式 036 3.1.1 交叉学科的分类与思维范式 036 3.1.2 设计形态学与交叉学科 037 3.2 设计形态学与科学世界观 038 3.2.1 人类感官与仪器检测 038 3.2.2 归纳主义与否证主义 038 3.2.3 理论范式与科学革命 040 3.2.4 研究纲领与客观规律 040 3.2.5 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 041 3.2.6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及专著 042 3.2.7 设计形态学的科学观与思维范式 044 3.3 设计形态学与人文世界观 045 3.3.1 哲学思维 045 3.3.2 美学思维 051 3.3.3 心理学思维 053 3.3.4 语言学思维 055 3.3.5 设计形态学的人文观与思维范式 057 3.4 设计形态学与艺术设计思维 058 3.4.1 艺术学思维 058 3.4.2 设计学思维 061 3.4.3 艺术与设计思维对设计形态学思维的启示 064 3.4.4 设计形态学思维的建构 064 第4章 设计形态学的逻辑与方法论 069 4.1 逻辑学与方法论 069 4.1.1 逻辑学 069 4.1.2 方法论 073 4.2 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的方法论 077 4.2.1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077 4.2.2 工程学研究的方法论 078 4.2.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079 4.3 设计学与设计形态学的方法论 084 4.3.1 设计学研究的方法论 084 4.3.2 设计形态学研究的方法论 091 第5章 设计形态学的知识体系建构 098 5.1 设计形态学知识建构的方法与途径 099 5.1.1 设计形态学的核心知识建构 100 5.1.2 设计形态学的一般知识建构 102 5.1.3 设计形态学的跨学科知识建构 103 5.2 设计形态学知识体系与范式 105 5.2.1 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模式 105 5.2.2 设计形态学的知识体系范式 106 5.2.3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生态系统与类生态系统 107 5.2.4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 110 第2篇 设计形态学的科学属性 113 第6章 科学属性之概论 115 6.1 形态探究的重要途径 115 6.1.1 由物及理的探究模式 115 6.1.2 演绎推理的探究模式 115 6.2 形态建构的主要方法 117 6.2.1 自然的数学化 117 6.2.2 实验科学法 118 6.2.3 博物的传统 119 6.3 本篇研究框架 120 第7章 形态内在的本质性 122 7.1 形态的表达方式 122 7.1.1 形态的几何表达 122 7.1.2 形态的场域表达 124 7.2 形态的建构要素 126 7.2.1 形态的物质:材料 126 7.2.2 形态的组成:结构 129 7.2.3 形态的实现:工艺 132 第8章 形态建构的逻辑性 140 8.1 演绎推理 140 8.1.1 基本逻辑 140 8.1.2 升维推论 141 8.2 数理实践 145 8.2.1 自然的数学化 145 8.2.2 机械的自然观 147 8.3 博物观察 150 8.3.1 聚焦个体 151 8.3.2 经验习得 154 第9章 科学属性之总结 158 9.1 认知形态的本质 158 9.1.1 描述方法 158 9.1.2 建构要素 158 9.2 建构形态的理性 159 9.2.1 由理性及理性 159 9.2.2 由物质及理性 159 9.2.3 由经验及理性 159 9.3 现状与展望 159 9.3.1 经验与理性的局限 159 9.3.2 内外约束性的局限 160 9.3.3 基于智能制造的展望 160 9.3.4 基于材料智能的展望 160 9.3.5 基于交互经验的展望 161 第3篇 设计形态学的人文属性 163 第10章 人文属性之概论 165 10.1 人文属性的研究范畴、价值和意义 165 10.1.1 人文属性研究的范畴 165 10.1.2 人文属性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65 10.2 基于人文视角的形态分类 166 10.2.1 原生形态 166 10.2.2 意象形态 168 10.2.3 交互形态 169 第11章 形态的人文性研究 171 11.1 形态的符号学研究 171 11.1.1 形态与符号学 171 11.1.2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符号学研究 172 11.2 形态的美学研究 174 11.2.1 形态与美学 174 11.2.2 设计形态学中的美学研究 175 11.3 形态的心理学研究 177 11.3.1 形态与基础心理学 177 11.3.2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基础心理学研究 179 第12章 基于形态认知的人文属性研究 182 12.1 原生形态的感知与同构 182 12.1.1 原生形态的感知 182 12.1.2 原生形态同构的研究 187 12.1.3 原生形态的探索 190 12.2 意象形态的创造与移情 192 12.2.1 意象形态的创造 192 12.2.2 意象形态移情的研究 196 12.2.3 意象形态的探索 200 12.3 交互形态的生成与体验 203 12.3.1 交互形态的生成 203 12.3.2 交互形态体验的研究 205 12.3.3 交互形态的探索 210 第13章 人文属性之总结 214 13.1 设计形态学人文属性研究概述 214 13.2 设计形态学人文属性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216 第4篇 设计形态学与真实世界 219 第14章 真实世界的建构 221 14.1 真实世界的认知 221 14.1.1 真实世界认知的起源 221 14.1.2 农业革命的福音 222 14.1.3 向“微观”探索 223 14.1.4 交叉学科的必然 223 14.2 真实世界的形态 224 14.2.1 真实世界中的形态 224 14.2.2 自然形态与材料分类 224 14.2.3 人造形态与材料制备 225 14.2.4 智慧形态与材料探索 225 第15章 形态与组织构造 226 15.1 万物皆由形态元构成 226 15.1.1 基本粒子的认知 226 15.1.2 生物和非生物的基本元素认知 227 15.1.3 形态元构筑了真实世界 228 15.2 自然形态的研究范畴及意义 228 15.2.1 生物形态及其分类 229 15.2.2 非生物形态及其分类 232 15.2.3 类生物形态及其分类 233 15.3 人造形态的组织构造 234 15.3.1 从师法自然开始 234 15.3.2 改造与模仿 235 15.3.3 人造合成 236 15.3.4 人造形态发展的具体尝试 237 15.4 智慧形态与建构方法 239 15.4.1 基于未知自然形态的智慧形态 239 15.4.2 基于未产生人造形态的智慧形态 243 15.4.3 智慧形态的未来 245 第16章 设计形态学的材料分类与研究 246 16.1 材料分类与性能 246 16.1.1 材料来源分类 246 16.1.2 材料性能分类 247 16.1.3 设计形态学下的材料分类 247 16.2 生物材料的研究 249 16.2.1 生物材料的定义 249 16.2.2 生物材料的优异性能 250 16.2.3 设计形态学下的生物材料研究方法 250 16.3 人造材料的研究 251 16.3.1 仿生材料 251 16.3.2 现有仿生材料研究 252 16.3.3 仿生材料的研究脉络 252 16.3.4 向天然生物材料学习的难点 253 16.3.5 仿生材料的研究挑战 254 16.4 材料的可编程化 254 16.4.1 可编程的概念 255 16.4.2 可编程力学超材料 255 16.4.3 基于可编程力学超材料的设计形态学方法研究 256 第17章 真实世界之总结 261 17.1 真实世界的构建 261 17.1.1 真实世界的认知 261 17.1.2 真实世界的形态 261 17.1.3 真实世界的组织构造 261 17.1.4 设计形态学视角下材料的分类方式 262 17.1.5 设计形态学视角下材料的研究方法 262 17.2 材料研究的成果与方法 262 17.2.1 设计形态学下的材料研究框架与流程 263 17.2.2 设计形态学下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研究方法 264 17.2.3 设计形态学思维下智慧材料的研究方法 265 第5篇 设计形态学与数字世界 267 第18章 数字形态研究概论 269 18.1 数字形态研究介绍 269 18.1.1 研究框架 269 18.1.2 数字形态研究基础 269 18.1.3 数字形态发展历程 270 18.2 数字形态研究与应用前沿 274 18.2.1 数字形态相关概念 274 18.2.2 数字形态应用前沿 276 18.3 数字形态研究对设计形态学的意义 279 第19章 数字形态构建原理 280 19.1 设计形态学与数字形态 280 19.1.1 从“数的形态化”到“形态的数化” 280 19.1.2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281 19.1.3 从“形态模拟”到“形态探索” 282 19.2 形态数字化 284 19.2.1 形态数字化原理 284 19.2.2 数字形态的基本构建类型 284 19.3 数字形态可感化 289 19.3.1 数字形态感知原理 289 19.3.2 数字形态显示原理 292 19.3.3 数字形态着色原理 293 19.4 数字形态运算化 294 19.4.1 数字形态程序原理 294 19.4.2 数字形态模拟算法 296 19.4.3 数字形态探索算法 298 第20章 数字形态生成方法研究 302 20.1 参数化数字形态研究 302 20.1.1 参数化数字形态介绍 302 20.1.2 参数化数字形态生成方法 304 20.1.3 参数模型的构建 307 20.1.4 应用案例:人体工程学座椅 308 20.2 运动数字形态研究 310 20.2.1 运动数字形态介绍 310 20.2.2 运动模拟计算方法 311 20.2.3 运动数字形态中的物理模拟 312 20.2.4 运动数字形态中的自然模拟 314 20.2.5 应用案例:一体化金属打印底盘 317 20.3 人工智能数字形态研究 320 20.3.1 人工智能数字形态介绍 320 20.3.2 基于搜索的数字形态生成方法 323 20.3.3 基于学习的数字形态生成方法 326 20.3.4 应用案例:数字形态3D打印优化 333 第21章 数字世界之总结 335 21.1 数字形态研究成果 335 21.2 数字形态研究的创新点、价值与意义 336 21.2.1 数字形态研究的创新点 336 21.2.2 数字形态研究促进了设计形态学的研究与创新 336 21.2.3 数字形态研究推进了设计的信息化和数据化 337 21.2.4 数字形态研究促进了设计与生产的顺利对接 337 21.3 数字形态的未来展望 338 21.3.1 数字形态“向内”探索机遇 338 21.3.2 数字形态“向外”寻求发展 339 第6篇 设计形态学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341 第22章 研究价值与意义 343 22.1 对设计形态学的总体认识 343 22.1.1 设计形态学的三原则 343 22.1.2 设计形态学与哲学三论 344 22.1.3 设计形态学与科学三论 348 22.2 设计形态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和现实意义 350 22.2.1 第一篇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 350 22.2.2 第二篇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 352 22.2.3 第三篇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 353 22.2.4 第四篇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 354 22.2.5 第五篇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 355 22.2.6 设计形态学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汇总 356 第23章 发展趋势与前景 359 23.1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国际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概况 359 23.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359 23.1.2 文献耦合分析 359 23.1.3 共被引分析 359 23.1.4 共同作者分析 359 23.1.5 本节结论 365 23.2 设计形态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365 23.2.1 设计形态学思维与方法主导的学科深化 365 23.2.2 设计形态学未来的发展与思考 366 23.2.3 设计形态学未来发展之前景 367 结语 368 参考文献 372 |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