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 稳固的幸福感:阿德勒谈自我超越与人生课题 胡慎之著 心理学大师解读系列 心理学社科书籍 被讨厌的勇气 自卑与超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胡慎之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24-05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慎之著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24-05
    • 页数:228
    • 开本:32开
    • ISBN:9783198195112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对阿德勒的深度解读


    真正能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如何诠释经历。不幸的怪圈源于认同施暴者造成的伤害,不断请求别人看见自己的价值;稳固的幸福感起始于放下认可欲求,选择滋养型而非消耗型的关系



     

    与其强调过去的经历决定了现在的人生,不如说我们的行为与情绪都受到自身目的的影响。我们无法从某种麻烦中走出来,可能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走出来,而是不想走出来。阿德勒的“目的论”是一把朝向自己的手术刀,诚实而锋利,它教我们审视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调整动机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而我们在生活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被归纳于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与恋爱。我们在其中遇到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没有做到课题分离。具体表现为干涉他人的课题,或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情感,什么是无须负责的他人情感。而当我们背负着别人的事情,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时,“认可欲求”就让我们不再自由了。


    本书从“目的论”出发,依次拆解了自卑与补偿、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课题分离等阿德勒心理学中的核心观点。作者从自身的经验与理解出发,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放弃全能幻想,学会做一个普通人;作为人格核心的四种生活风格是如何形成和影响我们的;如何建立滋养型而非消耗型的人际关系,等等。



     

    胡慎之

    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被评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

    拥有20余年的咨询实践经验,15000余小时的个案经验,曾任CCTV《心理访谈》特邀嘉宾、湖南卫视《变形计》《奇葩说》等节目特邀知识顾问、《蔡康永的情商课》首席知识顾问。

    在各大心理平台开设关系心理类人气课程。著有《恰如其分的孤独》《如果父爱缺席》《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等作品。译有阿德勒作品《走出孤独》,并是阿德勒经典解读类作品《被讨厌的勇气》中文版特邀推荐序作者之一。


     


     

    导 言 世界没有那么糟糕,美好是一种选择 / 001

    第一章 目的论 / 017

    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隐含着目的 / 019

    痛苦源于目的不明确 / 027

    自主选择是一种能力 / 035


    第二章 自卑与补偿 / 043

    自卑感的产生 / 045

    自卑情结的运作 / 053

    解决自卑感的方式 / 062


    第三章 追求优越 / 069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优越 / 071

    优越感的满足 / 077

    需要被警惕的四种优越感 / 083


    第四章 生活风格 / 095

    生活风格是人格的核心 / 097

    生活风格的形成与特性 / 110

    影响生活风格发展的因素 / 117

    如何看待你的生活风格 / 127


    第五章 社会兴趣 / 133

    社会兴趣是人类的本性 / 135

    什么样的人会缺乏社会兴趣 / 139

    人生三大问题 / 152

    如何发展社会兴趣 / 157


    第六章 创造性自我 / 165

    “我命由我不由天” / 167

    部分地决定自己的人格 / 173

    创造性自我的表现 / 183


    第七章 滋养型的人际关系 / 189

    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 191

    只有课题分离,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 197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 206


     


     

    导 言 世界没有那么糟糕,美好是一种选择

    今天,我想跟大家来聊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人人都说,心理学界有三大巨头,分别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提到心理学,往往只想到弗洛伊德或荣格的名字,似乎阿德勒并没有被很多人所熟悉。直到21世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才逐渐受到推崇,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等地方备受欢迎。

    前几年,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所著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在中国很流行,被称为“阿德勒的哲学课”,我有幸也在此书中写了一篇推荐序,正如我在推荐序中所说:“阿德勒的思想绝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百病的良药。”

    其实很久之前,我就想做一本关于解读阿德勒的书,所以这次出版社的邀请让我很惊喜。这种不谋而合的感觉特别好。

    为什么说做一本书,而不是写一本书呢?是因为这本书,更多的是以阿德勒生平所有的著作,他的心理学理论以及实践为基础,加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案例故事,再结合我二十多年来对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进行解读。虽然我是一个客体关系心理理论方面的研究者,但我发现,阿德勒心理学对我的影响一直存在着,甚至贯穿了我自己的成长。这是我想要解读阿德勒的原因之一。

    另一层原因在于,虽然近几年阿德勒在国内很流行,但我发现大家对他的观点还是存在一些误读。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很多人以为这句看似很共情的话是出自阿德勒,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真正去研究阿德勒的理论,你会发现,这句话是不存在的,甚至会有些牵强和偏颇。这句话之所以这么流行,原因在于很多人误解了阿德勒的理论,大家似乎更在意的是想找到一个原因来解释当下的痛苦。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已形成一种“生活风格”,并会据此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相比是什么经历塑造了现在的自己,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决心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才是更为重要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同生活风格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有一些人会说,原来我的不幸都是童年所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的童年不需要去疗愈,我需要做的是努力去创造自己今后人生中的幸福。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去看看阿德勒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我为什么想要解读阿德勒的原因之二。

    那么,在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理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阿德勒本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第一人。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在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因自幼身体羸弱,以及家里有一个比较优秀的哥哥,这让他从小感到自卑。可以说,这份儿时的经历,深刻影响了阿德勒理论的形成,因此,他的人格理论始终围绕着克服自卑而进行。

    在1902年,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全科医生的阿德勒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结识,一度跟弗洛伊德有过很多的合作,并且担任过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阿德勒在早期以器官缺陷、自卑情结、补偿作用等概念出名,但后期因强调社会因素和意识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以至于跟弗洛伊德之间的观点分歧逐渐增大,甚至关系决裂。最终,阿德勒于1911年离开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圈,另起炉灶,同年成立了“个体心理学学会”,并开始专注行为目的论、生活风格及社会兴趣等理论架构。这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流派包括存在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和认知学派等。

    因此,在1937年阿德勒去世的时候,《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为他发的一则讣告是这样说的:“阿德勒,自卑情结之父,拒绝成为精神分析的某个零件。他既有点像科学家弗洛伊德,又和预言家荣格相似,他就是他自己,传播福音的人。”

    虽然心理学有各式各样的流派,也有各式各样的理论基础,但我认为,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更适合我们现代人,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被讨厌的勇气》和《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1932)这两本书在当代的畅销。虽然阿德勒的大部分作品出版于20世纪上半叶,但阿德勒在书中的很多思想已经预知了我们现代人跟这个世界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对自己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以及我们如何去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孩,独自一人在国外读研究生,想要回国发展但又怕父母责怪自己一无所成,没有成为他们想要的完美小孩,特别是当听到父母跟她抱怨说留学花了家里很多钱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有压力,以至于整夜睡不着觉,经常性脱发,几乎不参与任何的人际交往。即使她内心非常渴望有一个人可以陪陪自己,但她能做到的也只是跟别人建立一些短暂的性关系而已。而当这种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她就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而这些想法和行为,她都不能跟自己的父母说,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在黑暗里,最后找到了我做心理咨询。

    当我在咨询中跟她讨论为什么会有某些行为的时候,她是非常茫然的,也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似乎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去完成一个任务,至于自己想要去向哪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从来没有思考过。后来在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建议她去看看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希望能够给到她更多的帮助。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见面了,她跟我说:“看了书之后有很大的启发,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狠狠地击中了我,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的样子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觉察,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解读阿德勒的思想,我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真正地了解阿德勒思想中的“目的论”:你要走向哪里,你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你所有的行为都会随着这个人生目标而改变。举个例子,很多人说运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但坚持健身运动的人又好像很享受这个过程。如果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解释,每一个能够自律去健身运动的人,他内心一定有一个自己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对他的生活是有极大帮助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所有的行为都会指向这个目标,甚至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先天劣势或环境的局限。这跟弗洛伊德所坚持的“原因论”大有不同,“原因论”强调你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所决定的,这也让很多人一边倒地把现在的不幸都归罪给过去,比如有的人认为,就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有种种问题,所以我才有这么多痛苦。当然,阿德勒也承认过去的经验(特别是原始的经验)对人的行为有影响,但他认为过去的经验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是有意识的,人能够以目标指导自己的行为。

    阿德勒的理论思想更像哲学,能够解答我们的很多困惑。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人生哲学问题的解惑百科全书,我试图用它来解答几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终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

    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个案研究,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达阿德勒的理论,那就是“做个普通人”,也就是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阿德勒的核心理论“自卑与超越”中去看看我是谁。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人不是想做一个普通人,更多地想做神或者说一直在努力迎合他人。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当一个人特别自卑的时候,他就想去做神或者扮演上帝的角色,有些人把这称为追求优越。比如电影《芳华》里的男主角刘峰,个子不高,出身贫苦,从小感到自卑的他为了维持“活雷锋”的形象,事无巨细地为身边人做贡献,帮战友们捎东西,修地板,猪跑了也喊他去找,最后连自己手里的机会都主动让给了别人,这其实就是在做神而不是在做人,忽略了自己去迎合他人。

    第二个问题是,我从哪里来。

    虽然阿德勒跟弗洛伊德在观点上有本质的区别,但是阿德勒也承认过往经验对我们是有影响的,只是不是决定性的。阿德勒在提出“生活风格”这个重要观点时提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早期的记忆,以及梦中寻找到一个人生活风格的形成原因。

    对于阿德勒提到的生活风格,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生活态度。它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某种生活价值观。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遵循这个风格或者价值观去生活和建立关系。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个生活风格受到过往经验中一些事情的影响,并且接纳了这种影响时,我们就不会想着去成为别人。要知道,很多人因自卑而痛苦,就是因为想要成为别人。

    第三个问题是,我要去哪里。

    阿德勒核心理论中的“生活目标与生活风格、社会兴趣与创造性自我”,其实回答了我们将要去哪里。弗洛伊德提供的走向未来的路径是,人们退行到童年或者幼年的状态,再重复体验一次创伤情境,以此来理解并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但阿德勒不是,阿德勒心理学表达的是,你走向哪里是你现在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回到过去,也可以选择从此刻开始迈向未来,创造新的生活。

    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人生三问。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里边有一个观点让我很认同。它说文化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强势的,一种是弱势的。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都会被影响,就像我们会被自己家庭环境所影响一样。我认为,强势的就是非常有力量的、积极的,而弱势的就是退缩的、保守的。

    强势的文化属性追求的是如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弱势的文化属性是不断地在请求别人认同它的价值。我认为阿德勒更像是强势文化属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很多理论观点都非常符合现代中国乃至这个世界的发展,所以,我们都或多或少地需要阿德勒。

    西方心理学对于中国的影响非常大,这是无需置疑的。如果一定要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跟其他学派相比哪个更好,那就犯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错误。因为现代很多的心理学流派都在逐渐走向融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曾经说过,若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式的、打压式的教育环境里,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去跟别人做比较。如果我们把阿德勒跟别的心理学家做比较,那我想阿德勒应该是不会喜欢的。

    在这本书中,也藏着我的几个小心愿。

    第一,希望读完本书的朋友,都能学会如何“做个人”,也就是意识到,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看过去是为了我们的未来,而不是为了给我们的痛苦找一个归罪之处。当然,我们有权利责怪别人,但如果我们成年了,那么自我负责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负责,是成年人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现在是可以开始选择的。如果一直以来,你都因纠结于自己的过往而痛苦,那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放下痛苦,放过自己。

    第二,也许你一直时不时地认为自己不够好,甚至因此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内容,比如交友、职业、学业或者婚恋,那么希望读完本书的你,不再为自己的自卑而自责,而是能够学会更宽容地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不再让自己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中。

    我经常说:“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解。”当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底层逻辑,然后我们再去审视,再去重新看待我们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也许你就会越来越理解自己,理解关系,也理解你身边的那个人。和解不是为了原谅,是为了释怀,也许对方也在为对你造成伤害而忏悔。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糟糕,相反,也许美好就在我们的身边。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我的助理庞梦婷与蓝狮子编辑宣佳丽的许多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隐含着目的

    我一直认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哲学,他创造了很多让我们精神为之一振的理论,他的许多观点都极具哲学智慧。因此,我愿意称之为有力量的心理学,同时也有理由相信,这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内心强大的心理学。

    阿德勒是心理学界的三大巨头之一,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后来因为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点不同而离开了精神分析学派。很多人非常困惑,为什么阿德勒心理学跟弗洛伊德心理学有那么大的出入,甚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原因在于,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人。阿德勒后来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见解。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以本我为中心的泛性论(即把人类的所有行为都视为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心理学学说),更强调自我的功能以及人格发展中的社会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是力比多——一个和性本能相关的动力指标,而阿德勒则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感。很显然,这是两种相对立的人格理论。

    对于“自卑感”的来源,阿德勒最早从生理学角度对此进行阐述,即生理上的缺陷引发了自卑感,后来又将原因有意识地转向主观的自卑感,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个体生活中所有不完满或者不理想的感觉,不管这种感觉是基于客观现实,还是属于个体的想象。在《理解人性》(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等著作中,阿德勒还将自卑感的来源推得更加遥远,认为自卑感来源于人类祖先。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受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生活意志论”和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的“权力意志论”的影响很深,主要体现在阿德勒理论中的“目的论”,或者称之为“动机论”,即我们为了什么而行动。

    阿德勒的目的论告诉我们,人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无论你过去经历了什么,都将对你如何度过今后的人生没有影响。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间的一个很大分歧,即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过去的经历在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认为人现在的不幸是由过去受到的伤害或者心理创伤所造成的,对此我们称之为“原因论”。但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对此进行了否定,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但我倾向于它们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进化关系。阿德勒并不是完全忽视过去经历的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和赋予过去经历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现在的我们所面临和需要考虑的,主导权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沉浸在过去的束缚中,那么我们将无法突破和改变现状。

    恐婚是现在的年轻群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有些人在面对被催婚或者逼婚时,会非常愤怒。为什么有的年轻人那么恐婚?如果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解释,一个人之所以会对婚姻充满恐惧和不信任,往往是因为小时候经历了父母的离异,或者被身边人一些不好的婚姻状态所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离异家庭中的孩子都会对婚姻充满恐惧和不信任。因此,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不想进入婚姻是这个人的“目的”,为了说服自己达到这个目的,于是搬出了小时候痛苦的经历来作为解释。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恐婚也是因为不结婚有利己的部分,比如可能是我们更喜欢目前单身生活的现状,因为这种现状让自己更加安心和自在。

    在家庭动力学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人不能很好地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比如不能结婚。不能结婚听上去是因为自己的某些原因或者曾经受到过某种伤害,但是不能结婚还有一个原因——无法离开他原来的家庭,因为在那个家庭里有一个需要照顾的人,并且自己可以从照顾那个人的过程中获得优越感。就好像有的姐姐会牺牲自己去照顾弟弟,她是无法离开她的原生家庭的,因为她的目的是想要打败自己的弟弟,成为一个对于家庭来说有更大贡献的人,从而被更多的人看见。

    小A今年33岁,有一个谈了五年的男朋友,但是他们一直无法顺利地进入婚姻关系。原因是小A总是一边抱怨家人对她索取太多,一边又给弟弟还赌债,即使自己已经很累了,也一样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弟弟收拾各种“烂摊子”,并且还因此辞掉自己的工作。为此男朋友跟她争论过很多次,但是小A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觉得男朋友太不近人情了,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最后直接跟男朋友提出分手。表面上是小A因为男朋友的不理解而提出的分手,实际上是她的故意为之。她的目的绝不是进入一段婚姻关系,而更多是想要成为一个对原生家庭提供更多价值的人。

    和小A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为自己做的事情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于是就有了“原因论”,常见句式为“我就是因为你,所以才会变成这样的”。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我们称之为“合理化”。这是很多人无法意识或者无法承认的一点。

    在导言里,我曾经提到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假使我们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这句话更多会让我们感到悲观或者消极,因为只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似乎我就要用我的一生去治愈它。但是如果从阿德勒的目的论来理解的话,会让我们感觉到更有力量,那就是你可以做一个选择,到底是要去疗愈你的童年还是给你不幸的童年重新赋予一个意义,然后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在我的工作中,当我的来访者总是对父母给她造成的伤害而耿耿于怀时,我会问她:“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变你的父母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要表达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想要有人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曾经我也抱怨我的父母,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我的父母会这样对待我,特别是我父亲对我的那种严厉教育。后来,通过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学习了阿德勒理论,我开始尝试去重新定义我对父母的抱怨。我的目的是为了不要成为他们,并且想要跟我的孩子相处得更加舒服自在。因此,当我重新给这件事情赋予一个新的意义以后,反而父母对待我的方式就变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正是因为经历了那些,所以我对自己的孩子,包括对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反而挺感谢我的父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所以,我成为了一个幸运的人。

    总的来说,原因论更多是为了归因,从而把一件事情合理化,而目的论是为了重新去给这件事情赋予一个新的意义或者目标。事实上,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全由我们如何诠释所决定。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