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巫鸿美术史文集 传统革新/陈规再造/超越大限/残碑何在/比较场所另著废墟的故事艺术史美术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另有无形之神
¥ ×1
作者介绍 |
巫鸿(Wu Hung),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空间”的美术史》(2018)、《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2019)等。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传统革新 |
作 者: | 巫鸿 著,郑岩 编 |
ISBN号: | 9787208156258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艺术史、美术、历史、考古文博研究者和爱好者 是什么原因让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去制作一枚玉环——一件消耗千倍劳力的陶器的“复制品”?小小的物品中凝聚了超量的工作,成为拥有者对权力的象征性展示。只有从实用器物中分离出来,并获得不能为其他媒材所替代的、专属的形式上的象征性,玉雕才能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传统。 在几千年的轮回后,人们又回归了蕞原始的目标:发掘玉石的象征意义,通过材质本身的特性,传达对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的独到见解。 |
内容介绍 |
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轨迹,打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中国古代礼仪艺术的内涵、定义及沿革做了界定,把历史研究的重点还原到古代美术作品的原始功能、意义和环境上去;同时引进多种现代美术史中的分析观念,从“空间性”、“时间性”、“物质性”等多个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墓葬、建筑、绘画和器物的基本特质。本书为文集的第一卷,收录作者1979年至1987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十二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涉及玉器、青铜器、度量衡器等研究,显示作者出对古代器物和考古材料进行整体解读的技术性研究手段,及以这些手段为中介拓展出艺术作品历史性和思想性的深度。 |
目录 |
总序 阅读巫鸿 郑 岩 001 1 一组早期的玉石雕刻 011 2 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 025 3 秦权研究 035 4 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美术中的“ 祥瑞”图像 067 5 东夷艺术中的鸟图像 093 6 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 世纪) 115 7 中国绘画中的“ 空间”问题 179 —西方对中国早期绘画艺术的思考 8 传统与革新 189 —高福履藏中国古代玉器 9 从地形变化和地理分布观察山东地区古文化的发展 205 10 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 223 11 汉代艺术中的“ 白猿传”画像 243 —兼谈叙事绘画与叙事文学之关系 12 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 267 |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超越大限: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二 |
作 者: | 巫鸿 著,郑岩 编 |
ISBN号: | 9787208156265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这个时代需要这样一位美术史家,而他出现了。”(郑岩《阅读巫鸿》) 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书为文集的第二卷,收录作者1988年至1994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 一砖一瓦重建古代美术史的结构,让世界看见中国艺术,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整体解读,拓展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与视野,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态、社会背景和中国文化的特性紧密联结起来,严谨的考究中充满想象力与人文情怀,使作品走出博物馆的玻璃柜,还原了在历史某处曾经扮演的鲜活角色。 |
内容介绍 |
“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的研究轨迹,打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 本书为文集的第二卷,收录作者1988年至1994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涉及城市、礼器、墓葬、宗教、地域美术等诸多方面,力求突破既有的研究范畴,在方法和理论上寻求创新,其目的不在于再造一种与西方传统历史写作形式相类似的单线的历史,而在于多角度地展现中国艺术的丰富、复杂与变化。在对马王堆汉墓的解读中,“原境”已不仅意味着一种物质性的结构关系,还包括丧葬礼仪以及观念的语境,而“礼仪中的美术”(art in ritual context)这个概念也从中产生;《何为变相?》这篇长文则将上述概念结合起来,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敦煌。《五岳的冲突》观照由自然地理到文化景观的概念转换与实践。这类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具体的解释,而在于体现出作者对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美术史研究视野的努力。 |
目录 |
13 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14 从“庙”至“墓”——中国古代宗教美术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5 重述中国美术的故事 16 汉明、魏文的礼制改革与汉代画像艺术之盛衰 17 徐州古代美术与地域美术考古观念 18 “大始”——中国古代玉器与礼器艺术之起源 19 玉与中国文化:一种艺术史观 20 佛教美术如何植根中国? 21 何为变相?——兼论敦煌艺术与敦煌文学的关系 22 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及其宗教、礼仪和美术的关系 23 礼仪中的美术——马王堆再思 24 五岳的冲突 25 经变与讲经——唐代佛教美术、文学和礼仪的一个交接点 26 超越“大限”——苍山石刻与墓葬叙事画像 27 透明之石——中古艺术中的“反观”与二元图像" |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陈规再造: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三 |
作 者: | [美] 巫鸿 著,郑岩 编 |
ISBN号: | 9787208156883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艺术史、美术、历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清宫帝王的化装肖像,身份扑朔迷离的“十二美人”,屏风上绘屏风的“画中画”……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一串串趣味密码,由美术史家巫鸿悉心破解。中国传统艺术注重程式,充满“陈规”,控制着作者、读者和观众的自我想象与自我表现,然而,相似的图像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旧传统和新创造之间时时进行着对话。理想化的美人登上深宫的屏风,就成了异域风情与文化权力的象征。 |
内容介绍 |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继2019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入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开,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入点,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入胜的同时,进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着的雏形与先声。 “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四《无形之神》与卷五《残碑何在》,敬请关注。 |
目录 |
28 公元2世纪的天界图像——以武氏祠“ 后石室四”画像石为例 29 “私爱”与“公义”——汉代画像中的儿童图像 30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化装肖像” 31 再论刘萨诃——圣僧的创造与瑞像的发生 32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 33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 34 眼睛就是一切——三星堆艺术与芝加哥石人像 35 “玉衣”抑或“玉人”?——满城汉墓与汉代墓葬艺术中的质料象征意义 36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 37 “图”“画”天地 38 城市寺庙、可移动佛像及“行像”礼仪 39 世界是个大舞台——雅、俗艺术中对戏曲的表现 40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汉代丧葬艺术中的“ 柩车”与“ 魂车” 41 正面和背面——康熙皇帝的屏风和“历史物质性”概念 42 “体”与“面”的协商——朝向对身体表现的另一种叙述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残碑何在 |
作 者: | [美] 巫鸿 著,郑岩 编 |
ISBN号: | 9787208161405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产品展示 |
基本信息 |
图书名称: | 比较场所 |
作 者: | 巫鸿 著,郑岩 编 |
ISBN号: | 9787208177000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编辑推荐 |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宝山辽墓中的壁画暗藏了什么秘密? 战国中山王厝墓中青铜器的摆放有怎样的讲究? 画屏为什么频频出现在墓葬和古画之中? 中国艺术应该如何融入全球艺术史的叙事? 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悉心解读中国古代视觉文化与艺术,同时思考跨文化、跨语境的艺术史研究将如何改变对我们对艺术历史的认识,并推动这门学科向前发展。 |
内容介绍 |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六卷,收录作者2012至2019年的15篇论文和讲稿,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六朝艺术、美术史方法论等方面,以独特的“细读”方式深入分析了宝山辽墓、马王堆汉墓、中山王厝墓等古代墓葬中隐藏的细节,找寻礼器的意义,追溯山水画的起源,提取出了大量被忽略的信息。全球语境下的艺术史如何被研究、被书写成为新的焦点,在过去和当代的艺术之间、在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联系。 |
目录 |
72 比较场所:纪念碑性、废墟、时间性 73 汉代石棺:外观、深度与原境 74 宝山辽墓的释读和启示 75 超细读:马王堆1号汉墓中的龙、璧图像 76 礼器的艺术:话语与实践 77 无形的微型:中国艺术和建筑中对灵魂的界框 78 墓葬考古与绘画史研究 79 中国墓葬和绘画中的“画中画” 80 “黑画”小史: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反传统 81 墓葬中的通道:对“不可视性”的阅读 82 实践与话语:中山王厝墓中器物的安置与象征意义 83 死亡之为纽带:佛教礼拜与祖先尊崇 84 六朝时代的艺术与视觉文化 85 画屏的世界 86 全球视野中的美术史研究:变动的格局与未来的展望 |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