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殷鉴 雍平著历史研究编年体商代史论著发掘研究现存古籍及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殷商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雍平著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雍平著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
    • 开本:32开
    • ISBN:9782870390273
    • 版权提供: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雍平是在古学研究方面用力颇勤、成果丰硕,被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誉为《文心雕龙》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学者。《殷》在学界首次编订出完整明晰的殷商纪年表,为三代史研究开创出新局面。其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为学界提供了一条新颖且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理路,对古学研究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雍平先生所撰《殷鉴》,是当代首部编年体殷代史著作。本书一循古本《竹书纪年》体例,在现存古籍及甲骨卜辞中寻绎有关殷商事迹记载,吸取现当代学者特别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殷代诸王的名号、在位年数及事迹一一厘定。作者积数年之功,编辑成书。本人认为,《殷鉴》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有出版价值,特予推荐。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教授  陈永正

     

    为夏商周三代断代,整理殷代之完整年表,进而撰成殷商编年体断代史著作,一直是学界亟待有能者完成之难巨而足以产生划时贡献之学术追求岭南学者雍平先生,以深卓越之学识独立客观之研究精神,采用多重证据法,写出当代首部附完整纪年表编年体殷代史著作《殷鉴》。此书之研究法源于传统而能广开新面,大量使用甲骨卜辞考证材料,博引上古典籍、出土文物,以及来自外族、方国证据,遂使其结论坚实可信,为日后夏代之编年提供重要坐标总而言之,《殷鉴》是甚具学术价值历史著作。

    ——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  董就雄

     

     

    《殷鉴》是一部编年体商代史论著。作者通过发掘和研究现存古籍及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的殷商史料,辅以外族、方国、地望的考据,对殷代诸王的名号、在位年数及事迹进行考证厘定,构筑殷商编年的总体框架,编订出完整明晰的《殷商纪年表》。

     

     

    雍平,1959年生,学者、诗人。别号右溪,又号溪叟、溪翁、鉴堂居士。祖籍兴宁,世居广州,书香门第出身(其父是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门弟子)。幼承家学,擅古文辞,通诗律,工书法。撰有学术专著《古学发微四种》(包括《殷鉴》《文心雕龙解诂举隅》《老子帛书异字通训》《文心发义》)、《小学引端》、《商王事迹契考》、《经史纠擿》;文学作品有《雍子寓言》《广州塔赋》《韶阳楼记》《风度阁序》《右溪诗词钞》等。

     

     

    成湯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小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開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稟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殷商紀年表

     

     

    成湯

    名履[據今本《竹書紀年》。《史記》司馬貞《索隱》:‘湯名履。《書》曰“予小子履”是也。’]。廟號唐[雍子曰:按,甲骨卜辭有‘唐宗’(《甲骨文合集》一三三九)之謂,乃湯之廟號也。《觀堂集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云:‘卜辭屢見唐字,亦人名。其一條有唐、大丁、大甲三人相連,而下文不具。(《鐵雲藏龜》二一四葉)又一骨上有卜辭三。一曰:“貞于唐告方。”二曰:“貞于大甲告。”三曰:“貞于大丁告。”(《殷虚書契後編》卷上二九葉)三辭在一骨上,自係一時所卜。據此,則唐與大丁、大甲連文,而又居其首,疑即湯也。……案:唐亦即湯也,卜辭之唐,必湯之本字。’]。

    元年癸亥[據《新唐書·曆志》:‘(張説)《五星議》曰:“……成湯伐桀,歲在壬戌……其明年,湯始建國爲元祀。”’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引據同。]。

    主癸卒,子大乙立[雍子曰:大乙,《史記》作天乙,非也。甲骨卜辭作大乙,其例實繁,不勝枚舉。若‘乙巳卜,貞,告方出于大乙祖甲’(《殷虚書契前編》一、三、四),且有‘大乙宗’(《甲骨文合集》三三三六○)。王國維《觀堂集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云:‘湯名天乙,見於《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記》仍之。……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訛也。且商初葉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如大戊,皆冠以大字,則湯自當稱大乙。又卜辭曰:“癸巳貞,又于伊其□大乙肜日。”(《殷虚書契後編》卷上二二葉)又曰:“癸酉卜貞大乙伊其。(下闕見同上)”伊即伊尹,以大乙與伊尹并言,尤大乙即天乙之證矣。’],是爲成湯[據《史記·殷本紀》。裴駰《集解》:‘張晏曰:“禹、湯,皆字也。”’雍子曰:自契至湯,凡十四世,即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成湯。(據《史記·殷本紀》)]。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據《史記·殷本紀》:‘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一二《説亳》云:‘古地以亳名者甚多,《周書·立政》云:“三亳阪尹。”鄭玄謂:“湯舊都之民服文王者,分爲三邑,其長居險,故名阪尹。蓋東成皋南轘轅西降谷也。”(《尚書正義》引)皇甫謐則云:“三處之地,皆名爲亳。蒙爲北亳,穀熟爲南亳,偃師爲西亳。”(同上)’雍子曰:王國維《説亳》三證湯之亳,其謂:‘若蒙縣西北之薄,與甯陵東北之葛鄉,地正相接,湯之所都,自當在此。’此説正合《管子·輕重甲》所言之薄(亳),亦切合孟子‘與葛爲鄰’之説。],與葛爲鄰[王國維《説亳》:‘孟子言湯居亳,與葛爲鄰。’《史記》裴駰《集解》云:‘孔安國曰:“十四世凡八徙國都。”’雍子曰:據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一二《説自契至於成湯八遷》可證:商湯以前八遷爲:契由亳遷蕃,昭明由蕃遷砥石,昭明由砥石遷商,相土由砥石遷泰山下,相土由泰山遷歸商,帝芬(商侯)遷於殷,孔甲(殷侯)復歸商,湯始居亳。《荀子·成相》:‘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世本·居篇》:‘契居亳,昭明居砥石。’按:《淮南子·墜形訓》曰:‘遼出砥石。’高誘注:‘砥石,山名,在塞外,遼水所出。’《水經注》曰:‘遼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南流,入於海。’],從先王居[據《史記·殷本紀》],以七十里之亳兼桀之天下[據《管子·輕重甲》:‘湯以七十里薄(亳)兼桀之天下。’《淮南子·泰族訓》:‘湯處亳七十里。’《孟子·公孫丑上》:‘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作《帝誥》[《史記》司馬貞《索隱》:‘一作“俈”。上云“從先王居”,故作《帝俈》。孔安國以爲誥告先王,言己來居亳也。’裴駰《集解》:‘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施章乃服,明上下,以順有德,諸侯咸歸商[據《史記·夏本紀》:‘湯修德,諸侯皆歸商。’]。湯奉桀衆以革夏,屬諸侯於亳,薦章天命,通於四方,奄有九有,而天下諸侯莫敢不賓服[據《詩·商頌·玄鳥》:‘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墨子·非攻下》:‘湯奉桀衆,以克有(夏),屬諸侯於薄(亳),薦章天命,通於四方,而天下諸侯莫敢不賓服。’]。湯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據《吕覽·用民》:‘湯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蓋俊民而甸四方,克宅克俊,明德恤祀,惟天丕建。

    成湯臨御,舉伊尹。伊尹降生於空桑[據《吕覽·本味》],爲有莘氏女師僕,親爲庖人,欲奸湯而無由[據《墨子·尚賢》:‘昔伊尹爲有莘氏女師僕,親爲庖人,湯得而舉之。’]。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據《史記·殷本紀》]。湯得伊尹,祓之於廟,爝以爟水,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據《吕覽·本味》]。厥負鼎俎,以滋味説湯,致於王道[據《史記·殷本紀》]。

    伊尹去湯適夏。既醜有夏,復歸於亳。入自北門,遇湯之賢臣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據《史記·殷本紀》。裴駰《集解》:‘孔安國曰:“鳩、房二人,湯之賢臣也。”’]。

    湯征諸侯,號爲武湯[《史記·殷本紀》云:‘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甲骨卜辭:‘……叀武唐用,王受又又。’(《殷虚書契續編》一、七、六)丁山《商周史料考證》云:‘由成湯,《齊叔弓鐘》作成唐例之,武唐,正是《玄鳥》所謂武湯,湯之稱武,決出殷商的謚法。’王國維《觀堂集林·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云:‘卜辭又屢見唐字,亦人名。其一條有唐、大丁、大甲三人相連,而下文不具。(《鐵雲藏龜》二一四葉)又一骨上有卜辭三。一曰:“貞于唐告方。”二曰:“貞于大甲告。”三曰:“貞于大丁告。”(《殷虚書契後編》卷上二九葉)三辭在一骨上,自係一時所卜。據此,則唐與大丁、大甲連文,而又居其首,疑即湯也。……案:唐亦即湯也,卜辭之唐,必湯之本字。’],先後征發葛、荆、温、韋、顧、昆吾、夏邑、三、郕,是爲九征[【補】據《太平御覽》八三。《路史·後紀十三》羅苹注引‘湯七年九征’。]。既滅韋顧昆吾,而朝氐羌,正域彼四方而式九圍。葛伯鄰於亳,放而不祀。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使亳衆往爲之耕,老弱饋食,葛伯奪而殺之[據丁山《新殷本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否?”’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爲善者在王宫。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乃作《湯征》[據《史記·殷本紀》]。因盡征諸族。天乃命湯於鏣宫,用受有夏大命。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當是時,夏桀上詬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萬民[據《墨子·明鬼》],爲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爲亂[據《史記·殷本紀》]。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遂伐桀[據《史記·殷本紀》]。湯以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伐夏后桀。湯曰:‘格汝衆庶,悉聽朕言。匪台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汝衆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汝有衆,汝曰:“我君不恤我衆,舍我嗇事而割政。”汝其曰:“有罪,其奈何?”夏王率止衆力,率奪夏國。有衆率怠不和,曰:“是何日時喪?予與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爾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理汝。汝毋不信,朕不食言。汝不從誓言,予則帑僇汝,無有攸赦。’以告令師,作《湯誓》。戊子,戰於郕,禽推侈、大犧。湯武威大振,利鋒所及,夏師當而大潰。桀敗於有娀之虚,奔於鳴條。

    湯將放桀於中野,士民聞湯在野,皆委貨扶老攜幼奔,國中虚。桀請湯曰:‘國所以爲國者以有家,家所以爲家者以有人也。今國無家無人矣。君有人,請致國,君之有也。’湯曰:‘否。昔大帝作道,明教士民,今君王滅道殘政,士民惑矣。吾爲王明之。’

    士民復,致於桀曰:‘以亳之居,濟民之賤,何必君更。’桀與其屬五百人南徙千里,止於不齊,民往奔湯於中野。桀復請湯,言君之有也。湯曰:‘否。我爲君王明之。士民復,重請之。’桀與其屬五百人徙於魯,魯士民復奔湯。桀又曰:‘國,君之有也。吾則外人,有言,彼以吾道是邪,我將爲之。’湯曰:‘此君王之士也,君王之民也,委之何?’湯不能止桀。湯曰:‘欲從者從君。’桀與其屬下五百人去,居南巢[據《逸周書·殷祝解》]。

    湯登自鳴條,入巢門,放桀於鬲山[據《史記·殷本紀》《尚書》。饒宗頤《縱目人傳説與瞿方》:‘桀逃之鬲山氏,向來異文頗多:《荀子·解蔽》:“桀死於亭山。”《御覽》引《尸子》:“桀放於歷山。”《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按“歷山”即上海簡之“鬲山”,亭山、章山均是鬲山之形訛。’]。

    湯放桀而復亳,三千諸侯大會。湯退再拜,從諸侯之位。湯曰:‘此天子位,有道者可以處之。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惟有道者理之,惟有道者紀之,惟有道者宜久處之。’湯以此讓,三千諸侯莫敢即位,然後湯即天子之位。與諸侯誓曰:‘陰勝陽即謂之變,而天弗施,雌勝雄即謂之亂,而人弗行。故諸侯之治政,在諸侯之大夫治與從[據《逸周書·殷祝解》]。’

    湯既勝夏,欲遷於社,不可。遂伐三。俘厥寶玉以歸。湯歸,至於大坰,仲虺作誥。曰:‘諸侯自爲得師者王,得友者霸,自爲莫己者亡。我聞有夏人,矯天命於下。帝式是憎,用喪厥師。’

    既絀夏命,還亳,作《湯誥》。維三月,王自至於東郊。告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力迺事。予乃大罰殛汝,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勞於外,厥有功乎民,民乃有安。東爲江,北爲濟,西爲河,南爲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后稷降播,農殖百穀。三公咸有功於民,故后有立。”曰:“不道,毋之在國,汝毋我怨。”’以令諸侯。咎單作《明居》[據《史記·殷本紀》]。

    時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以身禱於桑林,曰:‘惟余小子履,敢用玄牝,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曰:“嗚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禍之時,百獸貞蟲允及飛鳥,莫不比方。矧隹人面,胡敢異心?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寧。若能共,允惟天下之合,下土之保。今天大旱,即當朕身。履未知得罪於上下。政不節歟?使民疾歟?何以不雨,至斯極也!苞苴至歟?讒夫興歟?何以不雨,至斯極也!聿求元聖,與之勠力,以治天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剪其髮,其手,以身爲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大説,雨乃大至。

    湯遂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會以晝[據《史記·殷本紀》]。因先王之樂,又自作樂,命曰濩。又修《九招》[據《墨子·三辯》。甲骨卜辭:‘乙亥卜貞,王大乙,濩,亡尤。’(《殷虚書契前編》一、三、五)。‘庚貞卜,旅貞,翌辛卯,其濩于日。’(《殷契佚存》九一二)。‘乙亥貞,今奏。’(《鐵雲藏龜之餘》八、三)。‘癸亥其奏,子其……’(《簠室殷契徵文·雜事》六九)]。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始屋夏社[據今本《紀年》:‘始屋夏社。’《尚書序》:‘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禮記·郊特牲》:‘是故喪國之社屋之。’]。

    十九年,大旱[據今本《紀年》。]。氐、羌來賓[據今本《紀年》。《詩·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二十年,大旱[據今本《紀年》]。

    夏桀卒於鬲山[據今本《紀年》。雍子曰:據饒宗頤《西南文化創世紀·縱目人傳説與瞿方》二一四葉云:‘桀逃之鬲山氏,向來異文頗多:《荀子·解蔽》:“桀死於亭山。”《御覽》引《尸子》:“桀放於歷山。”《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按“歷山”即上海簡之“鬲山”,亭山、章山均是鬲山之形訛。’]。湯救旱,禁弦歌鼓舞[據今本《紀年》。《書鈔》九、《藝文類聚》八二、《初學記》九、《御覽》三五等引《尸子》:‘湯之救旱也,弦歌鼓舞者禁之。’]。

    二十一年,大旱[據今本《紀年》]。

    湯鑄金幣[據今本《紀年》。《管子·輕重八》:‘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饘賣子者。’]。

    二十二年,大旱[據今本《紀年》]。

    二十三年,大旱[據今本《紀年》]。

    二十四年,大旱[據今本《紀年》]。

    王禱於桑林,天降大雨[據今本《紀年》。《吕覽·順民》:‘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雨乃大至。’]。

    二十五年,作《大濩樂》[據今本《紀年》。《吕覽·古樂》:‘湯乃命伊尹,作爲《大濩》。’]。

    初巡狩,定獻令[據今本《紀年》。《逸周書·王會解》:‘湯問伊尹曰:“其爲四方獻令。’]。

    二十七年,遷九鼎於商邑[據今本《紀年》。《左傳·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遷於商。’]。

    二十九年,王陟。湯爲天子位凡十二年,百歲而崩[《御覽》八三引《韓詩内傳》:‘湯爲天子十三年,百歲而崩。’《漢書·律曆志》:‘成湯方即世崩没之時,爲天子用事十三年矣。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故《書序》曰:“成湯既没。太甲元年,使伊尹作《伊訓》。”《伊訓篇》曰:“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據此,則自湯元年至太甲元年爲十三年,湯在天子位凡十二年(據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引用書目文獻

    竹書紀年統箋清徐文靖撰浙江書局刊本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王國維著中華書局

    竹書紀年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中華書局標點本

    觀堂集林王國維著中華書局

    管子舊題周管仲撰四部叢刊本

    荀子荀子撰中華書局

    淮南子西漢劉安撰中華書局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撰中華書局

    毛詩漢毛亨傳鄭玄箋四部叢刊本

    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唐孔穎達撰清阮元編中華書局影印本

    墨子舊題周墨翟撰清孫詒讓閒詁涵芬樓影印本

    吕覽秦吕不韋撰清高誘訓解經訓堂叢書本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四部叢刊本

    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唐孔穎達撰清阮元編中華書局影印本

    西南文化創世紀·縱目人傳説與瞿方饒宗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海經晉郭璞注四部叢刊本

    太平御覽宋李昉撰中華書局

    逸周書晉孔晁注清康熙刊本

    左傳舊題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四部叢刊本

    漢書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百衲本

    書鈔清王謨輯著中華書局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撰上海中華書局景印宋紹興本

    初學記唐徐堅撰古香齋袖珍本

    新殷本紀丁山撰油印本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