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悲惨世界雨果著李丹方于译法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插图版新版经典名著附赠随有声读物人民文学出版社
  • 正版图书!品质保证!默认发最新版本!收藏店铺可享优先发货!
    • 作者: 雨果著 | | 李丹,方于译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雨果著| 李丹,方于译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ISBN:9788500428804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法国文豪雨果代表作,《奥德赛》式的伟大史诗,

    一部悲天悯人,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雨果几乎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克伦威尔》等。

    译者简介:

    李丹(1901—1977),湖南长沙人。1921年赴法国里昂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对法国文学产生浓厚兴趣。1928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任教。和妻子方于一起完成了《悲惨世界》的翻译。

    方于(1903—2002),江苏武进人。1921年到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法国文学,同时师从里昂音乐学院玛黛依斯夫人学习声乐。1927年学成回国。先后在东方语言专科学校、中法大学、昆明师范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任教。译著有《西吟诺》《诗人海涅的爱》《毋宁死》《克里斯丁》等。


    内容介绍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雨果刻画了从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直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这一阶段的历史面貌,绘制了一幅规模宏大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图画。书中描述了在逃犯冉•阿让和流落街头的妇女芳汀,还有她的女儿珂赛特三位中心人物的悲惨遭遇,愤怒地谴责和控诉了造成这一切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社之初即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延请国内一流学者论证选题,优选专长译者担纲翻译,先后出版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名著名译插图本”等大型丛书和外国著名作家的文集、选集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几代读者的认可。丰子恺、朱生豪、傅雷、杨绛、汝龙、梅益、叶君健等翻译家,以优美传神的译文,再现了原著风格,为这些不朽之作增添了色彩。

    2015年,精装本“名著名译丛书”出版,继续得到读者肯定。为了惠及更多读者,我们推出平装版“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配以古斯塔夫·多雷、约翰·吉尔伯特、乔治·克鲁克香克、托尼·若阿诺、弗朗茨·施塔森等各国插画家的精彩插图,同时录制了有声书。衷心希望新一代读者朋友能喜爱这套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目 次

    译本序

    作者序

    第一部芳汀

    第一卷一个正直的人

    一米里哀先生

    二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三好主教碰到苦教区

    四言行合一

    五卞福汝主教的道袍穿得太久了

    六他托谁看守他的房子

    七克拉华特

    八酒后的哲学

    九阿妹谈阿哥

    十主教走访不为人知的哲人

    十一心中的委屈

    十二卞福汝主教门庭冷落

    十三他所信的

    十四他所想的

    第二卷沉沦

    一步行终日近黄昏

    二对智慧提出的谨慎

    三绝对服从的英勇气概

    四蓬塔利埃乳酪厂的详情

    五恬静

    六冉阿让

    七失望的内容

    八波涛和亡魂

    九新的损失

    十那人醒了

    十一他干的事

    十二主教工作

    十三小瑞尔威

    第三卷在一八一七年内

    一一八一七年

    二双四重奏

    三四对四

    四多罗米埃乐到唱起西班牙歌来

    五蓬巴达酒家

    六相爱篇

    七多罗米埃的高见

    八一匹马的死

    九一场欢乐的欢乐结局

    第四卷寄托有时便是断送

    一一个母亲遇见另一个母亲

    二两副贼脸的初描

    三百灵鸟

    第五卷下坡路

    一烧料细工厂发展的历史

    二马德兰先生

    三拉菲特银行中的存款

    四马德兰先生穿丧服

    五天边隐约的闪电

    六割风伯伯

    七割风在巴黎当园丁

    八维克杜尼昂夫人为世道人心花了三十五

    法郎

    九维克杜尼昂夫人大功告成

    十大功告成的后果

    十一基督救我们

    十二巴马达波先生的无聊

    十三市警署里一些问题的解决

    第六卷沙威

    一休息之始

    二“冉”怎样能变成“商”

    第七卷商马第案件

    一散普丽斯嬷嬷

    二斯戈弗莱尔师父的精明

    三脑海中的风暴

    四痛苦在睡眠中的形状

    五车轮里的棍

    六散普丽斯嬷嬷受考验

    七到了的旅人准备回程

    八优待入席

    九一个拼凑罪状的地方

    十否认的方式

    十一商马第更加莫名其妙了

    第八卷波及

    一马德兰先生在什么样的镜子里看自己的

    头发

    二芳汀幸福了

    三沙威得意

    四司法者再度行使法权

    五适合的坟

    第二部珂赛特

    第一卷滑铁卢

    一从尼维尔来时所见

    二乌古蒙

    三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四“A”

    五战争的玄妙

    六下午四点

    七拿破仑心情愉快

    八皇上向向导拉科斯特提了一个问题

    九不测

    十圣约翰山高地

    十一拿破仑的向导坏,比洛的向导好

    十二羽林军

    十三大祸

    十四最后一个方阵

    十五康布罗纳

    十六将领的比重

    十七我们应当承认滑铁卢好吗?

    十八神权复炽

    十九战场上的夜景

    第二卷战船“俄里翁号”

    一二四六〇一号变成了九四三〇号

    二也许是两句鬼诗

    三一定是事先作了准备,才会一锤敲断脚镣

    第三卷完成他对死者的诺言

    一孟费郿的用水问题

    二两幅完整的人像

    三人要喝酒,马要喝水

    四娃娃上场

    五孤苦伶仃的小女孩

    六这也许可以证明蒲辣秃柳儿的聪明

    七珂赛特在黑暗中和那陌生人并排走

    八接待一个也许是有钱的穷人的麻烦

    九德纳第玩弄手法

    十弄巧成拙

    十一九四三〇号再次出现,珂赛特偶然赢

    得了它

    第四卷戈尔博老屋

    一戈尔博师爷

    二枭和秀眼鸟的窠

    三联苦成甘

    四二房东的发现

    五一个五法郎银币丁零落地

    第五卷无声的狗群黑夜搜索

    一曲线战略

    二幸而奥斯特里茨桥上正在行车

    三看看一七二七年的巴黎市区图

    四寻找出路

    五有了煤气灯便不可能有这回事

    六哑谜的开始

    七再谈哑谜

    八又来一个哑谜

    九佩带铃铛的人

    十沙威扑空的经过

    第六卷小比克布斯

    一比克布斯小街六十二号

    二玛尔丹·维尔加支系

    三严厉

    四愉快

    五谑浪

    六小院

    七黑暗中的几个人影

    八人心后面是石头

    九头兜下的一个世纪

    十永敬会的起源

    十一小比克布斯的结局

    第七卷题外的话

    一从抽象意义谈修院

    二从史实谈修院

    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尊敬过去

    四从本原的角度看修院

    五祈祷

    六祈祷是绝对的善行

    七责人应有分寸

    八信仰,法则

    第八卷公墓接受人们给它的一切

    一进入修院的门路

    二割风面临困难

    三纯贞嬷嬷

    四冉阿让竟好像读过奥斯丹·加斯迪莱约

    的作品

    五靠醉酒来保证不死是不够的

    六在四块木板中间

    七“不要把卡片遗失了”这句成语的出处

    八答问成功

    九潜隐

    第三部马吕斯

    第一卷从巴黎的原子看巴黎

    一小不点儿

    二他的一些特征

    三他有趣

    四他可能有用

    五他的疆界

    六一点历史

    七在印度的等级划分中,野孩也许有

    他的地位

    八最后一个国王的一句妙语

    九高卢的古风

    十瞧这巴黎,瞧这人

    十一嬉笑,表率

    十二人民的未来世界

    十三小伽弗洛什

    第二卷大绅士

    一九十岁和三十二颗牙

    二有其主,必有其屋

    三明慧

    四望百老人

    五巴斯克和妮珂莱特

    六略谈马侬和她的两个孩子

    七家规:天不黑,不会客

    八两个不成一对

    第三卷外祖和外孙

    一古老客厅

    二当年的一个红鬼

    三愿尔等息怨解冤

    四匪徒的结局

    五望弥撒具有使人成为革命派的功用

    六遇见个理财神甫的后果

    七短布裙

    八云石碰花岗石

    第四卷ABC的朋友们

    一一个几乎留名后世的组织

    二悼勃隆多的诔词,博须埃作

    三马吕斯的惊奇

    四缪尚咖啡馆的后厅

    五视野的扩展

    六窘境

    第五卷苦难的妙用

    一马吕斯穷愁潦倒

    二马吕斯生活清苦

    三马吕斯成长了

    四马白夫先生

    五穷是苦的好邻居

    六接替人

    第六卷星星相映

    一绰号:名字的形成方式

    二光明是实

    三春天的效果

    四一场大病的开始

    五连续落在布贡妈头上的雷火

    六被俘

    七“U”字谜

    八残废军人也能自得其乐

    九失踪

    第七卷猫老板

    一地下层和地下活动者

    二底层

    三巴伯、海嘴、铁牙和巴纳斯山

    四黑帮的组成

    第八卷作恶的穷人

    一马吕斯找一个戴帽子的姑娘,却遇到一个

    戴鸭舌帽的男子

    二发现

    三四脸人

    四穷苦中的一朵玫瑰

    五天生的贼眼

    六兽人窟

    七战略和战术

    八穷窟中的一线光明

    九容德雷特几乎哭出来

    十公营马车定价:每小时两个法郎

    十一穷苦请为痛苦效劳

    十二白先生的五个法郎的用途

    十三独在远方,不想念诵“我们的天父”

    十四一个警官给了一个律师两拳头

    十五容德雷特采购用品

    十六用一首流行于一八三二年的英国曲调

    改编的歌

    十七马吕斯的五个法郎的用途

    十八马吕斯的两张椅子对面摆着

    十九提防暗处

    二十陷害

    二十一捉贼总应先捉受害人

    二十二在第三册中叫喊的孩子

    第四部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

    第一卷几页历史

    一有始

    二无终

    三路易-菲力浦

    四基础下面的裂缝

    五历史所自出而为历史所不知的事物

    六安灼拉和他的副将们

    第二卷爱潘妮

    一百灵场

    二监牢孵化中的罪恶胚胎

    三马白夫公公的奇遇

    四马吕斯的奇遇

    第三卷卜吕梅街的一所房子

    一秘密房子

    二冉阿让参加了国民自卫军

    三茂叶繁枝

    四换了铁栏门

    五玫瑰发现自己是战斗的武器

    六战争开始

    七愁,更愁

    八长链

    第四卷下面的援助也许就是上面的援助

    一外伤,内愈

    二普卢塔克妈妈信口开河

    第五卷结尾不像开头

    一荒园与兵营相结合

    二珂赛特的恐惧

    三杜桑说得更生动

    四石头下面的一颗心

    五珂赛特看信以后

    六老人好在走得及时

    第六卷小伽弗洛什

    一风的恶作剧

    二小伽弗洛什沾拿破仑大帝的光

    三越狱的惊险

    第七卷黑话

    一源

    二根

    三哭的黑话和笑的黑话

    四双重责任:关怀和期望

    第八卷欢乐和失望

    一春光好

    二美满幸福的麻醉作用

    三阴影的初现

    四“cab”在英语中滚,在黑话中叫

    五夜间的东西

    六马吕斯现实到把他的住址告诉了珂赛特

    七年老的心和年轻的心开诚相见

    第九卷他们去什么地方?

    一冉阿让

    二马吕斯

    三马白夫先生

    第十卷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

    一问题的表面

    二问题的本质

    三埋葬:再生之机

    四当年的沸腾

    五巴黎的特色

    第十一卷原子和风暴结为兄弟

    一关于伽弗洛什的诗的来源的几点说明。

    一位院士对这诗的影响

    二伽弗洛什在行进中

    三理发师的合理愤怒

    四孩子惊遇老人

    五老人

    六新战士

    第十二卷科林斯

    一科林斯开设以来的历史

    二起初的快乐

    三格朗泰尔开始觉得天黑了

    四试图安慰于什鲁寡妇

    五准备

    六等待

    七在皮埃特街加入队伍的那个人

    八关于一个名为勒·卡布克而实际也许

    并非勒·卡布克的人的几个问号

    第十三卷马吕斯进入黑暗

    一从卜吕梅街到圣德尼区

    二巴黎鸟瞰图

    三边缘的极限

    第十四卷失望的伟大

    一旗——第一幕

    二旗——第二幕

    三伽弗洛什当初也许应当接受安灼拉的

    卡宾枪

    四火药桶

    五让·勃鲁维尔的诗句顿成绝响

    六求生的挣扎继以垂死的挣扎

    七伽弗洛什很能计算路程

    第十五卷武人街

    一吸墨纸,泄密纸

    二野孩敌视路灯

    三当珂赛特和杜桑都在睡乡的时候

    四伽弗洛什的过度兴奋

    第五部冉阿让

    第一卷四堵墙中间的战争

    一圣安东尼郊区的险礁和大庙郊区的漩涡

    二在深渊中如果不谈话,又干什么呢?

    三明朗化和忧郁感

    四少了五个,多了一个

    五在街垒顶上见到的形势

    六马吕斯惊恐不安,沙威言语简练

    七情况严重

    八炮兵们认真起来了

    九使用偷猎者的技巧和一种百发百中的曾

    影响一七九六年判决的枪法

    十曙光

    十一枪无虚发,也没伤人

    十二混乱支持秩序

    十三掠过一线希望

    十四这儿看到了安灼拉情人的名字

    十五伽弗洛什外出

    十六长兄如何成了父亲

    十七“死去的父亲等待将死的孩子”

    十八秃鹫成为猎物

    十九冉阿让报复

    二十死者有理,活人无过

    二十一英雄们

    二十二一步一步

    二十三俄瑞斯忒斯挨饿,皮拉得斯酣醉

    二十四俘虏

    第二卷利维坦的肚肠

    一海洋使土壤贫瘠

    二阴渠的古代史

    三勃吕纳梭

    四人所不知的细节

    五当前的进步

    六未来的进步

    第三卷陷入泥泞,心却坚贞

    一阴渠和它那使人料想不到之处

    二说明

    三被跟踪的人

    四他也背着他的十字架

    五流沙像女人,狡猾又奸诈

    六地陷

    七在人以为能上岸时却失败了

    八撕下的一角衣襟

    九内行人看来马吕斯似已死去

    十慷慨捐躯的孩子回来了

    十一绝对中之动摇

    十二外祖父

    第四卷沙威出了轨

    第五卷祖孙俩

    一在重新见到一棵钉有锌皮的树的地方

    二马吕斯走出内战,准备和家庭斗争

    三马吕斯进攻

    四吉诺曼小姐终于不再觉得割风先生进来

    时拿着东西有何不妥

    五宁愿把现款放在森林中也远胜交给这样

    的公证人

    六两个老人,各尽其能,为珂赛特的幸福

    创造一切条件

    七幸福中依稀记得的梦的余波

    八两个无法寻找的人

    第六卷不眠之夜

    一一八三三年二月十六日

    二冉阿让的手臂仍用绷带吊着

    三难分难舍

    四“不死的肝脏”

    第七卷最后一口苦酒

    一第七重环形天和第八层星宿天

    二泄露的事里可能有的疑点

    第八卷黄昏月亏时

    一地下室

    二又后退了几步

    三他们回忆起卜吕梅街的花园

    四吸力和熄灭

    第九卷最后的黑暗,崇高的黎明

    一同情不幸者,宽宥幸福人

    二油干了的灯回光返照

    三他能抬起割风的马车,但现在连一支钢

    笔也嫌重

    四墨水倒反而使人变得清白了

    五黑夜后面有天明

    六荒草隐蔽,雨露冲洗


    译本序

    流亡生活。根西岛上巉岩突兀。面对着辽阔的大西洋。“今天,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八时半,当一轮红日挂上我的窗扉时,我写完了《悲惨世界》”雨果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给奥古斯特·瓦克里的信,见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第九卷第二章。。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这是一部动人的史诗,这是一种浩博的精神,这是一股充沛的激情,当我们今天要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悲惨世界》时,与其笼统地称它为“名著”、“杰作”、“瑰宝”,似乎不如这样具体地称呼它较为确切。


    作为画卷,它可以使我们联想起什么?它像《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个特定时间的广阔空间,而它的规模却要大得多,它表现的是一个漫长时代的历史内容。

    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是从一七九五年开始的,但画幅的卷首延伸得更远,卞福汝主教的经历与国民公会代表这一形象把我们带到阶级斗争严酷、个人命运难以预料的一七九三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接着,我们就随着卞福汝主教与冉阿让进入了一七八九年资产阶级革命所开辟的历史时期,即作者在序言中所谓的“本世纪”,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时代”。在这新社会形态的初期阶段,我们就看到了社会下层的苦难,巴黎欢呼自己的资产阶级英雄拿破仑像初升的太阳在意大利升起之日,正是冉阿让仅仅因为偷了一块面包就被投入监狱之时,荣光鼎盛、轰轰烈烈的拿破仑时期,对于冉阿让是监狱中十九年的苦役生活。他出狱的时候,又正是拿破仑在滑铁卢遭到失败后的几个月,在经过了滑铁卢古战场之后,我们又进入了另一段历史,《在一八一七年内》,我们看到百合花再度开放时期形形色色的社会政治生活,看到芳汀的悲剧、珂赛特的苦难、马吕斯家庭的矛盾,当然,还有冉阿让的坎坷与困顿。而后,我们又随着人物经过了一八三○年的革命,到了七月王朝时期,看到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如何导致一八三二年巴黎人民起义,看到以街垒斗争为中心的各个人物的命运有了什么变化与结局。

    这是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宏伟画幅,漫长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画面,一一在我们面前展现: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恐怖的坟场、郊区寒伧的客店、保王派的沙龙、资产阶级的家庭、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惨厉绝伦的滑铁卢战场、战火纷飞的街垒、藏污纳垢的下水道……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你可以说它们都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来的,但是,每一个画幅的形象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那么磅礴浩大、情绪是那么灼热炽烈,使人又感到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

    这种对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的描绘,只是一种背景?或者只是一个搬演故事的框架?如果这样去理解,那将大大贬低雨果某种更为宽广的自觉意识,他以那样大的篇幅、用历史学家的手笔描绘了这个世纪两大历史事件滑铁卢战役与一八三二年的人民起义,显然远远超过了历史背景描绘的需要,他以那样详尽细致的笔法,在人物活动的环境与故事中,填进了那样多实在的社会历史内容,显然又远远超过叙述单个人物故事经历的需要。我们记得,他曾经这样说过:“谁要是谈到诗人,他也就必然是谈到历史学家与哲学家”雨果:《莎士比亚论》第二部分第一卷《莎士比亚的天才》。,不难看出,他那种自觉的意识,就是以历史学家为己任的意识,这是他那个时代一切有出息的文学家所具有的标志。一八六一年,当他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距离他在那位立志要成为法国历史的书记的巴尔扎克墓前发表著名的悼词,已有十二年了,他要书写出什么样的历史足以与巴尔扎克那部“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完全可以”的作品匹敌或相称呢?巴尔扎克是用近一百部作品描写贵族复辟时期的贵族社会怎样在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进逼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所腐化的历史,而他则是在一部作品里,写出“本世纪”历史的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在全部历史的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着一个共同的触目惊心的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虽然,在他看来,这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性质,如拿破仑帝国“是光荣的本身”,继之而来的复辟时期“实质上是昏天黑地”、是“长时期莫大空虚”,然而,在不同的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总是艰难的,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指出了“本世纪”的每一个阶段都一直存在着“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因此,我们可以说,雨果要写的就是“本世纪”中穷人的悲惨史。


    作为一部史诗,它不是民族的史诗,而是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它使我们联想起什么?《奥德修纪》?《奥德修纪》的主人公奥德修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历经各种险阻,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它作为人的史诗意义,不仅在于它表现的是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里经历了极为丰富、极不平凡,甚至可歌可泣的际遇,而且在于,他在这种经历的过程中,显示了人的力量与人的品格,人的精神与人的气势,从而作为一个最早的范例,提供了关于人的史诗的经典性的涵义。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与《奥德修纪》有某种相同之处,它是近代十九世纪的《奥德修纪》,它表现了主人公冉阿让在近代社会中的奥德修式的经历。

    冉阿让的经历无疑具有明显的传奇色彩,他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他所遇到的厄运与磨难是那么严峻,他的生活中充满了那么多的惊险,所有这一切都不亚于奥德修在海上长期漂流所遇到的险阻。在《奥德修纪》里,主人公的史诗是在与自然力的代表大海、与象征着大海之摧毁力量的各种魔怪的斗争中展开的,而冉阿让的史诗则主要是以他向资产阶级社会强加在他头上的厄运、向不断迫害他的资产阶级法律作斗争为内容的,这是在文明社会里一场接一场、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搏斗,足以使人惊心动魄。服刑期间三次越狱、商马第案件中被捕后又一次从监狱里逃脱、令人不可思议地在土伦港的海里失踪、在巴黎街巷里成功地摆脱沙威的追捕、假装死人、伪造身份,等等,这一个又一个的惊险事件,无不具有一种极不平凡的传奇的性质。正因为冉阿让要对付的是庞大的压在头上的社会机器和编织得密密麻麻的法律之网,雨果要使这个人物斗争的史诗能够进行下去,并导向预定的结局,就必须赋予他以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和罕见的勇敢机智。冉阿让得到了所有这一切。他能“折断窗口的铁条”,他可以带着珂赛特爬上高墙,他是如何潜入海底不见踪迹的?他怎么能长时间被闷在棺材里而不至于窒息而死?这些近乎神奇的本领不是可以与奥德修战胜独眼巨人、女妖斯库拉以及卡律布狄斯的本领媲美吗?除了这种超自然的体力之外,雨果还赋予他的主人公以现代文明社会的活动能力,他让冉阿让从事工业,有所发明创造,并且一度成为一个治理有方、改变了滨海蒙特勒伊小城的整个面貌的行政长官,这就在这个人物身上补全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使他成为十九世纪文学中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形象,真正具有近代社会的传奇性,以上这些无疑都属于一种浪漫主义的性质。

    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不仅表现在他非凡的活动能力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如果说他的身世经历像史诗一样不平凡,那么,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他为了使姐姐和她的孩子免于饥饿,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了十九年徒刑,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这样一个本性善良的人,逐渐成为猛兽,带有一种向社会报复的情绪,以至作出了两件真正使他终生内疚的错事,偷了卞福汝主教的两个银烛台与抢了穷小孩一枚钱币,但这种内疚却导致一种更深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他在滨海蒙特勒伊为穷人谋福利、保护受害者以及乐于助人的种种义举,已经表现出他博爱的胸怀、仁慈的心肠和慷慨无私的精神,实为人间所难得,而在商马第案件中,他的诚实、勇敢、自我牺牲的行动,则更显示出他崇高的人格与光辉的品质。正像他在传奇般的经历中要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险阻一样,他在精神历程中也要绕过、战胜种种为我的利己主义的暗礁,才能达到一种不平凡的精神高度,而且,这种暗礁有时比现实生活中的险阻似乎更难以越过。请看,他在决定自己投案以救助无辜的商马第之前,经过了多么激烈的艰苦的思想斗争,那一场发生在脑海里的斗争其惊心动魄的程度,似乎并不下于滑铁卢战役,作者把它表现得像惊涛骇浪一样具有非凡的气势,甚至他还用了“白发三千丈”式的神来之笔——冉阿让的头发一夜之间全都白了!后来,这个道德上的巨人,又不顾个人安危救出珂赛特,长期含辛茹苦把她抚养成人,此外,他还在巴黎进行救济穷人的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从可怕的下水道里救出马吕斯,等等,一次又一次验证了他崇高的人格,延伸了他崇高的精神历程,而历程的崇高性,正是史诗所经常具有的重要标志。

    我们这里谈的并不是抽象的人格与品德,因为,我们面前的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也不像《巴黎的秘密》中那个鲁道夫那样,是一个普施仁爱于人间的“崇高的”贵族王公,虽然雨果有时也赋予冉阿让以普通人所不可能具有的条件,如拥有巨额钱财与巨大的企业,一度曾是一个地方长官等,但他基本上是一个劳动人民的形象,从出身来讲,他是贫苦的修树枝工人,从经历来讲,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除了当工人或服苦役外,就是为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所不容,被资产阶级法律所通缉,从品德上来讲,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与自我牺牲精神的品德,从外形来讲,他的身上经常穿着褴褛的衣裳,带有粗犷的气质与汗水的气息,而且,他始终是与社会下层不幸、悲苦的人们联结成一体,休戚相关,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完全可以说,冉阿让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他所包含的社会意义,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资本主义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作为一种浩博的精神,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雨果并不是出身于劳动人民,他甚至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与劳动阶层的社会关系,他本人的经历、道路与社会下层也相距甚远,是什么力量推动他去写《悲惨世界》这样一部讲述下层人民苦难的巨著?是什么思想基础使他用小说全部的形象力量来提出劳苦人民的悲怆命运问题?我同情贫苦的人和劳动者,

    对他们讲友爱,从思想深处。

    …………

    怎样减少人世间的痛苦?

    饥饿、艰难的劳动、贫困和罪恶,

    这种种问题紧紧抓住了我。不能不承认,这种力量与思想基础,就是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一八○一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贫苦农民,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五年劳役,出狱后,他的黄色身份证使他在就业中屡遭拒绝。这件事引起了雨果的同情,由此他才产生了写《悲惨世界》的意图,他把这一事件作为小说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的蓝本,只不过,他又作了一些更动,特别是把五年苦役扩大为十九年苦役,并让冉阿让终生遭到法律的迫害,以此构成小说的主要线索与内容,此外,他又以芳汀、珂赛特、商马第等其他社会下层人物的不幸与苦难作为补充,从而表现了一整个悲惨世界,在其中倾注了他真诚的人道主义的同情,这种同情在整个小说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从主干到枝叶到末梢,它是那么渗透弥漫在整个悲惨世界里,似乎包容了一切,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浩博之感。

    这种人道主义的同情还推动了雨果进行尖锐的社会批判,他把下层人民的苦难,明确地归之于“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他的整部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揭露这种压迫如何“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对于冉阿让的冤屈,他责问道:“愿意工作,但缺少工作,愿意劳动,而又缺少面包,首先这能不能不算是件严重的事呢?”“犯了过失,并且招认了,处罚又是否苛刻过分了呢?”“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否构成强者对弱者的谋害,是否构成社会侵犯个人的罪行,并使这种罪行日日都在重犯,一直延续到十九年之久呢?”同样,芳汀这个形象也包含着雨果对社会的强烈控诉,她原来是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但恶浊的社会玷污了她、损害了她;她一直有自食其力、过勤劳节俭生活的决心,但包工压低她的工资、债主对她进行盘剥,她把自己的头发和牙齿出卖以后,仍然走投无路,被迫为娼,最后,死得那样凄凉悲惨,“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雨果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很明确:“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奴隶制度始终存在,不过只压迫妇女罢了,那便是娼妓制度。”不难看出,在《悲惨世界》里,与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并存、水乳交融的是,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抗议,因此,在这里,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就不仅是他同情劳动人民的出发点,也是他进行社会批判的一种尺度与武器。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并非一种至善至美的思想体系,它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对它进行全面的历史评价与分析批判并不是本文的任务,我们在这里只想指出,在《悲惨世界》这部小说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所起的作用,主要还是积极的,它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富有同情心的书,一部感情充沛的书,一部充满了社会正义感的书,不论是它的同情还是它的抗议,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都有强烈的感染。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阶级局限性,也必然给这部小说带来缺陷与弱点,如果说,在《悲惨世界》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评标准与尺度还是强有力的话,那么,它被作者当做改造社会、谋求未来道路的思想原则时,就暴露了它的历史唯心主义的实质,这种情况特别表现在卞福汝主教这个人物形象上。

    在《悲惨世界》的构思中,卞福汝主教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这个形象是雨果以实际生活中迪涅城一个有德行的主教米奥里斯为蓝本塑造出来的,雨果以小说中整整一卷的篇幅,从各方面描写了这个人物,他大公无私,把自己的府第让出来供医院收容穷苦的病人,他清廉而又慷慨,把自己的生活压低到最低的水平,以便将薪俸的绝大部分津贴各种福利事业,他品德高洁,从不追逐名位,更不结帮营私,与贵族权势格格不入,与教会恶势力泾渭分明,对社会下层,他充满了仁爱,为了穷人,他可以长途跋涉,不畏险阻,深入山区僻壤,而对富人、政府与法律,他却不乏针砭与讥讽,他在宣道中,从不宣传宗教谬说与教会的偏见,不把上帝视为神,而只当做一种抽象的信仰,他也不谈地狱的恐怖与今世的赎罪,而只提倡有德行的人生,鼓吹人对人的善意、关切、尊重与互助。显而易见,雨果虽然让这个人物穿着主教的道袍,但却竭力避免在他这些崇高的品德上涂抹宗教的灵光,把它们描写成宗教圣徒或教会长老的圣德,而赋予它们一种人道主义的色彩,把它们完全归于一种人的道德的范畴,因此,就其思想实质与精神而言,卞福汝主教就是雨果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对于这样一个理想化的道德形象,我们不能说他不真实,事实上,“真实的米奥里斯主教大人的为人,完全和书中的米里哀主教大人一样,甚至更善良。”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第九卷第二章。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形象人格的高尚与道德的光辉,从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来说,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想形象,仍不失某种积极的意义。问题在于,雨果不仅赋予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形象以道德伦理的意义,而且赋予了他某种社会历史动力的意义。在《悲惨世界》中,他让卞福汝主教处于提纲挈领的关键性的地位,首先,他把这个人物作为体现着一七九三年原则的那位国民公会代表的对立面,实际上,也就是把这个人物所主张的博爱、人道、感化的原则,作为国民公会代表所代表的革命、战争、专政、暴力的原则的对立面,并把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仁爱原则,视为对改造社会更为合理、也更为有效的途径,而后,从这种思想出发,他虚构了卞福汝如何以献身的精神感化了一个为害社会与民众的凶残的匪帮,描写了他的善行如何感化了冉阿让,并把冉阿让提升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他还让卞福汝的精神延伸到冉阿让的身上,又让冉阿让以这种精神先在滨海蒙特勒伊创建了一个穷人的“福地”,最后,又感化了实际上是作为政府机器与法律制度的化身的沙威,使他完全“精神崩溃”而最后“自我毁灭”,于是,人道主义的仁爱在小说中就成为一种千灵万验、无坚不摧的神奇的力量。这种不符合社会历史真实的描写显然近乎童话,不能不说是出自作者本人历史唯心主义的幻想。


    作为激情,《悲惨世界》是雨果高昂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激情的体现。

    虽然在社会历史的问题上,《悲惨世界》宣扬了仁爱万能与阶级调和,但是,这并不是它惟一的思想内容,也不是它压倒其他一切的基调,在这里,还有对一八三二年人民革命运动与起义斗争的出色描写和热情歌颂。这种情况可以使人想到巴尔扎克之描写同一次起义中的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的英雄们,所不同的是,巴尔扎克是在对这些英雄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中流露了他的赞赏,而雨果则是明确地把这次起义中革命人民与英雄人物,当做描绘与讴歌的“神明”,而且,巴尔扎克的赞赏是违反了自己保王派的政治态度,而雨果则是出于一种巨大的民主主义的政治热情。

    起义与街垒战斗在《悲惨世界》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大量的篇幅,是长篇小说最后两部的主体,甚至它本身就具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规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七月王朝时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与全貌,人民在起义前对君主政体的不满、对共和主义的向往、革命危机的临近、秘密革命团体的活动、群众在事变前的战斗准备、示威的游行、起义的爆发、硝烟弥漫的巴黎街头、街垒斗争中的英雄人物……所有这些,都是以壮丽的色彩、细致的笔法描述出来的,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女神引导着人民》那种辉煌的风格,你在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中,不,在整个西方文学中,见过还有什么作品像《悲惨世界》这样,对一次革命起义做过如此正面的、完整的、如此规模宏大、如此热情奔放的描述?作品的这一举足轻重的部分,无疑给《悲惨世界》定下了革命民主主义的基调。

    在这种基调中,我们有时可以听到一种更为深沉的声音,就像在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紧张搏击、激烈冲突的基调中出现了第二乐章沉郁的旋律那样,那是马吕斯在街垒上对他眼前那场酷烈斗争的沉思:“内战?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还有一种外战吗?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不都是兄弟之间的战争吗?战争的性质只取决于它的目的。无所谓外战,也无所谓内战。战争只有非正义的与正义的之分。在人类还没有进入大同世界的日子里,战争,至少是急速前进的未来反对原地踏步的过去的那种战争,也许是必要的。对于这样的战争有什么可谴责的呢?仅仅是在用以扼杀人权、进步、理智、文明、真理时战争才是耻辱,剑也才是凶器。”这沉思无疑代表着雨果本人严肃的思考,在这里,固然还有抽象人道主义的意味,但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已经突破了人道主义的框架,对斗争必要性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对仁爱的宣扬。在《悲惨世界》的基调中,我们有时还可以听到一节引吭的高歌,就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升越在雄伟基调之上的洪亮的欢乐颂,那是共和主义英雄人物安灼拉在街垒上发表的演说:“公民们,十九世纪是伟大的,但二十世纪将是幸福的,那时就没有与旧历史相似的东西了……人们不用再害怕灾荒、剥削,或因穷困而卖身,或因失业而遭难,不再有断头台、杀戮和战争,以及不计其数的事变中所遭到的意外情况。人们几乎可以说:‘不会再有事变了。’人民将很幸福……朋友们,和你们谈话时所处的时刻是暗淡的,但这是为获得未来所付的惊人代价。革命是付一次通行税……弟兄们,谁在这儿死去就是死在未来的光明中。”这一段话,响彻在《悲惨世界》最后两部,表达了作者虽然还很朦胧但却非常热情的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以及实现这一理想必须通过革命的正确信念,同样也突破了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局限,使《悲惨世界》的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雨果的革命民主主义激情,还鲜明地表现为对起义民众、革命人民的热情礼赞。在《悲惨世界》里,疲惫不堪、衣衫褴褛、遍体创伤、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人们,是一个伟大的整体与象征,人民的象征。他们在事关祖国存亡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走上前线,当事关自由的时候,会筑起街垒。他们就是一七八九年、一八三○年的革命风暴中的英雄,他们在墙壁上刻下的“人民万岁”的大字,直到一八四八年起义中还闪闪发光。他们在街垒上抗击着政府军的残酷镇压,弹尽援绝,忍受着饥饿,进行英勇的斗争,直到最后壮烈牺牲。雨果以富有革命诗情的描写表现了起义人民的巨大形象,而在这一伟大的整体中,他又突出了安灼拉、马白夫与伽弗洛什这三个英雄人物。“人民之友社”的核心人物安灼拉,是大革命期间民主激进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的信徒,坚强的共和主义者,街垒起义的组织者与领导人,他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与充沛的革命热情,在街垒起义中果敢沉着、临危不惧,雨果以雅各宾专政时期的革命家圣鞠斯特为蓝本塑造了这个人物,使十九世纪的文学中出现了一个难得的革命领袖的正面形象。马白夫老爹是巴黎普通人民的形象,起义的积极参加者,当街垒的红旗被政府军的排枪击落时,他自告奋勇,在敌人的枪口下攀登到街垒的最高处,把红旗高高竖起,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了革命的旗帜,这一悲壮感人的场面,雨果是以庄严的颂歌的笔调写出来的,并对此发出了热情的礼赞。伽弗洛什,这个巴黎流浪儿童的典型,是法国文学中最生动、最有魅力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无家可归,但在贫贱生活中总是快快活活,自由自在地哼着幽默的小调,他身上凝聚着法国人民那种开朗乐天的性格。他看起来不那么正统,嘴里也讲粗话,但却保持了儿童的天真与纯洁,他有时也偷窃,那是为了救济比他更可怜的弱者,他在街头那些年幼无助的儿童面前,总是充满了同情与善良,以侠义的保护人自居,慷慨地把自己的住处与面包让给他们。他酷爱自由,是一八三○年革命的“参加者”,到一八三二年又成为街垒上的战士。他在起义斗争中勇敢机智,街垒上无处不听见他顽皮、快活的声音,直到最后壮烈牺牲,他还唱着幽默的歌曲。这三个人物是雨果心目中人民的象征,他塑造出他们的高大的身躯,又赋予他们普通人的特点,表现出他们属于人民这一伟大的整体,正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借以实现的社会力量。


    如果以上是《悲惨世界》的四种素质,四个方面,那么也可以指出,它们并不能全部概括这一长篇巨著的历史内容、生活内容与思想内容。以《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它无疑居于首位,即使是在十九世纪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的整体可与之媲美,对于它厚实的容积,也许只有借助巨大的森林、辽阔的海洋这类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概念,而《悲惨世界》内容的丰富复杂,首先由于它是作者漫长的创作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的某种总结,继而又因它是深刻复杂的时代社会条件会聚的产物。

    雨果在完成《悲惨世界》之前,不论在政治思想上与文学创作上,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他生于一八○二年,少年时期恰逢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虽然他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员将领,但由于受了拥护波旁王朝的母亲的影响,又由于事关自己家庭在复辟王朝治下切身的政治利害,少年雨果的政治态度是保王主义的。他很早就开始写作,以波旁王朝的“桂冠诗人”夏多布里昂为偶像,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成为夏多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倾向保守,文学主张也因袭守旧,属于伪古典主义的营垒。在二十年代波旁王朝更趋反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的条件下,雨果的政治态度有了大幅度的转变,抛弃了保王主义,拥护一七八九年以来包括拿破仑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在文学上则成为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向伪古典主义作了尖锐的斗争,这一个时期,直到一八三○年七月革命以后,他重要的诗歌、戏剧、小说作品《玛丽蓉·黛罗美》(1829)、《东方集》(1829)、《艾那尼》(1830)、《巴黎圣母院》(1831)、《国王寻欢作乐》(1832)、《玛丽·都铎》(1833)、《吕伊·布拉斯》(1838),都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七月王朝时期,雨果在政治上一直摇摆于君主立宪主义与共和主义之间,一八四八年,巴黎无产阶级在二月革命中提出推翻七月王朝、建立共和国的口号后,他才坚决站在共和主义的立场上,在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中,他对被镇压的起义者抱同情态度,并成为一八四九年至一八五一年间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派的领袖。一八五一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坚决反对,因此,同年被迫流亡国外,从此一直与拿破仑第三的反动统治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充满革命气势的诗集《惩罚集》,就是他在斗争中掷向统治者的投枪与利剑。一八七○年,拿破仑第三垮台,他才结束长期流亡生活,回到了巴黎。

    《悲惨世界》虽然完成于流亡期间的一八六一年,但早在一八二八年,雨果就有了以彼埃尔·莫的故事为题材写一本小说的计划。一八四五年,他开始写作,一八四八年,在原有题材的基础上大大扩充了小说的内容,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但不久辍笔中断,只在流亡到大西洋中的根西岛后,从一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才集中时间与精力再次进行写作。从《悲惨世界》在作者的心里孕育了三十多年这一事实来看,不难想象这一长篇必然反映了雨果在法国十九世纪前半期复杂的社会历史现实中曲折的思想历程所包含的不同方面与不同成分。事实上,在小说中,对一七八九年以后革命高潮年代的回顾,多少还带有少年雨果保守政治思想的一点浅淡的痕迹;马吕斯摆脱保王派的思想影响,对拿破仑与对自己父亲的认识有了转变,其实就是雨果本人在二十年代政治思想转变的写照;《滑铁卢》一卷中对战争的形势与过程的描述,渗透着雨果在二十年代形成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历史诗情;卞福汝主教这个人物和作者所赋予他的精神,使人想起雨果在二十年代末期的中篇小说《死囚末日记》中抽象人道主义的声调;长篇中一系列人物的悲惨故事,无疑又一次表达了雨果在三十年代的小说《克洛德·格》中所发出的对统治阶级、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与法律的强烈控诉与抗议;而雨果描写一八三二年起义斗争时所表现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则显然是他作为反拿破仑第三的政治斗士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热情与斗争精神在艺术中的升华。因此,我们几乎可以说,《悲惨世界》集雨果思想之大成,它同时体现了雨果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优点与缺陷,体现了一个资产阶级作家在思想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与他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局限。

    《悲惨世界》既是雨果思想的总结,当然更是十九世纪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所描绘的图景和它们所包含的历史内容,都直接来自那个时代丰富的历史与现实,而且特别因为它所提出的主要社会问题——即劳动人民悲惨处境问题、它提出这个问题的方式以及它所设想的解决方案,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证实了十八世纪启蒙作家们所预言的理性王国的破产,大革命后整整一代人,包括在十九世纪进行写作的作家,面对着不合理的、丑恶的现实,身处于复杂尴尬的社会关系中,自然都感受到一种幻灭,他们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启蒙作家的理性原则作尺度,去衡量社会现实,就不难发现社会的种种弊端,并把这些弊端看得很严重、很尖锐,对它们从社会历史的高度进行了批判,以道德伦理的名义进行了谴责。社会下层的苦难,就是他们所见到的弊端之一。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生活经验与社会视野的限制,在那些弊端中,劳动人民悲惨处境这一最触目惊心的弊端,反倒没有最先、最强烈地引起他们的严重关注,因此,在十九世纪早期进行写作的斯丹达尔与巴尔扎克的作品里,这个近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并没有占重要的位置。只是因为贫富对立的现实日益严重,下层人民的不幸越加触目惊心,加上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从四十年代起,法国文学中才出现了一股关心下层人民、反映下层人民痛苦的潮流,从四十年代早期乔治·桑的《木工小史》《康絮爱萝》、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一直到四十年代后期乔治·桑的田园小说,在这里,社会下层的苦难这一主题,完全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同情的角度提出来的,而其解决的方式则充满了阶级调和的幻想。《悲惨世界》就是这一股潮流的结果,是这种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文学现象的一部分,它提出问题的角度以及它企图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没有超出这个潮流的范围与水平。但是,另一方面,《悲惨世界》却又肯定处于这一潮流之上,这不仅因为雨果在艺术创造的才力超过了其他几位作家,而且,因为他从自己漫长曲折的道路中,对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历史内容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为他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充沛的社会正义感、更强烈、更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早已抛弃了“成为夏多布里昂”的宿愿,而致力于对人类命运、社会历史问题的思索与探讨,并在现实生活里,成了法兰西民族的自由而斗争的战士,尽管他在为悲惨的人们设想解脱出路时,不免陷于幻想,但他留下的这部作品毕竟是十九世纪文学中少有的一部代表作,一部关于劳动人民处境的最强有力、最深挚、最动人的真正的杰作。


    “好几十年过去了。时间可以淹没小丘和山岗,但淹没不了高峰,人类遗忘的大海淹没了多少十九世纪的作品,而雨果的作品像群岛一样,傲然挺立在大海之上,露出它们那千姿百态的尖顶”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第十卷第八章。。

    最著名的雨果传记的作者作如是说,距今又已经好几十年了,当雨果逝世一百周年将要来到的时候,我们深感这段话说得非常切实。在雨果的“群岛”中,《悲惨世界》显然要算是耸立得最高的一个,它不仅没有被淹没在遗忘的大海里,而且已经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千千万万人民不断造访的一块胜地。


                                                      柳鸣九

                                                      一九八四年二月


    作者序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一八六二年一月一日于奥特维尔别馆


     “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书目

    (按著者生年排序)第一辑

    书名 著者 译者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罗念生 王焕生

    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荷马 王焕生

    一千零一夜 纳训

    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国篇)[意大利]但丁 田德望

    十日谈[意大利]薄伽丘 王永年

    堂吉诃德(上下)[西班牙]塞万提斯 杨绛

    培根随笔集[英]培根 曹明伦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悲剧选[英]威廉·莎士比亚 朱生豪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选[英]威廉·莎士比亚 朱生豪

    鲁滨孙飘流记[英]丹尼尔·笛福 徐霞村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张健

    忏悔录(上下)[法]卢梭 范希衡等

    少年维特的烦恼[德]歌德 杨武能

    浮士德[德]歌德 绿原

    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丁 张玲 张扬

    红与黑[法]司汤达 张冠尧

    希腊神话和传说(上下)[德]古斯塔夫·施瓦布 楚图南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傅雷

    普希金诗选[俄]普希金 高莽等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陈敬容

    悲惨世界(一二三四五)[法]雨果 李丹 方于

    基督山伯爵(一二三四)[法]大仲马 李玉民

    三个火枪手(上下)[法]大仲马 李玉民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丹麦]安徒生 叶君健

    死魂灵[俄]果戈理 满涛 许庆道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斯陀夫人 王家湘

    雾都孤儿[英]查尔斯·狄更斯 黄雨石

    双城记[英]查尔斯·狄更斯 石永礼 赵文娟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吴钧燮

    呼啸山庄[英]爱米丽·勃朗特 张玲 张扬

    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 丰子恺

    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朱海观 王汶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 李健吾

    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 赵克非

    八十天环游地球[法]儒勒·凡尔纳 赵克非

    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 汝龙

    战争与和平(一二三四)[俄]列夫·托尔斯泰 刘辽逸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俄]列夫·托尔斯泰 周扬 谢素台

    小妇人[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贾辉丰

    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美]马克·吐温 叶冬心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 成时

    最后一课——都德中短篇小说选[法]都德 刘方 陆秉慧

    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 张英伦

    一生[法]莫泊桑 盛澄华

    变色龙——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俄]契诃夫 汝龙

    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 冰心等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美]欧·亨利 王永年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傅雷

    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二三四)[法]罗曼·罗兰 傅雷

    童年[苏联]高尔基 刘辽逸

    在人间[苏联]高尔基 楼适夷

    我的大学[苏联]高尔基 陆风

    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露西·蒙哥马利 马爱农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小说选[美]杰克·伦敦 万紫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奥地利]斯·茨威格 张玉书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奥地利]卡夫卡 叶廷芳等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姚乃强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陈良廷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梅益

    静静的顿河(一二三四)[苏联]米·肖洛霍夫 金人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 罗念生王焕生

    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荷马 王焕生

     

    精彩内容节选


    虽然这些小事绝不触及我们将要叙述的故事的本题,但为了全面精确起见,在此地提一提在他就任之初,人们所传播的有关他的一些风闻与传说也并不是无用的。大众关于某些人的传说,无论是真是假,在他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命运中所占的地位,往往和他们亲身所做的事是同等重要的。米里哀先生是艾克斯法院的一个参议的儿子,所谓的司法界的贵族。据说他的父亲因为要他继承当时法院的官职是可以买的,并可传给儿孙。那职位,很早,十八岁或二十岁,就按照司法界贵族家庭间相当普遍的习惯,为他完了婚。米里哀先生虽已结婚,据说仍常常惹起别人的谈论。他品貌不凡,虽然身材颇小,但是生得俊秀,风度翩翩,谈吐隽逸;他一生的最初阶段完全消磨在交际场所和与妇女们的厮混中。革命革命,指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事变迭出,司法界贵族家庭因受到摧毁,驱逐,追捕而东奔西散了。米里哀先生,当革命刚开始时便出亡到意大利。他的妻,因早已害肺病,死了。他们一个孩子也没有。此后,他的一生有些什么遭遇呢?法国旧社会的崩溃,他自己家庭的破落,一般流亡者可能因远道传闻和恐怖的夸大而显得更加可怕的九三年一七九三年是革命达到高潮的一年。的种种悲剧,是否使他在思想上产生过消沉和孤独的意念呢?一个人在生活上或财产上遭了大难还可能不为所动,但有时有一种神秘可怕的打击,打在人的心上,却能使人一蹶不振;一向在欢乐和温情中度日的他,是否受过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呢?没有谁那样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他从意大利回来,就已经当了教士了。

    一八○四年,米里哀先生是白里尼奥尔的本堂神甫。他当时已经老了,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接近加冕加冕,拿破仑于一八○四年三月十八日称帝,十二月二日加冕。时,他为了本区的一件不知道什么小事,到巴黎去过一趟。他代表他教区的信众们向上级有所陈请,曾夹在一群显要人物中去见过费什红衣主教。一天,皇帝来看他的舅父指费什。,这位尊贵的本堂神甫正在前厅候见,皇上也恰巧走过。拿破仑看见这位老人用双好奇的眼睛瞧着他,便转过身来,突然问道:

    “瞧着我的那汉子是谁呀?”

    “陛下,”米里哀先生说,“您瞧一个汉子,我瞧一个天子。彼此都还上算。”

    皇帝在当天晚上向红衣主教问明了这位本堂神甫的姓名。不久以后,米里哀先生极其诧异地得到被任为迪涅主教的消息。

    此外,人们对米里哀先生初期生活所传述的轶事,哪些是真实的?谁也不知道。很少人知道米里哀这家人在革命以前的情况。

    任何人初到一个说话的嘴多而思考的头脑少的小城里总有够他受的,米里哀先生所受的也不例外。尽管他是主教,并且正因为他是主教,他就得受。总之,牵涉到他名字的那些谈话,也许只是一些闲谈而已,内容不过是听来的三言两语和捕风捉影的东西,有时甚至连捕风捉影也说不上,照南方人那种强烈的话来说,只是“胡诌”而已。

    不管怎样,他住在迪涅担任教职九年以后,当初成为那些小城市和小人们谈话的题材的闲话,都完全被丢在脑后了。没有谁再敢提到,甚至没有谁再敢回想那些闲话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时有个老姑娘伴着他,这老姑娘便是比他小十岁的妹子巴狄斯丁姑娘。

    他们的佣人只是一个和巴狄斯丁姑娘同年的女仆,名叫马格洛大娘,现在,她在做了“司铎先生的女仆”后,取得了这样一个双重头衔:姑娘的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狄斯丁姑娘是个身材瘦长、面貌清癯、性情温厚的人儿,她体现了“可敬”两个字所表达的理想,因为一个妇人如果要达到“可敬”的地步,似乎总得先做母亲。她从不曾有过美丽的时期,她的一生只是一连串圣洁的工作,这就使她的身体呈现白色和光彩;将近老年时,她具有我们所谓的那种“慈祥之美”。她青年时期的消瘦到她半老时,转成了一种清虚疏朗的神韵,令人想见她是一个天使。她简直是个神人,处女当之也有逊色。她的身躯,好像是阴影构成的,几乎没有足以显示性别的实体,只是一小撮透着微光的物质,秀长的眼睛老低垂着,我们可以说她是寄存在人间的天女。

    马格洛大娘是个矮老、白胖、臃肿、忙碌不定、终日气喘吁吁的妇人,一则因为她操作勤劳,再则因为她有气喘病。

    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们就照将主教列在仅次于元帅地位的律令所规定的仪节,把他安顿在主教院里。市长和议长向他作了初次的拜访,而他,在他那一面,也向将军和省长作了初次的拜访。

    部署既毕,全城静候主教执行任务。

    二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迪涅的主教院是和医院毗连的。

    主教院是座广阔壮丽、石料建成的大厦,是巴黎大学神学博士,西摩尔修院院长,一七一二年的迪涅主教亨利·彼惹在前世纪初兴建的。那确是一座华贵的府第。其中一切都具有豪华的气派,主教的私邸,大小客厅,各种房间,相当宽敞的院子,具有佛罗伦萨古代风格的穹隆的回廊,树木苍翠的园子。楼下朝花园的一面,有间富丽堂皇的游廊式的长厅,一七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主教亨利·彼惹曾在那餐厅里公宴过这些要人:

    昂布伦亲王——大主教查理·勃吕拉·德·让利斯;

    嘉布遣会修士——格拉斯主教安东尼·德·梅吉尼;

    法兰西祈祷大师——雷兰群岛圣奥诺雷修院院长菲力浦·德·旺多姆;

    梵斯男爵——主教佛朗沙·德·白东·德·格利翁;

    格朗代夫贵人——主教凯撒·德·沙白朗·德·福高尔吉尔;

    经堂神甫——御前普通宣道士——塞内士贵人——主教让·沙阿兰。

    这七个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画像一直点缀着那间长厅,“一七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用金字刻在厅里的一张白大理石碑上。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