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化学与社会 原著第八版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全球变暖 化学科普教育 绿色化学 食品化学 环境能源化学 药物化学 化
  • 化学基础知识科普书籍
    • 作者: (美)凯瑟琳·米德尔坎普(Catherine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凯瑟琳·米德尔坎普(Catherine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1675262169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978-7-122-31430-7 

    关键字:

    化学科普;化学教育;绿色化学;食品化学;环境能源化学;药物化学 

    重量:

    1360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版次:

    页码:

    596 

    印次:

    内容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讲到了很多我们目前很关注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能源问题(如核能、氢能、太阳能、电池),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塑料、药物、食物、营养、基因等等。介绍了很多基础的化学基础,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并对他们的潜在性和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判。
    这本书很适合那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人拿来看看。
    能帮助我们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世界。
    内容编排是按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的,非常贴近生活,贴近时事。读了之后有“原来是这样”“说不定这样也可以”的感叹和灵光闪现。可以大大满足你的求知欲。

    《化学与社会》译自麦格劳希尔出版的“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第八版,原著由美国化学会组织编写,参加编写者均为美国化学界活跃的化学教育家。
    本书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围绕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讨论了其中的化学基本知识及化学所发挥的作用。对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酸雨、能源等问题,提出了形成的根源及化学解决途径;对于目前大家都关注的能源问题,介绍了新能源,如核能、氢能、太阳能、电池等;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塑料、药物、食物、营养、基因等,介绍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并对其潜在性和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判。
    本书可作为非化学专业的大学普通化学教材,其主要读者对象为高中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还可以作为对化学感兴趣的人群的科学普及读物。

    Catherine H Middlecamp,美国化学会会员,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化学教育,代表性著作有《化学与社会》(Chemistry in context).

    段连运,北京大学,教授,第五届全国教学名师,除从事固体表面结构与复相催化研究外,长期致力于高等学校和中学的化学教育研究。段连运兼任了众多教育研究职务,如,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大学化学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化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等,在我国化学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译者的话
    化学的本质是创造新物质,化学的魅力在于探索奥妙无穷的微观世界。今天,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到太空探险,从纸墨笔砚到高端计算机等等,无一不和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和信息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发展乃至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现代社会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近年来,化学的成就被某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所产生的成就掩盖了,甚至在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淡化化学的思潮。因此,使公众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化学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美国化学会于1994年组织编写了《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出版后在美国广受欢迎。该书以社会普遍关注的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和健康等话题为切入点,精选素材,深入浅出地介绍其中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探讨,引导读者积极思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该书给出了大量生动的图片和链接资料,展现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在以举例的方式阐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动关系的同时,作者指出,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都具有明显的科技背景。该书强调,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福是祸,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和操控它,在于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合理和有效,在于公民的科学素质与公德意识。第八版在更宽泛的层面上描述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突出了“化学——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其中涉及的很多问题是全人类迄今乃至未来都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继翻译原著第五版后,我们又翻译了第八版,旨在继续广泛宣传和普及化学知识,使公众认识到化学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进一步唤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学习化学、应用化学、研究化学的积极性和动力。若达此目的,我们就感到很欣慰了。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深感作者团队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鉴于原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美国读者,作者自然是立足于美国的国情,针对美国的现实而选取和组织内容,有些内容难免令中国读者感到陌生,有些问题与中国的现实也不尽相同,有的观点更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个别内容从语气和表述形式上做了适当调整。关于物理量单位,译稿基本上尊重原著的表述,附录1有关于物理量单位的换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已跨入快速发展但仍面临着许多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时期,敞开胸怀,借鉴别人的经验,可扬长避短,促进我们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本版翻译教师有:段连运(第0、3、4章), 卞江(第1、2章),朱志伟(第5、6章),王颖霞(第7、8章),吕华(第9、10章),张文彬(第11、12章)。由于时间仓促以及我们知识面有限,译文中肯定有疏漏或欠妥之处,期望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第0章 化学,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 1 
    0.1 我们今天的选择 3 
    0.2 为了我们的未来所需要的可持续实践 4 
    0.3 三重底线 6 
    0.4 从摇篮到哪里? 8 
    0.5 你的生态足迹 9 
    0.6 我们作为公民和化学家的责任 11 
    0.7 回到蓝色弹珠 13 
    习题 13 
    第1章 我们呼吸的空气 17 
    1.1 呼吸中有什么? 19 
    1.2 呼吸中还有什么? 22 
    1.3 空气污染与风险评估 25 
    1.4 空气质量与你 27 
    1.5 我们生活的地方:对流层 30 
    1.6 物质分类:纯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32 
    1.7 原子和分子 34 
    1.8 命名与化学式:化学的词汇 36 
    1.9 化学变化:氧在燃烧中的作用 38 
    1.10 火与燃料:空气质量与烃类燃料 41 
    1.11 空气污染:直接来源 44 
    1.12 臭氧:次级污染物 48 
    1.13 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 51 
    1.14 回到呼吸——在分子水平上 55 
    结束语 59 
    本章概要 59 
    习题 60 
    第2章 保护臭氧层 67 
    2.1 臭氧:是什么和在哪里? 68 
    2.2 原子结构和周期律 71 
    2.3 分子与模型 75 
    2.4 光波 79 
    2.5 辐射与物质 81 
    2.6 氧/臭氧屏障 83 
    2.7 紫外辐射的生物影响 85 
    2.8 平流层臭氧破坏——全球观测和起因 89 
    2.9 氯氟烃:性质、用途以及与臭氧的相互作用 92 
    2.10 南极臭氧洞:靠近观察 97 
    2.11 对全球关注的响应 98 
    2.12 CFCs和哈龙的替代 101 
    2.13 替代物的替代物 103 
    结束语 106 
    本章概要 106 
    习题 107 
    第3章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化学 113 
    3.1 在温室中: 地球能量平衡 115 
    3.2 收集证据:时间的证词 118 
    3.3 分子的形状是如何构建的 123 
    3.4 分子的振动和温室效应 128 
    3.5 碳循环 131 
    3.6 定量化概念: 质量 133 
    3.7 定量概念:分子和摩尔 135 
    3.8 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 138 
    3.9 地球会变得多暖? 141 
    3.10 气候变化的后果 146 
    3.11 对于气候变化,我们能够或应该做些 
    什么? 150 
    结束语 155 
    本章概要 156 
    习题 156 
    第4章 燃烧产生的能量 161 
    4.1 化石燃料和电 162 
    4.2 能量转换效率 165 
    4.3 煤化学 169 
    4.4 石油和天然气 174 
    4.5 测量能量变化 179 
    4.6 分子层级上的能量变化 183 
    4.7 汽油化学 186 
    4.8 老燃料新用途 190 
    4.9 生物燃料Ⅰ——乙醇 191 
    4.10 生物燃料Ⅱ——生物柴油 196 
    4.11 生物燃料和前进之路 200 
    结束语 204 
    本章概要 205 
    习题 206 
    第5章 生命之水 213 
    5.1 水的独特性质 215 
    5.2 氢键的角色 217 
    5.3 供我们饮和用的水 220 
    5.4 水的问题 223 
    5.5 水溶液 228 
    5.6 对溶剂的近距离观察 231 
    5.7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及其规则 234 
    5.8 海洋——汇入许多离子的水溶液 237 
    5.9 共价化合物及其溶液 239 
    5.10 保护饮用水:联邦立法 243 
    5.11 水处理 246 
    5.12 有关水的全球挑战方案 249 
    结束语 254 
    本章概要 254 
    习题 255 
    第6章 消除酸雨及海洋酸化的威胁 261 
    6.1 什么是酸? 263 
    6.2 什么是碱? 265 
    6.3 中和:碱具有抗酸性 266 
    6.4 pH简介 268 
    6.5 海洋酸化 270 
    6.6 雨水pH测量的挑战 272 
    6.7 二氧化硫与煤燃烧 277 
    6.8 氮氧化物与汽油燃烧 279 
    6.9 氮循环 281 
    6.10 SO2和NOx——它们是怎样叠加在一起的? 285 
    6.11 酸沉降及其影响 287 
    6.12 酸沉降、阴霾和人类健康 291 
    6.13 给湖泊和溪流带来的损害 294 
    结束语 296 
    本章概要 297 
    习题 297 
    第7章 核裂变之火 303 
    7.1 世界的核电 305 
    7.2 裂变怎样产生能量? 308 
    7.3 核反应堆怎样产生电能? 313 
    7.4 什么是放射性? 316 
    7.5 以史为鉴走向未来 319 
    7.6 核辐射与你 323 
    7.7 与武器的关系 330 
    7.8 核的寿命:半衰期 334 
    7.9 核废料:今天和明天 337 
    7.10 核电的风险与收益 341 
    7.11 核电的未来 344 
    结束语 346 
    本章概要 346 
    习题 347 
    第8章 电子转移释能 353 
    8.1 电池、伽伐尼电池和电子 355 
    8.2 其他常用的伽伐尼电池 359 
    8.3 电池组分:摇篮到摇篮 362 
    8.4 混合动力车 365 
    8.5 燃料电池基础 367 
    8.6 氢燃料电池电动车 371 
    8.7 光伏电池基础 376 
    8.8 来自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的电力 382 
    结束语 385 
    本章概要 386 
    习题 386 
    第9章 聚合物与塑料的世界 391 
    9.1 聚合物无处不在 392 
    9.2 聚合物:长长的链 394 
    9.3 单体的累加 395 
    9.4 聚乙烯:更深入的了解 397 
    9.5 “六大塑料”:主题与演变 401 
    9.6 将单体缩合 406 
    9.7 聚酰胺:天然聚合物和尼龙 410 
    9.8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4R 413 
    9.9 塑料的回收利用:更广范围的探讨 417 
    9.10 从植物到塑料 422 
    9.11 转移底线 424 
    结束语 427 
    本章概要 428 
    习题 429 
    第10章 分子操控和药物设计 435 
    10.1 一种经典的神奇药物 436 
    10.2 对含碳分子的研究 438 
    10.3 官能团 442 
    10.4 阿司匹林是如何起作用的:功能取决于结构 447 
    10.5 现代药物设计 449 
    10.6 让分子具有手性! 454 
    10.7 类固醇 458 
    10.8 处方药、仿制药和非处方药 460 
    10.9 草药 463 
    10.10 药品的滥用 466 
    结束语 471 
    本章概要 471 
    习题 472 
    第11章 营养:发人深省的粮食 479 
    11.1 食物和星球 481 
    11.2 人如其食 484 
    11.3 脂肪和油 486 
    11.4 脂肪、油和你的饮食 490 
    11.5 甜的、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 495 
    11.6 它到底有多甜:糖和糖的替代品 498 
    11.7 蛋白质:同侪之首 501 
    11.8 维生素:其他的必需品 504 
    11.9 食物中的能量 509 
    11.10 膳食建议:质量与数量 513 
    11.11 从农场到餐桌 514 
    11.12 消除饥饿 517 
    结束语 521 
    本章概要 522 
    习题 522 
    第12章 基因工程与遗传化学 529 
    12.1 更强更好的玉米? 530 
    12.2 编码生命信息的化学物质 533 
    12.3 DNA双螺旋结构 536 
    12.4 破解化学密码 541 
    12.5 蛋白质:从组成到功能 543 
    12.6 基因工程的进程 547 
    12.7 通过基因工程来实现绿色化学合成 550 
    12.8 新的弗兰肯斯坦 553 
    结束语 555 
    本章概要 556 
    习题 556 
    附录1 量度转换表 561 
    附录2 指数的幂 562 
    附录3 打破僵局 563 
    附录4 “练一练”问题选答 564 
    附录5 习题答案 575 
    名词解释 588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