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全2册 罗大伦的书籍 小儿推拿按摩经络穴位推拿按摩食疗育
  • 正版保障,极货,售后无忧,人天书店
    • 作者: 李宁著
    •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文化制品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宁著
    •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 ISBN:9786693322526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商品编码:9787539062181

    作者:罗大伦/著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

    CIP分类:R256.3

    字数:120千字

    页码:184页

    开本:16开

    编辑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自2014年上市以来广受家长好评。在2018年修订升级版中,我们对孩子舌苔剥落的原因、孩子脾胃受伤了该如何调理等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完善总结。并贴心提示精彩要点,使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一本从调理脾胃和情绪入手,教会家长如何对症调理孩子常见病并祛除疾病根的书。书里介绍的各类调理方法已被无数受益的家长验证有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本书介绍的食疗方和推拿方都是直接有效的,只要家长认真按书里介绍的辩证使用即可。

    *在《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之前,还没有一本专门用食疗和中医外治方法帮助家长调理孩子瘦弱、不长个、胃口差、爱发脾气等一系列家长焦心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问题的书。

    *随书附*长得高、胃口好、不感冒的*推拿、食疗方速查速用全彩拉页。

    内容简介

    您知道孩子的大部分疾病都是源自脾虚吗?您知道家庭气氛不好,家长情绪不好是会造成孩子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吗?您知道孩子舌苔脱落是因为脾胃受伤导致的吗?您知道孩子不长个、不长肉是因为脾虚吗?您知道孩子胃口差应该如何调理吗?您知道肥胖对孩子有多大的害处吗?您知道家长养心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吗?如果您不知道孩子生病的根源,您只能茫然地面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疾病,只能把孩子的健康寄希望于医院和药物。

    畅销育儿保健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前传,告诉家长如何从根源上保护孩子不生病!

    作者简介

    罗大伦

    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他是一位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医者和中医育儿智慧的传播者,一直倡导:只有家长自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下来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做孩子健康的保护神。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舌诊》《救命之方》《弟子规说什么》等畅销著作。

    序言

    再版序

    愿大家受益更多

    有一天,我去*网看我所出版图书的读者反馈。相当一部分读者好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读者都反映,他们用了书中介绍的方法以后,改善了体质,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情。这实在太让我感动了。

    这上万条的读者留言,说明我写的这些书,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让大家在自己和亲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我觉得*开心。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把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家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现在,这几本书出版也有三四年了。这几年,我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收获了新的知识,还收集到了来自各方读者提出来的反馈和需求。因此,我在原版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书里没有的新内容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大家受益更多。

    改版后的这几本书,其实就是原作的升级版。我既希望它们能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学习中医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成为全家人健康的守护神。

    罗大伦

    2018年1月24日

    前言

    不伤孩子的脾,别伤孩子的心

    现在,大多数孩子的身体问题,比如爱感冒、咳嗽、鼻炎、积食,还有不长个,都与脾胃不吸收有很大关系。而中国古代的名医们*重视脾胃——人的后天之本,认为如果孩子的脾胃伤了,那他的发育一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然而,当代社会孩子伤脾的原因实在太多了。现在食物的种类太丰富,食物的质量却经常出现问题,家长又溺爱孩子,所以容易让孩子养成吃饭时的不良习惯,或者吃了不应该吃的食物,或者所吃食物营养结构不均衡。*后孩子的脾胃受伤,更多地出现外感、发育不良、鼻炎等问题。然后家长看到这样的结果就焦虑万分,不知道怎么办……

    每次碰到家长向我咨询孩子问题的时候,我都发现与孩子的脾胃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在这本书里,我着重强调的是:如果要让孩子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尽快痊愈,*少复发,就要好好保护孩子的脾胃。

    实际上这本书是我上本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的前传。意思就是:只要把孩子脾胃搞好了,那么包括外感引起的发烧、咳嗽、积食等在内的很多常见小毛病就都没了,少了。

    要想让孩子的脾胃不出问题,家长还要记住一点:不要伤孩子的心!我们现在碰到的太多严重的小儿疾病,实际上都与伤了孩子的心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认为,心实际上是咱们讲的情绪,因为现在的小孩好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难免会纵容、娇惯。久而久之,当孩子的一些要求在家里、幼儿园或学校里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失调的问题。

    孩子情绪失调后,就会引起气血运行的失常,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对孩子的影响*大,甚至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所以家长爱护孩子,除了要保护好他们的脾胃,更要保护、调整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总是保持一个好的、积极的心态。首先,对孩子不要溺爱;其次是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心失衡了,就把压力加到孩子身上,否则孩子的身体很容易出问题。

    我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跟父母的不良情绪有关。像父母之间的冲突,或者父母的压力等,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孩子,先是情绪失常,引起气血运行的紊乱,然后身体也会失常

    所以,不要伤孩子的心,不要让孩子时常处在情绪失常的状态里。其实,这是一个从根上不让孩子生病,让孩子身心都*健康的大诀窍。

    对家长来说,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情绪失常还可以让孩子生病这个事实。孩子生病了,家长往往*想到的就是这孩子该吃什么药了,下意识地觉得一定有哪种药可以把孩子调整过来,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孩子老爱生病是因为自己家的气场不好,自己的情绪恶劣。简单地说,善于和不善于修心的家长对孩子的精神、神志,*是孩子的脾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所以,一个对孩子长远负责的家长不仅是要管好他的吃喝拉撒,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修心养性对孩子一生健康的重要性。

    愿这本小书能给当今父母一点儿小小的启示。

    罗大伦

    2014年8月15日于当归中医学堂

    后记

    “让孩子不生病”比“孩子生病后如何治”更重要

    这本书里面,我要*强调的是,对于家长来说,养心的功夫更为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往往追着我要方子,让我*苦恼。其实方子也是会用完的,如果你追着感冒去治,即使把一万个感冒都清除了,也不算有本事,但如果你能让孩子一次感冒都不得,那才是本事呢。

    实际上孩子的很多病,都是因为家长心态的失衡,再加上家长对这方面又不学习导致的。我问过不少的家长,发现大家都不学养心:“为什么调整心态?”“心态有什么重要的?”“给孩子点儿压力好,没事儿的,时间长了,他自己就忘了。”——其实孩子不会忘的,一旦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坏的根源就埋下来了,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孩子肝气不疏,引起各种病症。

    其实你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你的举止、你的理念的不正确,一定会引起孩子的疾病。实际上买书来养育孩子的家长,都是有慧根的,大家还是希望能调整好孩子体质的。所以我觉得家长要是重视孩子的身体,就一定要先从自己开始养心。当你一时没有防住,孩子的身体出了点儿问题的时候,再用书里的一些养生方法。

    家长还要注意一个误区,不要认为养生的方法好,比如吃山药,就让孩子吃一辈子,天天给他吃,孩子就健康了,其实不会的。如果你真的坚持吃几年山药,就会发现自己黑瘦黑瘦的。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例子,家长认为给孩子吃怀山药好,从一两岁就开始给孩子吃,结果导致孩子黑瘦。为什么呢?因为你总拿东西来补孩子的脾胃,他的身体就会觉得营养是从外来的,你一停补药,他的脾胃马上就弱了,所以不能总是吃补益脾胃的药物。比如说,当你开车上坡的时候,轰点儿油门就过去了,但你不能一直轰油门往前跑,过去以后,你要放松油门,让它自己往前跑就可以了。

    我们讲的所有养生方法,都是弥补过错。而有一个好的喂养理念,就不会有过错。你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能吃粗茶淡饭,不过度吃洋快餐、肥甘厚味,让孩子心态乐观地对待周边的一切,这样的孩子就少得病,而且他的身体会*健康,*好。将来长大以后,他会幸福,并发自内心地感激你。

    如果不是这样,你现在能防住孩子一次两次的感冒,但等他长大了之后,还会不断感冒,你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吗?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身体健康起来,这是我的理念。所以这个话我要反复和大家讲,不然大家恐怕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感恩当归中医学堂的专家们!

    感恩大家阅读这本小书,希望她能为你和孩子真的带来一点点帮助!

    罗大伦

    2014年9月9日


    文摘

    1.不管哪个季节,“寒”都是孩子生病的主要因素

    针对孩子身体的疾病,中医的调理方法有很多。其实孩子的疾病基本上都没有大病,除非是家里装修污染等情况所引起的重病,一般的情况下,孩子的病都好解决。

    家长要尽力做什么

    在调理脾胃的前提下,大家要把孩子的外感给消灭掉。外感是家长*头疼的问题,每次孩子生病基本上都是外感引起的,症状一般都是发烧、咳嗽。

    其实,这些在我的上一本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但家长们还是会问我很多细节,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再次补充讲解外感的原因。

    外感怎么防范呢?大家首先要了解,我们所说的外感,绝大多数是由寒导致的,大家要记住这个概念。

    风、寒、暑、湿、燥、火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生病

    我们中医说的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生病。其中,火和燥容易结合,实际上它们是*相似的。

    但燥也有凉燥,燥和火与寒都可以结合。燥只是结果,热了以后会燥,凉了以后也会燥,燥了之后,液体不能均匀分布,一定会干燥,

    所以燥是火和寒都可能有的。

    同时,风也是可以和其他结合的。它可以与寒结合,也可以与热结合。不过火和寒是两极,只有火是不能和寒结合在一起的。暑和热是一样的,是一回事,热极了,就叫暑了。

    除了火、暑之外,其他如风、湿、燥,都会和寒结合在一起助纣为虐,所以寒是*需要重视的。

    我认为,在某个环境、时间里,比如说幼儿园、家庭,或者是一年中的某个季节,各个时代,寒邪致病都是*普遍的。所以张仲景写的《伤寒论》要把寒放在前面,他就很重视这个“寒”。我常常讲,国外说感冒是“catch a cold”吧?人家也很聪明,也知道人受寒后会生病。

    夏天的感冒绝大多数也是受寒引起的

    好多人和我讨论这个事,夏天的感冒怎么来的?我说绝大多数也是受寒。大家可能要说,夏天不是热吗?孩子感冒应该是受热导致的,怎么会是受寒呢?

    以我的观察,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外感都是寒邪引起的。为什么呢?大家体会一下,夏天室外温度高、太阳晒,我们会出汗,然后我们走到凉爽的空调房里,再出来时又会出汗,当我们再回到空调房里,冷风一吹,就打喷嚏了,身体一阵发紧,这个是什么引起的?是温度降低引起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爬山感到很热很热,出了一身汗,到了山顶以后,风呼呼地吹,就会觉得皮肤一阵发紧,这样就是受寒了。

    还有一个例子,比如说外面天很热,太阳晒得人出汗,当走到阴凉的地方,风一吹,你觉得很凉爽,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身体温度迅速降低,马上就会觉得浑身发紧,很快就流清鼻涕了。

    看了上面的例子,大家想想,感冒是什么引起的?是热引起的吗?同样是寒引起的。

    另外,夏天我们喜喝冷饮,这样就把寒带到身体里面去了。实际上,夏天的寒邪,有可能比冬天还重,因为冬天你会把自己保护得很好。总之,夏天导致我们受寒的因素不少。因此,大家在夏天一定更要重视寒的危害。

    一年四季里,寒导致人们经络运行速度减缓,导致防御系统出现问题,营卫之气不能够正常运行,外邪入侵的机会*多。

    风是寒的载体,湿会加重破坏

    风是什么?是寒的载体,所以风跟寒会结合在一起。湿会加重破坏,把你的防御系统给搞得一团糟,这个时候再受寒,叫作寒湿,问题更严重。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商品编码:9787539062174

    作者:罗大伦罗玲/著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

    CIP分类:R272

    字数:130千字

    页码:192页

    开本:16开

    编辑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自2014年上市以来广受家长好评。在2018年修订升级版中,我们对一些家长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补充添加,比如患上外感的不同阶段如何使用怀山药的用法汇总;孩子总是咳嗽,为什么使用白萝卜水有奇效的内容总结等。希望这些新增添的内容能够在原书基础之上帮助家长更加得心应手地保护孩子身体健康。并贴心提示精彩要点,使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这是一本专门教父母用食疗和心理学方法对症调理孩子常见病的书。孩子生病了,什么时候该自己调理,用什么简单、安全的方法调理,什么时候该送医院?如何让孩子疾病不再复发?这本书里讲得清清楚楚,即便是一点儿医学知识都没有的家长,也能照方调理或举一反三。

    *本书针对性强,能够帮助家长解决0~10岁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的常见病症。书中把孩子发烧、咳嗽、积食各个阶段的病因和症状讲得通俗、清晰,可以让任何家长都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防患于未然。介绍的调理方法简单、安全,多为食疗及外治法,能提供给家长一系列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家有此书,孩子身体一有风吹草动,父母心里就会有底,不再担心孩子受罪,求己求医皆有自信和良策。

    *随书附*见疾病的每个阶段不同疗法速查速用全彩拉页。

    内容简介

    您知道孩子身上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保护好肺和脾引起的吗?您知道孩子老爱发烧、咳嗽实际上是积食引起的吗?您知道孩子体质不好,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误治的结果吗?您知道孩子情绪不好,甚至会引起器质*变吗?您知道孩子发烧、咳嗽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吗?如果您没有掌握一点基本的医学知识,您只能看着孩子生病后心痛不已,只能把孩子的健康全部寄托给医院和药物。

    这是一本帮助中国家长快速找到自己孩子发烧、咳嗽、积食症状的根源和应对疾病每个阶段的有效食疗方案的书。由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罗大伦,儿童教育专家,亲子、教育专栏作家罗玲联袂著作,教您成为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保护神。

    作者简介

    罗大伦

    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他是一位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善心的医者和中医育儿智慧的传播者,一直倡导:只有家长自己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下来的理念和方法,才能真正地做孩子健康的保护神。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舌诊》《救命之方》《弟子规说什么》等畅销著作。

    罗玲

    儿童教育专家,亲子、教育专栏作家。她致力于将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与中国当前的文化和国情相融合,系统地为家长们提供教养孩子的新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已出版教养畅销书《妈妈强大了,孩子才*》,深受家长欢迎,常年持续*。

    序言

    再版序

    愿大家受益更多

    有一天,我去*网看我所出版图书的读者反馈。相当一部分读者好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大多数读者都反映,他们用了书中介绍的方法以后,改善了体质,并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之情。这实在太让我感动了。

    这上万条的读者留言,说明我写的这些书,确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让大家在自己和亲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帮助,我觉得*开心。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把实实在在的健康知识分享给大家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事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现在,这几本书出版也有三四年了。这几年,我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收获了新的知识,还收集到了来自各方读者提出来的反馈和需求。因此,我在原版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书里没有的新内容来满足大家的需求,希望大家受益更多。

    改版后的这几本书,其实就是原作的升级版。我既希望它们能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学习中医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成为全家人健康的守护神。

    罗大伦

    2018年1月24日


    前言

    不知医不为慈

    作为一名中医诊断学博士,我心里一直有一个观点: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人是父母,而非医生。有谁认为一个孩子是在医生的呵护下长大的呢?如果孩子天天吃药,就算平安长大了,身体通常也会很弱。

    孩子生病了,医生就像“灭火器”一样,只能在关键的时候用药或采用别的医疗手段帮孩子渡过眼下的难关。父母们一定要记住,孩子的身体健康,*不是靠医生、药物来维持的,医生也没时间和精力像父母一样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的健康大事,从出生开始就必须由父母来掌控。

    很多病娃娃的父母去找医生的时候,都把医生当救世主,说:“赶快救救我的孩子!”我在生活中碰到过好多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常见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真心告诫家长:大家不要有错觉,医生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只不过是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是怀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善心,运用自己的所学,尽力救助孩子的人。

    生活中,只有父母自己主动去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中医代代相传的理念,才能真正地做孩子的健康保护神。

    为什么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习中医育儿的知识呢?因为懂得一些医学知识的父母能在孩子身体不适的初期抓住先机,及早发现孩子疾病的苗头并予以遏制,不会等疾病发展严重了才慌慌张张地求医问药。这如同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兵,当他们发现只有两个敌人进村的时候,不需要通知八路军大部队,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只有当大批敌人来的时候,他们才要靠八路军的大部队作战。这时候,父母就相当于“民兵”,医生就相当于“八路军”。

    我认为,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医学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未雨绸缪。

    佛教不主张盲目的偶像崇拜,它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是菩萨。但很多人自己并没有觉察,一遇到难处总是要求佛,把希望寄托在佛身上。实际上,明白佛家所说的“求佛不如求己”的真谛以后,在对待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我们是否应该思索一下,有时候也应该学会“求医不如求己”呢?

    我认为,现在的父母们太溺爱孩子了,一旦孩子生病,便*依赖医院。孩子生病了就医确实没错,但把孩子的健康全部寄托在医生身上不仅不现实,也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正如佛家所言,求人不如求己,而我们推广中医的人恰恰是把中医理念根植到大家心里面,去帮助你更好地守护孩子。

    当你拥有了真正的中医育儿理念以后,就等于为孩子的身体安装了一个GPS定位器,而中医的育儿理念就是一套健康导航系统。有了它,您就可以随时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去调理,孩子生病时全家才不会六神无主,这样孩子身体上的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您都能应对有术,不会胆战心惊,如是全家才算过上了真正安宁的日子。

    我希望中国的父母都能拥有让孩子身心变得健康、强大的智慧和能力。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抓紧时间去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让孩子走的每一步都充满“天赐”的正能量。

    本书由我们在北京当归中医学堂的讲稿整理而成,医学部分由我撰写,养心部分由罗玲所著。

    罗大伦

    2013年11月22日

    文摘


    1. 孩子一咳嗽不要马上想着止咳

    孩子咳嗽了,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伤到肺的表现。本来“肺为娇脏”,孩子的肺则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可能引发孩子肺部的其他毛病,比如哮喘等。

    孩子得了哮喘以后会比较麻烦,在医院里面治疗,常常会用到治哮喘的激素类药,稍不注意就会对孩子的生长造成影响。哮喘还有个很坏的地方就是如果当时没有治好,可能伴随一生,*甚至会因为这个病而送命。邓丽君就是因此病而早逝的,*令人惋惜。其实,小孩子基本上不会无缘无故地咳嗽,一旦咳嗽,一般都是由外邪引起的。如果成人患有咳嗽,除此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肾虚等。《黄帝内经·素问》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是孩子的体质较为单纯,哪来那么多的肾虚呢!

    治疗孩子的咳嗽,*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

    打一个比方,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是说把竿子立在那里,立刻就可以看到影子了,要想清除影子,只要把竿子拿走就行。但如果我们不拿走竿子,只想凭空清除影子,那是无法做到的

    治孩子的咳嗽也是一样的道理,外邪入侵,这就相当于竿子,而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咳嗽。所以咳嗽只是影子,我们想要清除咳嗽,需要把力量放在祛除外邪上,如果一味地去治疗咳嗽,反而会做许多无用功。

    2. 不要夸大孩子的咳嗽,以免影响医生的判断

    中医里有句话叫“见咳休治咳”。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家长无法正确看待咳嗽,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无法忍受。

    有一个外地朋友,在我出差时给我发短信说:“求求罗博士,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的咳嗽让我们都快崩溃了!”

    我想这可不得了啦,不能见死不救啊。但等我见到这家人,询问了好久,都没听见孩子咳嗽一声。我很奇怪,就问为什么没有听到孩子咳嗽呢?他们回答我说:“孩子早晨起来会咳几声,晚上睡觉前会咳嗽两声。”我一听就晕了,心想这就是你们说的重病啊?这孩子一天才

    咳嗽四五声。家长就已经觉得受不了啦,用*严重的语气来形容孩子的病情,他认为形容得夸张一些,医生就会更加关注。

    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会本地这么做,可大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其实会耽误孩子的病情。因为医生诊病的时间是很短的,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像家长那样观察孩子,所以他会仔细地听家长的描述。如果家长说话夸张,那医生会想:咳嗽这么厉害,应该下一些力道大的药物,结果猛药一下,不但咳嗽没好,孩子的脾胃也垮了。

    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全怪医生,家长没有准确地描述孩子病情也是很大的原因。因此,家长学习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孩子生病后能够恰当地汇集孩子的症状,向医生准确地描述。

    3. 治咳嗽不能用药往里面压

    家长一定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咳嗽,咳嗽就是孩子体内的“前线部队”在跟“敌人”交火,想把“敌人”赶出去,那些“枪声”就是咳嗽。这时,我们不能跟“司令”—医生汇报,说战斗太激烈,我受不了,快想想办法让它们停止打斗吧。

    孩子咳嗽的时候,家长们往往都希望用强力止咳的药,这样就相当于直接把神经给阻断了。

    根据我的经验,即使当时用强力止咳的药物把咳嗽止住了,但一般都是压一段时间后又爆发了。因为强力止咳的做法会导致邪气直接留在肺里出不去,祛不了根,结果咳嗽会迁延不愈,每年到一定的时期都会发作。

    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治疗咳嗽的思路应该是往外走,往上走,不能用药强行往里面压,我们要找到引起咳嗽的根子—外邪,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外邪上,把次要力量放在调理咳嗽上。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