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电池手册 原著第四版 知名电池专家撰写 电池专著 电池研究工具书 电池研究参考书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电化学电容器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5749298758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商品名称:

    电池手册(原著第四版) 

    营销书名:

     

    作者:

    [美]雷迪(Reddy.T.B)主编 

    定价:

    268.00 

    ISBN:

    978-7-122-16437-7 

    关键字:

     

    重量:

    1861克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版次:

    页码:

    1080 

    印次:

    《电池手册》是由美国一大批知名电池专家撰写的电池专著,先后已经出版了第一版至第三版和目前最新的第四版。第四版《电池手册》为适应电池技术发展和电动车及大规模储能等新的应用需求,在对传统电池体系部分全面进行修订的基础上,新增和补充了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选择、生物医学用电池、军用贮备电池、数学模型、故障分析等内容,列举了各种电池新产品、相关性能及应用情况。
    第四版《电池手册》共分5个部分,共39章。全书不仅覆盖了前三版内容,而且介绍了最新电池技术。本手册具有内容丰富、新颖性和实用强的特点。本书可以作为我国从事电池研究、生产和使用的广大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极具价值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各类中、高等院校及电化学及新能源材料专业师生的有益参考书。

    第1部分工作原理
    第1章基本概念2
    1.1电池和电池组的组成2
    1.2电池和电池组的分类3
    1 2 1原电池和原电池组3
    1 2 2蓄电池和蓄电池组3
    1 2 3贮备电池4
    1 2 4燃料电池4
    1.3电池工作5
    131放电5
    132充电5
    133具体实例:镉/镍电池6
    134燃料电池6
    1.4电池的理论电压、容量和能量7
    141自由能7
    142理论电压7
    143理论容量7
    144理论能量11
    1.5实际电池组的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11
    1.6质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上限13
    参考文献14
    第2章电化学原理和反应15
    2.1引言15
    2.2热力学基础17
    2.3电极过程18
    2.4双电层电容和离子吸附22
    2.5电极表面的物质传输25
    251浓差极化26
    252多孔电极27
    2.6电分析技术27
    261循环伏安法27
    262计时电位法30
    263电化学阻抗谱法32
    264间歇滴定技术34
    265相图的热力学分析37
    266电极38
    参考文献39
    第3章影响电池性能的因素41
    3.1概述41
    3.2影响电池性能的因素41
    321电压水准41
    322放电电流42
    323放电模式44
    324不同放电模式下电池性能评估实例46
    325放电期间电池的温度46
    326使用寿命48
    327放电类型49
    328电池循环工作制度49
    329电压稳定性51
    3210充电电压52
    3211电池和电池组设计52
    3212电池老化与贮存条件55
    3213电池设计的影响56
    参考文献56
    第4章电池标准57
    4.1概述57
    4.2国际标准59
    4.3标准概念60
    4.4IEC和ANSI命名法60
    441原电池60
    442蓄电池62
    4.5极端62
    4.6电性能63
    4.7标识64
    4.8ANSI和IEC标准的对照表64
    4.9IEC标准圆形原电池65
    4.10标准SLI和其他铅酸蓄电池66
    4.11法规与安全性标准74
    参考文献75
    第5章电池组设计76
    5.1概述76
    5.2消除潜在安全问题的设计76
    521对原电池充电77
    522防止电池组短路78
    523反极78
    524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外部充电保护79
    525设计锂原电池组需要考虑的特殊事项80
    5.3分立电池组的安全措施81
    531防止电池组插入错误的设计81
    532电池尺寸82
    5.4电池组构造83
    541单体电池间的连接83
    542电池封装84
    543壳体设计84
    544极柱和触点材料86
    5.5可充电电池组设计86
    551充电控制87
    552放电/充电控制事例88
    553锂离子电池88
    5.6电能管理和控制系统89
    参考文献92
    第6章电池数学模型94
    6.1概述94
    6.2电池数学模型的建立96
    6.3经验模型97
    6.4机理模型100
    641电子电荷传递101
    642离子电荷传递101
    643界面上电荷转移的驱动力102
    644电荷传递速率102
    645离子分布103
    6.5钒酸银电池的动力学模型104
    6.6多孔电极模型105
    6.7铅酸电池模型106
    6.8多孔电极的嵌入反应108
    6.9能量平衡109
    6.10电池容量衰减111
    6.11确定正确模型114
    参考文献114
    第7章电解质116
    7.1概述116
    7.2水溶液电解质116
    721碱性电解质117
    722中性电解质119
    723酸性电解质119
    7.3非水电解质120
    731有机溶剂电解质120
    732无机溶剂电解质122
    7.4离子液体122
    7.5固体聚合物电解质123
    7.6陶瓷/玻璃电解质123
    参考文献124
    第2部分原电池
    第8章原电池概论128
    8.1原电池的共性和应用128
    8.2原电池的种类和特性129
    8.3原电池系列的工作特性比较132
    831概述132
    832电压和放电曲线135
    833比能量和比功率136
    834有代表性的原电池的性能比较137
    835放电负载及循环制度的影响138
    836温度的影响138
    837原电池的贮存寿命139
    838成本140
    8.4原电池的再充电141
    第9章锌/碳电池142
    9.1概述142
    9.2化学原理144
    9.3电池和电池组类型145
    931勒克郎谢电池146
    932氯化锌电池146
    9.4结构146
    941圆柱形电池结构147
    942反极式圆柱形电池148
    943叠层电池和电池组148
    944特殊设计149
    9.5电池组成149
    951锌149
    952碳包150
    953二氧化锰150
    954炭黑150
    955电解质151
    956缓蚀剂151
    957碳棒152
    958隔膜152
    959密封153
    9510外套153
    9511端子153
    9.6性能153
    961电压153
    962放电特性155
    963间歇放电的影响155
    964放电曲线比较——高负载下尺寸对氯化锌电池的影响157
    965不同电池等级放电曲线比较158
    966内阻161
    967温度的影响163
    968使用寿命164
    969贮存寿命164
    9.7特殊设计166
    9.8单体及组合电池的型号及尺寸167
    参考文献171
    第10章镁电池和铝电池172
    10.1概述172
    10.2化学原理173
    10.3镁/二氧化锰电池结构174
    1031标准结构174
    1032内外“反极”式结构175
    10.4镁/二氧化锰电池的工作特性175
    1041放电性能175
    1042贮存寿命177
    1043内外“反极”式电池178
    1044电池设计179
    10.5镁/二氧化锰电池的尺寸和类型179
    10.6其他类型镁电池179
    10.7铝原电池180
    参考文献180
    第11章碱性二氧化锰电池182
    11.1概述182
    11.2化学原理184
    11.3电池组成和材料187
    1131正极的组成187
    1132负极的组成188
    11.4结构190
    1141圆柱结构190
    1142小型电池结构191
    1143电池的型号和尺寸192
    1144测试标准192
    1145电池漏液193
    11.5EVOLTATM和OXYRIDETM电池194
    参考文献194
    第12章氧化汞电池196
    12.1概述196
    12.2化学原理197
    12.3电池组成197
    1231电解质197
    1232锌负极198
    1233镉负极198
    1234氧化汞正极198
    1235结构材料199
    12.4结构199
    1241扣式电池结构199
    1242平板式电池结构200
    1243圆柱形电池结构200
    1244卷绕式负极电池结构200
    1245低电流放电电池结构200
    12.5锌/氧化汞电池的工作特性201
    1251电压201
    1252放电性能201
    1253温度的影响202
    1254内阻202
    1255贮存202
    1256使用寿命203
    12.6镉/氧化汞电池的工作特性203
    1261放电203
    1262贮存204
    参考文献204
    第13章锌/氧化银电池和锌/空气电池206
    13.1锌/氧化银电池206
    1311概述206
    1312化学原理与组成206
    1313电池结构213
    1314工作特性213
    1315电池尺寸和型号216
    13.2锌/空气电池217
    1321概述217
    1322化学原理218
    1323结构219
    1324工作特性221
    参考文献233
    参考书目234
    第14章锂原电池235
    141概述235
    1411锂电池的优点235
    1412锂原电池的分类236
    142化学原理237
    1421锂237
    1422正极活性物质238
    1423电解质240
    1424电池电极对和反应机理241
    143锂原电池的特性241
    1431设计和工作特性概述241
    1432可溶性正极的锂原电池241
    1433固体正极锂原电池245
    144锂电池的安全和操作247
    1441影响到安全和操作的因素247
    1442需要考虑的安全事项247
    145锂/二氧化硫电池248
    1451化学原理248
    1452结构250
    1453性能250
    1454电池型号和尺寸254
    1455Li/SO2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使用及操作事项254
    1456应用255
    146锂/亚硫酰氯电池256
    1461化学原理256
    1462碳包式圆柱形电池257
    1463螺旋卷绕式圆柱形电池261
    1464扁形或盘形Li/SOCl2电池262
    1465大型方形Li/SOCl2电池264
    1466应用266
    147锂/氯氧化物电池268
    1471锂/硫酰氯电池268
    1472卤素添加剂锂/氯氧化物电池268
    148锂/二氧化锰电池271
    1481化学原理271
    1482结构271
    1483性能273
    1484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尺寸280
    1485应用和操作283
    149锂/氟化碳电池284
    1491化学原理285
    1492结构285
    1493性能285
    1494单体和组合电池型号288
    1495应用和操作291
    1496锂/氟化碳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291
    1410锂/二硫化铁电池293
    14101化学原理293
    14102结构294
    14103性能295
    14104电池型号与应用298
    1411锂/氧化铜电池298
    14111化学原理299
    14112结构299
    14113性能300
    14114电池型号与应用302
    1412锂/银钒氧电池303
    1413锂/水电池和锂/空气电池303
    参考文献303
    第3部分蓄电池
    第15章蓄电池导论308
    151蓄电池的应用与特点308
    152蓄电池的种类和特点310
    1521铅酸蓄电池310
    1522碱性蓄电池311
    153各种蓄电池体系的性能比较312
    1531概述312
    1532电压和放电曲线316
    1533放电速率对电性能的影响317
    1534温度的影响318
    1535荷电保持319
    1536寿命320
    1537充电特性320
    1538成本322
    参考文献323
    第16章铅酸电池324
    161一般特征324
    1611历史327
    1612生产统计和铅酸电池的使用328
    162化学原理330
    1621一般特征330
    1622开路电压特征333
    1623极化和欧姆损耗333
    1624自放电334
    1625硫酸的特点和性质334
    163结构特征、材料和生产方法337
    1631合金生产337
    1632板栅生产339
    1633铅粉生产344
    1634和膏345
    1635涂膏345
    1636固化347
    1637组装和隔板材料347
    1638壳盖密封350
    1639槽化成350
    16310电池化成351
    16311干荷电351
    16312测试和完成352
    16313运输352
    16314干荷电电池的激活352
    164SLI(汽车)电池:结构和特征352
    1641一般特征352
    1642结构353
    1643性能特征354
    1644单电池和电池组型号、尺寸359
    165深循环和牵引电池:结构和性能359
    1651结构359
    1652性能特征360
    1653电池型号和尺寸363
    166备用电池:结构和特征365
    1661结构365
    1662性能特征367
    1663单电池及电池组型号和尺寸372
    167充电和充电设备373
    1671通常考虑的因素373
    1672铅酸电池充电方法375
    168维护、安全和运行特征378
    1681维护378
    1682安全380
    1683工作参数对电池寿命的影响381
    1684失效模式382
    169应用和市场383
    1691汽车电池383
    1692小型密封铅酸蓄电池384
    1693工业电池385
    1694电动汽车385
    1695储能系统385
    1696功率调节和不间断电源系统386
    1697船艇电池387
    参考文献387
    第17章阀控铅酸电池390
    171概述390
    172化学原理392
    173电池结构392
    1731VRLA圆柱形电池结构392
    1732VRLA方形电池结构393
    1733高功率电池设计395
    174性能特征396
    1741VRLA圆柱形电池特征396
    1742VRLA方形电池特征403
    1743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循环使用的新型电池设计405
    175充电特征406
    1751一般考虑406
    1752恒压充电406
    1753快速充电407
    1754浮充电409
    1755恒电流充电410
    1756渐减电流充电411
    1757并联/串联充电412
    1758充电电流效率412
    176安全与操作413
    1761析气413
    1762短路413
    177电池型号和尺寸414
    178VRLA电池应用于不间断供电电源416
    179阀控铅酸蓄电池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机遇418
    参考文献418
    第18章铁电极电池419
    18.1概述419
    18.2铁/氧化镍电池的化学原理420
    18.3传统铁/氧化镍电池421
    1831结构421
    1832铁/氧化镍电池的特性423
    1833铁/氧化镍电池的规格426
    1834铁/氧化镍电池的操作和使用427
    18.4先进铁/镍电池427
    18.5铁/空气电池430
    18.6铁/银电池432
    18.7铁负极材料的新进展435
    18.8铁正极材料435
    参考文献437
    第19章工业和空间用镉/镍电池439
    19.1前言439
    19.2化学原理441
    19.3结构441
    19.4特性443
    1941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443
    1942放电特性444
    1943内阻444
    1944荷电保持444
    1945寿命446
    1946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446
    1947记忆效应447
    19.5充电特性447
    19.6密封镉/镍电池技术447
    19.7纤维镉/镍电池技术448
    1971电极技术448
    1972生产灵活性449
    1973密封电池和开口电池449
    1974密封免维护FNC电池449
    1975性能451
    19.8制造商和市场划分453
    19.9应用454
    参考文献455
    第20章开口烧结式镉/镍电池456
    20.1概述456
    20.2化学原理457
    20.3结构458
    2031极板及其制造工艺458
    2032隔膜459
    2033极组装配459
    2034电解质459
    2035电池壳460
    2036气塞和单向阀460
    20.4特性460
    2041放电特性460
    2042影响容量的因素460
    2043变负载发动机启动应用中的功率462
    2044影响最大功率电流的因素462
    2045比能量与比功率463
    2046工作时间463
    2047荷电保持463
    2048贮存465
    2049寿命465
    20.5充电特性465
    2051恒电位充电466
    2052恒电流控压充电466
    2053其他充电方法466
    2054充电电压的温度补偿467
    20.6维护468
    2061电性能恢复468
    2062机械维护469
    2063系统检测标准469
    20.7可靠性470
    2071失效模式470
    2072记忆效应470
    2073影响气体阻挡层失效的因素470
    2074热失控471
    2075潜在危险471
    20.8电池和电池组设计472
    2081典型的开口烧结式镉/镍单体电池472
    2082典型的电池组设计473
    2083空冷/加热474
    2084温度传感器474
    2085电池壳475
    2086电池极柱475
    2087电池加热器475
    2088开口烧结式镉/镍电池的发展475
    参考文献475
    第21章便携式密封镉/镍电池477
    21.1概述477
    21.2化学原理478
    21.3结构479
    2131圆柱形电池479
    2132扣式电池479
    2133小矩形电池480
    2134矩形电池480
    21.4特性480
    2141概述480
    2142放电特性480
    2143温度的影响481
    2144内阻482
    2145工作时间483
    2146反极484
    2147放电模式484
    2148恒功率放电485
    2149贮存寿命(容量或荷电保持)485
    21410循环寿命485
    21411寿命估算和失效机理486
    21.5充电特性488
    2151概述488
    2152充电过程489
    2153电压、温度和压力的关系489
    2154充电期间的电压特性490
    2155充电方法491
    21.6特殊用途电池492
    2161高能电池492
    2162快充电电池493
    2163高温电池493
    2164耐热电池494
    2165存储器备份电池494
    2166小矩形电池494
    21.7电池类型和型号496
    21.8电池尺寸及可能性498
    参考文献498
    参考书目498
    第22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499
    22.1概述500
    22.2Ni/MH电池化学体系500
    2221化学反应500
    2222金属氢化物合金501
    2223氢氧化镍503
    2224电解质506
    2225隔膜506
    22.3电池结构类型507
    2231圆柱形结构507
    2232扣式结构507
    2233小方形结构507
    22349V多单体电池508
    2235大方形电池508
    2236整体结构508
    22.4电池设计510
    2241圆柱形结构与方形结构510
    2242金属壳与塑料壳511
    2243能量与功率的平衡511
    2244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组的设计512
    2245热管理水冷与风冷512
    22.5EV电池组512
    22.6HEV电池组514
    2261HEV种类514
    2262电损耗515
    2263荷电状态保持515
    22.7燃料电池的启动和动力辅助515
    22.8消费类电池——预充Ni/MH电池516
    22.9放电特性517
    2291概述517
    2292放电特性518
    2293质量比能量519
    2294比功率519
    2295放电速率和温度对容量的影响520
    2296工作寿命(工作时间)522
    2297荷电保持能力523
    2298循环寿命524
    2299搁置寿命526
    22910库仑/能量效率和内阻526
    22911过放电过程中的反极527
    22912放电类型528
    22913恒功率放电特性528
    22914电压降(记忆效应)528
    22.10充电方法530
    22101概述530
    22102充电控制技术532
    22103充电方法533
    22104再生制动能535
    22105充电算法535
    22.11电绝缘536
    22.12下一代Ni/MH电池536
    22121降低成本536
    22122超高功率设计537
    22123储能电池538
    参考文献538
    第23章锌/镍电池540
    23.1概述540
    23.2锌/镍电池化学原理541
    2321锌电极542
    2322配对镍电极的考虑543
    2323隔膜544
    2324正极545
    23.3电池单体结构545
    2331方形结构545
    2332密封圆柱结构546
    2333镍电极547
    2334锌电极548
    2335隔膜与电解质设计548
    23.4性能特征549
    2341贮存特性553
    2342安全性553
    2343锌/镍单体电池和电池组554
    2344失效机理556
    23.5应用557
    2351电动工具557
    2352割草机和园艺工具557
    2353轻型电动车558
    2354混合电动车558
    2355消费电子用AA电池559
    23.6锌/镍电池的环境问题559
    参考文献560
    第24章氢镍电池562
    24.1概述562
    24.2化学反应562
    2421正常工作563
    2422过充电563
    2423过放电563
    2424自放电563
    24.3电池与极组组件564
    2431正极(烧结式)564
    2432氢电极565
    2433隔膜材料565
    2434气体扩散网565
    24.4Ni/H2电池结构565
    2441COMSAT Ni/H2电池566
    2442空军Ni/H2电池566
    2443质量比能量与体积比能量568
    24.5氢镍电池组的设计569
    24.6应用571
    2461GEO应用571
    2462LEO应用572
    2463地面应用573
    24.7性能特性574
    2471电压特性574
    2472Ni/H2电池的自放电性能575
    2473电解质浓度对容量的影响576
    2474GEO性能577
    2475LEO性能数据578
    24.8先进设计578
    2481IPV Ni/H2电池的先进设计578
    2482先进电池组设计理念579
    2483双极性Ni/H2电池581
    参考文献581
    参考书目583
    第25章氧化银电池584
    25.1概述584
    25.2化学原理586
    2521电池反应586
    2522正极反应586
    25.3电池构造和组成586
    2531银电极587
    2532锌电极588
    2533镉电极588
    2534铁电极588
    2535隔膜588
    2536电池壳589
    2537电解质和其他组件590
    25.4性能590
    2541性能和设计权衡590
    2542锌/氧化银电池的放电特性591
    2543镉/银电池的放电特性594
    2544阻抗594
    2545荷电保持能力595
    2546循环寿命和湿寿命595
    25.5充电特性599
    2551效率599
    2552锌/氧化银电池599
    2553镉/氧化银电池600
    25.6单体类型和尺寸601
    25.7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和处理方法602
    25.8应用603
    25.9最新进展605
    参考文献607
    第26章锂离子电池609
    26.1概述609
    26.2化学原理611
    2621嵌入反应过程612
    2622正极材料612
    2623负极材料621
    2624非水溶液锂电解质633
    2625电解质添加剂639
    2626隔膜材料641
    26.3电池结构642
    2631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643
    2632叠层锂离子电池的结构644
    263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645
    26.4锂离子电池特点与性能647
    2641锂离子电池的特点648
    2642商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652
    26.5安全特性667
    2651充电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与温度的依赖关系667
    2652对锂离子电池安全与设计的监管标准669
    26.6结论与未来发展趋势673
    参考文献673
    第27章常温锂金属二次电池678
    27.1概述678
    27.2化学原理680
    2721负极680
    2722正极682
    2723电解质684
    27.3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性质689
    2731电化学体系689
    2732选用有机液态电解质的电池689
    2733聚合物电解质电池693
    2734无机电解质电池695
    27.4结论699
    参考文献699
    第28章可充电碱性锌/二氧化锰电池703
    28.1概述703
    28.2化学原理704
    28.3结构705
    28.4性能706
    2841第一次循环放电706
    2842循环706
    2843不同型号电池的性能707
    2844多单体并联电池707
    2845温度影响709
    2846贮存寿命709
    28.5充电方法710
    2851恒电压充电710
    2852恒电流充电711
    2853脉冲充电711
    2854溢流充电712
    28.6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型号713
    参考文献714
    第4部分特殊电池体系
    第29章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车用电池718
    29.1绪论718
    2911电动汽车718
    2912电动汽车推进的动力和能源721
    2913电动汽车电池组系统724
    2914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子控制器724
    2915电动汽车的热管理725
    2916电动汽车电池的汽车集成725
    29.2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目标726
    29.3电动汽车电池728
    29.4电动汽车的其他储能技术733
    29.5混合电动车734
    29.6混合电动车的种类739
    2961停车起步(微型)型混合电动车740
    2962助力混合电动车741
    2963重型混合电动车744
    2964轻型混合电动车744
    2965插电式混合电动车745
    29.7HEV电池性能需求比较747
    29.8HEV电池的车辆集成748
    29.9其他HEV储能技术755
    参考文献755
    第30章储能电池758
    30.1概述:电网储能758
    30.2沿革760
    3021抽水储能760
    3022沿革、标准化电力设施761
    3023不受监管的市场环境761
    30.3电池储能:储能系统如何创造价值762
    3031快速备电763
    3032区域控制与频率响应后备763
    3033商品电存储765
    3034变电系统稳定766
    3035变电电压调节766
    3036输电设施升级延迟767
    3037配电设施升级延迟768
    3038用户电能管理768
    3039可再生能源管理769
    30310电源质量和可靠性769
    30.4电池储能系统里程碑772
    3041新月电联盟(现为美国能源联合会),BESS,北卡罗来纳州772
    3042南加利福尼亚爱迪生季诺电池存储工程772
    3043波多黎各电力权威(PREPA)电池系统773
    3044金谷电器协会(GVEA)Fairbanks 电池系统774
    30.5固定式用途的先进电池技术774
    3051βAl2O3钠高温电池774
    3052电化学体系描述776
    3053钠/硫体系电化学776
    3054钠/金属氯化物体系电化学777
    3055钠/硫电池技术778
    3056钠/氯化镍电池技术779
    3057钠/硫电池设计思路779
    3058βAl2O3钠电池系统应用780
    30.6液流电池784
    3061锌/溴液流电池784
    3062电化学体系描述785
    3063性能786
    3064采用锌/溴电池的储能装置787
    3065全钒液流电池789
    3066采用全钒液流电池的储能设备789
    3067太平洋电力,犹他州城堡谷全钒液流电池(VRB)系统791
    30.7结论791
    参考文献792
    第31章生物医学用电池796
    31.1植入装置用电池和需求796
    3111植入式心脏起搏器796
    3112植入式心脏复率除颤器797
    3113植入式心脏同步化治疗除颤器798
    3114植入式心脏监护器799
    3115心脏辅助和完全型人工心脏装置799
    3116神经刺激器800
    3117临床实验800
    31.2外部供电医疗装置电池的应用和需求801
    3121外部给药泵801
    3122听觉辅助装置801
    3123自动外部除颤器802
    31.3安全因素803
    3131一次电池的安全性803
    3132二次电池的安全性804
    3133运输规则805
    31.4可靠性805
    3141失效模式和故障树分析805
    3142电池设计的质量鉴定806
    3143非破坏性测试806
    3144破坏性测试807
    31.5生物医学装置用电池的特性808
    3151锂/碘电池808
    3152锂/亚硫酰氯电池810
    3153锂/氟化碳电池811
    3154锂/钒酸银电池813
    3155锂/二氧化锰电池815
    3156锂/钒酸银电池与锂/氟化碳电池817
    3157锂离子电池819
    3158锌/空气电池822
    3159生物燃料电池823
    参考文献824
    第32章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选择829
    32.1概述829
    32.2电池选择的要素829
    32.3典型的便携式应用830
    32.4一次电池的种类和应用831
    32.5二次电池的种类和应用832
    32.6电池选择的详细标准836
    3261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对比836
    3262电压836
    3263物理尺寸836
    3264容量838
    3265负载电流和曲线839
    3266温度需求839
    3267搁置寿命840
    3268充电840
    3269安全和监管841
    32610成本842
    32.7决定和权衡843
    3271减少可能的选项843
    3272性能标准的权衡845
    32.8规避电池选择中的常见失策846
    第33章金属/空气电池847
    33.1概述847
    33.2化学原理849
    3321原理简介849
    3322空气电极850
    33.3锌/空气电池851
    3331简介851
    3332便携式锌/空气原电池851
    3333工业锌/空气电池856
    3334混合空气/二氧化锰原电池859
    3335锌/空气充电电池859
    3336机械式充电锌/空气电池864
    33.4铝/空气电池867
    3341中性电解质铝/空气电池868
    3342碱性电解质中的铝/空气电池869
    33.5镁/空气电池876
    33.6锂/空气电池877
    3361背景877
    3362阳极878
    3363电解质和隔膜878
    3364阴极879
    3365电池设计及性能879
    3366电池组设计883
    3367锂/水电池883
    参考文献886
    第34章水激活镁电池及锌/银贮备电池890
    34.1水激活镁电池890
    3411概述890
    3412化学原理891
    3413水激活电池类型892
    3414结构892
    3415工作特性897
    3416电池用途905
    3417电池型号和尺寸907
    34.2锌/氧化银贮备电池908
    3421概述908
    3422化学原理908
    3423结构909
    3424工作特性912
    3425单体和电池组型号和尺寸915
    3426特殊性能及维护917
    3427成本917
    参考文献917
    第35章军用贮备电池919
    35.1常温锂负极贮备电池919
    3511概述919
    3512化学原理919
    3513结构921
    3514工作特性928
    3515应用932
    35.2旋转贮备电池932
    3521概述932
    3522化学原理932
    3523设计依据933
    3524工作特性936
    参考文献939
    参考书目940
    第36章热电池941
    36.1概述941
    36.2热电池电化学体系942
    3621负极材料943
    3622电解质943
    3623正极材料944
    3624焰火加热材料944
    3625激活方法945
    3626绝缘、隔热材料945
    36.3单体电池化学原理946
    3631锂/二硫化铁体系946
    3632锂/二硫化钴体系948
    3633钙/铬酸钙体系948
    36.4单体电池结构949
    3641杯式单体电池949
    3642开放式单体电池949
    3643片式单体电池950
    36.5电堆结构设计951
    36.6热电池性能特征953
    3661电压变化范围953
    3662激活时间954
    3663激活寿命954
    3664涉及热电池应用应注意的问题954
    36.7热电池检测和监督955
    36.8热电池的新发展956
    参考文献956
    参考书目957
    第5部分燃料电池与电化学电容器
    第37章燃料电池导论960
    37.1概述960
    37.2燃料电池的工作962
    3721反应机理962
    3722燃料电池的主要组件963
    3723一般特性963
    37.3千瓦以下燃料电池965
    3731氢和富氢燃料965
    3732电化学转换966
    3733工作温度966
    3734组件特性966
    3735空气自呼吸系统968
    3736环境友好968
    3737成本968
    37.4千瓦以下燃料电池的创新设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968
    参考文献969
    第38章小型燃料电池970
    38.1概述970
    38.2燃料电池技术分类971
    38.3燃料电池电化学行为972
    38.4电池堆结构973
    38.5燃料选择974
    38.6燃料处理与贮存技术974
    3861压缩氢气贮存974
    3862间接贮氢技术974
    3863燃料处理975
    3864燃料处理技术976
    3865气体处理977
    38.7系统集成要求977
    3871燃料供应977
    3872空气供应978
    3873水管理978
    3874热管理978
    3875控制979
    38.8硬件及特性979
    3881PEM燃料电池979
    388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983
    38.9预测984
    参考文献984
    第39章电化学电容器985
    39.1概述985
    3911电化学电容器与电池的比较985
    3912电化学电容器的能量贮存986
    39.2化学与材料特性990
    3921活性炭990
    3922改良碳材料990
    3923金属氧化物991
    3924集流体材料991
    3925电解质991
    39.3电容器行为特征992
    3931小型碳/碳电容器(容量小于10F)992
    3932大型碳/碳电容器(容量大于100F)993
    3933采用先进材料的电容器特性及装置设计994
    39.4电化学电容器模型994
    3941交流阻抗的等效电路994
    3942数学模型997
    3943混合电容器设计分析1000
    39.5电化学电容器测试1001
    3951测试过程概述1002
    3952碳/碳电容器的测试1002
    3953混合电容器和赝电容电容器的测试1007
    39.6电容器和电池的成本及系统1010
    3961电化学电容器和电池的成本1010
    3962电容器与电池相结合1011
    3963模块和寿命1013
    3964单体平衡1014
    参考文献1016
    第6部分附录附录A术语定义(英汉对照)1022
    附录B标准还原电位1032附录C电池材料的电化学当量1033
    附录D标准符号和常数1035
    附录E换算系数1039附录F文献1049
    附录G电池失效分析方法学1052
    参考文献1078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