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图书中国在梁庄9787516809778
  • 正版全新
    • 作者: 梁鸿著 | 梁鸿编 | 梁鸿译 | 梁鸿绘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梁鸿著| 梁鸿编| 梁鸿译| 梁鸿绘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印次:6
    • 字数:215000
    • 页数:33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6809778
    • 版权提供:台海出版社
    • 作者:梁鸿
    • 著:梁鸿
    • 装帧:精装
    • 印次:6
    • 定价:58.00
    • ISBN:9787516809778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336
    • 外部编号:120215735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我的故乡是梁庄

    回到穰县

    迷失

    往事

    生存镜像

    第二章 蓬勃的“废墟”村庄

    废墟

    平地掘三丈

    黑色淤流

    河岸

    河的终结

    第三章 救救孩子

    王家少年

    芝婶

    五奶奶

    梁庄小学

    第四章 离乡青年

    毅志

    菊秀

    春梅

    义哥

    生命之后

    第五章 成年闰土

    清立

    昆生

    姜疙瘩

    清道哥

    第六章 被围困的乡村政治

    政治

    老支书

    现任村支书

    县委书记

    第七章 “新道德”之忧

    明太爷

    灵兰

    老道义

    焕嫂子

    巧玉

    赵嫂

    第八章 何处是故乡

    泥淖

    被遗忘的人

    新生

    文化茶馆

    再见,故乡!

    后记

    附录 艰难的“重返”

    1. 人民文学奖首届非虚构作品奖,《中国在梁庄》精装新版重磅出击——此次精装新版对图文进行了全面修订,特邀陆智昌老师操刀设计,重磅出击。作者梁鸿在离家二十多年之后,重回家乡,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的危机……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2. 在梁庄,望故乡;出梁庄,见中国。当代乡村与中国*完整的文本《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首次集合出发——《中国在梁庄》叙述的是作家与她的故乡,而《出梁庄记》则是中国的细节与观察。在梁庄的本地人与出梁庄去外地的打工者原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此次关于“梁庄”*完整的文本,即《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本书首次集合出发。从“梁庄”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乡村与中国*真实的形象。

    3. 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情感的、个人的、文学的“梁庄”——“我思念我的故乡,思念大地、河流、村庄,思念与土地相关的时间与生活。”本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社会调查个案,它是作者以梁庄女儿的身份,以文学的方式重新回归、书写自己故乡,找寻自己精神家园的尝试。





    获奖情况:
    2012年图书馆第七届文津图书奖
    2012年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
    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
    2010年度新浪十大好书
    2010年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图书奖
    2010年度广州十大好书势力榜
    第九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散文奖提名
    《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
    《光明日报》2010年度好书榜单
    《北京文学》2010年度好文榜单
    《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

    梁鸿文本中让我常常陷于无法自拔境地的,是作者每每从具体事件幡然而及的叩问。作者似乎是在有意地铺设场景,却在读者深陷其中后施之叩问。这时,我们的思索与结论已经无处逃遁。因为,这叩问,因作者对梁庄历史的深刻体恤而深邃,因其身体走出梁庄,而精神始终没有须臾离开而充满切肤之感,因在梁庄中国之外 有北京中国的参照而富于时代气息,更由于一个学者、文学工作者长时间思考的磨砺而一针见血。

    ——2012年图书馆第七届“文津图书奖”授奖辞

    梁鸿的《梁庄》以乡村人和离乡者的双重视角观察着乡村现实、回顾着乡村历史、瞻望着乡村未来,娓娓的讲述中流淌出不尽的忧伤,而叶落归根的决意更加重着忧伤的分量。梁鸿既入 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讲述,让我们反思改造乡村的理念与方式,让我们思考那些古老的乡村秩序和乡村景观还有恢复的可能。梁鸿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故事和情感的真实。梁鸿以真实的力量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也同样地顾后和瞻前,忧虑和悲伤,困惑和迷茫。在心系母土的真实表述中,有着值得珍视的精神担当。

    ——2012年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授奖词

    作为一位年轻学者,梁鸿走出书斋、走向故乡是为了使学术与言说回到坚实的土地与活的人生。现代背景中的故乡书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焦点之一,但《梁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显出迫切的意义。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

    ——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授奖辞

    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梁鸿为我们展现了当下发生在中国乡村的“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在这样的变局下,正是那些打工者的观念和经历,在重新构建着新的乡村生活和观念。他们是现代化冲击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中介,同时也是现代化在农村的诠释者。但是,身份上的尴尬和困境,令他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只能是现代化的被动接受者,却无法主动参与其中。于是,无论是打工者本身,还是他们带动变革的乡村社会,都在滑向一种病态,这种病态被梁鸿类比为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笔下的“呼愁”——一种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

    ——经济观察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