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醉染正版]牛津通识读本:现代拉丁美洲文学(拉美文学的繁荣之源,知名西语研究学者张伟劼作序L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予发货,感谢理解!
    • 作者: 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著 | | 金薇译
    • 出版社: 江苏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醉染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著| 金薇译
    •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
    • 开本:16开
    • ISBN:9782321015033
    • 版权提供:江苏译林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编辑推荐

    拉丁美洲文学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起世人的极大瞩目,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富恩特斯、聂鲁达及其作品迅速成为全球知识分子的热议话题。《现代拉丁美洲文学》论及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重要文学议题,突出了拉丁美洲文学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国际影响。本书由西班牙语文学研究学者、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张伟劼先生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一批拉丁美洲作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热捧,但很少有人知道滋养这些作家的文学传统。《现代拉丁美洲文学》从18世纪晚期论至现今,展开了一系列广泛的文学主题,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憾。拉丁美洲文学在政治危机时刻,如独立战争、美西战争、墨西哥革命和古巴革命中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整个拉丁美洲及全世界的文学使命。在这样的叙述框架下,安德烈斯·贝略、何塞·玛利亚·埃雷迪亚、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费尔南多·巴列霍、波拉尼奥等作家及其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

    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耶鲁大学西班牙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出版过多部有关西班牙文学、拉丁美洲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著作。


    序言作者

    张伟劼,南京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艺术学博士,墨西哥学院、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西班牙语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现任教于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并担任系主任。著有《帝国的遗产》、《吉他琴的呜咽:西语文学地图》,译有《燃烧的原野》、《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银儿与我》、《假证件》等。


    目录

    致谢

    章 引言

    第二章 诗的步履:从浪漫主义到西语美洲现代主义(从安德烈斯·贝略到鲁文·达里奥)

    第三章19世纪的散文:揭开拉丁美洲的神秘面纱

    第四章 诗的步履:从西语美洲现代主义到现代主义

    第五章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从地域主义到现代主义

    第六章 今日拉丁美洲文学

    索引

    英文原文



    序言

    序言

    张伟劼

    大概也就是从十年前开始,拉丁美洲文学在中国重新火了起来,以至于谁要是不能说出两部以上马尔克斯作品的名字,都没有资格宣称自己是文艺青年。我的一个德语系同事哭笑不得地告诉我说,给本科一年级新生上德国文学研讨课,很多学生表示没怎么读过德语文学,对拉丁美洲文学还是比较了解的,比如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此二“斯”,大概是在中国销量zui高、影响力zui为广泛的两位拉丁美洲作家了,包括莫言在内,多少中国作家是以此二“斯”为师的啊!这两位大师颇能代表拉丁美洲文学表现出来的一些对立又统一的倾向:书写社会现实和探索玄幻世界、寻找本土文化之根与承继西方文化传统、视文学为反压迫反强权的武器和视文学为文学本身……不过,他们还不能完全代表现代拉丁美洲文学。马尔克斯以长篇小说见长,博尔赫斯以短篇小说为人熟知。不可否认,小说仍然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zui主要的文学体裁,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小说不是文学的全部。

    在这本小而精的拉丁美洲文学史著作中,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的西班牙语文学研究专家罗伯托· 冈萨雷斯· 埃切维里亚向我们展示了从19世纪初至本世纪初的拉丁美洲文学全景,从“诗的步履”开始,经历散文的兴盛和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到新小说的绽放和更新一代叙事文学的崛起。不同文学样式呈现出的这种此消彼长,是文学的规律,正如王国维的名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或如雅各布森关于每个时代的艺术中均有一种艺术作为主导的论断。

    如此广袤的一片大陆,加上加勒比海上的那一连串岛屿,何以形成一种南北呼应、步调统一的文学?换句话说,一部由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学生产共同造就的文学史,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反过来说,拉丁美洲文学共同遗产的继承、跨国写作共同体的维系,又不断地维护着拉丁美洲共同体的存在。乌拉圭文论家安赫尔· 拉马曾指出,新旧殖民主义使拉丁美洲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巴尔干化的状态;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和另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相似之处之所以还能表现得如此明显,首先应当归功于文学。通过文学来了解拉丁美洲,是许多从事拉丁美洲政治经济研究的优秀学者的不传之秘。在埃切维里亚的这本书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文学史,也是社会史、思想史。在拉丁美洲时而混乱无序的权力变动之下,感知和思想的暗流在沉静地流淌。把握了这些地下暗河的走向,也就更易于看清政治潮流的经脉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中读到一些有趣的文学地理学现象,或者说世界文学现象:拉丁美洲文学主要的生产空间,一度是远隔重洋的巴黎;美国似乎在和法国暗中较劲,既为拉丁美洲作家提供灵感和参照,也慷慨给予赞助和庇护所。作者凭借他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阅读素养,向我们展示了拉丁美洲文学与法国文学、英语文学之间的隐秘联系,也揭示了拉丁美洲文学从学徒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对于也曾学徒般模仿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的中国作家来说,拉丁美洲文学的道路不也很有启发意义吗?

    此书篇幅虽小,但涉及大量专有名词,有些人名和书名在中国还鲜为人知,另一些则有了在业界之内约定俗成的译法,翻译这样一本书并非易事。好在译者金薇女士是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科班出身,又从事西班牙语文学编辑工作多年,作为非常称职的译者,提供了准确而流畅的译文。此书在南京出版,恰逢diyi届中国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在南京成立40周年,当年参会的前辈,如今有几位已经在天堂图书馆中与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相会了。这几位我们的老师若是能看到此书的出版,一定会为我国拉丁美洲文学译介和研究事业的继续发展而感到欣慰的。

    2019年9月于南京大学


    书摘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的“拉丁美洲文学热”: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加夫列尔· 加西亚· 马尔克斯、胡里奥· 科塔萨尔、马里奥· 巴尔加斯· 略萨、卡洛斯· 富恩特斯、巴勃罗· 聂鲁达和奥克塔维奥· 帕斯陆续进入西方受教育阶层读者的视野。米格尔· 安赫尔· 阿斯图里亚斯、聂鲁达、加西亚· 马尔克斯、帕斯相继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据说在当今中国,加西亚· 马尔克斯已成为zui受追捧的殿堂级作家。2010年,巴尔加斯· 略萨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然而,在西班牙语世界以外,孕育这些伟大作家的叙事传统,却鲜有人真正了解。

    尽管拉丁美洲的文学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拉丁美洲文学界却是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首次萌生了“本土文学”的集体意识:一群来自拉丁美洲几个国家的流亡作家与外交官在巴黎集聚并共同创刊,以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殖民遗产,视其为新发现的文学传统的发端。这种对自我和对殖民者的重新认知,脱胎于拉丁美洲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浪潮,逐渐孕育出众多声势浩大的文学新风潮和新实践并延续至今。

    zui早的风潮之一,是拉丁美洲文学摆脱了政治骤变时期各国零散创作的局面,

    意识到自己已经形成了贯穿大陆的统一文学场域。这期间,各国纷纷寻求独立,百废待兴。美西战争的到来不仅大为削弱了西班牙帝国的实力,也在英语美洲与西语美洲、宗主国西班牙与美洲殖民地之间划下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文化差异孕育出拉丁美洲的diyi场文学运动——西语美洲现代主义运动。20世纪初,diyi次世界大战的落幕、苏维埃和墨西哥革命的爆发,带动了“先锋派”文学的兴起,诗歌作品大量涌现,散文次之。diyi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和远大抱负轰然崩塌,科学新发现的全盛时期如昙花一现,帝国主义肆意扩张的美梦也随之戛然而止。

    西方国家陷入了困顿。一种主张打破常规的艺术形式——“先锋派”应运而生,其中包含了欧洲艺术。先锋派运动遍及欧洲,流派迭出,刺激了文学活动的繁荣。西班牙内战(1936—1939)期间,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拉丁美洲)的作家齐聚伊比利亚半岛,借笔声援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西班牙本土作家与拉丁美洲作家(尤其是诗人)的融合,培育出广泛的政治和美学共识,碰撞并开辟出西班牙语诗歌的黄金时代。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古巴革命而来的去殖民化趋势,催生了被称为“文学爆炸”的拉丁美洲小说的大繁荣。

    就在世界格局骤变、拉丁美洲大陆的集体创作逐渐成形的同时,在各国政府的催发下,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家文学,出现了一批有本土特色的知名作家。各国取得独立后普遍采用中央集权模式,

    作家和知识分子往往身兼国家公职,职务从显赫的外交官到普通的教师或政府官员。相较而言,大国文学更为繁荣,尤其是殖民时期总督府所在区域(墨西哥、秘鲁、拉普拉塔河流域);哥伦比亚、智利和古巴亦拥有优渥的文学土壤(古巴文学的繁荣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首都哈瓦那为一年两度西班牙舰队驶回本土的重要港口)。但是,国土面积或旧时的战略地位,绝非本土文学大家产生的wei一条件。1867年,鲁文· 达里奥在小国尼加拉瓜出生,后成为继加尔西拉索· 德· 拉· 维加(1501—1536)之后西班牙语诗界zui具影响力的诗人。

    由这群聚首巴黎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引发的另一股风潮,是越来越多的拉丁美洲艺术家开始拥向法国首都,并随时将他们的文学与艺术思潮从那里推向世界。选择遥远的巴黎作为据点,与拉丁美洲天然的政治地理情况有关: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19个大大小小的国家,缺乏一个具有号召力和辐射力的核心大都市——像纽约之于美国人,伦敦之于英国人那样。除却地理因素的限制外,在这些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巴黎象征着挣脱出西班牙传统的自由,它拥有西班牙所不具备的、的世界主义精神。因此,拉丁美洲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纷纷被吸引至此,名作家中鲜有人不懂法语——这一传统甚至延续至今。







    ^_^:41a8111787bcdd38f0ea7d015d72b9f1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