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杨红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5189273358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
作 者:杨红 著
定 价:96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页 数:331
装 帧:简装
ISBN:9787302465812
]]> 2
●前言第一章绪论001第一节 “展示”的含义003一、究竟是“展览”还是“展示”003二、阐释性展览005三、遗产阐释005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006一、非遗展示的概念006二、非遗展示空间的内涵007三、非遗展示空间的外延008第三节是否真的需要非遗展示空间017一、展示传播的价值论述017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有关条款018三、《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给予的解释019四、《非遗法》和省级《非遗保护条例》021五、设施建设经费投入022六、主管部门政策导向023七、社会舆论关注程度024八、必要的可行性评估027第四节非遗展示内容的拆解分析028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分类029二、实际分区和展线设置的依据参考032第五节非遗展示涉及的专业与工种032一、框架塑造的手段032二、涉及专业与工种的结构图033第二章非遗展示机构与博物馆035第一节博物馆的定义更新及其灵活性指向037第二节博物馆是否是以实物收藏为主的展示空间038第三节非遗展示与博物馆历史039一、圣地范式与实物收藏功能040二、公共博物馆,内容与观众群的开放040三、生态博物馆,形式与空间的开放041第四节如果是非遗博物馆,应期待哪些功能042一、非遗存在价值的直观呈现042二、非遗保护的趋向性作用042三、价值观与文化身份的重塑043第五节矛盾在哪里 044一、象征性传播作用与现实存在的物质性之间的矛盾044二、民族历史证物与象征物在传播需求与功能上的差异045第六节非遗展示空间的溯源形态045一、民俗博物馆048二、人类学博物馆048三、遗产阐释中心049第七节博物馆建构思想对本书结构的启发051第三章实体展示空间的几种模式053第一节国内非遗展示现状概述055一、静态展陈方式055二、展线设计依据056三、动态展示方式056第二节有没有“模式”057第三节以历史建筑、文保单位为载体057一、北京民俗博物馆058二、苏州民俗博物馆060三、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061四、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062五、福建省非遗博览苑063六、香港三栋屋博物馆063第四节以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063一、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064二、苗族侗族文化博物馆065第五节以仿古街区、村镇、公园等旅游景区为载体066第六节行业博物馆与单项博物馆069一、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070二、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078第四章生态博物馆081第一节生态博物馆对非遗展示的启发083一、生态博物馆强调在原生地保护与展示文化遗产085二、生态博物馆强调当地人的自主管理权085三、生态博物馆与现代体验馆的差异089第二节悖论部分089一、遗产的反博物馆化089二、有形遗产的流失与无形遗产的干预091第五章非遗展示的基本理念093第一节隔断关联的忧虑095第二节文化尊重的体现097第三节活态传承的响应099一、传习与展示合二为一的利弊099二、匠人精神在展示中如何阐释102第四节接近性——生活化104第五节地域性——风格化106第六节亲缘性——情感化107第七节保存功能的库区108第八节通俗原则的遵循110第六章非遗展示的主要方式113第一节现场展演的利弊116第二节商业售卖的尺度118第三节展示场景的还原121第四节非遗手法展示非遗123一、案例:梁祝传说123二、案例:360°全景展示老北京的精气神儿125第五节可视化到媒体叙事125一、视觉刺激125二、影像叙事126三、媒体文件128第六节选项与多感官体验129一、信息媒介交互体验129二、实体进程亲身体验130三、虚拟+现实场景体验132第七章实体展品收集135第一节物质遗存——非遗溯源的重要依据137第二节在非遗展示中可能需要的实体展品139第三节试拟征集清单142一、工艺技艺类142二、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143三、节日仪式类143第四节悖论部分:实物收集是抢救还是破坏144第八章非遗数字资源的生成与共享147第一节非遗数字资源与实体保护的关系149第二节非遗的基础性数字化记录152一、非遗数字化记录的利弊153二、非遗数字化记录的策略157第三节非遗数字资源的保护161一、静止图像采录标准163二、音频采录标准165三、视频采录标准166第四节非遗数字资源的共享166一、开放的姿态166二、虚拟的资源167三、分享的时代167第五节悖论部分168一、“互联网+”非遗可能的不适性168二、“大数据”反而凸显图书文献的价值169第九章实体空间中的数字化展示方式171第一节数字化展示的优势在哪里173一、遵循非遗活态保护规律173二、体现现代展陈设计趋势173三、适应当代信息传播模式174四、实现保存文化记忆功能174第二节非遗所属门类不同,数字化展示方式各异175一、工艺技艺类175二、表演艺术类(包括口头文学)177三、节日仪式类177第三节虚拟现实体验178第四节增强现实体验180第五节定位服务延展182第六节自然用户界面184第七节案例部分186一、河南宝丰“马街书会”186二、哈尼卡乐园187第十章后博物馆时代:非遗展示的多元可能性189第一节“后博物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提供的想象191第二节非遗“后博物馆”的多元可能性194一、大众194二、选择195三、参与199四、感官199五、喧闹201六、娱乐201第三节 “Project”而不是“Museum”202第十一章纪念品售卖与衍生品开发203第一节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纪念品售卖205一、设计制作环节206二、包装售卖环节207第二节从创意产业到博物馆衍生品开发210一、地区性整体文创211二、和衍生产品开发的结合面探讨214第十二章传播:从实体空间到网络环境217第一节非遗展示空间与自带移动设备219一、摄录分享220二、即时社交221三、定制路线221四、资源 221五、在线学习222六、链接服务222七、资源的新媒体传播形态223第二节互联入口224一、社交媒体224二、移动应用224三、物联网225第三节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226一、数字地图228二、虚拟展厅233三、综合平台233第四节资源获取与开放240一、内容获取的众包模式240二、资源开放与电子出版241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243第五节悖论部分247第十三章传播:链接键与外环境249第一节非遗的双螺旋结构与“传播”251一、“链接键”的促发与延伸252二、“外环境”的培植与导向253第二节传播方式与典型案例254一、教育与传播255二、大众媒介传播257三、商业与传播259四、学术研究与传播260第三节非遗数字传播如何破题261一、基于网络的普及性传播261二、移动应用与社交媒体262三、基于数字化的挖掘应用265第十四章汉族地区非遗展示空间267第一节汉族地区非遗展示的共性与个性269一、人物元素——地方名人269二、地理元素——山川、河流270三、特产元素270四、方言元素271第二节以平顶山为研究样本271第三节分区与主线271一、分区——最实用的“三分法”271二、主线设计引入个性元素272第四节内容与形式272一、序厅273二、民俗空间——节庆与礼俗273三、视听空间——风雅与游艺274四、技艺空间——赏玩与日用275五、Work-Shop手工作坊276六、非遗产品集市276第十五章多民族地区非遗展示空间277第一节以湘西为研究样本279第二节如何阐释文化主体及遗产内容284一、土家族文化历史演进脉络284二、人类学视角:土家族母系社会的遗存285三、土家族文化尊重的内涵285四、土家族的自我文化认同285第三节主题与主线285一、是否突出民族性285二、叙事如何差异化286三、找到吻合的主题287第四节内容与形式287一、“图案之美”——审美意象展示287二、“换衣间”——体验空间门户288三、“湘西之声”——口头传统体验288四、盛情·苗家风——苗族体验空间288五、盛宴·土家年——土家族体验空间290六、盛世·大舞台——综合体验空间291七、守护·在行动——保护倡议空间292第十六章结论293参考文献297附录附录A《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全文306附录B国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相关摘录314附录C本书涉及的部分国内外相关机构328后记330
]]> 3
内容简介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的建立和物品的展示成为文化热点。本书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案例为基础,从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探索了不同部门类非遗适用的展示方式,并由实体空间衍生到数字媒体和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系统前沿的非遗展示图景,同时也吸收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和做法,为读者提供近期新的展示理念和实践案例参考
]]> 4
杨红 著
杨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后.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展示与传播对象来结构全篇,似乎有依附“非遗”这一热点之嫌,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的艺术形态和文化事项内容庞杂、形式各异,展示的基本理念、内容形态和技术手段也会千差万别。但一定地域、一定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信息、相关实物及文献记录汇聚在特定空间予以展示这一实际应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结构、设计这样一个综合展示空间的实践需求是切实存在的。探索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适用的展示方式,并从基本理念和技术手段双向入手,是本书应用研究部分的方向。一如提出“网络社会”的传播学者曼威·卡斯特所说:“学术的创新往往源于不同学科的碰撞。从一个学术领域转往另一个学术领域,由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到惯用概念,均有重新整合的机会。”期望能够基于国内非遗类展示空间建构不断升温这一实际应用的领域,带着问题做研究,本着学术研究经世致用的传统......
关于“传播”“传播”一词是英文中用得最滥的词汇之一(Theodore Clevenger, Jr.,1991)。1这句话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成为高频词汇;二是被人们用于不同的对象和场合,指代着不同且丰富的含义。单从研究的视角出发,“传播”在许多学科领域中早已“生根发芽”,开辟出许多成熟的理论路向和研究范式,并就不同的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样的传播研究。因而,在开头部分,要做的是给“传播”从数以百计的已有定义中选取一个可以恰当地框定本书所指的“传播”。传播学最重要的两大分支——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在过去是界限分明的。人际传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传播,通常是面对面的。2而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了。3......
]]>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