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修身养/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97875440834山西教育
    • 作者: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著 |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编 |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译 |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绘
    • 出版社: 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著|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编|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译| 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绘
    • 出版社: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5-01
    • 字数:166千字
    • 页数:234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4083423
    • 版权提供:希望,山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
    • 著:编者:王希明|总主编:于漪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2.00
    • ISBN:9787544083423
    • 出版社:山西教育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5-01
    • 页数:234
    • 外部编号:353401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编 勤学与改过
    章 安贫乐道
    文化典籍
    一 忧道不忧贫
    二 原宪居鲁
    三 叔向贺贫
    四 吴隐之有清 五 白居易的座右铭
    六 杜甫心忧天下
    七 舍弃王位,一心著书
    八 李二曲隐居读书
    九 吴廷栋清操绝俗
    十 不苟求富,不务求贫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章 尊师重教
    文化典籍
    一 师严然后道尊
    二 荀子论尊师
    三 古代的学生守则
    四 汉明帝尊师
    五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六 程门立雪
    七 董纭六十八岁拜师
    八 罗汝芳侍师于狱
    九 白鹿洞书院的教思碑
    十 经师与蒙师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三 章 学而不厌
    文化典籍
    一 好学乐学
    二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 师旷论学
    四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五 梁元帝焚书
    六 陆游的书巢
    七 四时读书乐
    八 恨未遍读天下书
    九 夜读闲书
    十 旦旦而学之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四章 内省自新
    文化典籍
    一 曾参三省
    二 过勿惮改
    求诸
    四 负荆请罪
    五 周处改过
    六 戴渊自新
    七 唐太宗以人为镜
    八 不贵无过,贵能改过
    九 检点心事,克制病痛
    十 曾国藩的自省日记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编 自律与奉献
    章 以戒为师
    文化典籍
    一 克己、寡欲与持戒
    二 儒本为一体
    三 破戒如伐树
    四 恶念如野火
    五 折齿拒肉
    六 酒肉穿肠过
    七 百丈清规
    八 防心离过
    九 孙悟空打杀六贼
    十 见月立戒幢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章 慈悲济世
    文化典籍
    一 仁与慈悲
    二 舍身饲虎
    三 循声救苦
    四 护鸭绝饮
    五 人虎同舟
    六 躬处疠坊
    七 鉴真东渡
    八 布袋
    九 妙普诣贼救民
    十 学未忘世——八指头陀诗三首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三编 超脱与随
    章 不慕荣利
    文化典籍
    一 隐退之道
    二 祝宗人说彘
    三 范蠡功成身退
    四 庄周遗世自放
    五 回归田园之乐
    六 孙思邈固辞爵位
    七 李白傲视权贵
    八 王冕不仕
    九 李我隐于江湖
    十 村姬“毒舌”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章 法天贵真
    文化典籍
    一 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二 万物皆有天机
    三 尽物之的至德之世
    四 天道无为,听恣其
    五 阮籍的真情
    六 王子猷的任诞
    七 郭橐驼种树
    八 李贽的童心说
    九 龚自珍疗梅
    十 贾宝玉的愚顽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年79岁。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教师,198年被为全国工作者。

    本章所说的“法天贵真”,意思是效法自然之道,以回归自我的本为贵。“法天”,用《老子》中的话来解释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本无为,而万物不必借外在力量,只需
    要随其本,就能蓬勃生长。所以,顺其自然就是天道运作的特点。在庄子看来,“人”和“天”的区别就在于能随顺万物的本。《庄子·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牛马有四脚,和人无关,这就是天。而给马套上笼头,穿牛鼻子系缰绳,则违背了牛马的本,是人为的举动。所以庄子提出“以灭天”,“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对这一观点,后世多有阐发。像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说的“顺木之天,以致其”,就是效法自然,使树能按本长。而不管是“根拳而土易”还是“爱之太恩,忧之太勤”,都是违背树木天的行为。两种做法,正好分别对应了庄子所说的“天”和“人”。柳宗元对于郭橐驼的赞美,实际体现出他对“法天贵真”思想的认同。
    庄子又用“天机”的概念指代万物的本真。万物各自有各自的天机,只要顺自己的本而动即可,没有必要羡慕他人。比如夔、蛇、风、目、心,只要各自持守自己的天机,就是“反其真”,并没有高下之分,自然不必互相羡慕。按照这一理论,从修身养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情况,接受自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我,就能做到“反其真”。而羡慕他人,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至于违背自己的本心,这是愚蠢的行为。
    “真”还意味着真情。《庄子·渔父》中把精诚之至而发的情感叫作“真”,法天贵真的圣人不会被世俗拘牵,不会在乎世俗的“礼”。这一观念指导
    了阮籍、嵇康等魏晋名士的言行。所以阮籍要说“礼
    岂为我辈设邪”,嵇《养论》中则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王子猷雪夜访戴、吴中赏竹,又暗示出有真情者举动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即使这些举动在世俗之人的眼中简直不可理喻。
    但是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不能不受到来自社会的种种制约。“不拘于俗”的提法,本身即意味着世俗的规范往往会束缚人的天。正是这些规范催生了与“情”对的虚伪。像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倡“童心说”,他把“童心”定义为“绝纯真,初一念之本心”,其对立面便是“”“事”“”。再如清代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以梅为喻,激烈地批判了社会规范对人的摧残。曹雪芹在小说《红楼梦》中,则通过对贾宝玉这样的叛逆者形象的塑造,把矛头指向了整个社会通行的以“仕途经济”为贵的价值标准。总之,在社会规范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致禁锢思想扭曲人的时代,道家的“贵真
    ”观念,往往就成为思想家们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
    老子、庄子都激烈地批评儒家提倡的仁义。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昏乱,有忠臣。”庄子说:“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仁义是外在于人的自然本的东西,仁义兴起是社会远离天道的表现。在仁义道德僵化为一种强制的伦理规范,因而扼杀人的时候,老庄的观点便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近现代思想对“吃人的礼教”的批判,对个解放的提倡,都可以在传统的道家学说中找到依据。像新文化运动时期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的学说,就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与禁锢人自由的社会相对,庄子提出了理想社会的模型。这一社会首先是无为而治的,各种生灵都能得其天机。东汉王充《论衡》继承这一点,强调了“无为”的统治方式。其次,引人注目的是,在庄子的“至德之世”中,人是混同于鸟兽的。这也就意味着,人不但是社会中的人,还是天地中的人。一个人修身养,回归天自然,应该能和万物共生共存、和睦相处。人必须去除认定自己是万物灵长的傲慢,以控制与奴役物种为非,才可能达到合于天道的至善之境。P0-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