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9787208134102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田雨澍著 | 田雨澍编 | 田雨澍译 | 田雨澍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田雨澍著| 田雨澍编| 田雨澍译| 田雨澍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01
    • 版次:1
    • 字数:141000
    • 页数:171
    • 开本:32开
    • ISBN:9787208134102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田雨澍
    • 著:田雨澍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32.00
    • ISBN:9787208134102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9-01
    • 页数:171
    • 外部编号:97986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章 戏曲艺术的特征
    一、艺术形式的特点
    二、戏曲艺术的美学本质
    三、虚实结合的原则
    四、结论
    第二章 人物塑造
    一、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二、寓义理于感情格中
    三、充分揭示人物感情
    四、强化人物格特征
    五、细腻的心理描写
    第三章 戏剧
    一、的普遍
    二、揭示人物感情格的基础
    三、以人物内心为主
    四、关于高潮
    五、的尖锐程度
    六、情节与的关系
    第四章 情节
    一、情节的构成
    二、情节发展的线索
    三、情节的提炼
    四、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第五章 场景安排
    一、从折到场的演进
    二、场子和一般场子
    三、场子的构成
    四、场景与情节的关系
    五、结构的本质
    第六章 戏曲语言
    一、个化、行动和韵律美
    二、本色与文采的结合
    三、如何撰写揭示人物感情的唱词
    四、唱词与念白的关系

    田雨澍,又名田雨淑,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临清市人,1935年3月出生。中学时期先后在济南、北京求学,1961年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工作,直到退休。著作除本书之外,还有《观众审美与艺术的兴衰》和一些学术。






    内容简介





      《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材料丰富,案例得当,论点精辟,旁征博引,通过对古今中外剧作和戏剧理论的研究,系统探索了编剧艺术的规律。其中关于戏剧创作基本特的论述尤为精彩。著者田雨澍在对西方戏剧理论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作出“说”的归纳,简明而又有力量。在戏剧结构章节中,著者依据欧洲戏剧对于结构类型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把戏剧结构分为“开放式结构”、“锁闭式结构”和“人像展览式结构”三种类型,并对不同结构的特点作精当分析,同时又选择“突出”、“悬念设置”、“吃惊”、“突转与发现”四种主要的结构手法作介绍,可谓鞭辟入里。





    作者简介





      田雨澍,又名田雨淑,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临清市人,1935年3月出生。中学时期先后在济南、北京求学,1961年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工作,直到退休。著作除该书之外,还有《观众审美与艺术的兴衰》和一些学术。





    目录





    总序


    章 戏曲艺术的特征

    一、艺术形式的特点

    二、戏曲艺术的美学本质

    三、虚实结合的原则

    四、结论


    第二章 人物塑造

    一、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二、寓义理于感情格中

    三、充分揭示人物感情

    四、强化人物格特征

    五、细腻的心理描写


    第三章 戏剧

    一、的普遍

    二、揭示人物感情格的基础

    三、以人物内心为主

    四、关于高潮

    五、的尖锐程度

    六、情节与的关系


    第四章 情节

    一、情节的构成

    二、情节发展的线索

    三、情节的提炼

    四、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


    第五章 场景安排

    一、从折到场的

    二、场子和一般场子

    三、场子的构成

    四、场景与情节的关系

    五、结构的本质


    第六章 戏曲语言

    一、个化、行动和韵律美

    二、本色与文采的结合

    三、如何撰写揭示人物感情的唱词

    四、唱词与念白的关系






    精彩书摘





      《戏曲编剧理论与技巧》:

      “唱念舞”的有机结合,阐明了戏曲艺术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很重要的。然而,随着对戏曲艺术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这个结论仍然停留在艺术形式的表面上,尚未触及戏曲艺术的本质。因此,戏曲中的许多艺术现象,应用这个观点无法解释,或者不能地解释清楚,这样的现象很多。例如话剧的基本特征是对话和动作,而某些以念为主的戏曲作品,唱词极少,也是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内容的,形式上类似话剧。萧长华的名剧《连升店》,一出戏里仅有四句简单的唱词,其余都是对白。京剧《乌龙院》的唱词也不多,全剧精彩的“杀惜”一场,也是只念不唱。然而《连升店》等剧,都是道地的戏曲,根本没有一点点话剧的味道。香港出版的一部中国文学史,直接叫它“话剧”,当然这是不妥当的。再如,戏曲中的某些作品以唱为主,念是极次要的,少数剧本全部是唱,基本上没有念白,如淮剧《蓝桥会》。这类作品以唱取胜,念白甚少或者没有念白,做也不多,更谈不上打。西洋古典歌剧也是只唱不念,比如大家熟悉的
    <黑桃皇后》。这说明仅仅从唱这种艺术形式上看,戏曲中的某些戏和西洋古典歌剧大体上是一致的。可以肯定地说看过《黑桃皇后》的人都会明确地指出,它和戏曲戏是两码事,差别实在太大。又如戏曲中的武打戏,唱念都很少,京剧《雁荡山》基本上没有唱念,一开场就打,一直打到结束。从用舞来表现内容这个意义上讲,戏曲武戏和西洋芭蕾舞剧也是相似的。然而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些现象雄辩地说明,戏曲中的某些作品,即使在艺术形式上同话剧、西洋歌剧和舞剧有相同之处,它依然保持了戏曲所固有的艺术特,和式样的戏剧有本质的差别。这个事实有力地揭示出一个道理,它说明决定戏曲艺术特征的,不仅仅是唱念舞这种的表现形式,它必定还有内在的因素,而且,正是这种内在的因素,决定着戏曲艺术的本质,赋予它独自的个和特有的艺术风貌。因此,单从艺术形式行研究,不可能正确地阐明戏曲艺术的特征。这一点,人们越来越看得清楚,许多戏曲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上探求戏曲艺术的本质,取得了显著的。我戏剧黄佐临先生,首先提出戏曲是“写意”的戏剧观,这一论断受到戏剧界的普遍重视。显然这个观点触及戏曲艺术的某些本质,较以前的研了一步,但是认真思考一下,把戏曲归之于“写意”,觉得还有许多现象仍然解释不通。比如,戏曲在内容上要求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必须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真情实感。川剧名旦周慕莲说:“神取其肖。”(见《周慕莲舞台艺术·谈艺录》)。戏曲诀谚也有“戏情真”之说。这说明戏曲艺术并非“写意”,恰恰相反,在表达人物感情方面倒需要极大的真实。又比如,戏曲的表现形式是“写意”的。但也不是和“写实”相对立的,事实上“写意”之中含有“写实”的成分。拿上楼来说,是由一大套虚拟的动作来构成的,是“写意”的。但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生活真实的逻辑,的表演能够让观众感觉到有真实楼梯的存在。这些事实说明:“写意”虽然是戏曲的,但仍然不能把戏曲的本质地完整地概括起来。
      ……






    前言/序言





      如果从1946年创办编导研究班算起,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的编剧教学已有70年历史。从70年间积累的有关编剧教学的教材、专著、、参考资料、案例汇编中遴选出一批可供教学与研究的编剧教材,整理出版“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教材丛书”,是我多年的愿望,限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行动。此次借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之东风,终于遂愿。丛书印制在即,责任编辑建议,考虑到有些教材出版已有些年头,原有的序言等内容可能会让读者产生距离感,希望能有个总序,说些新话。我以为,此见甚好。为之,约请了几位比较适合作此书序的同仁,不想均被婉拒。不得已,只好赶鸭子上架,由我滥竽充数。当然,我自知也说不出新话。

      细心的读者一眼就看出,编剧教材怎么成了“编剧学”教材,多了一个“学”字,应作何解?那就先聊聊编剧学吧。

      编剧,作为专业,有2500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论断。现存的古希腊戏剧,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剧本也有2400多年了。编剧的相关研究,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算起,也有00余年。中国戏剧晚出,现存早的戏曲剧本是南宋的《张协状元》;至于编剧的研究,一直到明末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才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对戏曲编剧的理论与技巧有全面的概括与精当的阐述。若论大学的编剧专业教学,早的,有案可稽的是美国的乔治·贝克教授于1887年在哈大学担任戏剧文学和戏剧史等课教学,并主持总名为“课程第47号的实”的系列戏剧课程。

      创建编剧学则是近几年的事。

      2007年5月,我调任戏剧文学系主任,时任科研处长的姚扣根教授提议,我们建一个戏剧创作学。我听了眼睛一亮。虽然一个新学科的建立,需要具备各种重要条件,如要有社会需求与发展前景;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要有稳定的研究队伍;要有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刊物;要有的研究成果;要有学术派别;要有高等教育;要有学科带头人,等等。而这些条件,未来的编剧学新学科都已具备。加上上戏有的编剧教史,有许多老教授的研究成果,有新一代教师和学者的求索精神,如果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数年,相信必有成果。经反复考虑,我觉得时机成熟.决定试试。征询系里同仁意见,也都很支持。正好有个由我执笔修改学校公文的机会,便试探地将“筹建戏剧创作学三级学科”文件(参见上海戏剧学院档案室文件:《上海戏剧学院行政报告.2008年3月27日》),获得认定后我们便围绕筹建新学科开始运思并做了一些基础的工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