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公共文化治理导论9787513658980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曹爱军著 | 曹爱军编 | 曹爱军译 | 曹爱军绘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曹爱军著| 曹爱军编| 曹爱军译| 曹爱军绘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2-01
    • 字数:254000
    • 开本:24开
    • ISBN:9787513658980
    • 版权提供: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曹爱军
    • 著:曹爱军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13658980
    •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 开本:24开
    • 印刷时间:2019-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12-01
    • 页数:null
    • 外部编号:97387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问题缘起与研究设计


    节 立题逻辑


    一、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二、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


    第二节 现状综述


    一、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动态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路径


    二、问题拟设与内容架构


    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节 概念界定


    一、文化与公共文化


    二、公共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


    三、公共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治理


    第二节 公共文化发展的理论解释


    一、软实力与文化价值观


    二、公民文化权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三章 公共文化发展的基层样态


    节 公共文化建设的乡村调查


    一、我国公共文化发展的总体态势


    二、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结构因素


    二、中观层面:体制因素


    三、微观层面:运作因素


    第四章 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节 公共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西方公共化发展的制度模式


    二、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制度变迁


    第二节 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


    一、区域文化联动


    二、城乡文化互动


    三、创新机制驱动


    第五章 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范例


    节 公共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


    一、公共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


    二、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归纳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创新


    一、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


    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创新


    第六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逻辑理路


    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战略面向


    一、文化自觉的战略面向


    二、文化生态的战略面向


    三、文化认同的战略面向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功能定位


    一、公共文化的价值分层


    二、公共文化治理的功能目标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行动原则


    一、公平正义原则


    二、普适价值原则


    三、基本权益原则


    四、意识形态原则


    第七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基础


    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制度平台


    一、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


    二、财政体制的转型变革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载体


    一、县(区)层面的组织载体


    二、乡镇(街道)层面的组织载体


    三、村(社区)层次的组织载体


    第八章 公共文化治理的协同机制


    节 公共文化发展的多元协同治理


    一、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演化路向


    二、公共文化发展的多元协同治理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实践样态


    一、+社会协同


    二、精英引导+社团推动


    三、市场驱动+官民共建


    四、实践模式的检视与重构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


    一、公共文化治理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


    二、公共文化治理多元协同模式构建条件


    三、公共文化治理多元协同主体的关系建构


    第九章 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


    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创新理念


    一、新时代文化治理的战略意识


    二、公共文化治理的科学思维


    三、公共文化治理的关系协调


    第二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作为


    一、公共文化职能定位


    二、公共文化政策供给


    三、公共文化绩效管理


    第三节 公共文化治理的保障体系


    一、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体系


    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三、公共文化人才保障体系


    四、公共文化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索引


    关键词


    后记

    曹爱军,甘肃政法大学“文翰学者”讲座教授,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公共服务、民生政治等,发表学术50余篇,CSSCI收录30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出版著作2部,教材2部。主持完成社科项目1项,参与完成3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6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2项、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5项,荣获2018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公共文化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社会公益的文化形态,它不仅具有需求满足、权益保障的现实功能,而且具有价值和秩序建构的深远意义。
    新时代的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秩序建构的正确方向,沿着意识形态、公共和民间的值分层逻辑,在弘扬主旋律、倡导公益、传承民族三重文化向度间达成平衡,引导公共文化建设获得核心价值和公共需求导向的功能定位,促进文化治理在适当的制度框架和行动路径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本书正视基层文化发展的衰落,思公文化的萎缩,以公共文化建设为契机和依托,从多学科视角对公共文化建设展开了整合研究,探索构建本土化的公共文化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关注文化自觉、文化公平、文化生态等重点议题,提升了公共文化研究的学术内涵与理论层次,使这一领域的研究从单纯关注政策实践转向同时关注理论突破和实践进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