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异味污染的感官表征与暴露评估方法李伟芳 等9787125434
  • 正版
    • 作者: 李伟芳 等著 | 李伟芳 等编 | 李伟芳 等译 | 李伟芳 等绘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伟芳 等著| 李伟芳 等编| 李伟芳 等译| 李伟芳 等绘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12000
    • 页数:228
    • 开本:16开
    • ISBN:9787122357434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伟芳 等
    • 著:李伟芳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5.00
    • ISBN:9787122357434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3-01
    • 页数:228
    • 外部编号:120206899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绪论

    1.1 气味与异味

    1.1.1 气味

    1.1.2 异味

    1.2 嗅觉

    1.2.1 东西方对嗅觉的认识

    1.2.2 嗅觉理论

    1.. 人类的嗅觉特征

    1.3 异味污染的来源、特点和危害

    1.3.1 异味污染的来源

    1.3.2 异味污染的特点

    1.3.3 异味污染的危害

    1.4 异味污染测定方法

    1.5 我国异味污染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嗅阈值

    2.1 国外嗅阈值测定方法

    2.2 国内嗅阈值测定

    2.2.1 典型异味物质的选择

    2.2.2 材料与方法

    2.. 计算方法

    2.2.4 嗅阈值测定结果

    . 基于分子结构的嗅阈值预测方法

    ..1 建模方法

    ..2 分子描述符

    .. 硫醇嗅阈值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异味污染的感官表征方法

    3.1 臭气浓度

    3.1.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3.1.2 嗅觉仪测试法

    3.1.3 嗅觉仪测试法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比对

    3.2 臭气强度

    3.2.1 臭气强度的划分

    3.2.2 臭气强度的应用

    3.3 异味活度值

    3.3.1 异味活度值的定义

    3.3.2 异味活度值的应用

    3.3.3 应用实例

    3.4 愉悦度

    3.4.1 愉悦度等级测试法

    3.4.2 极轮廓法

    3.5 干扰潜力

    3.5.1 干扰潜力量化方法

    3.5.2 干扰潜力的应用

    3.6 气味品质与气味轮图

    3.6.1 气味品质

    3.6.2 气味词分类

    3.6.3 气味轮图

    3.6.4 典型异味源的气味轮图

    参考文献

    第4章 典型异味物质及异味源的感官特征

    4.1 典型异味物质的感官特征

    4.1.1 典型异味物质的感官指标测定

    4.1.2 异味物质感官指标之间的关系

    4.1.3 不同异味物质愉悦度特征比较

    4.2 典型异味源的感官特征

    4.2.1 典型异味源感官征评

    4.2.2 不同异味源愉悦度特征比较

    4.. 不同异味源气味持久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异味污染暴露影响评价方法

    5.1 异味暴露效应的影响因素

    5.2 异味暴露影响评估方法

    5.2.1 评估方法的类型

    5.2.2 评估方法的选择

    5..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示例

    5.3 异味影响评价标准

    5.4 异味污染扩散模型预测

    5.4.1 适用范围

    5.4.2 影响因素

    5.4.3 模型的选择

    5.4.4 峰/均值因子

    5.4.5 国内外异味评价采用的扩散模型及峰/均值因子

    5.4.6 模型评估的不确定

    5.5 异味环境监测评价

    5.5.1 现场监测

    5.5.2 测试

    5.6 异味污染社会学调查评价

    5.6.1 调查方法

    5.6.2 调查区域

    5.6.3 调查内容

    5.6.4 数据收集及分析

    5.7 异味风险等级评价

    5.7.1 适用范围

    5.7.2 评估流程

    5.7.3 各指标分级标准

    5.7.4 异味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第6章 异味暴露影响评价案例

    6.1 污水处理厂

    6.1.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1.2 扩散模型评价

    6.1.3 风险等级评价

    6.1.4 测试评价

    6.1.5 居民问卷调查

    6.2 卷烟厂

    6.2.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2.2 扩散模型评价

    6.. 风险等级评价

    6.2.4 现场监测评价

    6.2.5 居民问卷调查

    6.3 垃圾填埋场

    6.3.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3.2 扩散模型评价

    6.3.3 风险等级评价

    6.3.4 测试评价

    参考文献

    第7章 世界各地的异味污染管理政策

    7.1 异味污染管理办法

    7.1.1 法律法规政策

    7.1.2 环境点(厂界)异味标准

    7.1.3 防护距离

    7.1.4 优选排放浓度

    7.1.5 投诉响应机制

    7.1.6 技术指南

    7.2 亚洲

    7.2.1 日本

    7.2.2 韩国

    7.. 中国

    7.3 欧洲

    7.3.1 荷兰

    7.3.2 英国

    7.3.3 德国

    7.4 大洋洲

    7.4.1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7.4.2 南澳大利亚州

    7.4.3 新西兰

    7.5 北美洲

    7.5.1 加拿
    7.5.2 美国

    7.6 非洲和中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14种工业化学物质的气味阈值与健康阈值、挥发的比较

    附录2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附录3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李伟芳,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不错,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材料化学专业博士后,主要从事异味及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危害评估与防控技术研究。本书内容主要基于作者主持完成的2项自然科学项目:“恶臭物质的嗅觉阈值与致臭机理研究”和“异味污染的感官表征方法及暴露效应关系研究”。 针对当前公众对异味污染认识不足,异味污染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缺乏科学、适用的影响评价方法,标准制定方法研究滞后等问题,作者在异味污染表征方法和暴露风险评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并获得多项科技项目的资,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