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观哲学导论胡伟希
  • 正版
    • 作者: 胡伟希著 | 胡伟希编 | 胡伟希译 | 胡伟希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伟希著| 胡伟希编| 胡伟希译| 胡伟希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4-01
    • 字数:331000
    • 页数:28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269190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胡伟希
    • 著:胡伟希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301269190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4-01
    • 页数:280
    • 外部编号:352054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新哲学:“分际说”“非分际说”与中西哲学的会通和(代序)
    一、哲学方法:哲学的与近代学科意义上的
    二、哲学义理的表达:哲学语言与文学艺术语言
    三、“语义分析”与“存在真理”
    四、哲学的“分际说”与“非分际说”
    章 形而上学的两种思想传统
    一、什么是哲学思维
    二、什么是哲学一形而上学
    三、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四、中国形而上学的传统
    第二章 世界从“观”开始
    一、形而上学与“观”
    二、世界乃观
    三、观与生活世界
    四、生命的十字架打开方式
    第三章 形而上学基本问题
    一、观乃
    二、形而上学的先验本体:“一即一切”
    三、形而上学的超验本体:“一切即一”
    四、外在关系与内在关系
    五、两个世界的哲学问题与原理
    第四章 原道:中观作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一、大观与人观
    二、中观五式
    三、中观作为世界观与人之实践
    四、中观哲学的价值实践原理:经权、时中与度
    第五章 原象:中观把握形上世界如何可能
    一、问题的提出:形上世界可达
    二、关于“象思维”
    三、象思维之机制
    四、从“现象”到“筑象”
    五、形上姿态与筑象类型
    六、两种象思维之个案比较:“四因说”与“元亨利贞说”
    第六章 原言:中观言说形上世界如何可能
    一、引论:从象到言
    二、量言与对象思维
    三、言与自象思维
    四、关于“日常语言”
    第七章 原器:中观呈现形上世界如何可能
    一、论“形而下者”之器
    二、器的形上之维
    三、道器关系之紧张及其消解
    第八章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主义之价值观
    三、合内外之道
    第九章 人文道德何以可能
    一、社会道德与宗教道德
    二、两种道德的人眭论基础
    三、两种道德的困境与现代人的道德宿命
    四、人文道德何以可能
    五、人文道德如何可能
    第十章 幸福生活如何可能
    一、幸福生活进入哲学的视野
    二、美为幸福的形而上学奠基何以可能
    三、幸福感的两种形式——日神与酒神
    四、幸福人格与“游戏精神”
    五、幸福的沉沦、痛苦与崇高
    十章 美丽生活如何可能
    一、日常生活中美丽生活与幸福生活之区分
    二、作为美丽生活的高贵
    三、作为美丽生活的优雅
    四、美丽生活的理念
    五、简论:美丽生活与人类历史之“合目的”
    第十二章 信念生活如何可能
    一、纯粹信念的观念
    二、宗教信念的现象学分析
    三、定然力类型:他力与自力
    四、从纯粹信念到宗教信念:超验、潜验与经验
    第十三章 悲悯与共通感
    一、问题的提出:基督教中的“爱人”与“爱上帝”
    二、爱的分析
    三、论悲悯
    四、悲悯与共通感
    五、宗教信念与救赎之意义
    第十四章 纯粹历史何以可能
    一、前论:关于人的精神实在问题
    二、“历史的人”
    三、历史的“记忆”
    四、人作为“精神存在”及其意义
    五、历史的“真实”如何可能
    附录
    一、哲学的中观视域
    二、康德与海德格尔哲学的中观之维
    三、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
    参考文献

    胡伟希,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于南京大史系,获历史学硕士,l986年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1995年任日本爱知大学访问教授,2004一2005年任韩国中央研究院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主持社科项目、 社科项目与重大横向合作课题多项,多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与图书出版奖。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200多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