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吉光片羽 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张新新
  • 正版
    • 作者: 张新新著 | 张新新编 | 张新新译 | 张新新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新新著| 张新新编| 张新新译| 张新新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37000.0
    • 页数:233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514039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张新新
    • 著:张新新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30251403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6-01
    • 页数:233
    • 外部编号:120189079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篇创新发展新理念
    章“十二五”时期数字出版成果回顾3
    节多项政策力转型升级3
    第二节转型升级行业整体进度7
    第三节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大10
    第四节标准先行、技术保障与重点实验室11
    第五节项目管理制度和培训14
    第六节数字出版产业化成果15
    第二章“十三五”时期数字出版前沿问题综述18
    节深度融合发展18
    第二节数字出版19
    第三节数字出版21
    第四节知识服务产业链22
    第五节重点实验室带动科研创新24
    第六节新技术新业态24
    第七节新型智库发力转型升级25
    第八节三个规划统筹数字出版27
    第九节财政项目的“市场化”与“规划制”28
    第三章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与管理规范31
    节数字出版业务流程31
    第二节数字出版管理39
    第四章企业级数字出版规划——以自然资源领域专业出版为视角42
    节形势与挑战42
    第二节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总体目标44
    第三节主要任务45
    第四节保障措施47
    第五章企业级融合发展规划49
    节“十二五”时期融合发展的与不足49
    第二节“十三五”时期融合发展的行业形势分析51
    第三节出版融合的策略机枢与发展保障52
    第二篇应用高新技术
    第六章AR技术应用于出版的现状与趋势59
    节AR技术应用的现状分布59
    第二节AR图书出版60
    第三节AR游戏出版63
    第四节AR知识服务系统64
    第五节AR出版的趋势分析65
    第七章AR出版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68
    节AR出版产业链(一)3D模型库的创建69
    第二节AR出版产业链(二)AR编辑器的研发与应用70
    第三节AR出版产业链(三)——输出展示系统的优化71
    第四节AR出版产业链(四)AR图书市场销售71
    第五节AR出版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73
    第八章大数据应用于出版业的原理77
    节大数据及其特征79
    第二节新闻出版业数据价值80
    第三节新闻出版业数据类型82
    第四节新闻出版业数据采集85
    第五节新闻出版业数据标引86
    第六节新闻出版业数据计算88
    第七节新闻出版业数据建模90
    第八节新闻出版业大数据应用——数字教育、知识服务、移动阅读与人工智能91
    第九章出版+人工智能:未来出版的新模式与新形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视角94
    节未来出版:群体智能应用于流程再造95
    第二节未来出版:数据是生产要素96
    第三节未来出版:出版+智能化升级97
    第十章出版+人工智能:智能出版流程再造——以群体智能为视角103
    节问题:两个流程的并行103
    第二节未来:智能出版流程的重塑104
    第三篇革新体制机制
    十章数字出版顶层设计与发展模式——以传统出版机构转型升级为视角111
    节数字出版顶层设计112
    第二节数字出版发展模式114
    第十二章数字出版体制机制创新121
    节数字出版体制创新121
    第二节数字出版机制创新125
    第四篇培养新锐人才
    第十三章布局与培养数字出版人才135
    节复合型人才概述135
    第二节数字出版人才类型136
    第三节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与保障机制139
    第四节对数字出版“”的解读140
    第十四章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142
    节数字编辑职业化的历程回顾142
    第二节数字编辑职业化的价值分析146
    第五篇谱写业态新篇
    第十五章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构综述151
    节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152
    第二节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任务154
    第三节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设的核心范畴155
    第四节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设的保障措施161
    第五节融智库的理念与实践162
    第十六章以知识服务标准体系为,推动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转型175
    节出版机构知识服务解析176
    第二节出版机构知识服务标准体系的价值分析178
    第三节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的流程179
    第四节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的基本形态182
    第十七章知识服务热潮背后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思考——以深化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为视角184
    节知识服务现状认知185
    第二节知识服务问题剖析186
    第三节知识服务对策思考188
    第十八章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宏观调控政策详解190
    节数字出版项目类型190
    第二节财政项目申报技巧揭示203
    第三节财政项目实施要点提醒207
    第四节数字出版项目实施验收解决方案209
    第六篇出版转型简史
    第十九章转型升级的抽象与具体224
    节转型升级的本质与特征224
    第二节转型升级全貌概览226
    第三节转型升级的现在与未来”228
    后记:活法2

    张新新,于西南政法大学,现任地质出版社、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任中地数媒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地睿知管理咨询公司(融智库)董事长,兼任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数字出版主任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专业工委副主任委员。

    序言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给人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感觉。于是多多少少就衍生出一些抱怨。诗人说:身体走得太快,灵魂没有跟上;社会学者说:经济发展太快,文化没有跟上;未来派说:技术变动太快,科学没有跟上……总之,跟上与没跟上是一个事实,所以政治家就把这种现象叫作“不平衡,不充分”,并且归结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产生结构矛盾,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诚者斯言。数字出版的概念出来之后,或者是梅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的预言指导我们之后,我们一直纠结的是灵魂跟不上、文化跟不上、科学理念跟不上。身体的步伐,经济的飞速,技术的日新月异,让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甚至常常在多维度空间中找不到北。数字出版领域,我们也羡慕别人家(国际出版大亨)做得好,甚至他们不断把手伸进来侵城掠地,拿走我们的地盘和市场份额,可我们总是找不到一条十分适合自己的路,或者说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走得更快的路,缺少解决自身发展更多问题的办法。我们徘徊、茫然、质疑,也不断地躬身自问、解剖自己,期待从自知之明之中找到。但是我们很
    少思考灵魂上的事情、文化上的差异、理念上的问题。自信、自豪、自尊也好,自卑、自谦、自怜也好,两个对立的方向,好像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我们需要在这六“自”之后,寻找更为深刻的道理。
    《吉光片羽: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一书,似乎想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它像一面镜子映照我们十几年来走过的路途,反馈几十年来我们的思考状态,检索和检点我们的步武为什么跟不上去的原因,林林总总的披露,入木三分的剖析,整体综合的集约归纳,虽然,的结论并不能完全征服我们,至少这种说服的行为弥足珍贵。
    初看书名,我以为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情作,至少诗意的标题、引诱的光晕还是存在的。但阅读完全稿,才发现作者的严肃与深刻,让人看到荷戟独彷徨的清醒与冷峻。这种回顾与思考,与寻找丢失的灵魂,与唤醒被人冷落的文化,与根治科学理念缺乏的“弱钙症”,应当是十分有益的。
    感谢作者能在如此苛刻的时间段,如此日理万机的繁忙之际,瑰集如此煌煌大作,说是吉光片羽,实在是太谦逊了,这里的扫描,这里的全课题盘算,不信春风换不回的雄心大志昭然若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目标火红呈现。胜利属于这些敢想敢干的年轻一代,属于这些创新创造又审时度势、冷静思考、沉淀积累、净化心机的开拓者。人工智能时代,竟,人是可宝贵的

    马儿啊,你慢些走,灵魂呀,你快跟上!

    隅人
    2019年 1 月11 日

    前言

    伴随着新闻出版署的成立,新闻出版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在政策层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现实、虚拟等工智能业态的支持力度将会加大;在发展趋势上,知识服务、智能出版、在线教育、全版权运营势必会成为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在人才竞争层面,又有一批知识服务、人工智能、影视IP 方面的专家、骨干和精英将如泉水一般涌现出来。深化转型升级,意味着要提质增效、要用业绩说话。多年来,全行业一直在呼吁“转型升级”,却鲜有人在为“提质增效”发声。

    知识付费与“知识美容”
    当许多人在为知识付费欢呼雀跃时,当许多人在为听书产品奔走呼号时,当碎片化阅读、“懒人”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而被追随时,又有几个人在思考:这是知识焦虑症的外化。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认知规律的过程,本该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所以,才有“头悬梁、锥刺股”,才有“韦编三绝”“凿壁偷光”,才有“十年寒窗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若干互联网平台在鼓吹让你半小时读完一本书的同时,其实就是给你喝了一碗知识的鸡汤。而那些以知识付费作为要学方法的人们,会发现,其实这只是一种“知识美容”。

    思路、激情与冷静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思路、激情都很重要,但重要的是冷静。一位长者曾经这样形容思路和激情的关系:有思路,才有开展各项工作的规划和指南;有激情,才有创业创新、做好本职的精神风貌;有思路没有激情,等同于想一万遍却一次也做不到;有激情没思路,容易进入蛮干的误区。冷静,即理思考,在形成思路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去落实。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回溯,准确定位自己、定位企业,避免好大喜功、自以为是。

    创新与守旧
    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社会人,要及时调整思路,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来面对。数字产品需要创新、数字技术应用需要创新、市场开拓需要创新、生产要素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需要创新,没有创新,转型升级的初衷便无法实现,没有创新,提质增效的目标也无法达成。
    AR 技术应用的3D 模型建构、AR 编辑器研发与应用、输出展示系统这“三部曲”,是创新思考的产物;人工智能与新闻出版业发展研究,需要创新的思维去突破;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标引、知识计算、数据模型、数据服务,这“七步走”的原理,是创新实践的结果;文化产业高端智库的专家制度、旋转门机制、捐赠机制、报告机制、评估机制……无一不是理论创新的体现。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一份智库报告可以售价数千元、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而一旦转化为图书,则定价的核心在于纸张价格,知识的价值在哪里?智慧的价值又在哪里?
    与创新相对应地,是守旧。上述各种创新的对立面,都会有一个声音:如果出错了怎么办?创新的风险谁去承担?与其冒着巨大风险,还不如按照老思路、老方法、老规矩去干事。新事物诞生之初,总是会受到旧有势力的阻碍。但是,其破土而出的萌芽之力,却总是抵挡不住的。因为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在。所以,为什么不能以广阔的胸襟,迎接新事物的到来呢?
    专家与“砖家”
    真正的专家,是以建设的态度,站在建设者的立场,提出积极的建议;而真正的“砖家”,是以破坏的态度,站在批判者的立场,提出消极的意见。专家,对企业、行业,乃至一个生态圈,都有重要的指导和作用;“砖家“,更多的是卖弄所谓的,以令人费解的话语体系去批驳,去吸金渔利。
    一些“砖家”的做派是不可取的:以强烈的批判主义精神,把项目批倒,来赢得高度关注并下次应邀继续做专家;确实不具备专业,就抓细节,挑错别字,美其名日“工匠精神”;极力兜售和鼓吹自己的“当年勇”,来保持存在感和影响力,实则对当下业态发展无缚鸡之力。我们不否认专家的独立评判精神,也不否认专家的严谨细致作风,但是,专家的学术品格、职业尊严、示范是应固守的底线,不容逾越半步。
    文化商人的“商”与“殇”
    “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g%。而传统书报刊的数字化总收入为78.5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37%,相较于2015年的1.6g%和2014年的2.06%来说,继续处于下降阶段。”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的数字出版“队”不知该做何感想?
    有人说,出版人是“杂家”不是“专家”。笔者以为,出版人属于文化商人,文化是根、是魂,是要固守的堡垒;商业素养是术、是技,是要的本领。近年来转型升级在持续推进,而提质增效却乏善可陈,深层次原因在于大部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有余,而商此素养不足,难以摆脱传统出版商业模式的束缚,诸多从业者,口头上是数字出版人,骨子里却仍然坚持“出书”“卖书”的思维模式。商业素养不足的体现是:财政项目成果转化能力太差,许多项目一旦验收,便束之高阁,很难听到其后续营利状况;数字产品研发不少,赚钱盈利的不多,甚至净收入为零;数字产品的运营体系、销售渠道尚付之阙如,更何谈规模化盈利、产业化发展?
    小打小闹抑或大开大合?
    近读《大秦帝国》,浅摘心得如下,或有不周,望多包涵:秦军作战,统筹,有上将军、国尉;兵种,有步兵、车兵、骑兵、水兵,建制齐全;分工有主力、有偏师,偏师示形,主力攻坚;危急时刻,有轻兵、有铁鹰锐士,甚至还有黑冰台。正是建制齐全、保障得力、战略得当,并以死不旋踵的精神去武装秦军,才使得“秦锐士”能够与“齐技击”“魏武卒”“赵边骑”并称为战国四大强军,且居首位。由此及彼,联想到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转型的时代,出版转型、人工智能转型、高速到高质量的转型,结果无非有二:要么,优雅转型;要么,遍体鳞伤。
    就出版转型而言,小打小闹的转型,遍地可寻。一个区区数人的部门、中心、内设机构,是完成不了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的。唯有公司制,唯有以创业创新的企业文化,唯有以经营企业的格局去实施,以自负盈亏、市场拼杀、只争朝夕的精神去组建完整的战略、内容、技术、销售、管理、财务的人才队伍,方可胜任转型升级的大使命。
    大开大合的转型,则是在顶层设计上大胆创新、细心求确立方向、矢志不渝;在经营管理上,以业绩为导向,重实干、重实绩,众志成城;在产品研发上,精雕细琢、研究用户、服务用户、匠心独运;在技术创新上,前瞻布局、勤学快用、格物致知、**;在队伍建设上,带兵要狠、爱兵要深、严格管理、善于激励。一言以蔽之,唯有以经营企业、发展事业的心态和格局来推进转型升级,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真正迎来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转型的吉光片羽……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出版转型的步伐。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大浪淘沙,披沙拣金,真正能够存活并发展的数字出版企业将是凤毛麟角……自入职地质出版社以来,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回想从业经历,先后亲历了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技改”“特库”“行业级运营平台”这让行业铭记的“三步走”辉煌年代。继而迎来大数据元年、知识服务、ISLI 国际标准、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顿感应接不暇,须为学日进、三省吾身,方可不落于侪辈,不后于时代。
    三年以来,团队一道,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从部门到分社,从分社到公司,从公司到中地数媒、瑞尔智讯两家高新技术企业,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们获批了“智慧型知识服务”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我们获批了两项标准、两项行业标准,研制了数十项企业标准;我们高举高打,联合知识产权出版社,成立了数字出版高端智库——融智库,并以星火之势发展;我们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内容建设、技术开发、项目实施、市场运营、人才培训的产业链,并将继续完善;我们布局了知识服务、大数据平台、现实、虚拟、智能阅读机器人等AI时代的业务体系,并将深入推进;我们设立了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标准示范四个产学研基地,并将持续合作;我们坚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实现了由过渡阶段支持到自负盈亏、自我造血的转型,并继续致力于
    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三年以来,感恩大地出版传媒集团以顾晓华社长为“班长”的领导集体的指导、提携、爱护和支持,方可做成今日格局;感谢从三人到四十人团队的昼夜拼搏、奋进、奉献和相互包容,方能做出些许业绩;感激中宣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各级领导的指点、关心和支持,方有今日之小我。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是胆略的考量,是实力强弱的较量;是产品的竞争,是模式高下的评判;是人才的比拼,是格局大小的对比。秋风落叶,沙场点兵。遍观衍业,在格局、战略、模式、实力方面还有一批标杆企业和标杆产品,或许,它们是智能时代出版转型的星火、提质增效之原野。
    愿十年后,身处智能时代,蓦然回首,反思转型,可寻得吉光片羽。
    未来已来,将至己至。
    你,准备好了吗?



    张新新
    201 8年5月31日
    于学院路31号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