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童话里隐藏的世界史[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
  • 正版
    • 作者: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著 |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编 |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译 |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绘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著|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编|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译| [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绘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36000
    • 页数:264
    • 开本:32开
    • ISBN:9787229154011
    • 版权提供:重庆出版社
    • 作者:[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
    • 著:[韩]朴信英 著,蔡佩君 译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5.00
    • ISBN:9787229154011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3-01
    • 页数:264
    • 外部编号:3106274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序 探险吧!一起到童话里找︱朴弦熙 /001
    自 序 从童话中,我看见世界与历史 /001
    部 狼人、巫婆与坏王后,反派角色的历史 /001
    总是到处乱晃的白马王子 /002
    ·白马王子是中世纪的流浪王子? /003  
    ·善战,才能赢得美人与 /005  
    ·不想失业?就想办法和公主结婚吧! /006
    黑森林里的狼人、巫婆与恐惧 /010
    ·为什么黑暗的民间故事越变越善良? /11  
    ·中世纪人们的恐惧——黑森林 /013  
    ·被流放的狼人与巫婆 /015
    吹笛子的男人与消失的儿童去哪儿了? /019
    ·真实世界里的魔笛手与消失的一百三十名儿童 /020  
    ·吹笛人变奏曲中16世纪的战争与背叛 /022  
    ·逃避现实的笛声,让孩子们走上街头 /024
    安妮的红发、巫女与种族歧视 /027
    ·偏见来自于头发 /029  
    ·发色中藏着种族歧视与迫害 /030
    ·20 世纪60年代女解放的方法 /032
    魔镜啊魔镜,美的女人是谁? /037
    ·中世纪欧洲神秘又有魔力的镜子 /038  
    ·王后与公主的自我价值是青春? /040
    ·国王的婚姻是精密的政治计算 /042  
    ·王后外貌与生存息息相关? /043
    商——可怜的邪恶角色夏洛克 /047
    ·英国文豪笔下的反犹太主义 /049  
    ·懂得分散的商 /051
    ·犹太人面对的双重标准与迫害 /052
    第二部 英雄的重生,是利益,是秘密,还是爱情? /057
    不死的英雄——罗宾汉 /058
    ·入侵!英雄诞生的前奏 /059  
    ·“征服者威廉”统治下的民怨 /061
    ·因时代而进化的罗宾汉与对手 /064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抗争 /067
    ·为何13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盘散沙? /068
    ·通过“流放罪”看中世纪城市的特殊结构 /069  
    ·以爱情对抗社会、阶级与派别 /071
    钟楼怪人的爱情如何瓦解身份阶级? /074
    ·中世纪身份阶级至此瓦解? /076  
    ·路易十一的权力与义务 /077
    ·来自社会动荡的猎巫行动 /078
    无法停止的抗战——法国英雄圣女贞德 /081
    ·超过的战争,长爱国心与民主 /082  
    ·依个人利益而定的圣女与女巫 /083
    ·从圣女到灭口,无法言谈的 /086  
    ·每个时代下死而复活的圣女贞德 /087
    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 /092
    ·历史英雄与吸血鬼传说 /093  
    ·维多利亚时代的吸鬼热 /095
    ·从地图上一窥德古拉的历史据点 /097  
    ·外貌里暗藏的恐惧与认知 /098
    真正的骑士精神,疯狂的唐·吉诃德 /102
    ·追求梦想的中年冒险 /103  
    ·变质的骑士精神 /104  
    ·谁才是真正的骑士? /107
    义气、历史、——不朽的三剑客 /110
    ·红衣主教黎塞留与安妮王后的历史矛盾 /112
    ·无法使用*的火*手 /113  
    ·加斯科涅的偏见与的达达尼昂 /114
    ·邀请决斗?掷出你的手套吧! /115
    炼金术造英雄——哈利·波特的成长 /118
    ·哈利·波特和你我的成长故事 /119  
    ·贯通系列故事的炼金术原理 /121
    ·神话故事已过时,英雄该如何改变? /1  
    ·英雄的另一个自我 /125
    第三部 从故事中萌芽的,与现代呼应的历史 /129
    美丽又批判的残酷红舞鞋 /130
    ·残忍至极的童话 /131  
    ·宗教改革与朴实虔诚的清教徒 /132
    ·红鞋子背后的含义 /134
    暗藏讽刺封建政治的王子与贫儿 /138
    ·暗藏伟大政治讯息的冒险小说 /139  
    ·问题根源来自于宗教 /140
    ·亨利八世与六名妻子 /142  
    ·都铎王朝的信仰、婚姻与宗教政策 /143
    ·美作笔下讽刺的英国社会 /145
    看小公子西迪化解英国与美国的偏见 /150
    ·文化偏见带来的误解 /152  
    ·英国与美国的爱恨情仇 /153
    深陷巴士底监狱的莎拉公主 /158
    ·在历史中看见跨越障碍的智慧 /159  
    ·“巴士底监狱”背后的意义 /161
    ·成为落难王后的莎拉 /162
    、路障与下水道交织的悲惨世界 /167
    ·悲惨的人们与耀眼的人 /168  
    ·以路障唱出人民的权利 /170
    ·走进巴黎下水道,重回悲惨世界 /171
    1纪意大利的心脏——爱的教育 /175
    ·书名的“心”代表什么? /176  
    ·不断出现的意大利统一*育 /177
    ·1纪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质 /179  
    ·现在仍无法停止的“爱的教育”/181
    第四部 诡谲的童话故事,透露出不可忽视的秘密 /185
    课,是谎言还是民族? /186
    ·课的误会 /187  
    ·普法战争——德法纷争的起点 /188
    ·德法两国的必争之地——阿尔萨斯与洛林 /189  
    ·优美的语言 /192
    人面巨石下的美国建国 /195
    ·从小说人物看美国建国历史 /198  
    ·朝圣者之父的 /200
    现代寻母记,不断上演的悲歌 /205
    ·1866年,意大利人为何举家前往阿根廷? /206
    ·只能吃玉米的意大利农民 /208  
    ·从未停止寻找母亲的“现代马可”/209
    龙龙与忠狗的眼泪 /212
    ·“兰德斯”到底属于哪个? /213  
    ·无法摆脱的贫富差距 /215
    ·宗教战争让画家生意不断 /216
    安妮日记:纸比人更有耐心! /222
    ·震撼世界的少女日记 /2  
    ·历史带来的反思 /226
    我亲爱的甜橙树,流淌贫穷的血泪 /0
    ·压榨与奴役,解不开的贫穷 /2  
    ·五前统治者留下的困境 /4
    ·拉丁美洲使用葡萄牙语的 /
    白鸽、许愿树、精灵和玻璃鞋——来自世界的灰姑娘 /
    ·灰姑娘存在的真意 /241  
    ·从毛皮鞋变玻璃鞋的金发少女 /244
    ·找出散落世界的灰姑娘 /246

    本书作者朴信英,于韩国淑明女子大,以史作为副主修,她致力于历史短文的写作,探索并记录丰富的文史与人文知识。
    本书译者蔡佩君,从事游戏翻译、书籍翻译、展场口译等工作,目前为专职译者。译作有《什么时候,你才要过自己的人生?》等。

    部狼人、巫婆与坏王后,反派角色的历史总是到处乱晃的白马王子夏尔·佩罗[1]——《睡美人》(LaBelleauBoisDormant)格林兄弟[2]——《白雪公主》(Schneewittchen)瑞典民间故事——《玻璃山上的公主》(ThePrincessontheGlassHill)[1]夏尔·佩罗(1628—1703年),法国诗人、作家,是法国坛新派的代表,他从民间故事里发掘文学创作的源泉,收集、整理了不少童话故事,作品有《穿靴子的猫》(LeMa?trechat)、《灰姑娘》(Cinderella)等。
    [2]格林兄弟是指德国著名童话收集家雅各布·格林(1785—1863年)以及其弟威廉·格林(1786—1859年)。
    每当看着公主、王子在历经波折后共结连理的童话故事,儿时的我总会想:“原来欧洲不仅有很多,还有许多公主与王子。”王子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爱上公主?一个王子成天跑到闲逛,难道不要紧?光是《睡美人》中,就有不少王子为了进入城堡不惜过火、越过荆棘,但这些“王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白雪公主》中骑着骏马的王子,又是怎么恰巧遇上吃了毒苹果而昏睡在玻璃棺里的白雪公主,甚至吻了她的?
    王子们为何不坚守在自己的国度,反而穿梭于森林之中呢?
    白马王子是中世纪的流浪王子?
    以前的欧洲与现在不同,是由许多小国组合而成的。举例来说,三十年战争[3]结束之后,1648年的德国,便有三百多个小的邦国。
    [3]发生于1618—16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全欧洲参与的大规模国际战争。
    而中世纪欧洲并非只有“王”才能统治,贵族和骑士同样可以成为地方领主,统治自己的领土。封建社会中,根据统治者的阶层不同,其领地也各有不同的名称,国王统治的就称作“王国”,公爵统治的称为“公国”,伯爵统治的则称为“伯国”。因此,统治者的儿女全都是王子和公主。
    对于小国来说,继承者太多也是个问题。如果把领土划分给每个继承者,国力就会相对减弱,因此里只有一位王子能够继承王位,王子则必须想办法开拓自己的人生。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身为父母的国王与王后当然也会担心王子的未来,还会替他们安排圣职工作。为什么会选择圣职工作呢?这是由于当年的枢机[4]和大主教可以拥有领土,收入通常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坦白说,就等同于贵族。
    [4]天主教会神职人员中仅次于教皇(教宗)的职位。
    正因如此,“卡诺莎之行”[5]中,皇室子弟和教皇才会因圣职人员的任命权而正面交锋。在不少贵族父母都想帮儿女安排圣职的情况下,握有圣职任命权者能够在经济上获得不少好处。此外,因圣职人员不得世袭的规定,待在位之圣职人员离世后,握有任命权者还可将其职缺重新拍卖,以此永续经营。在当时,相当于现在德国、奥地利、捷克的领土的高阶圣职人员,同时也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的高阶官僚。教皇基于政治因素,亟欲掌控其任命权。
    [5]1075年,当时的教皇试图改革神职人员的任命权,却遭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皇于是联合德国诸侯罢黜亨利四世,除非亨利四世悔过。为免事态扩大,亨利四世在1077年冒着风雪与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因此后世会用“卡诺莎之行”来形容忏悔,有不愿或被迫之意。
    还有一部分厌倦宗教生活的王子,以其叱咤风云的武力,被的大国雇为佣兵队队长,靠着实力占领濒临崩溃的,成为地方领主。
    但其实还有快、的方法,就是和邻国即将继承王位的公主通婚。既然无法成为继承王国的长男,那就靠着婚姻获得属于自己的王国。为了找到条件优质的公主,王子们会前往邻国的皇宫上演甜蜜求婚记,或是展现自己英勇威武的神态。如果无法遇上年轻貌美的公主,也会向富有的贵族寡妇求婚。
    除此之外,中世纪骑士修炼的方法之一便是体验“流浪骑士”的生活,这成为王子们在外漂泊的另一项原因。身为骑士之子,到达一定年纪后,就会因修练而离开父王的城堡,成为骑士手下的侍从。
    等到修炼至一定的成果,他们会展开冒险旅程。当然,他们不像小说中的骑士那样需要与巨龙厮杀、与邪恶法师战斗,现实中的他们是靠着参加骑马比赛来获取奖金,或是参与战争来获得战利品。总括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讨生活。
    背井离乡在外面寻求婚姻的骑士候选人中,找不到合适对象的人不在少数,花了三十年才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中世纪的骑士们直到中年才与年轻貌美的少女结婚,事出有因。
    童话故事中流浪的王子,其实就是身为次子或三儿子的王子们,在流浪骑士的生涯中,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
    善战,才能赢得美人与相反,只有独生公主的王国,情况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从瑞典民间故事《玻璃山上的公主》来一探究竟吧!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外出打猎时,抓了一位小矮人回来,把他囚禁在监狱里。某次国王出征打仗,他嘱咐下属看紧小矮人,不能让他逃跑。没想到,王子却放走了小矮人。回到王国的国王勃然大怒,下令要杀死王子。不过在臣子们的帮下,王子幸运地逃过死劫。逃走后的王子,到了一个只有独生公主的,在当地成为牧牛人。公主长大后,该国国王为寻找合适的准女婿,举办了比武大会。王子在小矮人的报答与帮下,参加了比武大会。
    比武大会的任务是骑着马登上陡峭的玻璃山山顶,拿公主上的那颗黄金苹果。
    ,牧牛人王子完成任务,与公主成婚,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在工业以前,除了农业以外,没有太多其余的产业,因此确保农耕领土及农耕者,是保全重要的大事。此外,掠夺战利品则是另一项普遍的经济活动。在战争频仍的情况下,国王只能带领骑士们荷*实弹地参与实战,因此对于只有独生公主的王国而言,缺少了继位的王子便代表军队将领导,就会受到邻国的威胁,所以拥有一位战力强大的女婿重要。
    正因如此,他们通常会举办比武大会,找出报名者中勇猛的骑士与公主结婚。像故事中这种充满戏剧的情况并不常见,现实情况大多是在周全的政治计算下,达成的政治通婚。
    不想失业?就想办法和公主结婚吧!
    小矮人抓着王子的手,走向一个地洞。地洞的尽头有一件银制的盔甲,盔甲旁有一匹雪白的马,它佩戴着银制的马蹄,呼出一口口的白气,连背上的马鞍都早已备上。
    小矮人开口了:“好了,快点准备出发吧!相信命运。这段时间我会替你看着牛群。”这个场面重要!这些在外东转西晃的王子们,大多都是因“相信命运”,被祖国驱赶而离乡背井的年轻骑士,手边几乎没有任何遗产。面临将来可能会失业的他们,生存法则中的方法就是与邻国的独生公主结婚,继承岳父家的王国,成为共同统治者。
    王子们想要让公主对他一见钟情,就须具三寸不烂之舌、良好的绅士礼仪,甚至要将骑士精神修炼得浑然天成。就算躺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不是他们的菜,比他老一百岁的睡美人已经一没刷牙,他们还是要强忍着与其接吻。听起来很可怜吧?不过,这就是少女们幻想中的“白马王子”的真实处境。 找不到白马王子的公主怎么办?
    经济情况不好、公主又较多的,很难在公主出嫁前为她们准备好嫁妆。为了安全着想,通常只会把巨额的嫁妆在长女身上,让她与同盟国的王子或国王进行政治联姻。至于公主,大部分会被送去修女院度过余生。
    公主们是不被允许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的,无法与平民自由恋爱、共结连理。送公主至修女院的好处,除了不必为筹措嫁妆伤透脑筋外,另一方面也能杜绝未来的女婿与外孙争夺继承权,进而危害安危。
    在《美人鱼》(DenLilleHavfrue)一书中,与王子结婚的邻国公主,原本也是逃不掉在修女院度过余生的宿命。然而幸运的她,刚好遇见被美人鱼救上岸的王子,因而有机会离开修女院。
    欧洲有许多关于修女堕落的故事,例如花花公子唐璜[6]、卡萨诺瓦[7]与修女间的丑闻。但严格说来,她们并不是堕落的修女,而是被强迫而牺牲的女孩。
    [6]唐璜,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
    [7]卡萨诺瓦(1725—1798年),意大利冒险家、作家、风流才子。
    黑森林里的狼人、巫婆与恐惧夏尔·佩罗——《小红帽》(LePetitChaperonRouge)格林兄弟
    ——《小红帽》(Ratkppchen)、《糖果屋》(HnselandGretel)《小红帽》的版本多,事实上它并没有确切的作者,只是一则从很早以前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从文献记录来看,《小红帽》早的版本是由法作夏尔·佩罗收录在《佩罗童话全集》中的版本。其内容如下:很久以前,有一位常常戴着红色帽子的女孩,被取名为“小红帽”。有,小红帽要去探望生病的奶奶,却在途中遇见了大野狼,还不小心告诉了野狼奶家的位置。大野狼赶在小红帽抵达之前找到奶奶家,并把奶奶吃掉,再伪装成生病的奶奶躺在床上,把小红帽也吃掉了。
    为什么黑暗的民间故事越变越善良?
    夏尔·佩罗版的结局比我们后来所见的版本更加悲惨,让我们能够从中推测《小红帽》原始的样貌。在夏尔·佩罗之后,德国的格林兄弟修改了《小红帽》的结局,并将其重新收录:很久以前,有一位头戴红巾、身披红斗篷的女孩,独自前往住在森林里的奶奶家探病。她在路途中遇上了大野狼,大野狼在小红帽之前,抢先赶到奶奶家中把奶奶吃掉,再伪装成奶奶等着小红帽的到来。小红帽到了之后,大野狼装寒暄几句,就把小红帽也吞掉了。后来猎人出现,抓到了大野狼,剖开它的肚子,救出了小红帽与奶奶。
    事实上,在1812年发行的初版中,出场的并不是大野狼,而是了小红帽的狼人。与而后的众多版本相较,《格林童话全集》初期的版本是接近口传故事的版本。然而在读者强烈批评此为不良教育的声浪下,再版与增订版中的内容不断地被修改。再版的版本中,把狼人改成大野狼,并删除了侵害的桥段。
    受到《狼和七只小山羊》(DerWolfunddiesiebenjungenGeiβlein)的影响,另有将大野狼的肚子填满石头丢到河里的版本。
    接下来,我们看看《糖果屋》吧!
    汉森和格雷与贫穷的猎人父亲和继母住在一起。有,家里没有东西吃了,继母要父亲把孩子丢到森林里。孩子们在被遗弃的路上,用许多白色小石子做了记号,找到了回家的路。
    但继母再次计划要将他们弃养,这次小兄妹改用面包屑代替小石子做记号,可是面包屑却被鸟儿吃掉了,完全找不到回家的路。迷路的小兄妹在森林中发现了一间用面包、糖果、饼干盖成的房子,但房子的主人是一个会吃小孩的巫婆。他们俩用智慧赶走了巫婆,带着珠宝离开。回到家中,他们发现继母早已离世,他们则跟父亲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这篇故事的原版与后来的版本并不同,在原版中丢掉孩子的并不是继母,而是亲生母亲。中世纪欧洲遇上荒年,在粮食不足的情形下,人们对于把婴儿杀死或将幼儿丢弃的现象见怪不怪,因此原版里抛弃孩子的人理所当然是生母。然而到了现代,却转变成坏继母唆使善良的父亲抛弃孩子,为的是避开道德上的责难。
    比较各种版本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童话,可以发现越后期的版本,内容中关于暴力、、不伦的部分越会大量地被修改,越来越趋向于“童话故事”。如果想通过童话来了解历史,就必须跳脱我们熟知的故事框架,回到美化以前的粗糙、原生的版本。
    虽然民间故事并不代表历史,但通过未被加工过的故事,可以了解其中隐含的当代社会背景与文化。如《小红帽》与《糖果屋》的原版故事中,也反映出了中世纪欧洲当时的风貌。
    为什么村外就是绿意盎然、容易让人走失的森林?为什么狼或狼人总是在森林里四处游走?为什么森林里住着巫婆?在充满巫婆与狼人的森林中,小红帽的奶奶明明身体虚弱,又为何独自留守于此?让我们一起进入到阴森森的中世纪森林里一探究竟吧!
    中世纪人们的恐惧——黑森林黑森林(德国的森林山脉)是指位于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的森林及山区,由于草木过于茂盛,就算白天,阳光也照不进来,因此才被称为黑森林。
    以黑森林为背景的民间故事,大部分口头流传于黑森林横跨的地区——德国、法国、瑞士。因此,法国的夏尔·佩罗和德国的格林兄弟才会都收录了内容相同的小红帽故事。
    而《糖果屋》中的黑森林则位于弗莱堡。这片森林曾让公元前56年远征高卢的凯撒放弃继续前进。
    当时的罗马人认为,位于莱茵河畔山脚边的黑森林,是危险、未知的领域,随时有可能受到凶狠野蛮的日耳曼人的攻击。罗马帝国将莱茵河与多瑙河作为北边防御线,但河流上游源于黑森林之中,总是蒙着黑暗的面纱。虽然罗马人喜欢运用自然地形作为屏障,但同时对这个看不清、无法防卫的领域感到不安。
    罗马皇帝图密善(又译作多米提安)为了防止受到居住于阿尔卑斯山北边的日耳曼人的攻击,才会在现今的美茵兹和里根斯堡间兴建了日耳曼长城。长城每五百米就有一个高约为四米的要塞,要塞后方建有军人驻扎的基地,并从斯特拉斯堡开始建立起殖民城市。但随着帝国的衰落,约3世纪末,城墙与基地开始坍塌,变成了废区。
    人们对黑森林的警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附近居民仍对它心存畏惧。虽然害怕黑森林的罗马人已经离开,但对野蛮的日耳曼人和当地居民来说,黑森林仍是不可随意侵犯的地方。不过这些居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中世纪人与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当时的人们认为宇宙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小宇宙”,另一个是“大宇宙”。自己的家、被护城河包围的村庄与城市,是安全的小宇宙,除此之外的地方都是大宇宙。
    他们相信天灾地变、疾病、歉收、饥荒以及神灵、超自然的存在,并且皆来自于大宇宙。大宇宙住着他们信仰的神灵,同时也存在着令人畏惧的怪物与恶灵。特别是村外的森林,不仅是属于大宇宙的领域,还住着很多非人类的恐怖存在,像是狼人、巫婆、精灵、怪物等。中世纪人们相信所有令人恐惧的事物都来自于大宇宙,所以每当小宇宙内出现可怕的事物,人们便会企图将其驱逐回大宇宙,也就是森林。
    被流放的狼人与巫婆狼人和巫婆会住在森林里面,并不是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是狼人和巫婆。他们都是因为某些特定因素,才会被村民驱逐出境,加上又住在大宇宙中,更为他们增添了一分恐怖的色彩。其实他们只是从小宇宙被流放,无可奈何地被赶到大宇宙中生活,成为当时人们口中的狼人和巫婆。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被流放呢?中世纪时期,犯下重罪的人会被处以“和平判决”。不论是谁杀了被判决该罪的罪犯,都不会被处以任何刑罚,因此遭到“和平判决”的人随时都可能惨遭杀害。在村庄里无法继续生存的他们,只能离开村庄,逃至森林。
    当时这种“和平判决”被称作“Wargus”,也就是“狼”的意思。现实中,有些罪犯会被戴上狼头后流放,而身体毛发比较旺盛的人,就会被误以为是狼人,现在看来还真是荒唐至极!
    深入了解巫婆后,会发现她们其实只是无辜的独居女子,大多对于草药和急救偏方等民间医学了解,这些充满智慧的女子却经常被称为巫婆。人们虽然经常借她们的医疗知识来治疗疾病,但若病患没有痊愈甚至死亡时,人们就会对她们加以斥责。有些人甚至是因为不想付医药费或治疗费,便四处散播她们是巫婆的。
    巫婆会抓走孩子、吃掉孩子,或是可以提炼出具有神秘力量的药物。从这类指控可以看出,中世纪人们对生活在大宇宙、无法被掌控的知识拥有者,该有何等畏惧。
    当时的人们认为她们会危害和平,既恐怖又神秘,深信她们会抓走信奉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把他们吃掉。这种理论也可以套用在犹太人和吉卜赛人身上。,被当成巫婆的她们,只能像狼人一样被赶进森林,独自居住,靠采集草药维持生计。
    中世纪时期,人们无法以科学解释天灾人祸、传染病、歉收或家畜集体死亡的原因,他们普遍认为这些事源自于大宇宙,然后殃及村庄和家中。然而他们不愿相信这是大宇宙中的神灵所为,也没有人敢对神秘的神灵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平。
    这时,住在大宇宙的巫婆、狼人或存在,就成了替罪的羔羊,竟被赶出村庄的他们,心中多少都还是有些愤恨不平。但是这样的替罪羔羊与全民公敌,若只是一个戴着狼头被驱逐的罪犯,或是煮着药草、长相凶狠的老婆婆,那岂不是太没意思了吗?所以,中世纪人们才自动帮他们升级,成为看见月圆会变成狼人的人类以及与恶魔签约要抓走孩子的巫婆。
    也许小红帽在森林里遇见的只是孤单寂寞想找人聊天的狼人,但是害怕女儿遭到侵犯的父母们,编造了谎言警诫自己的孩子。又或许汉森和格雷在森林迷路时,遇见的老奶奶并不是巫婆,而是供他们食宿,让他们吃饱喝足的恩人。
    现在,各位读者对中世纪欧洲的黑森林有什么想法呢?月圆之时登场的狼人和有着红色眼珠的巫婆,依然戴着恐怖面纱?又或者你正替被流放在外、只能远眺村庄灯火冀求一夜好眠的他们,感到空虚和寂寞呢?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