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复杂微结构液冷强化换热技术及应用夏国栋,马丹丹
  • 正版
    • 作者: 夏国栋,马丹丹著 | 夏国栋,马丹丹编 | 夏国栋,马丹丹译 | 夏国栋,马丹丹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夏国栋,马丹丹著| 夏国栋,马丹丹编| 夏国栋,马丹丹译| 夏国栋,马丹丹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09000
    • 页数:248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718976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夏国栋,马丹丹
    • 著:夏国栋,马丹丹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38.00
    • ISBN:9787030718976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3-01
    • 页数:248
    • 外部编号:12026254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微型散热器换热技术的发展 2

    1.2.1 微通道定义 2

    1.2.2 微结构 2

    1.. 微型散热器结构的优化设计 5

    1.2.4 纳米流体 7

    1.3 本书目的和内容 9

    参考文献 9

    第2章 微结构对流动换热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14

    2.1 数值研究方法 14

    2.1.1 数学模型 14

    2.1.2 数值模拟 18

    2.1.3 数值优化 20

    2.2 实验研究方法 24

    2.2.1 流场可视化测试 24

    2.2.2 单相对流换热实验 29

    2.. 实验误差分析 33

    . 强化传热能的评价方法 34

    ..1 强化传热因子 34

    ..2 场协同原理 35

    .. 熵产原理 38

    ..4 热能传输效率 41

    2.4 本章小结 42

    参考文献 42

    第3章 微结构对流动特的影响 45

    3.1 Micro-PIV图像及数据处理 45

    3.1.1 Micro-PIV图像预处理 46

    3.1.2 Micro-PIV数据处理 47

    3.2 宏观尺度圆柱绕流的基本特 50

    3.2.1 圆柱绕流的边界层分离 50

    3.2.2 宏观圆柱绕流的流动状态 51

    3.3 单个微针肋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 52

    3.3.1 微针肋结构 52

    3.3.2 圆形微针肋的绕流特 53

    3.3.3 水滴形微针肋的绕流特 60

    3.4 流体横掠顺排微针肋阵列的流动特 62

    3.4.1 顺排微针肋阵列的结构 63

    3.4.2 流动特分析 64

    3.5 流体横掠叉排水滴形微针肋阵列的流动特 66

    3.5.1 叉排水滴形微针肋阵列结构 66

    3.5.2 速度场分布 67

    3.6 流体横掠叉排翼形微针肋的流动特 70

    3.6.1 翼形微针肋结构 70

    3.6.2 流场可视化分析 71

    3.7 凹穴与内肋组合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特 73

    3.7.1 凹穴与内肋组合的微通道结构 73

    3.7.2 速度分布 74

    3.7.3 矢量场分析 76

    3.7.4 旋涡形成分析 78

    3.8 本章小结 79

    参考文献 80

    第4章 微结构对换热能的影响 81

    4.1 凹穴形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换热能 1

    4.1.1 微通道结构参数 82

    4.1.2 压降特分析 82

    4.1.3 传热特分析 88

    4.1.4 热阻特分析 92

    4.2 锯齿形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 94

    4.2.1 锯齿形微通道结构 95

    4.2.2 锯齿的相对长度对流动换热特的影响 95

    4.. 锯齿扩展段相对长度对流动换热特的影响 99

    4.3 凹穴与内肋组合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 102

    4.3.1 微通道的结构参数 102

    4.3.2 流动与传热特分析 104

    4.3.3 形状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 106

    4.3.4 凹穴与内肋高度对流动及传热的影响 109

    4.3.5 强化传热机理的热力学分析 112

    4.4 凹穴与针肋组合微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 117

    4.4.1 凹穴与针肋组合微通道结构 117

    4.4.2 流体的流动特 118

    4.4.3 传热特 121

    4.4.4 熵产分析 1

    4.5 流体横掠微针肋阵列热沉的传热特 124

    4.5.1 流体横掠顺排微针肋阵列的传热特 124

    4.5.2 流体横掠叉排水滴形微针肋阵列的传热特 127

    4.5.3 流体横掠叉排翼形微针肋阵列的传热特 129

    4.5.4 流动阻力特 131

    4.5.5 热阻与泵功的关系 132

    4.6 本章小结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5章 微通道热沉结构设计 135

    5.1 微通道热沉结构的优化分析 135

    5.1.1 微通道热沉的进出口方式 135

    5.1.2 微通道热沉的进出口槽道形状 139

    5.1.3 微通道结构的优化设计 141

    5.1.4 微通道热沉的流动换热特 143

    5.2 微通道热沉的综合能实验 147

    5.2.1 微通道热沉B的综合能 147

    5.2.2 微通道热沉C的综合能 153

    5.3 本章小结 157

    参考文献 157

    第6章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结构设计 158

    6.1 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158

    6.1.1 优化方法 158

    6.1.2 优化算法 159

    6.1.3 惩罚函数 160

    6.1.4 优化程序设计 161

    6.2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的优化结果与讨论 168

    6.2.1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模型 168

    6.2.2 模型验 169

    6.. 通道组数与泵功的关系 169

    6.2.4 进出口宽度对热阻和泵功的影响 170

    6.2.5 冷却液流量与泵功、热阻的关系 170

    6.2.6 翅片厚度和微通道宽度对热阻的影响 170

    6.2.7 底板温度分布 171

    6.3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172

    6.3.1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的加工 173

    6.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74

    6.4 歧管式流体横掠微针肋阵列热沉 175

    6.5 本章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7章 微通道热沉的系统集成 178

    7.1 集成系统的建模及模拟方法 178

    7.1.1 物理模型 178

    7.1.2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179

    7.2 三角凹穴微通道热沉的数值模拟 180

    7.2.1 流动特分析 180

    7.2.2 换热特分析 181

    7.3 分流集成模块的数值模拟 184

    7.3.1 流动特分析 184

    7.3.2 换热特分析 184

    7.4 分流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 187

    7.4.1 流动特分析 187

    7.4.2 换热特分析 189

    7.5 分流集成系统的实验研究 190

    7.5.1 流动特实验 190

    7.5.2 传热特实验 193

    7.6 本章小结 197

    参考文献 197

    第8章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强化传热能研究 199

    8.1 纳米流体制备及能测试方法 199

    8.1.1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 199

    8.1.2 纳米流体的稳定测试 201

    8.1.3 纳米流体的热物测试 203

    8.2 微混合/反应技术制备纳米流体 205

    8.2.1 微混合/反应合成装置 205

    8.2.2 Ag-水纳米流体的制备 206

    8.. Ag-水纳米流体的物分析 207

    8.3 表面活剂对基液热物的影响 213

    8.3.1 表面活剂在溶液中的形态 213

    8.3.2 表面活剂浓度对基液热导率的影响 216

    8.3.3 温度对基液热导率的影响 217

    8.3.4 pH对基液热导率的影响 217

    8.3.5 表面活剂浓度对基液黏度的影响 218

    8.3.6 温度对基液黏度的影响 219

    8.4 表面活剂对纳米流体能的影响 220

    8.4.1 表面活剂对纳米流体稳定的影响 220

    8.4.2 表面活剂对纳米流体热导率的影响 222

    8.4.3 表面活剂对纳米流体黏度的影响 2

    8.5 纳米粒子对纳米流体热物的影响 224

    8.5.1 粒子种类和粒径对热导率的影响 224

    8.5.2 粒子浓度和温度对热导率的影响 226

    8.6 纳米流体在微通道热沉中强化换热的应用 228

    8.6.1 流动特分析 228

    8.6.2 传热特分析 0

    8.7 本章小结 4

    参考文献 4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