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辐度光度与色度及其测量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
  • 正版
    • 作者: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著 |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编 |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译 |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绘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著|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编|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译| 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绘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8221023
    • 版权提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
    • 著:编者:金伟其//王霞//廖宁放//黄庆梅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568221023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599285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篇 基础篇
    绪论
    章 辐度量、光度量基础
    1.1 辐度量
    1.1.1 立体角
    1.1.2 辐度量的名称、定义、符号及单位(GB3102.6 —1982)
    1.2 光度量
    1.3 人眼的视觉特
    1.3.1 人眼的构造
    1.3.2 人眼的黑白视觉特
    1.3.3 人眼的颜色视觉特
    1.3.4 颜色视觉理论
    1.4 朗伯辐体及其辐特
    1.4.1 朗伯余弦定律
    1.4.2 朗伯体辐出度与辐亮度的关系
    1.5 几种典型光辐量的计算公式
    1.5.1 点源对微面元的照度
    1.5.2 点源向圆盘发的辐通量
    1.5.3 面辐在微面元上的辐照度
    1.5.4 朗伯辐体产生的辐照度
    1.5.5 成像系统像平面的辐照度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热辐定律及辐源
    2.1 黑体辐的基本定律
    2.1.1 基尔霍夫定律
    2.1.2 黑体辐定律
    2.2 黑体辐的计算
    . 辐体的温度
    ..1 分布温度
    ..2 色温和相关色温
    .. 辐亮度温度
    ..4 辐温度
    2.4 辐源
    2.4.1 人工标准黑体辐源
    2.4.2 自然辐源
    2.4.3 人工辐源
    2.4.4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2.4.5 色温变换及光谱能量分布特的改变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光辐探测器
    3.1 光辐探测器的能参数
    3.1.1 响应度
    3.1.2 噪声及其评价参数
    3.2 光电探测器
    3.2.1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3.2.2 光伏探测器
    3.. 光导探测器
    3.2.4 典型光电成像探测器
    3.3 热探测器
    3.3.1 热电偶和热偶堆
    3.3.2 测辐热计
    3.3.3 热释电探测器
    3.3.4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辐在空间中的传输
    4.1 光辐能在空间中传输的基本定律
    4.1.1 辐亮度和基本辐亮度守恒
    4.1.2 辐换热角系数
    4.1.3 光辐在光学系统内的传输
    4.2 光辐在传输介质界面的反与透
    4.2.1 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和透
    4.2.2 光辐能在粗糙表面的漫反
    4.3 光辐能在介质中传输时的吸收和散
    4.3.1 光辐能在介质中传输的一般规律
    4.3.2 辐在大气中传输的消光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色度学的技术基础
    5.1 颜色匹配
    5.1.1 色光匹配实验
    5.1.2 格拉斯曼定律
    5.1.3 颜色匹配方程
    5.1.4 三刺激值和色品图
    5.2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5.2.1 CIE1931RGB系统
    5.2.2 CIE1931XYZ标准色度系统
    5.. 颜色空间及色度系统的转换
    5.3 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5.4 CIE色度计算方法
    5.4.1 三刺激值及色品坐标的计算
    5.4.2 颜色相加的计算
    5.4.3 主波长和色纯度
    5.5 均匀颜色空间
    5.5.1 颜色分辨力
    5.5.2 均匀明度标尺
    5.5.3 均匀色度标尺——CIE1960UCS均匀色品图
    5.5.4 CIE1964W*U*V*均匀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5.5.5 CIE1976均匀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5.5.6 色差公式
    5.6 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
    5.6.1 同色异谱色
    5.6.2 CIE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方法
    5.7 CIE光源显色指数
    5.7.1 光源的显色
    5.7.2 CIE光源显色指数计算方法
    5.7.3 常用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
    5.8 色序系统
    5.8.1 孟塞尔系统
    5.8.2 自然色系统
    5.8.3 OSA均匀色标
    5.9 CIECAM02色貌模型
    5.9.1 色貌属和色貌现象
    5.9.2 色适应变换
    5.9.3 CAM02色貌模型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篇 仪器与实验篇
    第6章 辐测量的基本仪器
    6.1 光度导轨
    6.2 积分球
    6.3 单色仪
    6.3.1 棱镜单色仪
    6.3.2 光栅单色仪
    6.3.3 使用单色仪的几个问题
    6.4 分光光度计和光谱辐计
    6.4.1 分光光度计
    6.4.2 光谱辐计
    6.5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光辐测量系统的其测量
    7.1 测量系统的响应度
    7.1.1 远距离小光源法
    7.1.2 远距离面光源法
    7.1.3 近距离面光源法
    7.1.4 近距离小光源法
    7.2 测量系统的光谱响应
    7.3 测量系统的视场响应
    7.4 测量系统的线响应
    7.5 测量系统的偏振响应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光度量的测量
    8.1 发光强度的测量
    8.1.1 在光度导轨上测量发光强度
    8.1.2 用偏光光度计测量发光强度
    8.1.3 用客观光度法测量光强度
    8.1.4 光强度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8.2 光通量的测量
    8.2.1 用分布光度计测量光通量
    8.2.2 用积分球测量光通量
    8.3 照度的测量
    8.4 亮度的测量
    8.4.1 目视法测量亮度
    8.4.2 客观法测量亮度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辐度量的测量
    9.1 光谱辐度量的测量
    9.1.1 分光装置
    9.1.2 光谱辐度量的测量
    9.2 总辐度量的测量
    9.2.1 用已知光谱辐特的光源进行测量
    9.2.2 用已知光谱响应度的探测器进行测量
    9.3 辐体的温度测量
    9.3.1 亮温的测量
    9.3.2 色温的测量
    9.3.3 辐温度的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第lO章 颜色的测量及其仪器
    10.1 颜色测量的标准化
    10.1.1 照明观察的几何条件
    10.1.2 比较测色及其比较基准
    10.2 测色分光光度计
    10.2.1 测色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l2.2 测色分光光度计的特点
    10.. 测色分光光度计的分类
    10.2.4 CM一1000型电脑配色系统设计实例
    10.3 色度计
    10.3.1 卢瑟条件和校正滤色器
    10.3.2 仪器的定标
    10.3.3 色度计构造实例
    10.4 光源颜色特的测量
    10.5 荧光材料的颜色测量
    10.5.1 单色光激发测量法
    10.5.2 复合光照测量法
    10.6 白度的测量
    10.6.1 白度的表达式
    10.6.2 白度的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1章 辐度、光度与色度的应用
    11.1 材料特的测量
    1 1.1.1 反特的测量
    1 1.1.2 透比的测量
    1 1.1.3 发率和吸收比的测量
    11.2 探测器特的测量
    11.3 光学系统中杂散光的分析和计算
    1 1.3.1 参与杂散光传输的表面分析
    1 1.3.2 表面的散特
    1 1.3.3 表面对像平面杂散光平的贡献
    11.4 辐测温仪
    1 1.4.1 双色高温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1.4.2 测温参数对测温精度的影响
    1 1.4.3 辐测温仪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1.5 卫星多光谱扫描系统
    1 1.5.1 对探测器工作能要求的估算
    1 1.5.2 辐仪的辐定标
    11.6 建筑用低辐玻璃
    附录1 黑体函数表
    附录2 色度参数表
    附表3 辐计算表
    附表4 孟塞尔新标系统颜色样品的CIE色坐标
    主要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