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中国哲学的特色郭齐勇978710018905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郭齐勇著 | 郭齐勇编 | 郭齐勇译 | 郭齐勇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0-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齐勇著| 郭齐勇编| 郭齐勇译| 郭齐勇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0-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无
    • 页数:312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0189057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郭齐勇
    • 著:郭齐勇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0
    • ISBN:9787100189057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11-01
    • 页数:312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9146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

    1. 内在—

    2. 整体—动态

    3. 价值中心

    4. 生命本体

    5.“仁之本体论”与“仁之宇宙观”

    从场有哲学的视域哲学的特

    1. 创化日新 生生不已

    2. 相依相待 整体和谐

    3. 事实与价值的联结 语言与超语言的贯通

    中国哲学:保持世界与本土化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中国哲学”及其自主

    建构中国哲学的方反思

    1. 理解的历史与诠释的相应

    2.“中国哲学”学科的主体与中西哲学的对话

    3.“中国哲学”的特殊与丰富

    内在式的批判 继承的创新——兼谈思维训练与思想力的培养

    哲学史方学习札记

    1. 延续与非延续

    2. 必然与偶然

    中国哲学研究30年的反思

    1. 三个阶段与主要成就

    2. 研究范式的转移

    3. 问题与前景

    诸子的史命运

    1. 诸子之发展脉络与综合统一

    2. 诸子的史命运

    《尸子·广泽》《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与《吕氏春秋·不二》中的真理史观之异同

    1.“无相非也”的求同取向

    2.“天下多得一际焉以自好”的存异取向

    3.“务息十二子之说”的排他取向

    4.“齐万不同”的取向

    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

    1. 老子之道论

    2. 庄子之道论

    3. 老庄道论之联系与区别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论

    1. 楚简之人天命说

    2. 楚简与《孟子》的思想联系与区别

    3. 余论:“情”与道德形上学

    《周礼·地官司徒》《礼记·王制》中有关社会公正的论述

    1. 荒政

    2. 养老恤孤扶弱

    3. 颁职事及居处、土地、赋税、商业之制度与政策

    4. 选贤与能

    5. 德教及刑罚的慎重、程序化与私人领域的保护

    墨儒两家之“孝”“三年之丧”与“爱”的区别与争论

    1. 墨儒论“孝”的差异

    2. 墨家对儒家“三年之丧”的批判及两家之歧见

    3. 墨家论“爱无差等”及其与儒家“爱有差等”的辨析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孔子的“亲亲互隐”及家庭伦常观

    1.“亲亲互隐”源于宗教伦理,意在保护私领域

    2.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强调孝敬父母

    3. 孔子、苏格拉底之家庭伦常观

    论道德心的普遍——兼评儒家伦理是所谓“血亲情理”

    1. 道德“心”还是“血亲情理”?

    2.“仁”与“孝弟”

    3.“仁”与“公德”“私德”

    不只是为了辩护

    1. 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宋明理学,一个解释传统的问题

    2.“发端”——关于推扩的问题

    3. 权力与腐败——关于一些现实的问题

    4. 中国与西方——关于两种解释传统

    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2008 年12月4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演讲

    1. 先秦儒家弃绝私利吗?——涉及生存权、财产权的“制民恒产”论及土地、赋税、商业政策之平等观

    2. 不利者应受到优选关怀——养老、救济弱者、荒政与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及其落实

    3. 优选的公正是机会的公平——开放教育、平民参政的制度安排及作为村社公共生活的庠序乡校

    4. 儒家是专制主义的护身符吗?——尊重民意、察举与官员自律,防止公权力滥用的思想及论

    5. 孔子“亲亲互隐”是鼓励腐败吗?——德教及刑罚的慎重、程序化与私人领域的保护

    6. 儒家是唯道德理想主义吗?——先秦儒学所内蕴的公平正义资源

    附录 治学问答

    郭齐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2006年被评为重量教学名师,2017年被评为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201年被为儒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中国文化及其特质。也是作者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至21 世纪前十年的学习过程与思想倾向的反映,从很早发表的学习哲学史方的《札记》,到方法学的自觉,从地下发掘的简帛到地上传世的文献,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索到中西哲学比较的笔墨官司,从中国哲学的特色到华夏文化的要义,均有所涉猎。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