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明朝帝王师熊召政978756138650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熊召政著 | 熊召政编 | 熊召政译 | 熊召政绘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熊召政著| 熊召政编| 熊召政译| 熊召政绘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0-01
    • 字数:215千字
    • 页数:29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1386507
    • 版权提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熊召政
    • 著:熊召政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8
    • ISBN:9787561386507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10-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10-01
    • 页数:290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6462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看尽西风木槿花
    燕泥污我读残书
    深愧渊明与孔明
    大悲愿力应无尽
    文艺情长识器小
    匡时愧腐儒
    醉时翻作醒时看
    屡经忧患身心老
    丹心原不负纲常
    赚得龙颜一笑之
    还威福于皇上
    政坛一把霹雳火
    恩怨尽时方论定
    筹国无成疑燕雀
    孤臣白发三千丈

    熊召政,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化学者。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现为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等职。创作有诗集《瘠地上的樱桃》《南歌》《闲人诗稿》《闲庐诗稿》等,散文集《千寻之旅》《青山自在红》《醉里挑灯看剑》《文明的远歌》等,八卷本《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剧作有话剧剧本《司马迁》、电影剧本《威继光》、歌剧剧本《八月桂花遍地开》等。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全国首届中青年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先后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被湖北省人民授予“湖北省特殊贡献奖”,并当选2005年度湖北十大新闻人物。

    大悲愿力应无尽——记大姚广孝一、生嗜杀的大约在洪武六年(1373)的秋天,一个名叫道衍的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参访。他在寺侧的塔林转悠,缅怀那些已经圆寂的大禅师。突然,从斜侧的一座灵塔后转出一位头戴儒巾的方士,拦住道衍,劈头盖脸地说:“你这位好怪异!”道衍一惊,追问:“我怎的怪异?”方士说:“看你目如三角,形同病虎。虽穿着僧衣,但眉宇间杀气腾溢。你生嗜杀,必刘秉忠之流
    。”道衍听罢,并不诧异,而是拱手一揖,问道:“刘太保遇到忽必烈,才成就一番事业。当今洪武皇帝才刚刚开创万世基业,改朝换代已经完成,我怎么会成为刘太保呢?”方士一笑:“不出十年,当遇明主。”这位方士名叫袁珙,是元末明初时期活跃于江湖的一位著名的相士。他与道衍相会于嵩山的事,《明史》中有记载。他所说的刘秉忠,是元初的大政治家,此人原名刘侃,字仲晦,祖籍江西瑞州。他祖上在辽国做官,遂定居邢州。金灭辽后,他的曾祖父又仕金,当过金朝的邢台节度副使。蒙古人灭金后,刘秉忠的父亲又归顺蒙古人,在邢州元帅府中担任军职。刘秉忠长到十八岁,便依靠父亲的关系,在邢州节度府里当了一个小官。
    刘秉忠属于班超一类的人,胸有大志,不甘于当一名受人驱使的刀笔吏。于是弃官归隐,上武安山当了一名。当时,有一名虚照禅师听说了刘秉忠的行迹,于是派弟子上武安山找到刘秉忠,对他说:“不要当了,还是出家当为好。”也许是慕虚照禅师的大名,刘秉忠真的就脱了道袍剃度出家。又过几年,居于漠北王府的忽必烈召见高僧海云印简。
    海云听说刘秉忠博学多才,便邀他一同前往。忽必烈见到刘秉忠后,一番晤对。刘秉忠侃侃而谈古今治乱兴亡之事,忽必烈深为赞赏,于是放归海云,而将刘秉忠留在身边参与军政大事,并令其还俗,赐名秉忠。从此,刘秉忠得以机会展露他的政治才华。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年号中统,取中原
    正统之意。四年后,忽必烈又接受刘秉忠的建议,改年号为至元,取《易经》中“至哉坤元”之意。
    刘秉忠精通周易,三式六壬遁甲之术,无所不会。儒释道三家学问,他都能融会贯通。忽必烈对他终生信用不疑,即帝位后,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之职,可谓位极人臣。刘秉忠一生有三大功劳:是忽必烈夺取皇帝之位;第二是设计了元朝的典章制度;第三是主持设计并建造了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中国大一统的政权建都北京,自元朝忽必烈始,在这一点上,刘秉忠功不可没。
    比刘秉忠晚了一余的道衍,听袁珙夸他是刘秉忠之流,内心自然欢喜。数年之后,道衍到了北京,还专门拜谒了刘秉忠的坟墓,并写了一首诗:芳时登垅谒藏春,兵后松楸化断薪。
    云暗平原眠石兽,雨荒深隧泣山神。
    残碑藓蚀文章旧,异代人传姓氏新。
    华表不存归鹤怨,几多行客泪沾巾。
    从诗中可以看出,道衍觉得自己是刘秉忠的传人。他对刘秉忠身后的寂寞颇为不平。两年后,道衍随另一位高僧宗泐过镇江北固山,写了一首《京口览古》: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半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
    宗泐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得道高僧,一看道衍这首诗,禁不住惊呼:“此岂释子耶?”用今天的话说,即“这哪里是说的话呀!”尚和,凡事阿弥陀,但道衍心中总有不平之气。用袁珙的话说,他是“嗜杀”之人。从这一点看,道衍倒真的不像是正经八百的。
    既不像,他为何又要出家呢?
    P57-60

    帝王与帝师的关系如何?他们既是臣、仆,又是师生与少长。在专制王朝时代,知识永远是权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师们在成为辅臣之后,往往与其当皇帝的学生政见不合而导致悲剧,轻者见弃,重者甚至招致杀身之祸。所以说,帝王师在明代,既是一个显赫的职业,亦是一个危的人群。《明朝帝王师》作者熊召政,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潜心研究,在众多史籍中钩沉索引,选定15位颇具代表的明朝帝王师,对他们的升沉际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鞭辟入里的剖析。通过他们的升沉际遇,不仅可以看到276年明朝历史的发展轨迹,也可以通过改革家的选择与取舍来体会明朝官场的“铁血”气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