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纸上的故宫
  • “朱自清散文奖”得主、《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作者祝勇散文经典 绘制历史人物精...
    • 作者: 祝勇 著著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祝勇 著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未知
    • 版权提供:长江文艺出版社

    1.“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故宫研究员祝勇的散文自选集。选取了《永和九年的那场醉》《“定远”的碎片》《李自成在北京》等知名篇目,还有《纸上的李白》《回到源头:马和之诗经图》等祝勇新近作品。

    2.祝勇的历史散文角度新颖,风格鲜明,多从一个人物或历史事件切入,分析透彻,在当代历史文化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是“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祝勇的散文精选集。祝勇的故宫系列文化散文文笔细腻流畅,有着较高的文学性与审美性,主要分为书画、古籍、文物三个类别,《纸上的故宫》从这三个角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佳作,力图呈现作者的散文创作风貌。此书选目包括《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纸上的李白》《李自成在北京》《“定远”的碎片》等代表性的篇目,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祝勇,作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血朝廷》《纸天堂》《辛亥年》《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等,《祝勇作品系列》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荣获郭沫若散文奖、十月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百花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主要作品有《辛亥》。荣获中国电视星光奖、金鹰奖、十佳纪录片奖、学院奖等诸多影视奖项。

    第一辑纸上的故宫1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3
    纸上的李白31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58
    回到源头:马和之诗经图79

    第二辑婺源笔记87
    楠溪江:长达一千年的春天89
    可以看见的宋代97
    婺源笔记101
    绍兴:中国戏台105
    围屋记113
    在阿坝129
    古道上的沙溪132
    雕版上的德格138
    山寺闲居150
    谒陵手记160
    武英殿:李自成在北京166
    北京,永恒之城196

    第三辑消逝的匈奴201
    消逝的匈奴203
    木质的京都247
    “定远”的碎片260
    站在清兵的墓前270
    马关,一个写进中国课本的日本城市277
    孙中山与长崎287

    附录祝勇主要作品目录297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我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上班的第一天,郑欣淼先生的博士徐婉玲说,午门上正办“兰亭特展”,相约一起去看,尽管我知道,王羲之的那份真迹,并没有出席这场盛大的展览,但这样的展览,得益于两岸故宫的合作,依旧不失为一场文化盛宴。那份真迹消失了,被1600多年的岁月隐匿起来,从此成了中国文人心头的一块病。我在展厅里看见的是后人的摹本,它们苦心孤诣地复原着它原初的形状。这些后人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米芾、陆继善、陈献章、赵孟頫、董其昌、八大山人、陈邦彦,甚至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南宋赵孟坚,曾携带一本兰亭刻帖过河,不想舟翻落水,救起后自题:“性命可轻,《兰亭》至宝。”这份摹本,也从此有了一个生动的名字——“落水《兰亭》”。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书法,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这些复制品,是治文人心病的药。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三月初三,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伙同谢安、孙绰、支遁等朋友及子弟42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褉”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魏晋名士尚酒,史上有名。刘伶曾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阮籍饮酒,“蒸一肥豚,饮酒二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他们的酒量,都是以“斗”为单位的,那是豪饮,有点像后来水泊梁山上的人物。王羲之的酒量,我们不得而知,但天籁阁旧藏宋人画册中有一幅《羲之写照图》,图中的王羲之,横坐在一张台座式榻上,身旁有一酒桌,有酒童为他提壶斟酒,酒杯是小的,气氛也是雍容文雅的,不像刘伶的那种水浒英雄似的喝法。总之,兰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一气呵成,写下一篇《兰亭序》,作为他们宴乐诗文的序言。那时的王羲之不会想到,这份一蹴而就的手稿,以后成为被代代中国人记诵的名篇,而且为以后的中国书法提供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坐标,后世的所有书家,只有翻过临摹《兰亭序》这座高山,才可能成就己身的事业。王羲之酒醒,看见这幅《兰亭序》,有几分惊艳、几分得意,也有几分寂寞,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这幅《兰亭序》反复重写了数十百遍,都达不到最初版本的水准,于是将这份原稿秘藏起来,成为家族的第一传家宝。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张纸究竟能走出多远?
    一种说法是,《兰亭序》的真本传到王氏家族第七代孙智永的手上,由于智永无子,于是传给弟子辩才,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监察御史萧翼,以计策骗到手;还有一种说法:《兰亭序》的真本,以一种更加离奇的方式流传。唐太宗死后,它再度消失在历史的长夜里。后世的评论者说:“《兰亭序》真迹如同天边绚丽的晚霞,在人间短暂现身,随即消没于长久的黑夜。虽然士大夫家刻一石让它化身千万,但是山阴真面却也永久成谜。”

    现在回想起来,中国文化史上不知有多少名篇巨制,都是这样率性为之的,比如苏东坡、辛弃疾开创所谓的豪放词风,并非有意为之,不过逞心而歌而已,说白了,是玩儿出来的。我记得黄裳先生曾经回忆,1947年时,他曾给沈从文寄去空白纸笺,请他写字,没想到这考究的纸笺竟令沈从文步履维艰,写出来的字如“墨冻蝇”,沈从文后来干脆又另写一幅寄给黄裳,写字笔是“起码价钱小绿颖笔”,意思是最便宜的毛笔,纸也只是普通公文纸,在上面“胡画”,却“转有妩媚处”③黄裳:《故人书简》,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他还回忆,1975年前后,沈从文又寄来一张字,是用明拓帖扉页的衬纸写的,笔也只是七分钱的“学生笔”,黄先生说他这幅字“旧时面目仍在,但平添了如许宛转的姿媚”。黄裳:《故人书简》,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所以黄裳先生也说:“好文章、好诗……都是不经意作出来的。”③
    文人最会玩儿的,首推魏晋,其次是五代。《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收有明代杨慎的《墨池璅录》,书中说:“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明)杨慎:《墨池璅录》,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八一六卷,子部,第一二二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两宋以后,文人渐渐变得认真起来,诗词文章,都做得规规矩矩,有“使命感”了。以今人比之,犹如莫言之《红高粱》,设若他先想到诺贝尔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决心为国争光,那份汪洋恣肆、狂妄无忌,就断然做不出来了。
    王羲之时代的文人原生态,尽载于《世说新语》。魏晋文人的好玩儿,从《世说新语》的字里行间透出来,所以我的博士导师刘梦溪先生说,他时常将《世说新语》放在枕畔,没事时翻开一读,常哑然失笑。比如写钟会,他刚写完一本书,名叫《四本论》——别弄错了,不是《资本论》——想让嵇康指点,就把书稿揣在怀里,由于心里紧张,不敢拿给嵇康看,就在门外远远地把书稿扔进去,然后撒腿就跑。再比如吕安去嵇康家里看望这位好友,正巧嵇康不在家,吕安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嵇喜回来,看到“凤”字,心里很得意,以为是吕安夸自己,没想到吕安是在挖苦他,“凤”的意思,是说他不过一只“凡鸟”而已。曹雪芹在给王熙凤的判词中把“凤”字拆开,说“凡鸟偏从末世来”,不知是否受了《世说新语》的启发。
    中国文化史上,正襟危坐的书多,像《世说新语》这样好玩儿的书,屈指可数。刘义庆寥寥数语,就把魏晋文人的形态活脱脱展现出来了。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长沙景王刘道怜的公子,是皇亲国戚、高干子弟,同时是骨灰级的文学爱好者,《宋书》说他“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他爱玩儿,所以他的书,就专拣好玩儿的事儿写。
    《世说新语》写王羲之,最著名的还是那个“东床快婿”的典故:东晋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名叫郗璇,年方二八,正值豆蔻年华,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要为她寻觅一位如意郎君。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都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于是希望能从中找到理想人选。
    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丞相王导。王导慨然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的府邸。
    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挑选意中人,就个个精心打扮一番,“正襟危坐”起来,唯盼雀屏中选。只有一个年轻人,斜倚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若无其事。这个人,正是王羲之。
    ……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编辑推荐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图书书摘
    • 产品特色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