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叩开免疫之门(青少年科学素养文库)
  • 一本免疫学的启蒙读物,揭示导致人生病的元凶和人体抵御疾病的内在规律
    • 作者: 秦志海,顾漩著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5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秦志海,顾漩著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5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0-05
    • 开本:128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3580878
    • 版权提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叩开免疫之门》是一本免疫学的启蒙读本,作者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专门为非专业人士量身打造。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100幅精美的插图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近两百年的历史中是如何逐渐认识自身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人体内形成了完备的免疫系统,能够抵御很多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实际上有些疾病完全可以无药自愈。然而,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忘记了自身机体有着天然的抗病能力。“是药三分毒”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了解生命体的运行规律,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疾病和衰老时不轻信、不盲从、不慌张,从而更好地呵护自己的健康。
    “免疫”最初只是“免除瘟疫”的意思。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免疫”已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是维持健康的基础。凭借与生俱来的免疫系统,人体可以清除许多病原体,这就是为什么疾病常能无药自愈的原因。然而,免疫系统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那么,免疫系统是怎样应对感染的?如何识别外来威胁?免疫系统会不会发生误判,把自身组织当成敌人来攻击?癌症与免疫有什么关系呢? 《叩开免疫之门》是一本人类免疫认知主题的科普作品,作者是免疫学领域里的实验研究者,不仅熟悉这个领域里的知识演进轨迹,而且还采集了许多免疫效应发明、发现过程中的奇闻逸事,带领读者去追溯这个领域里许许多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多彩的学术生涯。作者文笔也十分优雅,叙事流畅,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专业术语与原理,但普通读者也能读懂。
    秦志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肿瘤免疫学家。1992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H.Schreiber教授实验室和费城Fox Chase癌症中心作博士后。1994年回德国柏林MDC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任终身研究员。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北京国际抗击非典大会。秦志海研究员具有科普创作和科普教育的丰富经验。他创作的少儿科普故事以主人公“米可罗”的奇妙人体之旅,介绍感染免疫相关知识。该故事在《少年科学画报》上连载刊出,结册图书《米可罗的世界们》由北京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此外,秦志海研究员热心青少年的科研素质培养,已连续6年共指导14名高中生进入其课题组开展科研,并被评为北京市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顾漩,清华大学在读博士,本科为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

    目 录
    作者序
    1. 免疫与健康
    从天花说起...................................4
    免疫学的诞生.................................7
    免疫反应的起因...............................9
    2. 走进微观世界
    多种多样的人体细胞..........................24
    一个细胞里的世界............................33
    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蛋白质..............37
    3.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天然免疫
    人体的壁垒:机械性屏障......................44
    短兵相接:抗感染性炎症反应..................49
    特殊的战役:无菌性炎症反应..................62
    4. 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启动——抗原提呈
    让免疫细胞认识到威胁........................68
    从移植排斥反应说起..........................69
    树突状细胞的发现............................73
    5.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成长史....................78
    高效性:淋巴细胞迅速增殖的策略..............96
    记忆性:吃一堑长一智........................99
    单克隆抗体的故事...........................103
    6. 免疫与癌症
    肿瘤可以传染吗?...........................110
    病毒感染与癌症发生.........................118
    炎症与癌症的纠缠...........................124
    改善免疫环境防治癌症.......................131
    7. 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136
    斑秃与银屑.................................139
    动脉粥样硬化...............................144
    附录: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名录...147
    图片来源说明...............................171
    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长得奇丑无比,脸长如马,关键是这张“马脸”上还分布着点点星辰——据说是他小时候得天花留下的疤。这个传说是否确切早已无从考证,不过,在明太祖生活的14世纪,天花的的确确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可怕瘟疫之一。一直到清王朝,天花依然是缠绕皇室的梦魇。顺治皇帝少年登基,一直致力于拓展大清帝国的基业,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天花肆虐。为了“避痘”,顺治皇帝不仅一度不敢上朝,还不得不躲到荒郊野外,试图避开天花的“追杀”。即便如此,顺治还是染上了天花,去世时年仅24岁。而顺治皇帝的儿子玄烨更是出生不久就离开皇宫来到现在的福佑寺“避痘”。但是,玄烨依然在两岁时候染上了天花。幸运的是,玄烨躲过了一劫。也正因为玄烨强健的体质,使当时已经病危的顺治下定决心将大清帝国托付给玄烨,于是有了接下来的康熙王朝。康熙皇帝专门设立了“查痘章京”一职,致力于防治天花。当时流行的免疫方法是“吹鼻种痘法”,就是把良性天花患者的痘痂磨成细粉,加入冰片、樟脑,吹入接种者的鼻子中;这样接种者会患上轻微的天花,病愈后就会对天花终身免疫。康熙皇帝的这个举措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至少在后来的100多年时间里令大清帝国惶惶不可终日的天花终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史学家将天花流行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可见这种烈性传染病的凶险。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历史传说,还大手笔地改写了人类历史。
    作者序这本小书就要与读者朋友们见面了!感慨之余,不得不唠叨一下写作本书的动机和愿景。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很简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免疫学的奥妙。梁漱溟(1893 ~ 1988)曾经说过:“恢复身体健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量,别无外物可靠,外力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用得合适,把生命力开出来,如用之不当,不惟不能开出生命力,反而要妨碍生命的。”这是梁先生从读医书中悟出来的。从西医角度讲,“把生命力开出来”指的就是发挥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所以免疫学是与抗病、防病密切相关的学问。譬如,动脉粥样硬化就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过程。再如,几乎每一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都与免疫反应脱离不了干系。了解一些免疫学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加冷静地面对疾病。市面上专门介绍免疫学的科普图书少之又少,我们写这本小书,正是出于普及免疫知识的目的。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有关于抗病、防病的记载;而现代意义的免疫学非常年轻,如果从1796年詹纳发现牛痘疫苗算起也就只有200多年的时间。由于人类对健康长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十年内现代免疫学得以迅猛发展,形成了许多新分支,如抗感染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等。生物在不断进化,免疫学永远有新课题等待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加入到研究队伍中。作为一本启蒙读物,本书尽可能回避艰涩难懂的生物学术语,代之以发明、发现过程中的若干奇闻逸事,以确保普通读者能够读懂。这本书大体上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获得性免疫”及之前的内容)介绍一些与免疫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几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以及简单的免疫反应机制。第二部分(包括“免疫与癌症”和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背后的免疫反应“真相”。这两部分互相关联又彼此独立,如果读者朋友觉得第一部分的介绍过于艰涩,或许可以直接阅读第二部分;而如果读者朋友还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免疫学知识,我们在相应的章节提供了相关网址,供大家参考。本书的创作过程可谓漫长且曲折。在此,我们要感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秦志海实验室吴帆、荣丽洁、李潇等同志的帮助,书中部分图片由她们帮助采集;还要感谢所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无私帮助的同仁!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编辑推荐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图书书摘
    • 前言
    • 产品特色
    • 书摘插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