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扫一扫
下载苏宁易购APP
关注苏宁推客公众号
自购省钱·分享赚钱
下载苏宁金融APP
关注苏宁易购服务号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实名认证领苏宁支付券立即领取 >
¥
提前抢
SUPER会员专享
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欢迎光临本店铺
点我可查看更多商品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亲,今日还有0次刮奖机会
我的云钻:0
您的云钻暂时不足,攒足云钻再来刮
恭喜获得1张券!
今天的机会已经全部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恭喜刮出两张券,请选择一张领取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黍粟的故事 何红中 著 王加华 编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1
商品
服务
物流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黍粟的故事
无
粮食,不仅是中国人餐盘中的主食,更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每一次粮食作物的驯化、传入和推广,都在改变历史,重塑文明,对于强调“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而言,这种体会尤为深刻。本书以黍粟的驯化或传入、推广作为切入点,全景展示黍粟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深远影响,分析粮食作物背后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让读者从黍粟的发展历程中,了解粮食作物是如何一步一步影响到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领会粮食对不同区域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兴衰的影响,进而勾勒粮食与文明的关系,从粮食作物之中了解中华文明的进程。
王加华,男,1978年2月出生,山东新泰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副主编、《节日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史、图像史学、区域民俗学。
黍粟的本土起源 黍和粟在我国又分别被称为糜子、谷子,它们的籽实脱壳以后,就是黄米、小米。在现代人的餐桌上,它们多被看作杂粮,以米粥的方式出现。但倘若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古代诗词乃至各类典籍里,黍和粟却是标准的主食,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黍和粟的故乡在中国,考古发现提供了大量线索和证据。近年来,由于浮选法①的运用,中国考古发掘出的史前黍粟遗存数量急剧增多,可能有不下两百处。其中,黍遗存有二三十处,最早的距今10000~8700年;粟遗存在黄河流域分布最为密集,距今已有8700~7500年。关键的考古证据之一就是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从1976年起,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磁山遗址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共发现476个灰坑,其中88个窖穴内有堆积的黍、粟灰层,一般厚度为0.2~2米,其中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达2米以上,数量之多、null
抢购价:¥ 38.00
易购价:¥ 38.00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验证码错误
看不清楚?换一张
确定关闭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查看我的收藏夹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继续等待
0小时0分
立即开通
SUPER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