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
作 者:(英)托马斯·哈代 著 张谷若 译
定 价:94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页 数:640
装 帧:精装
ISBN:9787559832009
★ 胡适、钱锺书青睐的翻译家张谷若译“哈代三书”,外国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翻译家们研磨学习的盛誉范本——张谷若青年时代以成功译介哈代《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胡适委托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以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读哈代,就读张谷若的译本。”★“英国小说家中伟大的悲剧作家”“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是关于某时某地生活的写照。这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仁慈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弗吉尼亚·伍尔夫)★ 接通当下经验、值得一再重读的大师经典——哈代“所展现出的视野与洞察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哈罗德·布鲁姆),犹如一阵恒久吹拂的强风,古老的经验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开阔的风光、丰沛的诗意、深刻的悲悯,一直吹向我们今日今时的生活。★ 封null
《无名的裘德》(1895)是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此以后,哈代转向诗歌创作,《裘德》也被认为是他小说的“天鹅绝唱”。哈代自称要在书中写出“灵与肉的生死搏斗”,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剧。裘德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艰苦劳作之余,摸索自学,排除重重障碍,来到他视为知识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却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壮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是继承父业的圣像工艺师和受过师范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体现了当时英国早已萌动的女权运动,而在气质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锐激进。裘德与淑作为自我奋斗的男女青年,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付出了高昂而又惨痛的代价,但终难施展抱负。《无名的裘德》堪称哈代拥有社会批判力度的长篇;这一对失败者的生存奋争和精神追求,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的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成就开创了英国20世纪文学的新篇章。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的当推《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远离尘嚣》、《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哈代创作了8部诗集(如《威塞克斯诗集》、《早期与晚期抒情诗》),共918首诗。
学校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村子了,每个人都好像有些难过的样子。水芹谷一个开磨坊的,把他那辆带白篷的小车,连马一块儿借给了老师,好把他的东西运到他要去的那个城市;那儿离这个村子有二十英里左右,给那位要走的老师运行李,这样一辆车足以够用;因为学校里的家具,一部分是由校董们预备的,老师所有的笨重东西,除去那些装了一货箱子的书而外,再就是一架竖式小钢琴了;那本是他想学器乐那一年,有一次在拍卖行里买来的。不过,他想学器乐的劲头儿早已经松下去了,所以他老也没学会任何弹琴的技巧;而从那时以后,这件花钱弄来的玩意儿,却成了他搬家的时候永远摆脱不掉的累赘了。
教区长往别的地方躲这一天去了,因为他那个人见不得任何变动。他拿定主意,不到晚上就不回来,因为只有那时候,新教师才能来到学校,安置妥当,一切才能又平静下来。
一个铁匠、一个地里的监工,还null
原序
跋
第一部在玛丽格伦
第二部在基督寺
第三部在梅勒寨
第四部在沙氏屯
第五部在奥尔布里坎和别的地方
第六部重回基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