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大和魂”史的初步研究 胡稹 著 著作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胡稹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稹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6-01
    • 字数:1126千字
    • 页数:111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618702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和魂"史的初步研究

    作  者:胡稹 著 著作
    定  价:29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页  数:1118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6187029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国人过去不太关心外国事物,而开始关注“大和魂”则是在日本侵略中国之后。奇怪的是日人也不太关心“大和魂”即本民族精神的建构,其研究成果很少,如有也多集中于古代。本书着眼于“大和魂”建构的全过程,对其起源、形成、发展、出现高潮、消亡以至如今再度泛起作历时性考察,以阐明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内涵和是否包含中国元素及西方元素,以及这些不同内涵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为何,目的是:1.了解日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2.通过整体性叙述和统一性阐释及概念的重新提炼,服过去那种单纯对某历史阶段的战争思想评述的弊病;3.明确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社会历史存在的诸多联系;4.阐明“大和魂”的本质是“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但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不接近是战争思想,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对比、竞争和对抗。本书欲唤起人们对“大和魂”的“和”思想的本意进行关注,对其变异后的特别民族主null

    作者简介

    胡稹,男,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日语专业;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其间奉派赴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开始在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福建公司等单位工作;2001年调入福建师范大学,任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古代文学和文化,发表译著6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授。

    精彩内容

    目录
    序言
    上卷
    章“大和魂”中的“大和”及之前使用的“倭”与“日本”的含义
    第二章“大和魂”中的“魂”
    第三章平安时代(794—1192)至室町时代(1336—1573)的“大和魂”和“大和心”
    第四章镰仓时代(1192—1333)、室町时代(1336—1573)至
    江户时代前期(1603—1715)四本《源氏物语》注释书
    中的“大和魂”
    第五章江户时代中期(1716—1829)部分神道教人物和“町人”
    眼中的“日本魂”
    第六章《菅家遗诫》中的“和魂”与“汉才”——对“和魂汉才”关系的第二次理论思考
    第七章江户时代中、后期(1716—1867)几大“国学家”鼓吹的“大和魂”
    下卷
    第八章江户时代后期(1830—1867)部分儒者笔下的“大和魂”
    第九章从“和魂汉洋才”到“和魂洋才”——日本对“和魂”与“外(汉洋)才”关系的第三次理论思考——从幕末到明治时代(1830—1912)
    第十章明治时代(1868—1912)海老名弹正的“大日本魂”和
    吉野作造的“魂”,以及幸德秋水和木下尚江对
    它们的批判
    第十一章“大正(1912—1926)民主运动”时期富于个人色彩的
    “大和魂”的种种表现及原因
    第十二章甲午战争(1894—1895)至二战时期(1931—1945)
    超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大和魂”
    第十三章“大和魂”是否科学并符合“现代精神”?——昭和时代日本两位科学家对此问题的追问
    第十四章一半是“商品代言人”,一半是“政治宣传员”——二战后的“大和魂”
    第十五章为重振日本民族信心开出的“药方”——“大和魂”在21世纪的其他表现
    总结语代跋
    附录日本宗教包容性原理的成因初探
    主要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