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 胡信国 等 著作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胡信国 等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信国 等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1-01
    • 字数:638.00千字
    • 页数:35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2版)

    作  者:胡信国 等 著作
    定  价:6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1日
    页  数:354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15581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铅酸蓄电池、碱性蓄电池、锌-空气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充分反映了靠前外动力电池研发的近期新成果。《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可供从事车用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行业人员参考,还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
        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车(EV)、混合电动车(HEV)、燃料电动车(FCV)等。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优选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全部电动汽车制造成本的30%以上。 null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第1章 动力电池概论
    1.1 动力电池的发展历史
    1.1.1 引言
    1.1.2 动力电池的研发历史
    1.2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性能比较
    1.3 动力电池的市场
    1.3.1 电动自行车
    1.3.2 混合电动车
    1.4 动力电池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2章 动力铅酸蓄电池
    2.1 概述
    2.2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2.1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2.2.2 VRLA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
    2.2.3 VRLA蓄电池的负极反应机理
    2.2.4 VRLA蓄电池的正极反应机理
    2.2.5 VRLA蓄电池的副反应
    2.3 氧的复合反应(氧循环原理)——VRLA蓄电池的关键技术
    2.4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
    2.4.1 概述
    2.4.2 板栅合金对正极板性能的影响
    2.4.3 板栅合金对负极板性能的影响
    2.4.4 板栅材料的选择
    2.4.5 铅合金板栅
    2.4.6 轻型板栅
    2.4.7 泡沫铅板栅
    2.4.8 板栅的设计原则
    2.4.9 正极板栅/活性物质界面结构和性能
    2.5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
    2.5.1 正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铅
    2.5.2 负极活性物质海绵状金属铅
    2.6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
    2.6.1 硫酸电解液
    2.6.2 硫酸的电导率
    2.6.3 硫酸的冰点
    2.6.4 电解液分层
    2.6.5 硫酸电解液的固定化
    2.6.6 电解液水损失
    2.6.7 电解液配方对高倍率VRLA蓄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2.7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隔板
    2.7.1 隔板的作用和要求
    2.7.2 VRLA蓄电池的吸液式超细玻璃纤维隔板
    2.7.3 AGM隔板的性能
    2.7.4 采用管式正极板的电池隔板
    2.7.5 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电池隔板
    2.7.6 VRLA蓄电池隔板的研究进展
    2.8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2.8.1 工艺流程
    2.8.2 板栅制造
    2.8.3 铅粉制造
    2.8.4 铅膏的配制(和膏)
    2.8.5 涂板
    2.8.6 固化和干燥
    2.8.7 极板化成
    2.8.8 电池的装配
    2.9 动力铅酸蓄电池生产的一致性
    2.9.1 生极板的一致性
    2.9.2 化成极板的一致性
    2.9.3 电池电解液的一致性
    2.9.4 安全阀的一致性
    2.9.5 电池组装的一致性
    2.10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性能与检测
    2.10.1 电压
    2.10.2 充电特性
    2.10.3 放电特性
    2.10.4 电池内阻
    2.10.5 VRLA蓄电池的荷电保持能力与自放电
    2.10.6 VRLA蓄电池的早期容量损失与深循环
    2.11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应用
    2.11.1 电动自行车
    2.11.2 电动牵引车
    2.11.3 电动车和混合电动车
    参考文献

    第3章 动力碱性蓄电池
    3.1 概述
    3.2 动力碱性蓄电池的类型
    3.3 动力Cd-Ni蓄电池
    3.3.1 动力Cd-Ni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3.2 动力Cd-Ni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3.3.3 动力Cd-Ni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3.3.4 动力Cd-Ni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3.3.5 动力Cd-Ni蓄电池的性能
    3.4 动力MH-Ni蓄电池
    3.4.1 MH-Ni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4.2 动力MH-Ni蓄电池的集流体材料
    3.4.3 动力MH-Ni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3.4.4 动力MH-Ni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3.4.5 动力MH-Ni蓄电池的性能
    3.5 动力Zn-Ni蓄电池
    3.5.1 Zn-Ni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5.2 动力Zn-Ni蓄电池的制造工艺
    3.5.3 动力Zn-Ni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3.5.4 动力Zn-Ni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3.5.5 动力Zn-Ni蓄电池的现状与改进
    3.6 动力碱性蓄电池的应用
    3.6.1 动力Cd-Ni蓄电池的应用
    3.6.2 动力MH-Ni蓄电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
    4.1 概述
    4.2 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4.3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特点
    4.3.1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主要优点
    4.3.2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主要缺点
    4.4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性
    4.4.1 正极活性物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4.2 负极活性物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4.3 黏结剂对电池热稳定性的影响
    4.4.4 电解液成分的热稳定性
    4.4.5 正、负极材料比
    4.4.6 电池结构
    4.4.7 选择热关闭性能好的隔膜
    4.4.8 防爆阀
    4.4.9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检测项目
    4.5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4.5.1 尖晶石锰酸锂
    4.5.2 镍钴锰三元材料
    4.5.3 磷酸亚铁锂
    4.5.4 磷酸钒锂
    4.6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4.6.1 碳基材料
    4.6.2 钛酸锂
    4.7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电解液
    4.7.1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对电解质的要求
    4.7.2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用有机液体电解质
    4.7.3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用固体电解质
    4.8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制造工艺
    4.8.1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制造工艺流程
    4.8.2 正、负极片的制造
    4.8.3 电池的装配封装
    4.8.4 电池的化成与分容
    4.9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性能与检测
    4.9.1 充放电性能
    4.9.2 安全性
    4.9.3 自放电与储存性能
    4.9.4 使用和维护
    4.10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保护电路
    4.10.1 动力电池的特点
    4.10.2 电池组参数
    4.10.3 失效机理
    4.10.4 监控电压的作用
    4.10.5 保护方法
    4.10.6 保护芯片
    4.10.7 保护板
    4.11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组装
    4.12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管理
    4.12.1 充电技术
    4.12.2 均衡方法
    4.12.3 电池组管理
    4.13 动力锂离子蓄电池的应用
    4.13.1 电动车、混合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4.13.2 电动自行车
    4.13.3 电动工具
    4.13.4 后备电源
    4.13.5 航天和军事领域
    参考文献

    第5章 动力锌空气电池
    5.1 概述
    5.2 锌空气电池工作原理
    5.2.1 电池电动势
    5.2.2 正极反应
    5.3 动力锌空气电池的空气电极
    5.3.1 空气电极氧还原催化剂
    5.3.2 气体扩散电极
    5.3.3 空气电极的结构及制造
    5.3.4 电化学可充式锌空气电池中的空气电极
    5.4 动力锌空气电池的锌电极
    5.4.1 锌电极材料与添加剂
    5.4.2 锌电极的结构与制造
    5.5 动力锌空气电池的再生
    5.6 动力锌空气电池的应用
    5.7 动力锌空气电池的问题与改进
    参考文献

    第6章 燃料电池
    6.1 概述
    6.1.1 燃料电池概述
    6.1.2 燃料电池的分类
    6.1.3 燃料电池的特点
    6.1.4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6.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6.2.1 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2.2 双极板
    6.2.3 催化剂
    6.2.4 质子交换膜
    6.2.5 膜电极三合一组件
    6.2.6 制造工艺
    6.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6.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6.3.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
    6.3.3 DMFC用质子交换膜的渗透问题
    6.3.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造工艺
    6.3.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商品化要解决的问题
    6.4 燃料电池的应用
    6.4.1 车载用燃料电池
    6.4.2 其他动力用燃料电池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