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黄键 著 著作 文学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黄键 著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12: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键 著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12: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字数:341千字
    • 页数:411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作  者:黄键 著 著作
    定  价:11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页  数:411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1103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黄键著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聚焦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生成与发展,致力于考察它对中国近现代文艺批评与美学观念的影响,着重关注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领域中的其他思潮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晚清小说文体观念的建构、清末学制改革中“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民初新旧之争中文化权力更迭逻辑、胡适等人与“学衡派”诸人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理解以及国民党官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政策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中国现代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诠释的美学化趋向、现代诗人对中国诗歌形式传统的再认识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力图展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于中国文化与文艺批评现代进程的复杂影响,并省思传统思想资源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意义,进而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探索一种可能的因应之道。

    作者简介

    黄键,男,1970年生,福建莆田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专著《京派文学批评研究》1部,并在《光明日报》《明清小说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至“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道教思想史》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和20世纪批评的转型》的研究与写作。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生成
    第一节 “技艺”之崛起及其界限
    第二节 两种知识界域的鸿沟
    第三节 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纠缠
    第四节 知识有效性与合法性
    第五节 知识世界的裂隙
    第六节 激进之后的反思与调适
    第二章 启蒙的悖论:隐含读者意识与晚清文体观念的建构
    ——以小说研究为中心
    第一节 跨越雅俗之界
    第二节 作为知识的小说
    第三节 隐含读者的分裂
    第四节 隐含的精英读者
    第三章 清末学制改革与“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
    第一节 知识世界的震荡与倾颓
    第二节 “中国文学”归来
    第三节 “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
    第四章 民初新旧之争与文化权力的更迭
    ——对于《新青年》与林纾之论争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他者之镜
    第二节 “亦新亦旧”与“不新不旧”
    第三节 争夺文化制高点
    第四节 谣言及其心理逻辑
    第五节 寻找替罪羊
    第六节 走上十字架
    第五章 胡适与“学衡派”:现代性的两种范式
    第一节 不同的“文艺复兴”
    第二节 语体的承载
    第三节 现代性:断裂与连续
    第六章 国民党官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政策与知识分子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规矩”之求
    第二节 作为权威资源的“三民主义”
    第三节 新版“中体西用”
    第四节 “中国本位文化”的官方背景
    第五节 “政”、“学”互动:知识界的支持
    第六节 新版“中体西用”的可能性辩护
    第七章 目的价值的美学重建
    ——中国文化传统的美学化阐释
    第一节 传统之“用”
    第二节 走向目的价值
    第三节 放逐目的论
    第四节 走向心理主义美学
    第五节 回归东方形而上学
    第六节 会通与开新
    第八章 中国诗歌形式意识的重建与形式传统的再认识
    ——以梁宗岱为中心
    第一节 “形式”的沉浮
    第二节 从二元到一元
    第三节 纯诗观念与形式形而上学
    第四节 体味“形式”
    第九章 网际人语:中西批评术语的会通
    第一节 欣喜与向往:面对另一张语言之网
    第二节 杂用、互释与粘合
    第三节 网际缝隙
    第四节 合适的映射以及阐述机制
    第十章 道家思想与中国现代美学
    第一节 众矢之的
    第二节 复归于朴
    第三节 “道”、“艺”之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