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牛津通识读本:河流(中英双语)读懂河流才能读懂人类文明史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作序大自然历史普及读物中英双语译林正版
  • 新商品上架
    • 作者: [英国]尼克·米德尔顿著 | | 朱庆云译
    • 出版社: 江苏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句字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英国]尼克·米德尔顿著| 朱庆云译
    • 出版社:江苏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
    • 页数:264
    • 开本:32开
    • ISBN:9780221111433
    • 版权提供:江苏译林出版社

    书名:河流

     

    广告语:读懂河流,才能读懂人类文明史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作序推荐

     

    外文书名:River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丛书名: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94077

     

    (国别)作者:[英国]尼克·米德尔顿

     

    译者:朱庆云

     

    定价:39.00元

     

    出版年月:2023年3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码:264

     

    内文用纸:70克双胶纸

     

    重量:(编辑不填)

     

    ——————————————————————————

     

    主题词:河流—普及读物

     

    中图法分类号:P941.77-49

     

    字数:179

     

    印张:8.25

     

    正文语种(注意是否双语书):中文,英文

     

    版次、印次:11

    ——————————————————————————

     

     

    【编辑推荐】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在自然界中,也许没有哪一个元素比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了。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也见证了人类的战争与贸易。本书以简洁明晰的笔触介绍了河流作为一个自然实体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更跳出自然地理的局限,从神话、历史、文化和环境问题等更广博的角度,对河流与人类的互动历史作了生动而迷人的呈现。

     

    【名人评价及推荐】

     

    “保护环境,保护河流,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当前实施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就是保护河流的具体体现。《河流》一书在此时出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水情教育的优秀读本。加强水情教育,强化河流保护意识,任重道远,这也是我愿意为本书作序的出发点之一,愿以此与各位读者共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建云

     

    【作者简介】

     

    尼克·米德尔顿 英国自然地理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任教于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获奖作家,著作、教学和交流广泛涉及地理、旅游和环境问题。著有《荒漠:牛津通识读本》(2009)、《极远之地:泥浆、汗水与冻结的眼泪》(2012)、《地图上不存在的国家》(2015)等畅销著作

     

    【内容介绍】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也是灾难的根源;河流可以是屏障,也可以是运输通道;河流承载着贸易和泥沙,也孕育了文化和冲突。地理学家尼克·米德尔顿撷取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自然地理、神话、历史和文化等,对河流的多样性进行了广博而精妙的探索。此外,米德尔顿援引各大洲的大河为例,如亚马孙河、刚果河、多瑙河和密西西比河等,考察了河流在人类历史上从定居、贸易到战争所扮演的角色,还思考了修建水坝和切断河道等人类行为对河流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 大自然的推动力

    第二章 神圣的水流

    第三章 流动的历史

    第四章 前进的道路

    第五章 驯服的河流

        后 记

         索 引

     英文原文

     

    【相关图书推荐】

    (编辑不填)

     

    【文摘】

    第一章 大自然的推动力

    水是大自然的推动力。

    莱昂纳多··芬奇(1452—1519

    (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工程师)

     

    我们生活在一颗湿润的星球上。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覆盖地表的三分之二。同时,空气、动植物以及大地中也存在少量的水。这些水处于持续运动之中,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中循环,这种不间断的更替被称为水文循环。河流在水文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排走陆地上的水并最终将其送入海洋。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雨或者融雪中未被蒸发或下渗的部分在地表上向低处流动。在细微不规则地形的引导下,水流汇成小溪,小溪合并为冲沟,之后再流进更大的河道。壤中流和地下蓄水增加了河流流量,但是,河流并不仅仅是流向大海的水。河流还挟带着岩石和其他沉积物、溶解矿物质、植物和死去或活着的动物。在此过程中,河流输送了大量的物质,为各种野生生物提供了生境。 河流的冲击和沉积作用催生了峡谷和冲积平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地球上的大陆景观。

    从河源到河口,整条河流处于渐次变化之中,狭窄湍急的陡峭河流逐渐变得宽阔、深邃且常常蜿蜒曲折。从上游到下游,河流发生着连续不断的变化,水量通常不断增加,泥沙粒径由粗变细。在上游,河流侵蚀河床和河岸,搬走土壤、卵石甚至巨石,而到了下游,则发生沉积。在河流物理特征发生变化的同时,以河流为家园的动物和植物的类型也在相应地变化。

    其狭长的线性形式以及仅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特证,为如何描述和理解河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供了明显的空间维度:水平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但是,河流并不仅仅是一条河道,它还是所流经区域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将周围景观作为河流的横向维度,也是合适的。河流与景观(或者说河流景观,有些人更愿意这么说)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这种联系既包括河流中大部分水经周围地形汇入河道这样的简单事实,也包括鲑鱼在河流中的重要性(即它是当地熊的季节性食物)。

    第三个维度是垂向的。河流与河道下方的泥沙以及上方的大气相互作用。对于许多河流而言,水的来源有两种:一种直接来源于大气中的降雨或者另一种降水形式(降雪);另一种来自赋存于下方岩石及砾石孔隙中的地下水,两者都参与水文循环。

    第四个至关重要的维度是时间,它在河流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影响河流的许多因素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河道中的水量。 从历时一小时以下的强暴雨到持续数百万年的构造力影响,这种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差异很大。

    河流遍布世界各地,几乎在每一种景观上都留下了印迹。某些地区缺乏地表排水系统,但其中一些地区的河流位于地表以下。在沙漠中,许多河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干涸的,只有偶尔发生暴雨时才会有水。在另外一些地方,化石河床和峡谷表明,在非常遥远的过去的某个时段内,这里曾经是河流。这种化石特征也存在于其他行星上:在火星和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已经发现了河床和峡谷,而且这些网状结构与地球上的河流和溪流的特征非常相似。火星表面上的这些特征是由昔日水流冲击而成的,但是土卫六上的河床和排水网络被认为是由液态甲烷流动形成的。对于地球上大部分陆地表面而言,流动的河流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借由阳光和重力提供的能量,河流塑造了峡谷和坡地,为生物群落提供了复杂的生境。

    河流等级

    河流的一个有趣的方面是它们似乎是按等级构成的。从飞机上或地图上看,河流形成明显的树枝状网络。小的支流交汇后形成较大的河流,较大的河流交汇后形成更大的河流。通常采用数值分级方案来描述河流规模的渐次增加,其中最小的河流为一级河流,两条一级河流交汇后形成二级河流,两条二级河流交汇后形成三级河流,以此类推。只有两条级别相同的河流交汇,河流的级别才会增加。尼罗河和密西西比河等很大的河流为十级河流,亚马孙河为十二级河流。

    河流的排水区域与河流的规模成正比。这一区域有几个不同的名称:流域、河流流域或者集水区(在美式英语中也用watershed来表述这样的区域,但在英式英语中这个词表示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正如水系由嵌套在高级别河流中的低级别河流构成一样,流域也相应地嵌合在一起形成嵌套等级结构。换句话说,较小的单元是嵌套在较大单元内的重复元素。所有这些单元通过水流、泥沙和能量联系在一起。

    将河流看成由一系列等级单元构成,这种认识方式为研究与河流相关的模式和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在最大尺度上,可以研究整个流域。在流域内,在渐次变小的尺度上,研究人员可以重点关注支流之间的某个特定河段、河段内的局部河段,以此类推直到河床上的一小块沙粒地。同时,这种分级方法强调,在较高等级上发生的过程会对较低等级的特征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反之不然。在流域尺度上,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质、植被和地形。在所有较小的尺度上,小到一小块沙粒地,这些因素都会产生影响。这样的小块沙粒地同时还承受其他局部影响,如流水中的涟漪,但水流的这些微小变化对整个流域的影响微乎其微。

    与相关空间尺度对应,存在匹配的时间尺度,而这些空间尺度也可以分级。一般来说,空间尺度越大,过程越慢,变化率越小。例如,气候变化和地质变化的发生,其时间尺度很大,可达数百年至数百万年。而水中的涟漪,其发生的时间尺度则极小,只有几毫秒到几秒。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忘记,大致而言,随着规模的增大,影响景观以及流经景观的河流的因素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例如一级河道的小集水区很可能只存在一种岩石类型,且处于一个气候区内。集水区越大,其拥有的岩石类型和跨越的气候区就越多,因而愈加复杂。

     

     

    【序言/后记】

     

    张建云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无论是距今 3 000~ 5 300年孕育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还是距今6 000多年诞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抑或是距今5 000多年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以及距今7 000多年肇始于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无不与大江大河直接相关。

    河流,是流动的赞美诗。刘禹锡用“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描述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的景象,写出了黄河的地理地貌及河流特征。李白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写出了长江万壑争流、千岩竞秀的磅礴之势,又将诗人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将情与景完全交融。更有一首《长江之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你,你有母亲的情怀”,道出了人与河流的渊源与和谐。

    河流,水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也是长江黄河支撑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更是长江黄河成就了我们炎黄子孙。对河流的了解,对河流的热爱,对河流的保护,其意义和影响深远。

    我从1978年就读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开始,就与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有 40多年。我曾经担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十多年,对于《河流》一书的作者尼克·米德尔顿也算得上熟悉。我也曾经在水利部担任水文局总工和副局长长达10年,而本书中文版译者朱庆云高工一直供职于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算是水文同仁。此次《河流》中文版出版,译林出版社邀我为之作序,而普及水情教育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就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本书作者尼克·米德尔顿算得上是一位奇人,他有着一连串令人炫目的头衔。首先,他是一位地理学家,游历过 70多个国家,去过世界上最热、最冷、最湿和最干燥的有人居住的地方;他也是一名作家,目前已经出版了地理学相关专著16部,其著作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受到世界各地读者广泛欢迎;他还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撰写并主持的名为《极远之地》的电视纪录片,分别由英国第四频道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地理频道播出;另外,尼克还在牛津大学教授地理学,是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的研究员;最后,他曾作为顾问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提供环境问题咨询。相信这样一位奇人撰写的《河流》一书,会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渊博的哲理。

    《河流》一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板块:第一章和第五章为一个板块,偏重于科学维度;第二、三、四章为另一个板块,偏重于人文维度。作者这样的结构安排,颇具匠心。无论是人文背景的读者,还是理工科背景的读者,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同时,扑面而来的新奇内容,也能让读者在阅读之后获得满满的收获感。

    信息量巨大,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第一章作者对河流等级、河流类型、河流长度、河道流量、河岸侵蚀、河流生态、河流洪水等基本概念做了详细阐述,内容详尽,但文字浅显流畅,易于理解。第二章从神话中的河流、洪水传说、圣河、神圣的河流生物、河流中的精灵等方面讲起,为读者介绍了与河流相关的各种习俗、神话和宗教仪式。第三章用最初的文明、探索的通道、天然的屏障、河权与冲突、贸易与运输、欧洲大动脉几个小节,介绍了河流在不同方面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从语言、绘画、音乐、文学、电影等方面介绍了河流在文化的诸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五章从灌溉农业、河流整治、土地利用、城市河流、全球变暖、河流恢复等方面着手,介绍了人类滥用河流带来的种种恶果以及人们对此进行的反思。本书的内容无疑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江河保护与绿色发展,以及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河流,是人类从文明诞生之初就面临的永恒主题。在这方面,中国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元论,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国人一直遵循顺应自然而非对抗自然的精神。古代大禹通过疏导之法治理河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建造的都江堰堪称古代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建堰2 00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的效益愈来愈大。 2000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良渚遗址中的水利工程体系,都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的河流利用的奇迹。然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开发,导致河流泛滥,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教训极为惨痛。

    保护环境,保护河流,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实施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就是保护河流的具体体现。《河流》一书在此时出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水情教育的优秀读本。加强水情教育,强化河流保护意识,任重道远,这也是我愿意为本书作序的出发点之一,愿以此与各位读者共勉。

    2022年11月于南京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