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指文《英国战列巡洋舰:1905—1920年》大开本 赠大拉页线图 铜版纸印刷 指文海洋文库学会出版珍贵资料丰
  •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图书其它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友一个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图书其它
    • ISBN:9786489278958
    • 出版周期:旬刊
    • 版权提供:图书其它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本店存在书、古旧书、收藏书、二手书等特殊商品,因受采购成本限制,可能高于定价销售,明码标价,介意者勿拍!

    1.书籍因稀缺可能导致售价高于定价,图书实际定价参见下方详情内基本信息,请买家看清楚且明确后再拍,避免价格争议!

    2.店铺无纸质均开具电子,请联系客服开具电子版

     

    商品详情图片;

     

     

    书名:《英国战列巡洋舰:1905—1920年》
    英文书名:British Battlecruisers: 1905-1920
    书号:9787547266793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定价:109.80元
    装帧:平装
    页数:168页
    印刷用纸:封面250g铜版纸,内页105g铜版纸
    开本:大度16开
    字数:150千字


    战舰研究专业人士约翰·罗伯茨经典作品,学会出版社授权出版。

    赠送超·大“玛丽女王号”线图,内页多幅大拉页线图!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英国战列巡洋舰:1905—1920年》以20世纪初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发展历史作为叙述主线,分别介绍了这一舰种的*初起源、设计思路、各舰建造过程、服役简史及经典战例,还有包括军舰动力、武备、装甲在内的各方面性能参数和特点;除此之外,书中含有大量关于这些军舰的珍贵黑白照片、设计线图、参数列表,它们不仅是对正文内容的有力补充,同时也更为直观地再现了那些钢铁巨兽在百年前的雄姿。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   译者:杨坚

    约翰·罗伯茨,无畏舰时代军用舰艇研究的专业人士。他为“军旗”(Ensign)和“军舰”(Man o'War)系列撰写了多篇专题文章,同时在该领域出版了多部专业且经典的作品。罗伯茨于1972年至1982年及1994年至1995年间担任《战舰》(Warship)年刊的编辑,并将之发展成为有关舰艇*研究和论述的重要刊物;他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绘图师,*的证明就是他为“舰船解剖”(Anatomy of the Ship)系列所作的贡献,特别是《胡德》(Hood)和《无畏》(Dreadnought)两卷。他现在虽已退休,但仍在继续研究英国战列舰,本书就包含了他*的研究成果。

    杨坚,河南开封人,华南理工大··学,自幼喜爱军事,主要兴趣是20世纪英国史,曾在《兵器》《现代舰船》等杂志发表多篇有关技术和史的文章,代表作品有《费舍尔与英国革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译作有《英国皇家,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共五卷)的前四卷。

    ★ 采用“两图一表”加正文的叙述思路,真实还原昔日钢铁巨兽的点点滴滴
    本书正文采用专业、严谨的叙述风格,从理论角度描绘了英国战巡的发展过程;镶嵌其中的近百张摄自当时的珍贵黑白照片、便于完整识别舰艇构造的设计线图及数十个数据翔实的参数列表则很好地丰富了文字,使理论叙述升格为立体展示,犹如身临其境,回到了那个劈波斩浪的时代。
        
    ★ 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专业性和可读性亦可兼得
    军事类书籍往往很难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作为无畏舰时代军用舰艇研究的专业人士,约翰·罗伯茨的理论研究水平自然无可挑剔,他仅用此书就理清了战列巡洋舰的发展脉络。但难能可贵的是,罗伯茨还通过众多舰艇设计线图、珍贵历史照片、性能参数表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文中专业知识加以说明,增添了阅读趣味。


    专业评论
    很高兴能看到这本*书籍的修订版本,它现在变得比以往更为充实,对于一些概念的表述也更加便于理解,不变的则是那些忠实还原历史的黑白照片和数据列表——总的来说,它变得更精彩了!             ——《战舰》年刊

    目录

    新版序言
    中英对照说明
    前言
    起源
    设计与建造(1905—1914年)
    战列巡洋舰的复兴
    动力
    武备
    装甲
    结论
    各舰服役简史
    参考资料
    注释  

     

    前言

    1900年至1914年间,英国皇家经历了一次程度剧烈的革命,这一方面是由于有关技术的多个方面出现了重大进步,同时也是因为一位的高级将领以坚定意志和强烈愿望将这些技术投入应用,以维持本国的海上霸主地位所致。新技术的投入使皇家以吨位更大、火力更强,并且更符合现代海战需求的军舰*取代了旧式一线主力舰。但是,这次革命的具体内容并非来源于实战,使用新技术的舰队在海战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参战军官能否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在有关这场革命的军官中,*为显赫的无疑是上将约翰·费舍尔。此人在1904年到1911年间担任英国*大臣,被公认为“无畏舰革命”发起人——是他创造出了这种装备全重型火炮,且由涡轮蒸汽机推进的高速战列舰。从技术本身来看,无畏舰是费舍尔的一项巨大成就,但他倾向于认为战列舰的时代已经落幕,因为后者在面对鱼雷和水雷的威胁时显得过于脆弱。费舍尔认为应该在未来发展鱼雷舰艇,特别是潜艇和装甲巡洋舰;但从其对于这些观点的表述上来看,如今已很难准确捕捉他当时的思路。从费舍尔所写文件中可以得出的大致结论是,他认为鱼雷舰艇和水雷将在欧洲水域爆发的海战中发挥主要作用,装甲巡洋舰则可用于在远洋打击商业袭击舰(但不曾通过清晰明了的文字论述这一观点);他还暗示装甲巡洋舰能在舰队作战中取代战列舰这一角色,却没有解释前者(装甲巡洋舰)为何或如何能避免鱼水雷打击所带来的危险。不过,皇家对战列舰的钟爱连费舍尔也无力改变,*终他也只能无奈接受将继续建造并装备战列舰的事实。新型装甲巡洋舰装备了和无畏舰(战列舰)相同的全重型火炮,后来改称为战列巡洋舰,主要被编入无畏舰队负责侦察或组成快速侧翼分队。尽管如此,费舍尔依然坚持认为战列巡洋舰(而非战列舰)才是未来的主力舰,因为他相信高航速将是取得海战胜利的一大关键要素。

    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并不具有连续性(相关原因将在后文进行分析),因此可将这些军舰划分为几个批次。一战前所造战列巡洋舰可以清晰地分成使用12英寸主炮和13.5英寸主炮的两个批次,前者的设计直接来源于装甲巡洋舰,而后者更接近于高速战列舰。12英寸主炮战巡共有两个级别——“*”级,包含“*”号(Invincible)、“不屈”号(Inflexible)和“不挠”号(Indomitable);“不倦”级,包含“不倦”号(Indefatigable)、“澳大利亚”号(Australia)和“新西兰”号(New Zealand)。13.5英寸主炮战巡共有4艘,分别为“狮”号(Lion)、“大公主”号(Princess Royal)、“玛丽女王”号(Queen Mary)和“虎”号(Tiger)。以上4艘军舰在设计上非常相似,但只有前2艘是真正的姊妹舰。12英寸主炮战巡中的*2艘和几艘早期的13.5英寸主炮战巡在设计和建造时间上有部分重叠,这种同时建造新式和旧式军舰的模式也是战前英国舰艇建造的特点之一。战时的战列巡洋舰建造显得更加多样化,各级别之间呈现出了明显区别。*先建造的2艘,“声望”号(Renown)和“反击”号(Repulse)*体现了1905年时战列巡洋舰的设计概念,接下来的“勇敢”级(共3艘)则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型轻巡洋舰;该时代(20世纪初)*的那艘英国战巡——“胡德”号的设计*接近“高速战列舰”这*念,也是*一艘未受费舍尔观点影响,而更加体现其他军官,尤其是上将杰利科有关军舰设计思想的战列巡洋舰。

    英国战列巡洋舰在*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引来众多争议,有人认为它们非常昂贵,却又不具备传统意义上装甲巡洋舰的*功能。不管怎样,这一舰种的确吸引了公众关注,并被认为是皇家舰队中*“魅力”的一种军舰——这一特质又在战时因为它们由*推崇的英雄戴维·贝蒂少将所率领而更显突出。

    在*次世界大战中,英军战列巡洋舰共参与了三次大规模海战和数次小规模作战。*次大规模海战是发生于1914年12月8日的福克兰群岛海战,战巡在战斗中*体现了费舍尔当初为其所设想的海战角色和定位。主要战斗发生在两艘英国*早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号和“不屈”号,以及两艘德国*式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和“格奈森诺”号(Gneisenau)之间——两艘德国军舰先后被击沉,损失大量人员,但英国人的胜利也并不轻松。“沙恩霍斯特”号在海战开始三小时后才*终沉没,“格奈森诺”号更是坚持了五个多小时,这导致英军战舰的主炮在海战中消耗了大部分备弹(“*”号和“不屈”号分别发射了513枚和661枚12英寸炮弹)。造成英国军舰表现糟糕的原因既包括自身所形成烟尘对视界的干扰,也包括双方在海战中进行了大量机动以及英方为降低德国军舰主炮命中率而有意与其保持了较远距离。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军舰火控系统的有效性,从而降低主炮命中率。但费舍尔曾在1904年进行预测,他认为英国主力舰将在远程火力方面占据优势——这也是评价战列巡洋舰的基础观点之一。

    战巡参与的第二次大规模海战是1915年1月24日在北海爆发的多戈尔沙洲海战,这也是英国战列巡洋舰*次与同类型对手——德国*侦察群的战列巡洋舰交手。这场海战几乎是一场追逐战,英国战巡的阵型从头到尾分别为“狮”号(旗舰)、“虎”号、“大公主”号、“新西兰”号和“不挠”号,向己方基地逃窜的德国战巡次序(从前到后)则是“赛德利茨”号(Seydlitz,旗舰)、“毛奇”号(Moltke)、“德弗林格”号(Derfflinger)和“布吕歇尔”号(Blücher)。大部分战斗都是在高速航行中进行,德方“布吕歇尔”号(装备有统一的210毫米口径主炮)由于航速稍慢,己方舰队为了支援它逐渐被航速更快的英国舰队赶上。海战在很远的距离上展开,因为能见度差,所以双方在开火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命中敌舰。总的来说,双方受创*重的都是距敌方*近的军舰——德舰纵队的殿后舰“布吕歇尔”号和英舰纵队的先导舰“狮”号。“布吕歇尔”号由于遭到英舰轮番打击,在身受重创后逐渐减速和并落后与己方舰队;“狮”号虽然抵抗住了大部分打击,但也因为一次命中被迫关闭左侧发动机,并*终退出战斗。尤为不幸的是,当“狮”号逐渐落后时,一次混乱的旗语信号使其他英舰误解了贝蒂的意图,它们转为围攻并击沉了不走运的“布吕歇尔”号,而使另外的德舰得以高速逃脱。放走德国舰队无疑是己方的失误,但除此之外英国人还是对本国舰队的表现相当满意,并相信他们给德舰造成了重大损伤。但实际上除“布吕歇尔”号外,“赛德利茨”号和“德弗林格”号各自只被击中了3次,而且这6次命中里只有造成“赛德利茨”号两座尾炮塔失去作用的那次算得上造成威胁;相比之下,英方的“虎”号被击中6次,“狮”号则被命中17次以上。此外,一些本可以作为此次海战中所得的教训却被忽略,特别是德舰出色的炮术以及远距离上陡直下落炮弹造成的威胁。“狮”号舰长查特菲尔德(Chatfield)和少将摩尔(Moore,担任以“新西兰”号作为旗舰的战列巡洋舰队副司令)都提到过大角度下落炮弹带来的危险,摩尔还建议加强炮塔顶部的防护,但他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重视。

    战列巡洋舰参与的*以及*重要一次海战是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北海东部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这次海战以在己方主力舰队前方执行侦察任务的双方战列巡洋舰队之间的战斗拉开帷幕。刚开始时,战斗的模式与多戈尔沙洲海战几乎相同,*区别是德国中将希佩尔(Hipper)的意图并不是逃脱,而是打算把英国(战巡)舰队引向南方的己方主力舰队。英舰队包括“狮”号(旗舰)、“大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新西兰”号和“不倦”号。它们得到了临时调配给贝蒂指挥的第5战列舰中队4艘高速战列舰的支援,而原本属于贝蒂舰队,由胡德少将指挥的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为“*”号,另包含“不挠”号和“不屈”号)当时已北上至斯卡帕湾进行炮术训练。但是,由于信号方面的失误,第5战列舰中队未能及时投入战斗,因此*初的战斗仍是双方战列巡洋舰之间的对决。德方舰队由“吕措夫”号、“德弗林格”号、“赛德利茨”号、“毛奇”号和“冯·德·塔恩”号(Von der Tann)组成。

    在向南航行的过程中,光线和能见度都对德方有利而不利于英方,这导致英国舰队遭受了惨重伤亡,“不倦”号和“玛丽女王”号先后因弹药舱爆炸而迅速沉没,而且两舰上只有极少数人幸存。发现德国主力舰队后,贝蒂立即向北转向实施撤退,同时试图逆转之前的态势,将敌方舰队引向己方主力舰队的炮口方向。此时,光线对德舰队稍有不利,英方战列巡洋舰(但不包括第5战列舰中队,它们当时正处在德主力舰队的密集火力打击下)的命中率有所提升,这导致希佩尔舰队遭到了更猛烈的打击。

    与此同时,位于主力舰队前方,准备加入贝蒂舰队的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由胡德指挥)到达战场的东北方位。希佩尔发现自己正处在位于舰首左侧的贝蒂舰队和舰首右侧的胡德中队夹击之中,他正确判断出新出现敌舰是英国主力舰队的前锋,所以立即右转,向本国主力舰队方向撤退,但随即与胡德的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激烈交火。英舰*初占据上风,但仅仅12分钟后“*”号就因爆炸沉没。战巡虽然在剩余时间里继续参与战斗,但这场海战已经不再以其作为主角。英方令人震惊地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这使得很多人开始强烈反对该型军舰,或是至少反对费舍尔当初创造该舰种时提出的作战构想。日德兰海战后,英国战列巡洋舰队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研究战巡的作战表现,在他们提交的技术报告中有如下评价:委员会认为英国在役和即将服役的战列巡洋舰都无法顺利执行赋予它们的任务,因为其防护过于薄弱,难以在不致冒被摧毁的风险下与敌方主力舰交战;此外,委员会认为完成以上任务要求相应的军舰具有非常*的防护、强大的火力和高速机动能力。鉴于现代海战的特点和外国*建造的主力舰性能,这种军舰必须是一型高速战列舰,而非战列巡洋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比其他任何军舰更符合上述要求。但仍然需要尝试获得速度更快,防护和火力性能更为*的军舰,同时还要减少吃水线(深度)以降低水下舰体的受创概率。

    这一总结性的观点在当时*代表性,但它无视了战列巡洋舰作为一个舰种的真正价值,它们的损失并不能也不应该简单归结为防护不足,作者希望本书能对此起到相应的澄清作用。

     

     

    添加隐藏字符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