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区域海底构造:上册:volume one9787030592880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三忠[等]编著著 | 李三忠[等]编著编 | 李三忠[等]编著译 | 李三忠[等]编著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三忠[等]编著著| 李三忠[等]编著编| 李三忠[等]编著译| 李三忠[等]编著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 版次:3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460000
    • 页数:293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592880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李三忠[等]编著
    • 著:李三忠[等]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218.00
    • ISBN:978703059288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11-01
    • 页数:293
    • 外部编号:9341848
    • 版次:3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章 大洋盆地演化 1
    1.1 大陆裂解/洋盆孕育 3
    1.2 大陆分离/大洋诞生 6
    1.3 大陆相背漂移/大洋扩展成长 12
    1.4 大陆相向漂移/大洋收缩消减 15
    1.5 大陆靠拢/大洋关闭 18
    1.6 大陆碰撞/大洋消亡 21
    1.7 超大陆与超大洋旋回 28
    1.7.1 地球的超大陆历史 29
    1.7.2 地球的超大洋旋回 32
    第2章 洋底多圈层相互作用 34
    2.1 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35
    2.1.1 地壳浅部流体系统 37
    2.1.2 地壳深部流体系统 43
    2.1.3 浅部和深部流体系统的关系 44
    2.1.4 流体系统与构造过程的关系 48
    2.2 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 48
    . 脊-柱相互作用 54
    2.4 脊-沟相互作用 58
    2.5 柱-沟相互作用 61
    2.6 洋-陆系统耦合 65
    2.6.1 青藏高原隆升 66
    2.6.2 水合物动态变化与陆坡稳定 73
    2.6.3 古环境与变化 75
    2.7 地表系统—地幔动力耦合 79
    2.7.1 深、浅部构造耦合 80
    2.7.2 深、浅部物质循环 82
    第3章 太平洋板块系统演化 87
    3.1 构造单元划分 88
    3.1.1 洋中脊 89
    3.1.2 深海洋盆 90
    3.1.3 俯冲系统 91
    3.1.4 边缘海盆 99
    3.1.5 微板块类型 100
    3.2 典型构造分析 117
    3.2.1 洋中脊构造系统 117
    3.2.2 海盆构造系统 126
    3.. 俯冲系统 131
    3.2.4 弧后盆地 139
    3.2.5 破碎带 163
    3.3 板块重建与构造演化 166
    3.3.1 太平洋板块形成机制 166
    3.3.2 太平洋晚白垩世以来的演化历史 168
    3.3.3 西北太平洋新生代重建 171
    3.3.4 西南太平洋新生代重建 173
    3.3.5 西太平洋俯冲板块年龄 180
    3.3.6 加勒比板块重建 182
    3.3.7 斯科舍板块重建 188
    3.4 太平洋板块研究前沿 197
    第4章 印度洋板块系统演化 209
    4.1 构造单元划分 215
    4.1.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217
    4.1.2 构造地貌单元分级 220
    4.2 典型构造分析 224
    4.2.1 地幔柱-洋中脊相互作用 224
    4.2.2 微板块 2
    4.. 欧文破碎带
    4.2.4 巽他—班达弯山构造
    4.2.5 弧后走滑拉分盆地——安达曼盆地 245
    4.3 板块重建与构造演化 246
    4.3.1 印度洋洋中脊构造过程重建 249
    4.3.2 洋中脊-热点相互作用过程 249
    4.4 印度洋板块研究前沿 256
    参考文献 264
    附录一 288
    附录二 289
    后记 290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是介于海洋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地史学之间的一门针对区域海底构造演化史的交叉学科。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从大洋盆地演化和洋底多圈层相互作用出发,条理化、凝练介绍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个主大洋的构造单元划分、典型构造分析及洋盆演化过程,并介绍了大火成岩省与深海深部演化过程的关联,继而拓展到古大洋演化的板块重建和古洋陆格局恢复,探讨了特提斯洋、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变迁,以及超大洋与超大陆的演化历。册侧重大洋盆地演化、洋底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板块系统演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