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扫码下单

  • 社会心理学(第3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 作者: 乐国安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乐国安著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00:00:00
    • 版次:3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字数:553
    • 开本:128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未知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作为与人们的**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有助于人们理解更广范围内的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学》(第3版)兼收并蓄,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不同的研究方向上介绍社会心理学,使之既具有心理学方面的优势,又带有社会学方面的特色。在体系的构建上,本书力图完整地呈现社会心理学的全貌,涵盖了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认知、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心理、社会影响、利他与侵犯等方面。
    在修订过程中,本书力图体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将所呈现的内容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书中设计的“章节导读”“背景人物”和“学以致用”等栏目将*的社会事件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基本理论以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介绍相结合,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充分领会应用的方法和途径。此外,本书还增加了“**视频”栏目,输入栏目下的网址即可观看丰富多彩的视频内容。既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又拓展了读者的知识面。
    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乐国安,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心理学会外籍会员。曾获得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理论及应用社会心理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及“973项目”课题,主讲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课程,至今出版各类著作40余部,发表在《心理学报》《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及国外一些学术期刊上的论**170余篇。

    管健,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新世纪**人才,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工作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欧洲社会表征与沟通博士学位海外导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及视频共享课主讲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独著6部、译著1部,参编书籍30余部,在《新华**摘》《社会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中、英**章50余篇。
    章 绪论
    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两种研究取向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二节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社会认知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五节 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四章 社会化
    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


    第五章 社会角色
    节 角色的概述
    第二节 角色理论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第六章 自我意识
    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第七章 社会态度
    节 态度的实质
    第二节 态度理论
    第三节 态度的测量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五节 偏见


    第八章 社会认知
    节 社会认知概述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第五节 归因理论


    第九章 人际关系
    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第三节 人际吸引
    第四节 爱情


    第十章 人际沟通
    节 人际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工具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节 群体概述
    第二节 个体与群体
    第三节 群体表现
    第四节 群际关系


    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
    节 他人在场
    第二节 从众
    第三节 服从
    第四节 顺从


    第十三章 利他与侵犯
    节 利他行为
    第二节 侵犯行为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产品特色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