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之镜:日本人笔下的清末上海·南京·武汉
作 者:杨洪俊 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页 数:314
装 帧:平装
ISBN:9787214268839
清末日本人游记中的中国长江中下游三重镇,白描呈现日本中国观的逆向转变
中国文化自觉的当下,在跨文化及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野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尤其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的中国形象研究也在逐步展开。在此基础上以较长时段的日本人游记为材料开展形象学研究成为可能。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间,进入清末的中国和进入幕末明治时代的日本关联日益密切。这种关联来自西力东渐近代潮流的强大推动,《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成为标志性事件,两国人员往来日渐频繁。来到清末中国的日本人出于不同目的,留下了大量游记。
本书所说“游记”不单指文学意义上的纪行散文,而是扩展到所有行走甚至居留清末中国,以实地考察所获亲身体验为基础撰写的作品。本书确定在清末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空间上占据特殊位置的长江中下游三重镇——上海、南京、武汉的城市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念,从形null
杨洪俊,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在《江苏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语研究》《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CSSCI来源刊物、核心期刊及重要报纸发表论文20余篇。
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日正式外交关系确立的开始。条规与《中日通商章程》一起为中日两国外交通商提供了文件基础,两国的公使互派又为两国处理具体事务提供了现实保障。然而由于国势相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并以中国战败而告终。1895年4月,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清末中国衰弱之势一目了然。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深刻影响了中日两国近代史的走向。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加深了民族危机,也刺激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有识之士检讨中国战败原因并谋求革新自强时,开始赞扬日本效仿西方而强大起来的事实,“师敌型”日本观开始形成,进而促成了为数众多的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并成为赴日中国人的主体。对日本而言,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明治日本国内的政治生态,提高了日本的靠前政治地位,为日本近代化产业结构的筑成打下了经济基础。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成为有实力null
绪论
一、选题契机与基本思考
二、选题的确定与先行研究考察
三、研究方法
上篇 史料解题
第一章 幕末日本人上海游记
第一节 四次遣使之上海见闻录
一、高杉晋作和《游清五录》
二、中牟田仓之助和《上海行日记》
三、松田屋伴吉和《唐国渡海日记》
四、峰洁和《船中日录》《清国上海见闻录》
五、名仓松窗和《海外日录》《支那闻见录》
六、纳富介次郎和《上海杂记》
七、日比野辉宽和《赘肮录》《没鼻笔语》
八、1864年的上海游记——《黄浦志》
第二节 岸田吟香的《吴淞日记》
第二章 明治日本人长江中下游游记
第一节 甲午中日战争前部分
一、满川成种的《支那通商必携》
二、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
三、久米邦武的《特命全权大臣米欧回览实记》
四、曾根俊虎的《清国漫游志》和《北支那纪行》
五、河濑秀治的《清国公出报告书》
六、竹添进一郎的《栈云峡雨日记》
七、冈千仞的《观光纪游》
八、小室信介的《游清记》
九、尾崎行雄的《游清记》
十、高桥谦的《支那时事》
十一、黑田清隆的《漫游见闻录》
十二、安东不二雄的《支那漫游实记》
十三、原田藤一郎的《亚细亚大陆旅行日志并清韩露三国评论》
第二节 甲午中日战争后部分
一、高柳丰三郎的《清国新开港场商业视察报告书附回航实记》
二、中村作次郎的《支那漫游谈》
三、西本愿寺教学参议部的《清国巡游志》
四、内藤湖南的《支那漫游燕山楚水》
五、石原市松的《北清韩国长江苏杭视察之复命书》
六、冈崎高厚的《南清漫游杂记》
七、村木正宪的《清韩纪行》
八、小山田淑助的《征尘录》
九、稻松松之助的《清国视察报告书》
十、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的《清国商业惯习及金融事情》
十一、水野幸吉的《汉口》
十二、香川悦次的《支那旅行便览》
十三、德富苏峰的《七十八日游记》
十四、释宗演的《欧米云水记》
十五、宇野哲人的《支那文明记》
十六、中野孤山的《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
十七、东亚同文书院第五期学生调查团的《踏破录》
十八、内山清与梶原熊雄的《南京》
十九、东亚同文书院第六期学生调查团的《禹域鸿爪》
二十、股野琢的《苇杭游记》
二十一、小林爱雄的《支那印象记》
二十二、胜田主计的《清韩漫游余沥》
二十三、东亚同文书院第七期学生调查团的《一日一信》
二十四、竹越与三郎的《南国记》
二十五、枥木县观光团的《满韩观光团志》
二十六、三宅克己的《欧洲绘行脚》
二十七、赴清观光实业团的《赴清实业团志》
二十八、永井久一郎的《观光私记》
二十九、东亚同文书院第八期学生调查团的《旅行纪念志》
三十、佐藤善治郎的《南清纪行》
三十一、东亚同文书院第九期学生调查团的《孤帆双蹄》
中篇 描述与认识
第三章 幕末明治游记所见清末上海
第一节 幕末遣使之地与明治日本人在关内最聚集之地
一、幕末日本四次遣使上海
二、明治日本在清末上海的居留民状况
第二节 港口繁盛 海防凄凉
一、吴淞港及至黄浦港一路
二、吴淞炮台
三、黄浦港
四、黄浦港内的外国军舰
第三节 上海县城与上海租界的鲜明对照
一、上海县城
二、上海租界
第四节 生活在清末上海的人们
一、苦力、难民、乞讨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二、清末在上海的书生、文人
三、惧怕洋人的中国人
四、喜好围观的中国人
第五节 清末上海的风俗
一、女人的裹脚及装束
二、语言及礼仪习俗
三、日常生活习俗
第四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南京
第一节 城市交通:驴马轿船车各司其职 马路铁道新筑
第二节 市井商情:大码头谈贸易物产关税 小店铺话买卖世态人情
第三节 人物形象:从高官到乞丐 个体刻画与群体描述
一、清末南京的高官———两江总督端方及其他
二、秦淮歌妓
三、乞丐、赶脚、仆人等社会底层者
第四节 城市风貌:形胜依旧 古韵犹存 萧瑟没落中艰难恢复
第五章 明治游记所见清末武汉
第一节 武汉概观:九省通衢之形胜与东洋之前景
一、武汉三镇成鼎足之势
二、汉口概述——交通枢纽与光明前景
三、汉阳概述——汉阳铁厂与名胜古迹
四、武昌概述——传统政治城与近代工业地 传统古迹地与近代教育城
五、清末武汉的交通状况
第二节 汉口港与汉口租界
一、汉口港
二、汉口租界
第三节 武汉之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