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文集 李富强 等 著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李富强 等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富强 等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9-01
    • 字数:639000
    • 页数:664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356428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文集

    作  者:李富强 等 著
    定  价:238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页  数:66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2035642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首创于2016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学者交流民族文化理念、寻求民族文化共识、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论坛。2017年4月14—15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举行,来自中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澳大利亚、印度、葡萄牙等11国民族文化学者14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中国—东盟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本论文集是本届论坛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

    目录
    骆越文化研究
    骆越方国的政治中心探索
    骆越遗梦:左江流域岩画新探索
    近两年骆越文化研究概述
    关于“雒越”与当今越中跨境民族之间关系的思考
    试论骆越族群鳄一鸟一蛙图腾崇拜的演变
    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内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考古发现与研究
    左江岩画中所见壮族先民之生死观
    壮锦纹饰的文化考析
    清雍乾时期西南边疆交通开发述议
    民间信仰与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广西左江流域为例
    广西壮瑶民族的历史关系
    清末民初县治与圩市的融合——上林土县的城市变迁研究
    方苏雅笔下的龙州社会生活
    毛南族花竹帽文化及其变迁与民族认同
    论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的历史由来及文化意涵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桂林古桂柳运河边政丝路旅游文化价值重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漓江水运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壮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发展研究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京族文化旅游品牌形塑研究——京族文化与地方社会发展新探(一)
    壮文化挖掘、整理和传承:理论性、非碎片性和时代性
    广西壮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探析
    缺失与干预:民族地区文化自觉的实证研究——基于广西GZ仫佬族乡的调查
    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视角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优先:桂林案例
    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文化促进边关旅游发展
    创意经济视角下文山壮族“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赶鸟”节习俗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武定县老滔村“赶鸟”节为个案
    京族海洋渔捞生产习俗及演变过程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炮龙节”的中华文化蕴涵
    社交商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影响机理——基于谭湘光织锦和孙希才烙画的双案例研究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记忆工程”探索和实践
    花山岩画保护与利用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一个借“非遗”保护促美丽乡村建设的范例
    民族文化的交流共享与产业发展
    “亚洲东南海洋地带”文化史的重建历程
    越南境内的越芒语支语言
    麽(Mo):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历史关系研究的重要支点
    文化距离视域下中国一东盟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探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骆越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那”文化促进中国一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建设下广西文化走进东盟的途径探究
    打造花山岩画文化艺术品牌对策研究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品牌构建及推广对策研究
    做花山文化的讲述者——论花山文化与崇左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
    论陶雏器文化产业化开发研究——以桂林万年人类智慧圣地为例
    左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机遇、问题和策略
    “两节一会”民族吉祥物的文化定位及产业化推广——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吉祥物“歌娃娃”为例
    壮族麽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老少边地区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
    钦北防发展高端中医药滨海旅游产业的战略构想
    中国一东盟视角下的壮剧跨境交流传播策略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饮食遗产物质实体成分的生物分类学分类
    考古学视野下马来西亚铜鼓的发现
    附录:会议文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