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丛书 贺昌盛 著 文学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贺昌盛著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贺昌盛著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20
    • 页数:359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68070119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精)/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丛书

    作  者:贺昌盛 著
    定  价:198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01日
    页  数:311
    装  帧:精装
    ISBN:9787568070119
    主编推荐

    本选题作者是国内中国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界的知名学者,*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作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般格局,将“文献编目”、“稀见文献选编”和依历史线索梳理的方法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目前的研究视野。

    内容简介

    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一直在逐步向各学科延伸。事实证明,这种积极有效的方法不仅激发和开拓出很多全新的学术生长点,而且还能促使各专业学科在理论层面上更趋精细与稳固。近年来逐渐成为热潮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学”即是最为有力的例证。 基于文献史料整理,“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研究丛书”首批推出《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与《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稀见文献选编》《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文献编目》三部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通过对1912—1949年30余年间所产生的几百部相关的理论与批评译述及著作的检视、考证和评判,详细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演进变化的轨迹,尝试勾勒现代中国文学在理论建设领域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全书从具体解读代表性的理论著述入手,概要null

    作者简介

    贺昌盛(1968- ),男,湖北省十堰市人,2002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基础理论、中国现代文论及文艺学学术史方面的研究,已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及重点社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另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社科项目的研究。

    精彩内容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中国文学的理论转型与现代文学“理论”意识的初萌(1912—1920)
    第一章 传统中国文学系统中“理论”研究的一般地位及其知识构成
    第二章 大学体制结构的转变与文学学科的初步确立
    第三章 转型时期文学理论著述的总体特点及其内在规律
    第二编 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论储备——域外文学理论的译介与传统文学理论资源的留存(1921—1925)
    第四章 源自欧美的文学理论译介状况及其知识取向
    第五章 日本文学理论著述的译介与影响
    第六章 “西体中用”式的理论与批评
    第七章 传统“文学”观念的延续
    第三编 现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926—1936)
    第八章 域外文学理论译介方式的转变——从“近期新”理论到知识溯源
    第九章 新文学作家的理论著述
    第十章 “唯物史观”的文学理论及其批评
    第四编 战时中国文学理论的多元形态(1937—1949)
    第十一章 “唯物论”经典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论争
    第十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及其知识构架的基本确立
    第十三章 现代中国文学的重新定位
    第十四章 作为边缘理论形态的“现代主义”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