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 齐锡生 著 社科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齐锡生/著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齐锡生/著著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01 00:00:00
    • 版次:1
    • 页数:70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20166850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剑拔弩张的盟友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军事合作

    作  者:齐锡生 著
    定  价:138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8月01日
    页  数:708
    装  帧:精装
    ISBN:9787520166850
    主编推荐

    本书为了解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关系的推荐阅读之作。 这既是一本很好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普及读物。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不但使中国有史以来次和西方强国形成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而且在抗日战争的很后四年中,帮助中国从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半殖民地国家跃升为世界四强之一。这个变化如何产生?其过程有怎样的特色?中美两国处理同盟关系的基本态度有哪些不同?二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对于同盟关系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本书作者针对上述重要问题,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全面检验过去历史论著的客观性,进而提出与既有研究成果迥然不同的叙述、分析和诠释。

    作者简介

    齐锡生,芝加哥大学博士,主修靠前关系和政治学,1967~1992年任教于北卡罗来纳大学,1992~2002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建校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代以来的内政外交、靠前关系理论和军备战略问题,作品《中国的军阀政治》《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影响甚巨。年轻时业余爱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车、爬山、射击等,老来希望能够学会弹钢琴和说西班牙语,目前仍在做学生。

    精彩内容

         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国的反应 一 日本袭击珍珠港消息传到中国 长期以来,讨论战时中美同盟关系的大都著作对美日开战初期的情形着墨不多。原因是,许多作者认为中美之间真正重要的军事合作关系要到稍晚才开始。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正确,因为两国同盟关系在很初几周里已为此后的发展定了调,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得积重难返。因此,对开战很初期的了解,将大有助于我们掌握之后中美关系的性质和所遭遇困难的复杂性。 本章的重点是讨论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五个问题:一是蒋介石个人对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反应及国民政府对参加同盟国的考虑,二是中国对建立同盟关系的努力和盟国的响应,三是中国对盟国歧视待遇的不满,四是中英交恶的导因和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五是中美早期关系的两大要素——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通过这些讨论,本章希望能够让读者在此后的各章中,把中美军事合作null

    目录
    作者的话
    写作凡例
    前言 珍珠港事件前中国之缩影
    一中国外交处境
    二国内情况
    三蒋介石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真相与幻象
    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及中国的反应
    一日本袭击珍珠港消息传到中国
    二蒋介石早期对于建立同盟关系的乐观和努力
    三同盟关系的株毒草:对中国的排斥
    四中英摩擦不断升级
    五中国决心亲美
    第二章 派一位美国将军到中国战场
    一蒋介石邀请美国派军官担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
    二美国最初的反应:庄穆将军的遴选过程
    三中美对派华军官职务内涵的谈判
    四史迪威获得新任命
    五史迪威对中国的态度
    六史迪威赴华履新
    第三章 次缅甸战役:1942年1~4月
    一次缅甸战役在中美同盟关系中的重要性
    二珍珠港事件前有关缅甸防务的计划
    三珍珠港事件后盟军在缅甸的合作
    四战役的初期:1942年1~2月
    五战役全面展开:1942年3月
    六1942年4月:战局大变
    第四章 次缅甸战役:1942年5~6月
    一同盟国战线总崩溃:1942年5月
    二中美双方对缅甸战役最初评估的差异
    三中国愤怒的升级
    四中美两国对于缅甸战役不同的期望
    五缅甸战役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 中美关系危机迭起:1942年6~7月
    一中国不断高涨的怨愤
    二中国对美国军火和飞机供应指望的落空
    三美国飞机的移防
    四“三项要求”:一个经过加工处理的“危机”
    五一个新危机:史迪威名目繁多的职权
    第六章 居里的和解之旅:1942年7~8月
    一居里访华的背景
    二会谈初期的攻防战
    三中美关系冲突的重点
    四一个节外生枝的干扰:宋子文涉嫌扣留罗斯福电报
    五居里改变策略
    六居里让史迪威的职权问题变得复杂
    七居里访问的结束
    八蒋介石对居里的观感
    第七章 计划第二次缅甸战役:1942年6月~1943年6月
    一早期作战计划
    二最初构想:英美承诺和中国立场
    三同盟国开始从承诺中退缩
    四同盟国在缅甸利益的对比
    五1943年初:原始作战计划开始缩水
    六1943年5月:一个不寻常的月份
    第八章 虚幻的乐观与实质的冲突:1943年6月~1944年6月
    一缅甸作战计划重现曙光
    二宋子文的失势
    三在开罗讨价还价
    四德黑兰会议导致计划改变
    五美国对缅甸战役的新态度
    六美国开始翻脸
    第九章 第二次缅甸战役:1943年冬~1944年秋
    一战役终于开打
    二第二次缅甸战役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三第二次缅甸战役事关美国切身利益
    四对第二次缅甸战役的另外一种评估
    第十章 美国争取对全部中国军队的指挥权
    一念头的起源
    二史迪威对中国战区重新燃起的兴致和出奇制胜的手法
    三蒋介石的响应和提出的条件
    四美国加紧施压要蒋介石交出军权
    五蒋介石“辞职”的念头
    六中国转移指挥权的步骤
    七8月到9月中旬的谈判
    八谈判遇上波折
    九摊牌前夕的状况
    第十一章 蒋介石与史迪威摊牌
    一史迪威撤职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二罗斯福9月19日信件的来历
    三罗斯福9月19日信件的内容和送达方式
    四蒋介石的反应
    五赫尔利逐渐撤回对史迪威的支持
    六史迪威的感受和对策
    七史迪威9月29日以后的局部让步
    八罗斯福再度介入
    九最后的挣扎
    十史迪威在美国所受的冷落
    第十二章 魏德迈的新途径
    一魏德迈为人处事与史迪威不同之处
    二魏德迈如何处理他与蒋介石及马歇尔的关系
    三魏德迈改革的内容
    四魏德迈的成绩单
    五日本投降前夕的中国战区
    结论
    一赢得战争
    二处理同盟关系
    三中美战时军事合作关系的总结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