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陈晓华,曹国岭 主编 经管、励志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陈晓华,曹国岭 主编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晓华,曹国岭 主编著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0-01
    • 字数:350千字
    • 页数:238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作  者:陈晓华,曹国岭 主编
    定  价:45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1日
    页  数:23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34708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风险?具体有哪些风险?怎么管理和控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有关内容。书中不仅介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种类与特点,而且分别从投资者、从业者和管理者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网上银行等细分行业的具体风险,并且给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作者结合当下各种实操案例编写相关章节,不仅体现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实操性,而且会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适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者、从业人员、监管机构人员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金融专业的师生以及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陈晓华,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学院成长导师,北邮在线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北邮在线互联网金融学院院长,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互联网金融职业技术认证项目负责人。《互联网金融概论》一书主编之一,中国“互联网金融普惠教育”和“思维金融”理念的倡导者,撰写的“普惠金融教育理念”“互金需要加强创新”“思维金融”“网贷平台十大发展方向”等文章被多家媒体报道,并曾应邀接受过搜狐、BTV、靠前财经节目访谈,协办2015年和2016年两届中国靠前互联网金融博览会并出席开幕式剪彩,2011-2015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优选个人”。
    曹国岭,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学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中国老龄事业发展null

    精彩内容

    目录
    第一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特征1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1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1
    二、金融风险的种类2
    (一)市场风险2
    (二)信用风险3
    (三)流动性风险3
    (四)操作风险4
    (五)声誉风险4
    (六)法律风险4
    三、金融风险的对经济的影响4
    (一)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4
    (二)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5
    四、金融风险的管理6
    (一)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的作用6
    (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7
    (三)宏观金融风险管理8
    (四)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8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的种类与风险11
    一、互联网金融的种类11
    (一)P2P网络借贷11
    (二)移动支付11
    (三)互联网众筹12
    (四)大数据金融12
    (五)信息化金融机构12
    (六)互联网金融门户13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类别14
    (一)信用违约和欺诈风险14
    (二)互联网技术风险15
    (三)法律风险15
    (四)政策与监管风险16
    (五)流动性风险16
    (六)消费者权益被侵犯风险17
    三、互联网金融的防范措施与监管意见17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严格守法17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17
    第三章P2P公司面临的风险及风险控制21
    一、P2P的业务类型及风险点21
    (一)P2P的业务类型21
    (二)P2P不同业务类型的原理及风险控制点22
    二、P2P行业的风控挑战23
    (一)客户风险较高23
    (二)客户信用信息不全24
    (三)“羊毛党”的增多24
    (四)恶意欺诈投资者众多25
    (五)客户违约成本低,债务收回成本高25
    三、P2P平台对借款人的风险识别及防控方法25
    (一)网贷借款人经验及能力不足的风险及防控方法25
    (二)网贷借款人居住不稳定的风险及防控方法26
    (三)网贷借款人或家人的健康风险及防控方法26
    (四)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及防控方法27
    (五)网贷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的风险及防控27
    四、P2P平台债权转让的模式及风险防范27
    (一)P2P平台债权转让的模式28
    (二)P2P债权转让被禁止的原因29
    (三)专业放贷人模式的法律风险30
    (四)P2P平台债权转让的法律风险防范31
    五、P2P公司应建立科学的风控体系32
    (一)科学风控的重要性32
    (二)科学风控的划分32
    六、P2P公司对贷款企业进行风控分析的技巧33
    (一)给借款企业快速定位33
    (二)企业现金流水分析34
    (三)企业收入分析36
    七、P2P公司应实行审贷分离制度38
    (一)审贷分离的形式38
    (二)信贷业务岗与信贷审查岗的职责38
    (三)审查人员需遵守的原则39
    (四)审贷分离的实施要点40
    (五)审贷分离的意义40
    八、P2P公司风控人员推荐的审核查询网站40
    (一)企业主体相关信息查询网站40
    (二)涉诉信息查询网站43
    (三)资产信息查询网站46
    (四)投融资信息查询网站48
    九、金融数据公司如何鉴别P2P平台的安全性49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9
    (二)模型的整体预测及维度分析50
    第四章P2P投资者的风险防范53
    一、P2P设立资金池的风险及防范53
    (一)资金池的形成方式53
    (二)资金池会产生的风险54
    (三)资金池的风险防范措施55
    二、识别P2P平台是否会跑路的关键指标56
    (一)平台待收金额56
    (二)平台新增借款57
    (三)平台投资金额57
    (四)平台投资人数57
    三、如何识别P2P平台是否有假标57
    (一)制造假标的目的57
    (二)假标的危害58
    (三)如何判断假标58
    四、如何看透风险准备金的“猫腻”59
    (一)注意信息披露状况59
    (二)谨慎考察平台59
    (三)注意风险准备金的使用规则61
    五、如何判断P2P平台的成交量是否合理61
    (一)成交量的局限性61
    (二)判断平台成交量是否合理的方法62
    六、辨别P2P资金存管与托管的区别62
    (一)什么是资金存管63
    (二)什么是资金托管63
    (三)资金存管与资金托管的本质区别63
    七、P2P平台提现困难的原因63
    (一)期限错配63
    (二)逾期坏账后无法“兜底”63
    (三)出现挤兑64
    (四)平台运营成本过高64
    (五)支付通道不畅64
    (六)非法集资64
    (七)平台跑路64
    八、网贷遇雷,投资者应当如何维权64
    (一)收集证据65
    (二)抱团维权65
    第五章大数据信贷风控67
    一、大数据风控与传统风控的区别67
    (一)传统的风控流程68
    (二)大数据风控流程69
    二、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大数据风控的前提69
    (一)是否有数据源70
    (二)是否有专业技术团队70
    (三)关键需求是否真正萌发70
    三、大数据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71
    (一)大数据风控的代表性企业71
    (二)阿里巴巴的大数据风控流程72
    四、大数据风控的优势和劣势72
    (一)大数据风控的优势72
    (二)大数据风控的劣势74
    五、大数据如何防控恶意欺诈74
    (一)建立黑名单机制74
    (二)建立数据共享机制75
    (三)利用自身风控模型机制75
    (四)通过定位防范别恶意欺诈75
    六、国外大数据征信的发展情况76
    (一)ZestFinance——最热的大数据公司76
    (二)FICO——美国征信评分体系的制定者77
    (三)YODLEE——大数据征信的先行者78
    (四)FirstAccess——利用手机数据源征信78
    (五)VisualDNA——运用心理学分析征信78
    第六章股权众筹的风险防控81
    一、认识股权众筹81
    (一)股权众筹的分类81
    (二)股权众筹的参与主体81
    (三)股权众筹的运作流程82
    二、股权众筹运营的不同模式82
    (一)凭证式众筹82
    (二)会籍式众筹83
    (三)天使式众筹83
    三、股权众筹的主要风险分析83
    (一)非法集资的风险84
    (二)非法发行证券的风险85
    (三)非法经营的风险87
    (四)投资者审核的风险87
    (五)代持股的风险88
    (六)非标准化风险89
    (七)资金流的风险89
    (八)时间风险89
    (九)入资方式风险90
    四、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区别90
    (一)定义区别90
    (二)实质性区别90
    (三)对金融秩序影响的区别91
    (四)发行方式的区别91
    (五)风险控制的区别91
    (六)法律保护的区别91
    五、股权众筹机构的风险防控91
    (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及警示教育91
    (二)协助从业机构建立、完善相关风控制度92
    (三)起草、审核相关协议、文件92
    (四)针对具体业务事宜开展专项法律分析92
    (五)对特定风险事件及时开展危机应对工作92
    六、借股权众筹之名行违法犯罪之事的司法认定93
    (一)借股权众筹之名行集资诈骗之实93
    (二)借股权众筹之名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实93
    (三)借股权众筹之名行洗钱犯罪之实94
    七、股权众筹如何保护出资人的利益94
    (一)建立信任度94
    (二)增强安全性95
    (三)扩大知情权和监督权95
    (四)股权的转让或退出95
    八、国外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96
    (一)美国JOBS法案96
    (二)英国《众筹监管规则》97
    附1: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97
    附2: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99
    附3:中国政府对股权众筹的整治104
    第七章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107
    一、认识移动支付107
    (一)移动支付的形式107
    (二)移动支付的产业链构成108
    二、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108
    (一)政策风险108
    (二)技术风险109
    (三)金融法律风险109
    (四)信誉风险109
    三、移动支付技术安全面临的风险109
    (一)客户端风险109
    (二)网络通信的安全风险111
    (三)应用服务端的安全风险111
    四、移动支付技术安全风险的应对意见111
    (一)客户端程序安全加固112
    (二)钓鱼应用和钓鱼网站的防护112
    (三)应用“清场”机制112
    (四)防自动化登录112
    (五)https安全112
    (六)网络入侵检测和应用监控112
    (七)对外接应用的审核、安全检测及应急切断113
    (八)其它传统风险的防护113
    五、国外移动支付的监管113
    (一)美国移动支付风险管控114
    (二)英国移动支付风险管控114
    (三)德国移动支付风险管控115
    (四)澳大利亚移动支付风险管控115
    (五)日本移动支付风险管控116
    六、移动支付风险防范建议116
    (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16
    (二)加快协同监管体系建设116
    (三)加强产业协作117
    (四)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17
    (五)健全移动支付律法体系119
    (六)加强移动支付服务和监管119
    第八章互联网票据的风险及防范121
    一、互联网票据平台的作用121
    (一)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21
    (二)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新的理财渠道121
    (三)更广泛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122
    (四)促进票据市场规范发展122
    (五)促进均衡利率的发现122
    二、互联网票据理财的主要业务模式122
    (一)票据质押融资模式122
    (二)票据收益权转让模式122
    (三)衍生业务模式123
    三、互联网票据理财的风险123
    (一)质押票据的造假的风险123
    (二)票据质押的法律风险124
    (三)票据收益权转让的风险125
    (四)挂失止付和公示催告的法律风险125
    (五)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风险125
    四、互联网票据法律风险的防范126
    (一)明确票据的审验机制和责任126
    (二)完善票据质押手续126
    (三)杜绝利用票据重复融资126
    (四)引入第三方托管/存管机制126
    (五)防范恶意挂失和公示催告的风险126
    (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127
    五、互联网票据相关立法及监管建议127
    (一)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融资性票据留下一定空间127
    (二)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将互联网票据理财纳入P2P网贷统一监管127
    (三)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代理质押、共享质权的法律效力128
    (四)完善票据挂失止付监管规则,统一票据公示催告平台128
    第九章互联网保险风险控制129
    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作用129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129
    (二)互联网保险的作用130
    二、互联网保险的风险131
    (一)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风险131
    (二)产品开发不规范的风险131
    (三)信息安全的风险132
    (四)创新业务的风险132
    (五)恶意骗保的风险132
    (六)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的风险132
    (七)风险评估和管理不到位的风险133
    三、互联网保险的监管建议133
    (一)鼓励创新133
    (二)适度监管133
    (三)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133
    四、消费者防范互联网保险诈骗的方法133
    (一)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是否为保险公司133
    (二)核查保单真实性134
    (三)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率和高额回扣134
    (四)遇骗及时报案134
    五、大数据对保险行业风险控制的作用134
    (一)大数据对风险评估的作用134
    (二)大数据对反理赔欺诈的作用134
    附1:互联网保险风险事件——夸克联盟涉嫌非法经营保险被保监会点名135
    附2:互联网保险风险事件——中国首例互联网保险诈骗判决案例136
    附3: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全文)136
    附4:保监会就《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的答问143
    第十章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安全防护措施147
    一、认识网上银行147
    (一)网上银行提供的服务147
    (二)网上银行的特点148
    二、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148
    (一)技术安全风险148
    (二)管理安全风险149
    (四)链接服务风险150
    (五)法律风险150
    三、防范网上银行风险的安全措施151
    (一)加强系统安全性151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52
    (三)加强外包服务管理152
    (四)制定应急计划152
    (五)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防御机制152
    (六)增强客户操作风险防范153
    (七)对客户进行管理153
    (八)用户自身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154
    四、网上银行风险案例分析155
    (一)钓鱼病毒相关案例155
    (二)虚假网站相关案例156
    (三)木马病毒相关案例157
    (四)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相关案例157
    附:《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搞)158
    第十一章非法集资与金融传销169
    一、认识非法集资169
    (一)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169
    (二)非法集资活动的常见手段170
    (三)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171
    (四)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171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非法集资活动的新特征172
    (一)涉众更多、地域范围更广172
    (二)犯罪发生的速度更快、影响也加大172
    (三)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不再以普通熟人为主172
    (四)共同犯罪减少172
    (五)多发在P2P领域173
    三、非法集资的法律处罚173
    (一)集资诈骗罪173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74
    (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175
    (四)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175
    四、互联网金融传销风险防范176
    (一)认识互联网金融传销176
    (二)金融传销的特点177
    (三)如何规避互联网金融传销的风险177
    附1: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例——“e租宝”非法集资案真相调查178
    附2:政府对非法集资事件的管理案例——以广州市为例181
    附3:“MMM金融互助社区”传销案例186
    附4:关于非法集资的十大问答186
    第十二章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风险与防范189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LendingClub造假189
    (一)未尽披露义务189
    (二)向机构投资者舞弊190
    (三)数据造假190
    二、英美的互联网金融监管190
    (一)英国——自律监管为主191
    (二)美国——政府立法与自律监管并行191
    三、美国对网贷的监管——2016美国网贷白皮书192
    (一)白皮书对网贷行业的看法和建议193
    (二)白皮书对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参与者的建议193
    四、金融监管风险的表现194
    (一)监管不到位,发现不足194
    (二)风险成因复杂,非确定性因素多194
    (三)原则性不强,情感因素影响突出195
    五、金融监管风险的规避措施195
    (一)要树立风险意识195
    (二)提高监管人员素质195
    (三)要严格执行现场稽核捡查规程195
    (四)加强对监管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195
    第十三章2016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197
    一、中央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197
    (一)专项整治的三个阶段198
    (二)互联网金融广告的整治要求198
    二、各地方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199
    (一)北京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199
    (二)上海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201
    (三)深圳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206
    (四)重庆市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207
    (五)江苏省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207
    附录1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11
    附录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17
    附录3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大全223
    附录4《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31
    附录5《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说明239
    附录6《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关问题的解答241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