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 (美)梅耶 等 著 张晓明,黄琳 译 专业科技 文轩网
  • 新华书店正版
    • 作者: (美)梅耶 等著 | | 张晓明,黄琳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00:00:0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文轩网图书旗舰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https://product.suning.com/0070067633/11555288247.html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梅耶 等著| 张晓明,黄琳译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4-01
    • 页数:201
    • 开本:其他
    • 装帧:平装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

    作  者:(美)梅耶 等 著 张晓明,黄琳 译
    定  价:39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01日
    页  数:201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1376606
    主编推荐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编辑推荐:软件测试的经典著作近期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第1版付梓到现在已经30余年,是软件测试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结构清晰、讲解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地展示了久经考验的软件测试方法和智慧。
    本书以一次自评价测试开篇,从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入手,探讨了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测试用例的设计、模块(单元)测试、系统测试、调试等主题,以及极限测试、互联网应用测试等高级主题,全面展现了作者的软件测试思想。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测试的近期新发展进行了更新,覆盖了可用性测试、移动应用测试以及敏捷开发测试等内容。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IT项目经理等相关读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梅耶(Glenford J.Myers) (美国)汤姆?巴吉特(Tom Badgett) (美国)克里?桑德勒(Corey Sandler) 译者:张晓明 黄琳

    Glenford J.Myers,IBM系统研究所前高级研究员,同时还是RadiSys公司的创始人和前CEO。
    Tom Badgett,曾经主管大型企业软件开发团队,已出版超过60本关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书籍,同时他还是PcJr,Digital News等主流计算机杂志的技术编辑。
    Corey Sandler,计算机新闻的先锋,他曾经负责Gannett Newspapers 和the Associated Press的技术部分以及之后成为Pc Magazine的第一任主编。他同时还是Digital News(针对DEC小型机的一份报纸)的编辑创始团队成员,他著作等null

    精彩内容

        第1章
         Chapter1
         一次自评价测试
         自本书30年前首次出版以来,软件测试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也困难得多。软件测试何以变得更困难?原因在于大量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以及硬件平台的涌现。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相当少的人使用计算机,而在今天几乎人人离不开计算机。而今天计算机不仅仅是指摆在你书桌上的计算机了,几乎所有我们所接触和使用的电子设备都内置了一个“计算机”或者计算芯片,以及运行在其上的软件系统。不妨回想一下在今天的社会中还在使用哪些不需要软件驱动的设备,没错,锤子和手推车是,但是这些工具也大量使用在由软件控制和操作的车间中。软件的普遍应用提升了测试的意义。今天的设备已null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一次自评价测试 1
    第2章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 4
    2.1软件测试的心理学 4
    2.2软件测试的经济学 7
    2.2.1黑盒测试 7
    2.2.2白盒测试 8
    2.3软件测试的原则 10
    2.4小结 14
    第3章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 15
    3.1代码检查与走查 16
    3.2代码检查 17
    3.2.1代码检查小组 17
    3.2.2检查议程与注意事项 18
    3.2.3对事不对人,和人有关的注意事项 19
    3.2.4代码检查的衍生功效 19
    3.3用于代码检查的错误列表 19
    3.3.1数据引用错误 20
    3.3.2数据声明错误 22
    3.3.3运算错误 23
    3.3.4比较错误 23
    3.3.5控制流程错误 24
    3.3.6接口错误 26
    3.3.7输入/输出错误 27
    3.3.8其他检查 27
    3.4代码走查 29
    3.5桌面检查 30
    3.6同行评审 31
    3.7小结 32
    第4章测试用例的设计 33
    4.1白盒测试 34
    4.2黑盒测试 40
    4.2.1等价划分 40
    4.2.2一个范例 43
    4.2.3边界值分析 45
    4.2.4因果图 50
    4.3错误猜测 66
    4.4测试策略 67
    4.5小结 68
    第5章模块(单元)测试 70
    5.1测试用例设计 70
    5.2增量测试 81
    5.3自顶向下测试与自底向上测试 84
    5.3.1自顶向下的测试 84
    5.3.2自底向上的测试 89
    5.3.3比较 90
    5.4执行测试 91
    5.5小结 92
    第6章更高级别的测试 93
    6.1功能测试 96
    6.2系统测试 97
    6.2.1能力测试 99
    6.2.2容量测试 100
    6.2.3强度测试 100
    6.2.4可用性测试 101
    6.2.5安全性测试 101
    6.2.6性能测试 102
    6.2.7存储测试 102
    6.2.8配置测试 102
    6.2.9兼容性/转换测试 103
    6.2.10安装测试 103
    6.2.11可靠性测试 103
    6.2.12可恢复性测试 104
    6.2.13服务/可维护性测试 105
    6.2.14文档测试 105
    6.2.15过程测试 105
    6.2.16系统测试的执行 105
    6.3验收测试 106
    6.4安装测试 107
    6.5测试的计划与控制 107
    6.6测试结束准则 109
    6.7独立的测试机构 114
    6.8  小结 114
    第7章  可用性(或用户体验)测试 116
    7.1  可用性测试基本要素 116
    7.2  可用性测试流程 118
    7.2.1  测试用户的选择 119
    7.2.2  需要多少用户进行测试 120
    7.2.3  数据采集方法 122
    7.2.4  可用性调查问卷 124
    7.2.5  何时收工,还是多多益善 125
    7.3  小结 126
    第8章调试 127
    8.1暴力法调试 128
    8.2归纳法调试 129
    8.3演绎法调试 132
    8.4回溯法调试 135
    8.5测试法调试 135
    8.6调试的原则 136
    8.6.1定位错误的原则 136
    8.6.2修改错误的技术 138
    8.7错误分析 139
    8.8小结 140
    第9章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测试 142
    9.1  敏捷开发的特征 143
    9.2  敏捷测试 144
    9.3  极限编程与测试 145
    9.3.1  极限编程基础 146
    9.3.2  极限测试:概念 149
    9.3.3  极限测试的应用 152
    9.4  小结 155
    第10章互联网应用测试 156
    10.1电子商务的基本结构 157
    10.2测试的挑战 159
    10.3测试的策略 161
    10.3.1表示层的测试 163
    10.3.2业务层的测试 165
    10.3.3数据层的测试 167
    10.4小结 169
    第11章  移动应用测试 171
    11.1  移动环境 171
    11.2  测试面临的挑战 173
    11.2.1  移动设备多样性 173
    11.2.2  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 174
    11.2.3  脚本编程 176
    11.2.4  可用性测试 177
    11.3  测试方法 177
    11.3.1  真机测试 179
    11.3.2  基于模拟器的测试 181
    11.4  小结 182
    附录A极限编程示例程序 184
    附录B小于1000的素数 190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